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菩萨道上

文摘   2024-11-02 22:58   江西  
察觉到,马上校正。刚开始很粗的那些念头,贪嗔痴慢疑,嫉妒,嗔恨,抱怨那些,「一旦察觉」到了,「马上校正」。
不管那件事情,是谁对谁错,但是作为一位菩萨,不能有那样的品质,你的内心不能生起那些东西。
虽然是他仍然在抱怨,仍然心里很纠缠,纠结,很痛,很伤心,但你在菩萨道上,如果你以菩萨的品质要求自己的话,你就不能,(菩萨)就是以德报怨的。
而凡夫是,你初一,我十五,你对我不好,我大不了不理你。但是做菩萨道不行,不能那样的,真的成不了道。

是为你自己做的,不是众生那样需要,不是哪个众生真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宽容,你骂了他两句,他也无所谓。也不是说你一定要宽容,他就感恩你的,谁用你宽容了?我看你不顺眼,就想骂你两句,你爱宽容不宽容。

是我们修行需要宽容,你自己需要那种品质。当你有了菩萨的品质,你才能跟自己的习气欲望抗衡,你有了菩萨的品质,你就跟自己身上的觉受,习气欲望,能够有抗衡的资本,力量,然后你就可以成道,解脱出来。
所以自己要养成一些品质,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你这样行吗?你这样慈悲不是出祸患吗?你太慈悲,你慈悲过头了,怎么怎么,不用听这些。你就过头,你就反正慈悲,用无尽的宽容跟慈悲,没关系的。
你有天知道,在修行的路上,最起码在成道的路上是需要的。也许在世俗法里边,这些是没用的。有时候把它叫脆弱也罢,软弱也罢,矫情也罢,谁他爱咋说咋说。
但是你知道,修行是需要的。因为它一直慈悲到无我,他才有力量,力量才开始体现出来
刚开始哪有?刚开始好像就是很软弱,很脆弱,就忍辱也是憋着一股气在哭,心里面难受还不能说,还不能发火,不能生气。

因为你学佛,你要学观世音菩萨的品质,学文殊菩萨的智慧,你想想观世音菩萨坐在那,他不会生气的。
当然他是证入了空性的智慧以后,他是能够不留痕迹的,他是一种释然,他站在六道之外看你这件事,他不生气。但是我们站在这个桌子,面对面的就看这些事的时候,你真的会生气的。

但是,每一位菩萨都是那样修过来的,随顺众生,没有任何一位大菩萨不是这样修行的。就是需要,没啥凭的,你想成佛就那样的。就是这样,就很简单嘛。
那不是成为一位君子,成君子,不需要。在这个世界做任何事,你都不需要那样忍,那样宽容。到最后,实在不行,惩罚他了。
佛菩萨是相信因果的,对有些人是慈悲到底的。但对有些人呢,密宗那些菩萨也示现忿怒相,但是,那个需要当你自己,你的习气欲望已经尽了的时候,就可以示现忿怒相了。
就说你自己,你觉得你的习气,你已经不带着情绪说话了,你已经不带着你的,你看他不顺眼才骂他,你不是看他不顺眼,是因为爱而骂他。
你发现你自己已经到达这个程度了,就骂每个人,就像你骂自己家孩子。你是因为可怜他,爱而骂他,而不是我讨厌他骂他的时候,你就可以骂他。你拼命骂没关系,你骂得越厉害,他受益越大,那叫加持,那叫忿怒相。
就说你这边已经没有任何贪嗔痴慢疑,情绪化的东西了。在你还带着情绪,你是抱怨了,嗔恨了,嫉妒了,带着情绪,然后你还想骂他,你骂有用吗?不是两边都生气?那就失去了菩萨的品质,就是那样。
如果你不是菩萨,你就成不了佛。只有菩萨道,慢慢才结佛果,那是菩萨是因,佛是果。
所以很多人说,那人家菩萨还示现忿怒相呢,为啥不让我骂人?我说你贪嗔痴慢疑一大堆,你骂啥呢?你自己还贪嗔痴慢疑,你就不是大菩萨在骂人。你就是一个凡夫在骂人。
你带着习气欲望,带着你的愤怒,带着你的嗔恨,带着你的嫉妒,带着你的不满意,无尽的抱怨,你骂他,抱怨他。那不是菩萨骂人。那也不叫菩萨显忿怒相。那是两码事。
但你对自己也要慈悲,要对自己好。不是只对众生,自己也是众生。那么对自己要注意休息,注意自己调整。
如果心情很难受,忍辱,说自己也没见空性,没解脱,心里面很难受,也要学会调,用一些方法去调节的。很多的方法,哪怕去真的是,到最后逛街买新衣服,溜达,跳舞,唱歌,想干啥干啥,玩。
你要学会调节,否则你没成道就牺牲了。谁一开始能见了空性?又要忍受一切委屈,人家对的,当然是你错。人家错的,你也得忍,这不是永远没你说话的地方,那委屈肯定有了。就说不出来的,自我的东西。
还要练点定力,没定力,我觉得不行,抗不住。一定要练,一定要懂得调呼吸,练定力。否则你在红尘里边修,太困难了。没定力,太辛苦了。在家也能修定力,这样需要闭关。
当下,活在当下也是定力。不断地觉照自己在当下的状态,起心动念,就是坐在这喝茶,我就全然地喝茶,这也是修定。
把过去未来通通放下,就是一杯茶的味道,什么味道?尝一尝。从一进嘴就体验,全身心地放在喝茶的这个行为,动作,那种水里边,那个味觉里边。
从眼睛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舌头一直到肚里,咽下去,你在做什么?完全清清晰晰,就在这件事上。
这也是修定的一种,修止力的一种。就说我止在一杯茶上,我止在品茶上。或者是我聊天就聊天。


摘自子归家(ziguijia.com)
杨宁老师随缘开示《你在菩萨道上》  #21512   @2015-04-09

杨宁老师说:因为是随意聊天,故视频中有些说法只是个人角度,而且有些措辞欠精准。还有一些聊天内容只是为了调整提问者目前的身心状态,无法重视见地阐述上的条理与圆满。再加上视频剪辑后的去头掐尾等,故视频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愿智者闻之,能明辨初衷。

局外人stander
内容仅为个人学习记录整理。愿智者闻之,能明辨初衷~添加1017031279,加入共修群,每日共修宁师开示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