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物的关系。
作者 | 丛文蕾
监制 | 张 娅
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年轻人这两年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消费行为。有一部分人把早些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所著的《断舍离》作为消费生活指南,还有一些人把「消费降级」「平替」作为自己逃离消费主义的出口。
无论是断舍离还是消费降级,似乎指向的都是低消费甚至是不消费。前段时间,因有观点认为中国正走向和日本相似的经济发展周期,外界不免担心国内年轻人也会同当时的日本年轻人一样,进入「低欲望时代」。
但我们发现,在逃离消费主义的年轻人当中有一部分人不反消费、仍有消费欲望。他们大多经历了高物欲时期,断舍离让他们摆脱了非必要之物,在这之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物的关系,重建适合自己的消费观,然后理性拥抱消费。
我们找到了三位这样的年轻人。她们都经历过用商品、品牌填补生活空虚,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的阶段;后来,各自因为不同事件触动,进入到「断舍离-理性购物」的阶段。
「理性购物」对于她们来说不等于追求低价或降低生活品质,而是提高购买标准、拉长消费决策链路,消费目的从「购买」转向「使用」。并且,她们还把这种消费观延伸到自己的人际交往、爱好培养等方面,让自己的生活整体上都变得很好。
今年是汶宸极简生活的第十年。她称,自己现在挑选商品的标准变高了,倒逼着她极简,「如果这件东西不能满足我所有标准,我宁愿不买。」
践行长期主义的圆圆鹅同样有一套自己对商品的理解和消费决策链路。她在小红书上做了《我的100个长期主义好物》系列,被她选中的商品除了质量较好,关键还要和她有情感链接。
不过,长期主义、极简生活等一些后消费时代的概念在网络上传播后,一些网友的经验分享也被质疑是另一种「消费主义陷阱」。鑫鑫在转向长期主义和实用主义生活的过程中,也曾走过弯路,而后才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期主义。
以下是三位受访者的自述:
汶宸:
扔了上千件物品,
买东西变得更挑剔了
工作的第4、5年,我的物欲达到顶峰。那时薪资待遇相比刚工作增加了大约十几倍,同时工作压力也特别大,没时间放松休息,就想着买点什么来缓解压力。买东西是对自己的激励,觉得自己努力工作是有成果的。
直到有次出差,我过了7、8个月才回家,一打开门看到家里到处都是东西——书、工作资料散落在地上,茶几上还有没有拆完的同事送我的礼物,当时买了好多多肉也差不多都死了。望着又脏又乱的家,好崩溃啊。而且那天北京的天还是雾蒙蒙的,再看到这番景象,感觉自己头顶上好像有朵乌云,特别凄惨。
于是我决定断舍离,这个阶段也是最爽的。把自己觉得比较好的、贵重的东西发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人要或者送同事、朋友,卖不掉、送不出去的就扔。当时还专门下载了一个app记录自己扔了哪些东西,差不多有1000多件。那个app上,经常有人给我评论,说那些东西挺好的,扔了怪可惜的。但我无所谓,反正都是自己用不到的东西。
图源:汶宸小红书
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扔的差不多扔完了,可家里还是有一些东西。然后我用了差不多4、5年的时间修正自己与物的关系。这期间我的想法一直都是有在变的,不过「照顾它的精力」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
比如,我很喜欢毛绒玩具,在扔东西的那个阶段同时又忍不住买了好多。但它们照顾起来很麻烦,我不喜欢它们落灰,可有没有时间清洗和收拾它们;把它们放进柜子里又看不到了,失去买它们的意义。这件事把我搞得好纠结,后来就干脆不买了。
