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时代所需。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职业教育长时间存在着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文件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业教育法》”)更是明确了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法律地位。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作出的最重要的判断。
那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应该具备哪些类型特征以及如何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呢?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姜大源认为,跨界、整合、重构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类型的三大特征[2];李玉静认为,开放性、多元化、灵活性以及个性化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特征[3];万达等人从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出发指出,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人文性、职业性、实践性四个属性特征[4]。新《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5]这七个坚持是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只有遵循这七个坚持,才能办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把职业教育打造成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这七个坚持也体现了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独特特征,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跨界性。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有别于普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只有产教、校企跨界合作,才能保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所用。二是实践性。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必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生产实践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达到企业要求。三是职业性。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按照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等来塑造培养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只有抓牢这些类型特征,彰显这些类型特征,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抓牢了类型特征的专业建设,才能培养出适合行业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1)专业建设是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第一道关口,最能体现跨界性性特征。合理的专业设置一定是深入调研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后进行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教学资源建设也一定是通过深度的产教、校企融合推进的。专业建设作为职业学校对接产业需求的第一道关口,只有校企跨界合作,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专业建设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2)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最能体现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专业建设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安排等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正是职业教育独特的类型特征,两者都能通过专业建设得到充分的体现。(3)专业建设能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高质量的专业建设可以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育人模式、评价体系等多方面改革,从而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更好地彰显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特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专业建设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基本方向
从整个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闭环工作过程来看,其重点应包含专业设置、专业发展和专业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职业学校要培养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企业岗位(群)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坚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属性,就要在专业设置方面体现跨界性,在专业发展方面考虑实践性,在专业评价方面关注职业性。
(一)专业设置应体现跨界性
职业学校承担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时代重任,需要主动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性,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等,产出更加“适销对路”且适应岗位群需求的专业化人力资本[6]。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跨越教育场域和市场经济场域两种不同组织的场域边界,与企业开展跨界性合作。其一,只有校企跨界合作,才能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企业处于产业前沿,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有着最直接、最敏锐的感知。通过与企业进行跨界合作,职业学校能够及时获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最新信息,从而迅速调整专业结构,使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其二,只有校企跨界合作,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标准相匹配。产业所需人才的标准是动态变化的,取决于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作为产业的直接参与者,对这些变化有着清晰且及时的了解。校企跨界合作能够使职业学校紧跟产业的最新动态,迅速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当下和未来产业的需求。其三,只有校企跨界合作,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当地产业需求规模相匹配。通过与企业跨界合作,职业学校能够获取关于当地产业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扩张或收缩等的准确信息,从而精准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避免出现人才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因此,职业学校要用跨界融合思维来考量专业设置,体现跨界性特征,重点关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在场域上跨界、于主体上联手,共同进行科学专业设置的研究。
(二)专业发展应考虑实践性
