今天来看一个病例
孕妇24周筛查发现后颅窝异常囊性回声,小脑延髓池、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正常。同时在韦氏腔后方也看到一囊性结构,考虑为中间帆腔。三维超声下可见小脑蚓部上抬,小脑蚓部面积正常,颅内其他结构未见异常。(4rd:第四脑室;VA:侧脑室前角;CSP:透明隔腔;CM:小脑延髓池,箭头:blake囊;手标:帆间池;C:胼胝体)
后期随访中没有变化,胎儿核磁也提示Blake囊肿,颅内其他结构未见异常。出生后孩子各项指标正常,目前非常健康(CSP:透明隔腔;CV:小脑蚓部;手标:帆间池)
胚胎发育过程中,脉络膜皱襞将四脑室顶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小脑蚓部起源于前膜部,前膜部最终消失。Blake囊表现为四脑室顶部后膜部膨出,随后开窗形成第四脑室正中孔(Magendie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并最终退化形成后颅窝池的桥样间隔(CMS)。正常Blake囊肿约17-19周开窗形成正中孔,若开窗失败即形成Blake囊肿。Blake囊仲是“Magendie孔”出了问题导致脑脊液积聚,第四脑室扩张,形成颅后窝的无血管性囊肿。
囊肿会压迫小脑蚓部造成小脑蚓部上抬,但小脑蚓部大小正常。Blake囊肿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为小脑蚓部后下方可见一囊性回声,该囊肿后方与小脑延髓池分离,小脑蚓部发育正常。
鉴别诊断有:单纯后颅窝池增宽、Dandy-Walker畸形、小脑蚓部发育不良、Joubert综合征等。具体鉴别可以看之前的文章: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指南之小脑篇
孤立的Blake囊肿临床意义不大,当发现Blake囊肿时建议做详细的胎儿筛查,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检查。如合并其他异常需要做染色体检查,并建议胎儿核磁检查。孤立的Blake囊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如果后期消失正常产检,如果一直不消失需要定期随访包括出生后。另外18周前建议不要轻易下Blake囊肿的诊断。
大脑中帆腔:正常胎儿存在4个脑室(参与脑脊液循环)和3个潜在间隙(不参与脑脊液循环)。3个潜在间隙包括透明隔腔(CSP)、韦氏腔(CV)、中间帆腔(CVI)。中间帆腔也叫帆间池或第三脑室上池,它是一个潜在性的蛛网膜下脑池,位于双侧丘脑及穹隆脚之间,前可达室间孔,后与四叠体池相通。其上方为海马联合,下为第三脑室顶,前为穹隆柱,后为胼胝体压部、后联合及松果体,上外侧壁为穹隆柱,下外侧壁为丘脑。可以认为是环池和四叠体池向前上的延伸,腔内底壁处有大脑内静脉和丘脑上静脉及脉络丛中动脉通过。若中间帆腔增大则形成脑中线处的囊性结构,是脑中线上较常见囊肿之一(脑中线上常见的囊肿有:中间帆腔、蛛网膜囊肿、盖伦静脉瘤)。
一般情况下由于帆间池液体量极少,产前超声很难显示。只有在增大时才能被超声检测到。轴切面显示韦氏腔后方孤立囊性结构,,不与透明隔腔、韦氏腔相通。正中矢状面上位于透明隔腔及穹窿下方。熟悉中间帆腔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确立诊断,也是与其他脑中线囊性病灶鉴别诊断的关键。两条大脑内静脉位于中间帆腔外下缘,因此大脑内静脉可作为中问帆腔的重要定位标志。 发现中间帆腔时一定要轴切面和正中矢状面联合扫查,同时一定要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间帆腔增大被认为是生理性变异,属于产前超声相对常见的良性发现。当中间帆腔增大不合并其他异常时,临床意义不大,不需进行额外的产前诊断,只需要定期超声检查即可。如果过度增大(比如宽大于1cm),可能与不良结局有关,建议核磁及定期随访包括出生后的定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