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1],由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构成。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智力来源,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3]。因此,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应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开放大学是实施终身教育、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的主阵地,长久以来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素质劳动者培育的主要力量。进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时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呈指数式发展,为了谋求关键技术突破,从而推动数字科技发展,更要高度重视具备创新能力、数字素养的劳动者培育[4]。作为培养劳动者数字素养的优质力量,开放大学如何发挥其独特的数字化育人优势,利用其已有的数字化育人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妥善地解决其在数字化育人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劳动者数字素养,便成为亟待突破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劳动者数字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活力、融合力和发展优势的生产力,其中“新质”主要体现为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实质是新技术的关键性、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以数字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和深度转型[5]。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是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要素,科学技术只有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6]。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过程中,具备高水平数字素养的劳动者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3]。
(一)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培育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关键因素
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劳动者需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效能,主动关注外界环境变化,培养与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项能力。其中,可以支持新质生产力完成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数字科技发展的数字素养便成为劳动者应重点发展的关键特质之一。技术革命性突破意味着人类的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方式发生质变,其关键在于驱动劳动者进行创新的高深知识生产以及与技术元素的充分整合,以期实现技术的突破。随着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的竞争点逐步转向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实力上,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7],这种“卡脖子”困境急需破解。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依赖高端人才,但颠覆性技术最终要渗透并应用于生产体系之中,才能推动生产过程和生产模式的系统性变革,而这急需一批能够充分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善于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科技设备的迭代,且能够不断学习、自觉更新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队伍来推动实现。可以说,劳动者的数字素养是技术革命性突破并促进生产力要素系统升级的关键因素,因而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培育势在必行。
(二)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培育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重要驱动
生产力的跃升离不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基于劳动者数字素养的提升,在新技术的动力加持下,将有力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之所以需要劳动者充分发挥以数字素养为基础的创造能力,是因为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科技创新导致劳动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这就需要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配置以应对经济发展需求,具体表现为让数据要素深度参与生产过程,驱动决策、维护以及调度的智能化,从而提升生产过程和生产系统的数字化水平。通过“数据+算法+算力”的赋能,更智能的数据将应用于生产过程,催生出完整的数字产业链和数字领域的产业集群,进而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8]。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元素被注入各类劳动对象中,生产活动围绕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化劳动资料开展,劳动资料逐渐呈现出灵活性、智能化和人机交互性等特点,必须依赖劳动者对其进行创新性的综合配置,从而产生协同作用,形成产出增量,促进生产力跃迁。这需要劳动者具备高水平的数字素养予以支撑,才能驱动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因而需要重点培养劳动者的数字素养。
(三)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培育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要赋能
基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创新性配置,继而作用于产业体系的全面深度转型升级,这实际上就是以产业为载体的新质生产力的催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产业创新是产业体系全面深度转型升级的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的产业是先导力量,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则是产业质态演进的标志[8]。不论是何种产业类型的发展与转型升级,都离不开劳动者数字素养的赋能,具体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对劳动者AI渗透技能的培育,可以促使AI与各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3]。具备数字素养的劳动者能够及时感知科技的变化与技术的发展,主动将AI技术与岗位业务相融合,用AI技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能应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并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推动行业产业的创新转型。其次,对劳动者人机共生思维和能力的培育,可以促使人与机器的深度协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的智能社会是人机共生的社会,但人机如何共生,最终落脚点在人,因而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最后,对劳动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培育,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优化的源动力。不论时代如何更迭、技术如何革新,当劳动者具备了不断成长的心态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时,其数字素养便不会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便不会停止[3]。