专业发展是职业学校强化内涵、提升质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需要以实践性特征为导向,既关注适应工业生产需要的工具理性,又关注赋能学生个性养成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性。专业发展体现实践性,可从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来分析。其一,只有以实践性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性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即教师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科学地安排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只有以实践性为导向,才能根据技能训练的规律科学设置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练习中提高技能水平,提前积累实践经验,达到企业对熟练工的要求,从而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和融入企业工作。其二,只有以实践性为导向开展课程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岗位标准的人才。岗位标准的设置往往需要基于实际工作的要求和任务,只有以实践性特征为导向开展的课程教学,才能更好地将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通过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积累经验,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岗位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以便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应对在企业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其三,只有以实践性为导向推进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服务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以实践性为导向推进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真实的行业案例和最新的实践操作技巧,接触实际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和解决方案,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评价应关注职业性
专业评价体现职业性,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注重培养从业所需能力和素养,有助于学校准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专业评价应从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体现职业性。其一,只有以职业性为导向评价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才能了解学生所学是否实用且与职业需求是否相匹配。以职业性为导向评价课程设置,分析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更新程度是否适应产业需求、是否符合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可促使学校适应产业动态变化,及时优化课程设置,按照不同职业要求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并进行课程开发建设,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和适应未来工作的技能。以职业性为导向评价教学质量,能使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更紧密,也能促使教师更注重专业教学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从而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和实效性,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符合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使学生在毕业时能迅速适应并胜任工作岗位。其二,只有以职业性特征为导向评价师资队伍及实践教学条件,才能衡量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的质量。以职业性为导向评价师资队伍,会促使教师提升行业实践经验,将真实的工作场景、案例及最新的技术带入课堂,采用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校技能学习的质量。以职业性为导向评价实践教学条件,能促使学校注重实训设备更新,与实际工作接轨,优化实践教学课程,提升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帮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其三,只有以职业性为导向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才能综合反映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以职业性为导向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可以看出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满足职业市场需求的能力,是否在职业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和适应性,直接反映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有效性,评价结果可以为专业建设提供反馈,促使专业调整与改进。以职业性为导向评价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可展示专业建设的实力和社会价值,能够引导学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成长,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二、专业建设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实施难点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要求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别于普通教育,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为产业、企业所用。目前,作为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专业建设还存在着专业设置与产业耦合度低、专业发展与岗位(群)适配度低、专业评价与职业要求关联度低等诸多问题,难以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耦合度低,跨界性特征体现不明显
专业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专业设置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各个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被催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这使得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离”的现象。一是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未能精准匹配。由于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不足,职业学校不能根据地区产业特色和需求来科学设置专业,出现产业所需专业门类缺失或热门专业过度设置等现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错位问题。区域产业结构可能已经转型升级,但专业调整未能及时跟进、存在滞后性,这也会导致出现新兴产业所需专业开设不足而传统产业相关专业过度饱和的问题。二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群)标准未能精准匹配。产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职业学校的专业培养往往侧重于单一技能和传统操作,这会导致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符。科技的迅速发展需要在岗位工作中不断引入新知识和新技术,但学校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这会导致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对行业内的最新规范、标准和政策了解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岗位要求可能更注重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职业素养,但部分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对这些方面的重视和训练不足的情况。三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产业需求规模未能精准匹配。职业学校对区域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才需求规模缺乏科学、准确的预测,导致人才培养规划不合理,出现规模不匹配的情况。例如: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过多,超出了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吸纳能力,导致大量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对口工作,供大于求,造成人才过剩和资源浪费;部分产业急需某类专业人才,但职业学校培养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供小于求,制约了产业的扩张和升级;新的产业领域不断涌现,但职业学校新兴专业的招生规模未能及时跟上产业变化的步伐,导致新兴产业人才短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学校和企业跨界合作不深入,未能根据产业企业所需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导致专业设置门类、人才培养规格和规模与产业不能精准匹配,从而影响了专业对区域产业的适应性。
(二)专业发展与岗位(群)标准适配度低,实践性特征体现不明显
