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是一种通过宫腔内器械性吸刮操作将妊娠物和全层子宫蜕膜刮出的手术。
图源:摄图网
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可对患者的子宫内膜造成不同程度损伤,术后可能会引起阴道出血、月经紊乱、宫腔粘连、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修复,预防或减轻相关并发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2021)》(下文简称中国专家共识)提出:对于人工流产术子宫内膜损伤的高风险人群,推荐进行子宫内膜修复治疗,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及创面修复,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障碍及宫腔粘连等风险。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1)流产次数≥2次
(2)特殊类型流产如稽留流产、不全流产、感染性流产等
(3)有宫腔粘连史者
(4)既往有宫腔手术史者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剔除、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子宫畸形矫正手术等
(5)既往分娩或中期妊娠引产有胎盘粘连史者
在人工流产手术前应注意识别上述子宫内膜损伤的高风险人群,并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日起开始进行子宫内膜修复治疗。
目前,临床上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方法有雌孕激素类药物、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COC)、中药、仿生物电刺激等。
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1)无雌、孕激素禁忌证且有生育需求者:首选单用雌激素给药方法,用药1个周期,以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其次推荐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或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1~3个周期。
(2)无雌、孕激素禁忌证且无生育需求者:建议术后使用高效、长效避孕措施,如:COC、宫内节育器(IUD)、皮下埋植剂等。
(3)有雌、孕激素禁忌证者:使用中药或仿生物电刺激等方式。
1. 雌孕激素类药物
雌激素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与再生,有助于手术创面的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的形成,降低不孕风险。
若人工流产术后及时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的人工周期治疗,可以促进修复子宫内膜和月经恢复、减少并发症。
图源:医会宝编辑部
2. 复方口服避孕药(COC)
复方口服避孕药是目前全球范围广泛使用的高效避孕措施之一,是人工流产术后避孕的重要方法。
COC不仅能避孕,还能调节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促进月经周期恢复,并有一定的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作用。
3. 仿生物电刺激治疗
仿生物电刺激利用电流脉冲刺激对盆底内生殖器肌肉自主收缩与神经传导运动的调节,有助于提升组织器官肌肉的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与加速淋巴回流,改善机体微循环,加速子宫生理功能的修复、促进内膜生长。
研究发现,在术后2 h应用仿生物电刺激进行干预,1次/d,共治疗7次,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阴道出血量并缩短出血时间,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4. 中医药治疗
益母草颗粒能够增强子宫收缩,促进残留胎膜、蜕膜等较快排出,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有效修复子宫内膜。
人工流产后子宫出血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有关,术后雌激素水平处于卵泡期,孕激素水平为非卵泡期,不能与雌激素水平同步,孕激素水平表达降低。
研究发现,益母草颗粒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提高子宫对前列腺素及缩宫素敏感性,促进残留胎膜、蜕膜剥脱排出,有利于孕妇子宫修复。
图源:摄图网
此外研究表明,活血调经类中药方剂也能够减少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出血,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
1. 规范人工流产手术操作
应注意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过度吸刮;妊娠超过10周的妇女术前建议进行子宫颈预处理;术中超声监测或采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可以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子宫内膜损伤程度。
2. 预防感染
人工流产术存在感染风险,手术创面的炎性渗出和感染也是宫腔粘连的重要风险因素。
WHO和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建议所有进行手术流产的妇女,无论其是否有感染的风险,都应在围术期预防性给予抗生素。
选用单一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首选口服给药,可酌情静脉给药;建议选择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或多西环素、米诺环素、阿奇霉素等,如均过敏,可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例如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 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3):322-326.
[2]于晓兰. 人工流产后保健[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8):811-814.
[3]于晓兰,顾向应,刘欣燕,等. 人工流产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 11 (08): 10-12.
[4]陈鸷志,刘雪英,姚凤英,等. 仿生物电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3,45(23):3588-3590,3594.
[5]张催兰,郑程成,韦春芳,等. 仿生物电刺激对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效果观察[J]. 广西医学,2018,40(18):2220-2222.
[6]常林利,刘晓蓉,刘俊,等. 益母草颗粒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5,32(9):1755-1757.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