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众乐于看到草根逆袭的故事,可要在强手中杀出来并不容易。
作者 | 丛文蕾
监制 | 张 娅
昨天,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获奖名单正式发布,引发关注的17岁中专女生姜萍因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未获奖。尽管大众乐于看到草根逆袭的故事,可要在集天赋、努力于一身的强手中杀出来并不容易。
别说全球级别的竞赛,对于普通人来说,鸡娃到每一个阶段都面临风险。前段时间,网上一篇《海淀十八年鸡娃终点》的文章,把直插家长心窝的「烂尾娃」概念带到公众面前。
文章大意是:鸡娃18年,前后花了大几十万,高考放榜孩子582分,自己瞬间破防。家长花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最后没有培养出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孩子,就有了「烂尾娃」的说法。
图源:网络
这个词挺残忍的,可事实又是如此残酷。养娃堪比一场现实版的扫雷,每个阶段都存在「烂尾」风险:
鸡到一半,发现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就此放弃的话,早期烂尾;
鸡得很好,但孩子后劲不足,在高中或大学阶段躺平的话,中期烂尾;
孩子毕业即失业,或者从小读国际学校、出国留学后发现无论国内国外工作都不顺遂,末期烂尾。
如果说导致末期烂尾的都是客观因素,难以把控,在可选择的早中期烂尾阶段,不少家长宁愿投入更多。不过有网友认为,「早烂比晚烂好,起码及时止损省下钱。中期烂尾最吓人,都到高三冲刺了或者已经进大学了,这等于前期的全部付之东流了。」
自称「烂尾娃」的小椰告诉我,她从小补课班就没有断过。初中时,她妈妈甚至同一时期给她找来两名不同的老师,补习同一门课程。最后,小椰顺利考进当地一家重点高中。
小椰高考的2019年,是浙江省宣布高考改革的第三年——高考不再分文理,实行统一高考与高中学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为了在关键时刻不落马,小椰班上大多数同学几乎都在上补课班。
近些年升学考试规则的变化,隐形增加了孩子们「烂尾」风险。如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刘海峰就表示,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选择权、促进高中多样化办学,可实际操作起来不简单,涉及中学走班排课表、成绩赋分、等级换算等诸多内容。
小椰高考那年,浙江省报名高考生31.5万人,比上一年又增加了0.9万余人。到2024年,这一数字变为39.6万人。小椰最后没有考上985、211高校,「我就是家长老师眼里的差生。」
高考之外,这个阶段还有报志愿的潜藏风险,触发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兴起。今年高考前两天,曾因「文科都是服务业」等言论引发争议的张雪峰在直播间开售的咨询服务套餐11999元和17999元顷刻被家长一抢而空,甚至连他在2026年的所有省份咨询名额已经售罄。
尽管如此,以房地产、教培、互联网为代表的白领行业这几年受到极大冲击,大家印象中的优势就业岗位内卷惨烈。
伽慧对《叁拾代》回忆,自己高二时妈妈就跑去听关于报志愿的讲座,回来自己研究。最后按照妈妈的报志愿建议,她以高了5分的成绩进到211大学,学了会计。
可尽管伽慧顺利考进211大学,依然形容自己是「烂尾娃」。「你知道有个词叫『裸毕』吗?就是什么在大学里什么成绩荣誉都没得到就毕业了。我差不多就是这样子。」伽慧称,大学时自己的行动力较差,无论是社团活动还是学科竞赛都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孩子」的她感到强烈心理落差。
这种落差在她找工作时进一步加剧。伽慧有两段工作经历,面试时都和海外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硕士竞争。「像我这种211本科,跟985或者英美硕根本没法比。当时觉得自己这个学上的是真没用啊。」她沮丧道。
找第二份工作时,伽慧两个月的时间里投了上千份简历,其中包括一些课外补习班的讲师,但很多次都在最后环节被淘汰了。她表示,有些猎头或者HR说可以接受没有经验的小白,但感觉他们还是需要有经验的。
图源:伽慧小红书
供给与需求出现错配,就业难与招人难共存。
供给上,高等教育体系已进入普及阶段,学历贬值严重。早在2020年,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数量就有2.18亿人,占总人口的15.5%。算下来,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位大学生。研究生方面,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4年时间中国累计培养研究生数量就从近800万人上涨至1100多万人,且目前仍在以超100万人/年的速度上涨。
曾被认为出国留学镀金,回国更好找工作的情况也在改变。《2023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调查,90.79%的人表示他们回国求职有压力。压力最主要源于「国内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其次是「留学花费很多,担心薪资不达预期,很难回本」(39.86%)、「海归人数持续增加,其优势已不如以前突出」(34.6%)。