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产业对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专业发展水平与岗位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多数职业学校还停留在传统专业发展的逻辑上,专业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区域产业经济的人才需求。一是课程体系与岗位(群)对人才素质需求不匹配。有的课程体系过于注重某些单一的专业领域知识,对与专业相关的其他领域拓展的知识课程设计不足,导致学生综合知识储备不够,难以应对岗位的综合性要求。有的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实践课程设计比重不足,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岗位通常要求学生具备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以及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但课程体系过于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这些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训练不足。二是课程教学与岗位对实践能力的需求不匹配。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不能反映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岗位标准的变化,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岗位所需的前沿知识相脱节,导致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大多围绕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缺少对真实的岗位案例的分析讨论,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参与机会不足,难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往往按照体系化的知识序列进行讲授,不能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来安排教学顺序,学生难以获得运用综合知识和能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训练。三是师资、实训基地等建设质量与学生实践需求不匹配。教师缺乏实际行业工作经验,自身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有限,难以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教师没有机会接触到行业的最新实践动态和技术发展,难以将行业最新技术、标准等融入于教学之中。企业兼职教师往往由于工作繁忙,真正投入教学和指导实训时间有限,教学和实训开展的效果不理想。实训基地设备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学校与企业合作不深入,提供的实践项目过于简单或理想化,缺乏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紧密结合,无法真实反映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情况和挑战。这些问题暴露了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环节中,没有按照职业教育独特的类型特征尤其是实践性特征来推进,或实践性特征抓得不牢,导致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与企业岗位(群)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专业评价与职业要求关联度低,职业性特征体现不明显
现有的专业评价改革已探索至引入行业企业参与评价阶段,评价结果应用也在不断推进,但评价内容还存在着与职业关联度低等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的评价与职业要求关联度低。职业学校对专业调研评价指标设计不全,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职业市场需求情况调研评价不够重视,无法根据职业要求精准确定专业方向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评价方面,职业学校对是否紧密围绕职业技能要求开展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是否充足,课程内容是否与职业标准对接等考核指标设计不足,难以科学衡量学生学成后是否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二是师资队伍及实践教学条件方面的评价与职业要求关联度低。职业学校缺少对教师有无相关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是否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评价,对教师实用技能和知识掌握程度,教师专业研究方向与职业需求的关联度,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能力、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等方面评价比较笼统、宽泛。在实践教学条件评价方面,职业学校对设备技术水平落后于行业标准或更新不及时的评价往往一笔带过,对实践教学场地的职业氛围、与实际工作环境差距等评价比重不高。三是学生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及专业社会服务方面的评价与职业要求关联度低。学生技能评价标准没有基于岗位技能要求制定,评价内容较为宽泛、模糊。有的评价标准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准确衡量学生的技能水平。评价方式单一,缺少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对口就业率的评价没有深入分析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专业技能要求的匹配程度,没有考虑职业发展前景对学生就业的影响。职业生涯发展评价只关注毕业生的短期职业发展,没有对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进行跟踪和评价。专业社会服务评价缺少对服务内容是否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问题展开的评价。文化服务方面评价标准比较笼统,对有无结合职业文化开展职业启蒙和教育活动,是否注重培养参与者的职业素养等关注度不够。
三、专业建设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突破路径
国家已经在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而想要按照类型定位的要求,把职业教育打造成真正的类型教育,还需要在内涵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根据共生理论,职业教育可将产与教、校与企、工与学、知与行这些不同的共生单元统一于一体,在实践中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社会经济常态化下寻求多元参与及互惠共生。具体落实到专业建设方面,职业学校应针对目前专业设置、专业发展及专业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抓牢类型特征,推动产教、校企深入融合,促进工学、知行合一共生。
(一)基于跨界性特征,精准匹配产业需求推进专业设置与调整
职业学校应抓牢跨界性特征,校企跨界合作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与预警,实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从跟跑到并跑最后到领跑的状态,解决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耦合度低的问题。一要建立校企跨界合作专业调研论证机制,根据产业结构架构专业结构。职业学校应组建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及行业协会代表组成的专家团队,定期深入调研产业需求和教育需求,分析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评估学校的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形成调研报告,从而精准建立能够匹配产业结构的专业结构;制定包括产业需求匹配度、就业前景、职业发展潜力等方面统一的论证标准,根据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对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以确定专业定位是否准确;定期跟踪与反馈,对调研论证结果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及时收集企业和市场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二要建立校企跨界合作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企业人才素质要求调适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规模。根据前期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职业学校应找到自身专业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差距,及时进行专业方向调整。具体而言,职业学校应对不同职业岗位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各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岗位要求细化为具体的知识技能点、能力素质指标等,形成具体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规格,为人才培养提供明确的方向;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分析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调整优化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契合;收集和分析行业发展数据、企业人才需求数据及毕业生就业数据等,对未来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合理调整专业招生规模,避免人才过剩或短缺。三要建立校企跨界合作专业预警机制,根据数据分析问题并进行预警。职业学校应建立常态化的专业预警机制,由校企专家共同制定预警指标,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等就业指标,企业招聘需求变化、企业对专业技能需求变化等企业需求指标,专业招生情况、师资力量等专业发展指标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找出数据中的趋势和异常,判断其是否达到预警阈值;设立预警响应机制,一旦触发预警,校企双方立即共同商讨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培养规格和规模;定期回顾和总结预警机制的运行效果,持续优化预警机制。