二、开放大学培养劳动者数字素养的优势
教育作为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路径,通过系统的课程和持续的训练,可以将简单的、低级的劳动力提升为专门的、复合型的和发展的劳动力[9]。特别是面临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数字素养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时,教育应重点发力,在培养劳动者数字素养的过程中进行更加灵活和多元的调整。于是,开放大学以其具备的灵活、多元提升通道等优势从教育系统中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培育劳动者数字素养的重要阵地。
(一)独特的在职教育优势,工学结合助力劳动者AI渗透技能提升
AI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所以新时代的劳动者应该具有将AI技术与各自领域的业务融合的本领,以便推动AI技术与行业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长久以来,开放大学以办在社会中的大学而著称,面向社会招生,在校生中76.81%为在职人员(不含自由职业者)[10],学生大多为已有工作经验的在职劳动者,这是开放大学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主要特点之一。劳动者接受在职教育的主要需求是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因此他们具有将知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天然优势与内生动力。开放大学在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过程中,基于产教融合,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教学,使接受在职教育的劳动者可以在已有的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基础之上,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在习得新技术的同时,能够准确识别出所学技术与工作岗位相匹配、可融合的关键点,也具备将所学的AI技术用于优化工作流程、革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不仅如此,通过开放大学中的数字素养培育,劳动者还可以增加远见卓识和实践智慧,在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捕捉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助推产业和行业的创新转型。可以说,在劳动者的在职教育过程中,开放大学具有提升其AI渗透技能的独特优势与价值。
(二)突出的在线教育优势,混合式教学助力劳动者人机共生能力形成
人机共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培育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劳动者,就必须培养其人机共生能力。从借助广播电视开展的函授教育,到利用更广泛的多媒体技术施行的现代教育,直至21世纪初通过互联网开展的远程开放教育,开放大学借助技术革新完成了教育组织形态的多次更迭,但其以在线教育为底色的发展脉络没有变。在线教育的核心特征是灵活、开放、参与和互动,这是“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体现,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当前,开放大学借助在线教育的发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人机结合的学习通道革新学习者知识获取的方式、路径,用技术赋能人才培养过程;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将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教学过程逐渐转向为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通过智能化的学习工具,获取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资源,并与包括教学者在内的各类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化、多向化的互动。开放大学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者在与计算机等智能工具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与机器和谐共处、友好竞争又共同进化的能力,这对未来劳动者的人机共生思维与能力的形成大有助力。
(三)前沿的开放办学优势,“三教协同”助力劳动者终身学习能力塑造
实际上,在培育劳动者数字素养的过程中,成长心态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塑造也不可或缺。具有成长心态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劳动者能够通过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高阶意识不断对外界变化和发展进行认识和改造,从而能够应对技术持续变革、工作内容快速更新、产业行业不断发展的新态势。开放大学同时涵盖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开放、创新、融合”的办学思想为引领,坚持系统办学的方针,积极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的育人路径。在“三教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劳动者既可以通过学历教育,在较长的学习周期、体系化的课程学习中系统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相应的技术本领;也可以通过灵活的非学历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按照某些新技术、行业新要求进行培训。也就是说,开放大学始终能为有意愿提升自身素质的劳动者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路径多元化的成长学习通道,这对劳动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塑造大有裨益。
三、开放大学培育劳动者数字素养的实践困境
尽管开放大学在培养劳动者数字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实践中却不可避免地存在多方面的困扰,暴露出各种问题。基于事实与价值的审视与反思,本文主要从数字基础设施的系统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的数字化推力以及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提升三方面入手,系统论述当前开放大学在劳动者数字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数字基础设施的系统建设需要重视
劳动者数字素养的培育首先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予以保障和支持,其中,充分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必要条件。然而,当前开放大学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开放大学普遍存在数字化硬件设施陈旧、数量少的问题。大多数开放大学的数字化硬件设施还停留于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但面向高素质劳动者培育的数字化硬件设施需要囊括实验教学设备、以数字化操作为主的模拟技术设备、可以通过物联网管理的智慧教室设备以及更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展示设备等,而这些设备目前在开放大学中都较为缺乏。其次,在软件设施方面,支持开放大学数字化育人的平台和软件普遍存在良莠不齐、零散分布、可持续性不强以及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在育人过程中,各开放大学甚至不同专业的教学平台形态多样,有的用钉钉直播,有的用QQ直播、腾讯会议,还有的用超星直播。这些平台接口独立,缺乏互联互通,且教师对平台的使用还经常出现“打一枪换一个阵地”的情况。这种对育人平台和软件使用的不充分、不持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数字化育人的稳定性。