到后来自己进入了一个无欲无求的状态,没有什么东西要扔了,也没有什么东西要买了。家里变得特别空,有种家徒四壁的感觉。但打扫卫生变得方便了,以前家里乱的时候我都是请阿姨来打扫,现在自己就能轻松搞定。
我现在不是不买东西,只是我买东西的标准变高了。我想买一件羊绒大衣已经好几年了,却迟迟没有入手,因为没有找到完全满足我对颜色、长度、纽扣样式等细节标准的羊绒大衣。这些细节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点,凑合一下也可以。但我不想委屈自己,为了买东西而买东西,买到的又不是自己完全心仪的,到时候又要买新的,还要花精力挑选,干脆就别买了,反倒给我省了不少钱和精力。
同理,我也不会买什么同源工厂的平替。因为自己不懂,要花时间比价格、比质量,试错成本也挺高的,挺浪费时间的。我有自己习惯购入的品牌,一般就直接买它们,节省了好多精力。
我还把极简的理念运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断舍离了一段时间后,感到人生特别虚无。思考了一下发现,无论之前无论是买是扔,都是在和物质做斗争,当这个问题解决后,就会感到什么都没意思了。所以我给自己设定了非物质的目标,比如要把工作效率提升10%,留出更多时间给自己。那就意味着我需要专注做一件事,舍弃很多不相干的事。这也是一种极简思维。
剔除那些不好的人际关系或者乱七八糟的兴趣爱好也是。
之前我有一些关系不是很喜欢但还是不得不去维护,后来就把它们全部舍弃掉了。现在周围的朋友都是能让我开心的人,生活从变得轻松很多。兴趣爱好也是,之前每个爱好都想了解一下,所以没有什么是精通的。现在的目标是,每年就学习一个新技能,把精力放在一件事上,有种自己能掌控生活的感觉。
圆圆鹅:
我的100个长期主义好物
我一直是一个购物爱好者,也很喜欢把买到的好东西向朋友分享。但随着年纪增长,大家越来越忙,自己的分享欲也在降低。一次放假让我有机会审视自己已经拥有的物品,把它们以《我的100个长期主义好物》的形式发出来。
图源:圆圆鹅小红书
之前买了很多东西,要找出100个好物并不难。我的选择标准一个是质量要好,拿鞋来说,要足够耐磨,能让我穿很长时间。而且不能太廉价或者质感不好,之前自己曾买过很多快时尚品牌的衣服,但发现这些衣服到了正式场合根本没法穿——要不就皱皱巴巴、要不就太花哨。最后,这个长期主义好物一定是陪伴我很长时间,和它有了感情。比如,我有一把无印良品的雨伞,从大学一直跟到我工作,期间好几次差点弄丢它,但都找了回来。你说它的材质也未必有多好,单纯是因为伴随我很久。
对长期主义好物的理解反过来也影响着我去买新东西。像是一些日用品,我会看重它好不好用;鞋服类的,除了看它能不能长时间陪伴我,还要独特。上个月我刚买一双罗意威(LOEWE)的鞋子,就是因为它从外观设计到配色都足够独特,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个品牌。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产品保不保值,一些非顶奢品牌因此受到影响。但只要我喜欢就会买它、享受它,不太会受到广告、明星的影响,也不管外界怎么评价这个品牌。
不过,我现在每个月支出千元的机会也不多。一个是确实有经济压力,二是没必要买太贵。现在比较常买的就是香水、香薰这种虽然是消耗品但能给生活带来幸福感的东西。
之前买东西可能一拍脑袋就买了,但现在被种草后,我会抽空去线下试一试,看看它到底适不适合我,而且会和店员聊这个东西要怎么维护、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如果聊得开心,觉得此刻买单是一个完美的购物体验就会买单,不会再回到线上下单。
虽然现在多了一个线下体验环节,决策周期变长了,但起码少了买了之后不喜欢,退换货的时间。我的消费愉悦感从我对某件东西心动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希望它能一直持续到最后,中间最好别有什么扫兴的事情。
当然也有人不认可我列举的长期主义好物,我也能接受。有一次我分享了一款香奈儿散粉,它真的是我的人生散粉,非常贴合我的肤质,但有网友认为散粉是消耗品不能算作长期。我觉得还是每个人对「长期」的理解不同吧。我一般不怎么化妆,这个散粉能让我用两三年是没问题的,在我这里它已经算是长期持有的物品了。