(二)抓牢实践性特征,精准匹配岗位(群)标准推进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应抓牢实践性特征,推进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根据岗位(群)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教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实训基地建设等,解决专业发展与岗位(群)要求适配度低的问题。一要精准匹配岗位(群)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学校应根据岗位(群)对人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设计拓展性知识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设计多样化的实践课程,涵盖不同的实践技能和领域;增加专业发展史、专业素养等课程,在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培养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定期回访企业,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表现和发展情况,根据企业的反馈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确保课程体系始终符合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二要精准匹配岗位(群)标准开展实践教学。职业学校应建立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岗位标准的变化,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动态,将新兴技术、行业标准和规范等融入实践教学内容,并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项目学习和实际案例分析中了解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理实一体教学,引入真实的企业案例,训练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和管理,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三要精准匹配岗位(群)标准建设师资和实训基地。职业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和行业研讨等,让教师了解岗位实际需求,将最新的实践技能和行业动态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实践教学成果等纳入考核范围,激励教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机制,激励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选择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训设备,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与企业实际生产相同或相近的设备,并及时更新换代实训设备,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完善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制度,结合岗位标准,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注重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根据职业性特征,精准匹配职业要求推进专业评价
职业教育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技能、知识,任何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非常强的职业属性,是对真实的职业和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科学“编码”[7]。因此,专业评价应抓牢职业性特征,紧贴行业和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实现与生产任务的立体联通,促进专业与产业链接的深度融合,以解决专业评价与职业要求关联度低的问题。一要精准匹配职业要求,重点评价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度等内容。职业学校应匹配职业要求评价专业设置,落细对产业需求调研的评价指标,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专业对口就业率、企业满意度、毕业生起薪水平等数据,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需求匹配度等,从而客观评价专业是否适用职业要求设置;匹配职业要求评价课程体系,要看课程是否覆盖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职业素养等方面内容,实践课程比重是否合适,课程内容是否涵盖了职业要求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是否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是否能满足职业岗位的不同层次需求,课程是否及时更新以反映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职业要求的变化等。二要精准匹配职业要求评价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条件。职业学校应匹配职业要求评价师资队伍,重点分析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看其是否具备与目标产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否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了解教师参与企业项目、产学研合作等情况,细化教师对职业标准的理解程度、将实际经验融入教学的能力、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评价指标。职业学校应匹配职业要求评价实践教学条件,加大对专业教学设置和实验室设备是否与目标产业的实际生产环境相接近,是否与行业内先进水平接轨,能否满足职业技能训练的最新需求等评价的比重;了解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情况,增加其是否能够共享企业的资源,实践教学资源是否涵盖职业所需的各类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三要精准匹配职业要求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职业学校应基于岗位技能要求,参照行业现行的技能标准和规范制定可操作的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指标;加大实践操作考核的比重,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进行技能测试,同时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态度和习惯等表现是否符合相关职业要求;采取多元化评价手段,增加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就业对口率、专业技能匹配度、薪资待遇水平、职业晋升情况、职业稳定性以及企业满意度等数据的分析,衡量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增加职业发展前景、长期职业发展等评价指标;增加技术咨询、培训、项目合作等是否与相关职业领域当前和未来需求紧密结合的考核指标的比重,将文化服务考核指标细化成若干考核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接受服务的企业、社区、个人等对象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服务质量、效果和实用性的评价,关注服务是否满足他们在职业相关方面的期望,是否推动了经济和社会进步,是否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等。
综上,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为社会和产业培养具备特定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实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作为核心环节的专业建设应抓牢跨界性、实践性与职业性的类型特征,在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强化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引用格式:
郭偌伶.专业建设何以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方向、难点与突破[J].职教通讯,2024(09):50-57.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