各省市开放大学以及各教学点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这对数字资源配置以及系统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存在较大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开放大学系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宏观布局和统筹设计。各开放大学的数字基础设施之间存在不匹配、不协同现象,各校在育人过程中各凭本事、各自为营,这种情况不利于构建开放大学系统内校际互联互通的数字化育人生态。另一方面,开放大学系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相应政策、经费的支持。开放大学的办学经费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另一部分来源于自筹,这导致校际和区域之间的经济状况参差不齐。许多开放大学生源减少,生存发展面临困境,这必然给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带来影响。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数字化推力应该加强
人才培养过程离不开课程实施这一环节,因而课程体系的设置合理、科学便尤为重要。就目前开放大学的课程体系而言,其对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培育还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两方面。
在课程结构上,当前的课程体系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在线课和线下课的比例和结构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首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铺设力度不足,部分专业没有开设与计算机基础应用相关的课程。许多学习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薄弱,甚至无法独立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这使得劳动者的人机互联、人机共生能力的形成无法得到相应的课程支持。其次,存在沿用传统课程体系中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由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失衡,缺乏课程整合与交叉,劳动者在大量的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再接受与之割裂的实践课时,很难将新习得的知识和技术联系起来,也难以将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对劳动者的AI渗透技能提升存在一定的阻碍。
在课程内容上,当前开放大学的专业建设普遍落后于数字化发展,存在专业内容缺乏时效性、课程内容与数字素养的提升关联度不足等问题。这导致劳动者难以从当前的课程中获取行业最新的发展态势,因而当岗位所需的数字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时,劳动者现有的数字素养很难及时提升并有效应对。此外,开放大学的课程资源分布也较为松散。开放大学现有的课程资源由三部分组成,即教师在线直播的课程资源、慕课(MOOC)资源、线下授课资源,这三部分课程资源之间的内容连接性和系统性不足,往往是各自为政,而学习者面对这种缺乏逻辑性、层次化的课程内容时,往往无法完成体系化的学习。
(三)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亟待提升
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其数字素养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就现实而言,尽管开放大学的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有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软件实施教学的经验,但其数字化水平和成长速度远低于学习者日益增长的数字化学习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开放大学的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仅关注数字化的教学手段,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数字化。依靠技术工具进行在线教学是开放大学多数教师认为的数字化教学的全部内涵和方式,因而他们会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学习如何熟练运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和在线教学软件上,对教学内容却缺乏“如何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数字素养”的深度思考和挖掘。这使得其育人过程披上了一层所谓的“数字化”外衣,而实际上技术工具与教学内容并未真正融合,仍存在“两张皮”的问题。由于并未真正领悟数字化教学的核心要义,久而久之,教师会逐渐丧失对育人过程的深度把握,而学习者也无法真正从教学中得到数字素养的提升,导致育人过程出现供需不匹配的现实矛盾。
其次,开放大学的教师普遍存在技术依赖,沉迷于对已有课程资源和技术工具的“拿来就用”“不懂就搜”,导致在各种数字资源和教学工具日益丰富的同时,与之相配的教师的数字化课程整合和资源再开发能力却存在滞后[11]。教师对教学资源缺乏必要的筛选、设计和创新,忽视已有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者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适配性,容易造成其育人过程缺乏针对性,也会使他们教学主体的角色定位逐渐迷失。这实际上也是教师缺乏数字素养的体现。
最后,开放大学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欠缺高阶探索和动态发展。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教师对于外部环境和前沿技术的感知与掌握也应与时俱进。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不论是固守刻板成见或是受限于能力、精力等因素,开放大学的教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部分教师会停留于低阶的数字化发展阶段,缺失对高阶数字素养的探究以及与时俱进的能力发展。结果就是,倡导终身学习的开放大学教师,反倒在实践中与其相悖而行,这不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字素养提升。
四、开放大学优化劳动者数字素质培育的路径
开放大学培养劳动者数字素养的实践目前尚处在不断探索、创新以及优化阶段,这需要开放大学充分发挥其优势,多方联动,协同发力,不断优化劳动者数字素质培育的路径,才能助力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以数字基础设施为载体的数字教育生态
首先,要深化产教融合。开放大学要借助行业产业的发展,扩大资金筹措的渠道,积极寻求企业的场地、设备支持,与企业合力供给人才培养所需的数字基础设施,落实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学习,助力其数字素养的提升。为破解产教融合中容易出现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强的问题,开放大学应共享校内各项资源,如教师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技术研发、技术推广的机会。同时,开放大学可以发挥系统办学优势,通过其“上到国家开放大学层面,下到乡镇村落教学点”的“长触角”,深入企业扩大影响力、合作面的利益诉求中,协同推进劳动者数字素养的提升。此外,开放大学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针对企业的具体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在此过程中,开放大学可依托企业的数字化设备实施教学,与企业共同打造可以促进信息共享的数字化平台,为数字化育人提供支撑。
