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

文摘   2024-10-28 23:34   江西  
(我们的福报好像总是不够用......)
勿以善小而不为,福报就是这样累积的。
功德是在做善的时候,同时修正你的贪嗔痴慢疑,修正你的习气欲望,就是功德。把福报转为功德。福报只能是做善事,帮助别人。
因为我们开始做不到,三轮体空说布施,我空,人空,法空,都空,布施空,施者空,受者空。
你一开始空不掉,你有执着的东西。你着相,空不掉是你着我相,着众生相,还着物体的相。你布施了一个杯子,跟你布施了100万块钱是不一样的。你心里边有轻重,有分别。
所以你一着相,怎么可能空呢?即使你无所求,你还是不一样。
刚开始达不到这个的时候,着相就着相了,那我就是个爱心也罢,善心也罢,或者是仗义朋友也罢,那无所谓了。但是那一刻,我是无私的,无所求的,或者大家看到,即使同情心,即使爱心都可以,没问题。勿以善小而不为。
其实最大的福报跟功德,还是修正自己的习气跟欲望。有时候一个善念就够了,我什么也没有,没有什么可布施,那么有一个善念,随喜别人,别人去做一些善事的时候,我也很开心。现在网上,报纸上,经常有大家做善事,那么我们用正向的思维,去随喜人家也可以。
这个随喜,这个善念起来的时候,同时来看到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嫉妒,嗔恨的东西的时候,那么修正自己的嫉妒,嗔恨,这个功德很大,比你自己去做,有时候都要大。

如果做善事,累积不到跟逆缘抗衡的那个度的话,命运仍然改变不了。有时候捐款,或者做慈善,跟造的业有个抗衡,抵消,如果抵消不了,仍然改不了命运。
但是,如果同时在做善行的基础上,修证你的欲望习气,修证你的坏毛病,你的心改变的时候,命马上就改了,那运马上就转过来了。这个功德反而更大。

所以就像我们自己,以身证道功德很大的。这就是又讲《法华经》里边的,以身证道,其实就是说燃身供佛,等于是药王菩萨的燃身供佛。人家是用神通之火,我们是用欲火燃烧,烧自己,你坐在那,欲火燃烧,烧得挺痛苦的。所以功德很大。
所以,通过战胜自己的欲望习气,修证贪嗔痴慢疑,逐渐地按佛说的走,这个功德福报是最大的,不只改变这一世,改变生生世世。按照中国人的说法,甚至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福荫九代,你的子孙,都跟着沾光的,那福报就来了。

