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
我是1986年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开始做教师的,到今年已经有38年了。在38年的教师生涯里,我教过初中生、职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硕士研究生,也给短期培训班的学生(学员)上过课。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也不止一次地听过、观摩过、评说过其他老师上的课。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做得时间长了,总会比“局外人”对做这件事情的酸甜苦辣、成败得失体会的深一些。当教师当得时间长了,自然会时不时地把教师这一职业和其他职业做比较,也会在教育内部比较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工作之间的差别,比较来比较去的,我还是觉得,做一个称职的教师难,做一个优秀的教师更难,做一个优秀的职业学校教师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当然与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处境密切相关。我个人认为,职业学校教师之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职业学校教师之难是“不好教”。所谓“不好教”,主要是指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不高导致教师不好教。大凡是教师、或者是对教育有所了解的人都懂的一个道理,即生源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职业院校(包括中职学校,也包括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主要指进入中职学校的初中生和进入高职院校的普高生,比同年龄进入普通高中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差。我们国家实行中考分流的教育制度,初中后的高中教育大致分两类学校,分别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理论上讲,初中生进入哪一类高中学习应该根据其禀赋、兴趣和对未来的合理预期不同而决定。现实却是,我国“初升高”(中考)的选拔主要是基于学生学业表现的优绩选择,初中生的学业表现对其升学结果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中考成绩较好的学生绝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普通高中,目标在于通过高考进入普通本科院校;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考不上普通高中,就选择到职业高中读书。进入职业学校读书的这些中考成绩靠后的学生,之所以成绩不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关键的三个因素。学生从初中就表现出来的上课迟到、早退,对学习无丝毫兴趣,故意破坏课堂秩序,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完成等不良行为习惯,如影随形地带到了职业学校,遇到这样的“不好教”的孩子,职业学校教师要把他们“教得好”,可就要有爱心、有耐心。
第二,职业学校教师之难是“时间紧”。这里的时间紧主要是指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太少。大家都知道,正常情况下,一个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长短与其学业成绩的高低成正比,普通高中的所谓补课,就是用时间换成绩。前面已经说过了,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比较差,他们本来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学到的为人处事、读写说算等基本的伦理规范和基础的知识技能(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又是学生们在下一阶段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没有学到或者没有学好。到了职业学校里面这些知识、能力、规范他们还是要补充学习,因为不掌握这些就会制约将要开展的新的学习(我常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其“基础性”就体现在这里),补上这一课需要时间。职业学校是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专业教育,对初中毕业生来说,这些要学习的内容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对于职校学生来说,职业院校要求他们专业知识要学习得具体、细致、全面、系统、扎实,操作技能要规范标准、步骤严谨、动作娴熟。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时间,操作技能的训练也需要时间。职业学校教师在有限的时间(三年学制)里面既要给学生“补旧课”、还要为学生“教新知”,那就要有办法、讲效率。
第三,职业学校教师之难是“要求高”。这里说的“要求高”是指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希望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承担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职责。下面列举几条说明之,习近平总书记很关心职业教育发展,他在2014年和2021年连续两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指示,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提到“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培养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必须承担的重大使命,这些使命、担当都要落到每一位职业学校教师肩头,完成这个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职业学校教师就要敢作为、善作为。
不好教、时间紧、要求高,决定了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做好很难,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前几年中央电视台一档叫《挑战不可能》的节目,在我心目中,职业学校教师都跟《挑战不可能》节目中的选手一样,竭尽所能地挑战自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我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点赞。
来源:《职教通讯》2024年第09期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