其次,针对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国开系统应统筹兼顾各区域、校际的数字化发展,以数字教育生态的打造为目标,构建数字技术融合的智慧开大学习生态环境,创设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数字基础设施[12]。为此,开放大学应先优化和升级已有的基础设施,以智慧教室、可视化平台、数据联通基建以及开放网络端口等为主要抓手,做好开放大学数字化育人的基础支撑。而后,开放大学可系统设计并开发教育云平台、数字助教系统、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数字化实习实训平台、数字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及学生学习发展智能分析平台等,打造支持学习者数字学习的良好生态。国家开放大学还可以借助已有的“一网一平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建设经验,不断拓宽其应用外延,加强与其他应用的适配接口,对各个开放大学所需要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和软件进行统一开发和设计;通过搭建校际联通、部门协同、业务整合的各类数字化支持服务平台,提升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基于数据赋能,开放大学应打通劳动者数字素养培育过程中的培训、学习、体验、考核、学习成果认定、学分互换等环节,为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的建设提供可信可靠的“补给站”和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从而培养更多具备数字素养的劳动者,为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助力。
(二)坚持育训结合,多元主体构建“宽、专、融”数字化课程体系
基于人才培养的双路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开放大学应坚持育训结合的培养方式,始终坚持以学习者真实的学习需求为课程开发的原则,将劳动者数字素养的培育目标贯穿于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建“宽、专、融”的数字化课程体系。为此,应充分发挥国开系统教师专业核心团队的统筹作用,汇集各省市开放大学及下属教学点教研人员的优质力量,同时吸纳行业企业内优秀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广泛参与,组建开放大学数字化课程体系开发工作组,建立专业化、常态化、协同化的课程开发机制。多元主体应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力,对培养具有良好数字素养的劳动者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开放大学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双路径让劳动者们既可以选择进入学历教育通道,通过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数字素养,也可以选择通过非学历培训,灵活地、快速地、有针对性地突破数字素养提升关键点。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通道构建周期不同、培养侧重点不同以及课程结构不同的课程体系[13]。针对学历教育课程的开发,应着力打造“宽基础、专业化、融合性”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宽基础”体现在课程开发应适当补充通识型的数字素养提升课程,将如何认识、理解以及应用计算机系统、数字化学习平台等纳入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专业化”体现在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将“数字化+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之中,设计专门化的数字化应用课程,帮助劳动者更好地运用实际工作中的AI技术、智能设备以及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数字化挑战。“融合性”体现在将不同类型、性质、来源的课程进行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包括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科学设计,推出理实一体化课程;将线上线下课程进行资源整合,在保障交互方式多元和教学成效的同时,探索能够更好地培养劳动者数字理论知识、数字化技能水平以及数字化视野的课程;将基于在线平台的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编制成次序合理、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规范的课程体系。针对非学历教育课程的开发,开放大学总体应遵循“宽基础、专业化、融合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同时依据培训时长、培训方式以及培训学员的个体化需求进行定制化课程设计,便于学习者更加高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三)基于数据赋能,系统联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举措,但要想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让数据赋能教师成长过程,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既是明智之选,也是必要之举。
首先,要基于开放大学校际的数据联网、数据融通,结合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发开放大学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指标,建立普适性的、动态化的、链条式的素养评价机制。普适性是为了让开放大学系统内教师的数字素养有对标发展的可能,也有利于系统内教师的共同进步;动态化使得评价标准也具备了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实时更新的可能;链条式的评价机制实现了对开放大学教师数字素养成长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14]
其次,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的优势,由国家开放大学牵头,汇聚各省市开放大学优质力量,连通开放大学体系内教师的管理系统,打造满足开放大学系统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需求的培训平台、培训资源以及对应的评价体系,以便对开放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全流程的数字化改造和监管。在此过程中,开放大学可以利用大数据监管教师的教学实施过程,摸底教师数字素养的真实水平,从而找到薄弱之处。基于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初步画像,开放大学可以结合科学研发的数字化师训平台以及构建的虚拟数字化教学场景,对开放大学教师进行全过程、深层次、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培训。
最后,基于数字技术赋能,构建一个动态的、畅通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开放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惑或瓶颈时,可以借助信息平台与系统内其他院校中同专业甚至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互联互通,以便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反馈;也可以基于信息平台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实现教师共同体的建构。这样一个常态化的信息共享与协作通道,能让教师自身的数字素养培训不仅仅停留于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群体中,而是让开放大学的教师成长于一个互联互认、互动共生的系统中,在开放共享的成长资源中不断激发数字化教学的积极性,助力劳动者数字素养的提升。
引用格式:
崔宇馨,何新哲.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培育:基于开放大学的探讨[J].职教通讯,2024(10):34-42.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