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痛」是因为打了无痛?这7大原因才是关键,多数人不知道

学术   健康   2025-02-04 09:00   江苏  

产后腰痛是产妇分娩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14. 7% ~ 69. 7%。


图源:摄图网



产后腰痛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部及骶髂关节周围疼痛,可伴有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产后腰痛持续时间较长,数月甚至产后多年,这对产妇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等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产后腰痛的影响因素






影响产后腰痛的因素较多,涉及产前至产后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肥胖、分娩方式、既往腰痛病史、产后劳累等。


1

年龄


研究认为,产妇年龄≥30岁是产后腰痛的风险因素,这可能与患者脊柱随年龄增长而退变,且女性本身随年龄增加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有关。


2

肥胖


产前、产后摄入过多高营养食物,加之多食少动,产妇容易出现严重的肥胖问题。


肥胖同腰痛有着明显的联系,研究显示BMI>28kg/m2是慢性腰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源:摄图网


因肥胖会导致体重增加,腰背肌长期处于紧张、失调状态,从而致使腰椎失衡,且肥胖伴有脂代谢异常,脂肪对韧带及肌肉的影响,导致其脂肪化加重,进而出现损伤,最终导致腰痛。


3

分娩方式


多项研究显示,剖宫产产妇的产后腰背痛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顺产和无痛分娩者。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1. 符合剖宫产指证的产妇普遍具有体质量高、年龄偏大、身材娇小、胎儿大、盆骨小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均会增加剖宫产术后腰背痛发生风险。


2. 剖宫产术会对产妇下腹部肌肉造成损伤,不利于脊柱稳定性和活动力的维持,增加脊柱负荷,增加腰背痛发生风险。


3.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实施的椎管内麻醉,会对棘上韧带、棘中韧带、黄韧带等组织造成损伤,诱发局部肌肉痉挛和炎症反应,导致腰背痛发生研究发现:顺产产妇与无痛分娩产妇比较,产后腰背痛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这提示无痛分娩时进行的麻醉穿刺对产妇产后腰背痛无明显影响)。


4

腰痛病史


产后腰痛的发生与腰痛病史(孕前、孕期)密切相关,腰痛病史是腰痛再次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显示,在妊娠过程中有腰痛的产妇中,>65%的患者在分娩后1年内腰痛反复,约有15.3%的患者长期存在腰痛持续状态,可能是由于孕期对腰痛不重视,未能及时预防和治疗,导致产前腰痛症状延续到产后阶段。


5

产后劳累


由于产后需要侧身、弯腰等姿势进行哺乳,而不正确的哺乳及喂养姿势,会导致产妇腰背部的肌肉、初带、关节的劳损,从而引起产后腰痛。


此外,产妇经常需要弯腰照顾婴儿,给婴儿洗澡、换尿布和许多家务工作,尤其是在动作不当时,腰部肌肉不堪重负,很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而发生腰痛。


6

缺乏运动


产妇在分娩后,多是卧床休息,缺少主动运动,而卧床休息会引起腰部肌肉的肌张力下降,改变脊椎的生理曲度,若不能及时恢复,最终导致腰痛。


7

其他


产后束腰过紧,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腰背部肌肉劳损,从而引起或加重腰痛。


此外,如果怀孕期间缺钙没有及时纠正,出生后会进一步流失,产妇骨组织处于缺钙状态,容易引起关节疼痛,这也是孕期及产后腰痛发生的重要原因。






如何预防产后腰痛?






为了预防产后腰痛的发生,在孕期及产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长期固定姿势卧床静养,同时避免身体过于劳累或久蹲、久坐、久站、束腰过紧等。


2. 采取放松的姿势哺乳,避免总是一个姿势哺乳,使腰部肌肉处于尽量放松的状态。


3. 避免过度、长时间的弯腰照顾婴儿,以减少对腰部肌肉的负荷。


4. 孕前、孕期及产后适当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和韧带的弹性,特别是核心肌群力量的加强;适合孕期的运动有:游泳,瑜伽如猫牛式、臀桥式、仰卧扭转和仰卧滚动式等腰背拉伸展运动。


图源:摄图网


5. 产后应穿舒适的平跟鞋,不宜过早地穿高跟鞋。


6. 产后早期避免提重物,预防腰部负担过重;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凉引起腰部疼痛和酸胀;建议经常活动腰部,使腰肌得以舒展。


7. 加强营养,注意孕期和哺乳期补钙:《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钙摄入量为800mg/d。


END

参考文献:

[1]郭艮春,陆艳,李万浪,等. 正骨手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产后腰痛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7):922-925,959. 

[2]项燕,李瑞,谢依璇,等. 针灸从"虚、郁、瘀"论治产后腰痛[J]. 陕西中医,2022,43(1):90-92. 

[3]姜雄春,凌静,陆春秀,等. 初产妇产后腰背痛现状及其风险因素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38(4):833-836. 

[4]徐凤周,辛英,范金鹏,等. 初产妇产后持续腰痛的影响因素分析[J]. 颈腰痛杂志,2020,41(4):445-447,451. 

[5]陈海燕,章继刚,王德伟,等. 核心肌群力量训练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产后腰痛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9,21(12):1683-1684.

[6]秦丹,国松,王英男. 产后腰背痛与孕妇分娩方式和麻醉方法等因素的关系[J]. 医学临床研究,2018,35(4):780-782. 

[7]黎作旭,王尚全,李长签. 针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腰痛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8):3132-3134. 

[8]杜诚恳. 浅议产后腰痛[C]//第13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8:444-447.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妇产视界
医会宝旗下妇产领域的垂直新媒体,传播分享妇产科前沿资讯、最新指南、诊疗知识、热门课程及会议,规范妇产科诊疗,致力成为国内妇产科领域的专业医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