福报在修道的过程中,在道位上,福报是很难显现的,因为你把所有累积的东西几乎都用来证道了。
因为你心无旁骛,你不去求,因为你在修道的过程中,这就是有句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说修道人可能没有财运。其实不是,是他把所有的功德,(都用来修证了。)
因为他心里边不再想名利情欲,不再想这个利了,因为他全身心地修证,他这个利,他不再想,所以他在道位上的时候,他好像是没有福报,好像很贫穷或者是什么。
但是,一旦他在果位上示现的时候,一切就开始。因为所有的这个世界,就是以名利情欲来示现的。这个世界没有别的东西了。
当一个人有没有福报,你是看他,是不是很有权,很有权势,很有钱财,好像这个人很富有,或者什么。
修行人只有达到什么道位上,突破道位上,在果位上呈现的时候,他才完全的拥有一切。只要他想要,他可以拥有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他可以示现,如果一个佛陀,如果愿意示现这一个,富有的一面的话。
比如就像维摩诘居士,如果他愿意示现这一面的话,他是可以有能力达成的,他的助缘也会很多。
如果他放弃示现...因为那个时候,果位上的示现,是因为众生的需要而示现,因为他选择了弘法,那么众生需要一个阿罗汉的相的话,他就去托钵而示现阿罗汉,对他这些无所谓。
你看到的示现,一般都是在果位上才体现。所以在道位上,我们会辛苦一点。
可惜的是,可能上千年,我们看不到果位上的人。所以我总觉得修行人好像走得很辛苦,好像越修越什么一无所有,好像一直在失。苦修行,苦行僧,永远是看到修行人的那种风霜,坎坷。
因为修行确实,成道是世界上最难的事。要证得果位上,确实也比较.....
示现是果位上的事,比如说,要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设立了,因为佛果确实是比较难证,那么他中间设立了几个假相,一个是阿罗汉果,四果阿罗汉,一个十地菩萨。
那么你在登地菩萨的果位上,也可以示现一些神通来获得乐趣,有一些神通,有些玩具玩了。四果阿罗汉也有些东西。
其实这个四果阿罗汉跟十地菩萨,只是一个化城。其实真正要说,是没有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在这个过程中,让你说有一些收获,感觉有一些乐趣而已。
其实真正最终,始终还是要成佛的,要证得佛果。因为你不可能成为别的,你就是,本来就是佛,你怎么可能成为一个菩萨,成为阿罗汉?你最终的,终点只能是佛果。你本来是佛,在我们的真相里边。
那你本来是佛,那么从开始修行,出发这一刻起,你最终的目的地,一定是佛,佛果,你最终只要你往前走,这就是《法华经》常不轻菩萨说,你们行菩萨道,你们总会成佛。
因为这条路,一个是终点,你就本来是佛,终点是佛果,那么,你只要上路,你只要行菩萨道,只是走得快慢的问题,迟早走向佛。最终迟早会成佛,只是有的人可能一世,两世,三世,四世,你总有一天会成佛。
没有人不成佛,谁都会。因为终点,因为你本来就是。许我们就是最后一辈子,因为你也不能说不是。按佛经是说有八世,有十六世的说法。只要你走,但是你要在中间停下来,那就不知道多少世了,但是中间,这个是迟早的问题。
当你证得佛果的时候,你就知道,你本来是佛。我们不都是佛的根器?你不能说你是六道的,在最高的教义里边,我们没有六道的。不能说我上一世是什么?上上世什么?没有这些东西。
谁都是佛,我们的起点,起步都在佛,因为都是佛的根器。在佛根性,但是我们证得佛果,才知道这一点,才真正的在果位上示现佛的神通自在,佛的圆满。那这个果位上的证得,就是行菩萨道。修六度很简单。
所以只要慢慢走,总有一天走到的。中间休息两天,也没问题。只不过是,我们修行的时候,总是原地打转,总是在凡夫地打转。好像没什么,要么证个三五地,在那个地上休息一下也行,四果上休息一下也行。
但总是大家走了,没出凡夫地就累了,就在那打转。然后转两圈,好像说,哎呀,佛果太远了。
(阿罗汉是什么样子?)
阿罗汉的定力非常强,首先体现在阿罗汉有神通,还有十八神变。定力之强是他在进入定力状态的时候,这个世界的一切境界,包括自己的习气欲望跟情欲,那些东西,都丝毫动不了他的心,那真的是八风吹不动。
证得四果阿罗汉的那些,这个外在的一切的东西,到他这的,他拿定力来抗衡。虽然说他还着相,他还没有真正说把这些就看空,但是他能跟你抗衡。
所有的外在的东西,比如情欲,女色,很多东西,到他这的话,仅能动他的一根毫毛,就是能吹动他一根毫毛。他心就是已经达到那个境界。
定力很强,靠定力,他一入禅定,可能几个月,几年不出定。逃了嘛,他是躲在定中,好像了生死,他其实还没有解脱,没有从生死中解脱。