与此同时,还出现学历倒挂现象。智联招聘今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硕博学历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44.4%,低于本科生的45.4%,获得offer比率最高的竟然是大专学历应届毕业生,达到56.6%。
需求上,就业市场结构正发生迭代。以互联网为例,前些年,转码(从非计算机专业转为计算机相关专业)一度被视为找不到工作时的灵丹妙药。但最近两年,无论是硅谷巨头还是国内互联网大厂都开启了裁员风潮,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冲击,转码神话面临破灭。尤其是那些转码的在校生,陷入到一种尴尬的处境。另外,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降本增效,希望找到成熟、稳定的人才,近两年以「整顿职场」出名的00后给他们带来冲击。
就业难的同时,失业率也在增加。2020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突破1000万,并在2022年创下十年来(2014-2023)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但16到24岁的劳动力失业率在今年7月飙到了17.1%,比上个月高了3.9个百分点,创下今年以来新高。难怪脱口秀演员呼兰在综艺上调侃,N+1失业补偿已经成为年轻人赚得的第一桶金。
图源:国家统计局
不过,在「2024年三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会」上,多数专家认为,就业总量压力虽未得到根本缓解但并不严重,问题主要在于青年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面。随着2024届毕业生工作逐步落实,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环比明显下降。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同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教授纪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还提到,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在持续提升,而服务业发展会增强就业弹性,吸纳就业能力比较强,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就业释放能力在增加。
因不能适应工作氛围、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小椰两段工作都主动选择离职。她称,第一份工作时常加班到很晚,向父母表示想辞职时,他们也是接受的。可当她真的这么做了,「我妈就感觉天塌了一样,瘫坐在椅子上。」所以第二份工作辞职后,小椰都不敢告诉妈妈,当被妈妈问道什么时候涨工资时,她只能深表无奈。
摆在家长眼前的不只是要面子还里子的问题,而是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一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路——按照《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测算,全国家庭把孩子养到本科毕业的平均成本大约在68万元。68万元如果最后换得孩子失业,按照世俗标准,鸡娃工程无疑烂尾了。
可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世俗标准或许也应该变化——鸡娃的圆满结局不应只有一种,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有更多选择。
比如,智联招聘在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面向2024届毕业生的问卷调研显示,应届生慢就业、自由职业的比重分别从去年的18.9%、13.2%增长到今年的19.1%、13.7%。这两年流行的「全职儿女」就是慢就业的一种。学者何雨认为,儿女在社会就业中受阻,策略性地以家务劳动的形式回家就业,父母为全职儿女提供一个缓冲期,使之可以更加从容地进行职业选择。
也有年轻人选择降低标准。伽慧目前在一家跨境电商做运营,工资比她在会计师事务时低了大约有1/4。但直属上司手把手教她,感到自我成长的伽慧对这份工作还算满意。
如果说有什么让她不甘的,可能就是现在的工作和她当初理想的有落差。不过,她也明白「烂尾」不能全怪她。「从小就被父母教育好好学习才能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但发现现在标准提高了,父母的眼界有限,而我也是在每个阶段打破自己认知局限。好在我年纪不算大,还是有翻身余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