我对网上一些消费观念也不是完全赞同。就拿平替来说,几年前,Birkenstock在上海还没有线下店,我又不喜欢海淘,就花了200多买了一双Birkenstock的平替,结果非常难穿,可这个价格也不是非常便宜啊。话虽如此,但我现在偶尔还是会买平替,这就叫屡试屡挫、屡教不改吧。
买了平替之后还是会想着原版,路过原版品牌的门店就想试试。我觉得当你想到「平替」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平替这回事了。那些真正接受平替的人是不会想自己是在买平替,他们觉得省钱才是第一要义。但我没有办法用这种方式获得省钱的快乐。
我身边的朋友各种消费观都有。有的是纠结狂,有的看到喜欢的就买,也有挣得不少却特别省的。有次我向这个非常节省的朋友分享自己花了5000元买了一条克罗心的银制项链,结果她第一反应是,你不知道银有多便宜吗?!我当时觉得,完了,分享错人了。
鑫鑫:
适合自己的消费观就是最好的
在经历了高欲望、高消费后,消费给我带来的乐趣也不会特别大了。
刚上大学时,自己可支配的钱多了起来,看到网上流行的那些产品都想买回来试试。到了毕业搬宿舍才发现这些东西有多鸡肋,扔了舍不得,不扔又占地方。从那时起,我开始审视物品本身的价值和对我的价值。
比如,买戒指这样的饰品,我会思考它容不容易变色、样式是否经典、是否能搭配我的穿搭风格和我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场合、我能不能长期配搭它。
后面我又读了传媒相关的研究生,看了不少消费主义相关的社会学书籍,了解品牌商家是怎么刺激消费者的欲望。我们在课上学的就是站在品牌商家角度,如何对消费者讲故事;那当我处在消费者角色时,就能辨别出品牌用了哪些方式试图鼓励我消费。思路转变了,自己也变得更理性了。
家里人也对我有一些影响。他们买东西不是会买一堆特别便宜的,更倾向买使用时间特别长的、质感好的东西。所以后来我在买东西时也倾向实用主义和长期主义。
受这两年大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我的攒钱意识也变强了,尝试从各方面省钱。比如,现在穿的衣服一些是我妈年轻时穿过的或是我表姐买了不想要的,衣服在我家流转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我自己开始去超市买菜、做饭,发现几十块钱的食材够我吃一周的;和朋友出去玩不去那些消费娱乐场所,大家逛逛公园、散散步。这时才发现,原来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基础开销并不需要太多钱。
图源:鑫鑫小红书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没有消费欲望,这个欲望可以成为我工作生活的一个动力。但在实现这个欲望上,我变得更谨慎了。
像是我计划买个音箱,我会考虑自己会在什么场合使用它。如果它的使用场景足够丰富我再去网上种草,看有什么品牌、不同价位对应的音质是怎么样的,找到我能负担得起的音箱,然后为它攒钱。其实手头上也有够买这个音箱的存款,但考虑到这笔存款要用来应对未知风险,所以我会从每个月可支配的开支里拨出一定金额作为音箱购入金。
攒钱对我来说不是在委屈自己,相反,通过一些方式能够更加高效地,或是物美价廉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能给我更大的成就感。比如,我最近新学到的把口罩里面的鼻梁条抽出来绑充电线。
而且,我是把攒钱这件事当作长期主义去理解,不是说要立刻存到多少钱。这种日积月累的观念也给我学习、健身方面带来影响,让我在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比以前更加有耐心了。
无论是长期主义还是实用主义,都是我后天慢慢摸索出来的。之前我看网上一些长期主义博主分享自己买一个很贵的包,但是可以用好多年,那平均下来每天其实只花几十块钱的例子。当时挺受蛊惑,想着要不也攒钱买个名牌包,后来发现一些耐用的平价包同样可以背很久。这些消费概念具体怎么践行还是要看自己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