阿罗汉前面是凡夫。还有就是两个道,一个是修阿罗汉,还有一个大乘道是修十地菩萨,从初地到十地。每一地菩萨有不同的禅定跟境界,但是他走的法门跟阿罗汉这边有不同。
他不是靠定力,他是靠空性,他了悟空性,开悟,通过开悟逐渐地进入十地,登地。他不动,不断地修修修,比如说,他修到八地,跟阿罗汉的定力才能抗衡。八地的菩萨的定力跟四果阿罗汉是相同的,基本。
但是八地菩萨,他也心不动,很多事情,境界转不了他。但是他有一个境界是,他心空了,他是因为空了,没有可动的东西,他是我无心,他是领悟了无心的境界。我无心,有什么可动的?所以他不动。
阿罗汉是,我有心,我是跟你抗衡,我是拿定力,我不动,我有个东西,不动。八地菩萨叫不动地,不动地是我没有可动的东西,所以不动。他是领悟了这个真理,就悟了,开悟了。
所以这两个不动,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八地菩萨通过九地十地,就可以证入佛果。但是四果阿罗汉,还得回到菩萨道,他要成佛果,他不能从阿罗汉继续往上修了,他必须在见地上回到这个不动地菩萨的见地。
就说根本没有可动的东西,我动什么?你不是靠定力来抗衡,是你要把见地上,回到大乘,回到八地菩萨的见地,然后从八地再往上修。
这就是两条路,一个小乘,一个大乘,走的。小乘阿罗汉最后要回向大乘,就是回到大乘道上。
所以后期的经典里边,你这样修小乘,修到四果阿罗汉,因为最终还要回到八地的境界,见地,你才能再往上成佛,那么就一开始就不如走大乘。直接从大乘道走,直接。
其实初地二地,这个只是在修证的过程中,你有一些进步,给你些安慰,觉得你这个境界像个几地了,给个鼓励,给个金鸡奖,什么奖的。
因为最终的目的,佛是让你成佛,因为你不成佛,这中间都是化城,都是幻境而已。就说几地几地,还是幻境,你没有解脱,真正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真正,还没有真正地彻悟。
其实就像现在很多,这个时空学佛的很多人,其实生生世世都有修证,都修行过,都肯定也什么地,什么果也尝过一些,现在也不一定很差,也没准一不留神就到地了,就差不多了。
就是看怎么突破世俗这个凡夫境,现在先突破这个。那一突破,可能突然就进入,就是跳级,你一旦突破这个凡夫的极限,那可能突然就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就到了。你不会是一地二地往上走。
因为你一旦突破凡夫的境界,你可能在初地到十地之间,你可能不断地在这里边穿越,可能今天在八地,八地就不回来了。今天在六地,明天就到了初地。就是说,不断地在这样子,就是反复。
因为定不住,安处不在那一个境界上,因为你是复习。你回来,有时候就一不留神滑下去了,有时候又回来了。但是最重要突破凡夫的这个境界。
专注力,定力,很专注突破一个极限吧,自己修行的一个极限。
我觉得这个也不是很困难,最主要是,有没有下狠心?真的我要修,要走这个路,就说我要真正地去修行,有一些突破。
这个还不能按时间来算,因为不是说我通过三个月,五个月,六个月,八个月,我就真的能达到什么。那真的不知道。
也许我一年,我到一年的时候,我真的好像也没有达到什么,但是,一年再多一天的时候,开悟了。他有时候真的,就差两三天。
有时候不是拿时间的,不要这样子去定义说,我一年......最后那半个包子什么时候吃,就是那个的问题。但前边,也一定是前边有基础的,不能说我最后那半个包子跟前边没关系。
(自身他也应该有个感觉没有呢?)
如果突破,在你证入,证入这些登地的时候,他自身会有,他是有个质变的。我们只能在质变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有变化了,量变的时候感觉不到。就是这样不断地反复,今天好,明天不好,过两天觉得修得很清净,过两天又很烦。
不过我们现在人登地比较复杂,这个情况我得重新,重新开始考虑怎么样就算登地了。


摘自子归家(ziguijia.com)
杨宁老师随缘开示《功德》  #10116    @2012-08-23


杨宁老师说:因为是随意聊天,故视频中有些说法只是个人角度,而且有些措辞欠精准。还有一些聊天内容只是为了调整提问者目前的身心状态,无法重视见地阐述上的条理与圆满。再加上视频剪辑后的去头掐尾等,故视频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愿智者闻之,能明辨初衷。

局外人stander
内容仅为个人学习记录整理。愿智者闻之,能明辨初衷~添加1017031279,加入共修群,每日共修宁师开示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