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妇女高效避孕率低,高效避孕方法知晓度不高,人工流产率居高不下。
而人工流产无论是负压吸引术还是药物流产,都对生殖系统及其功能造成潜在的危害;故重视避孕,是保护女性生殖健康的第一步。
图源:摄图网
避孕,是生育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采用科学手段时女性暂时或永久不受孕。
目前,常用的女性避孕方法有宫内节育器、药物、屏障以及女性绝育术;男性避孕方法有避孕套和男性绝育术。
宫内节育器又称避孕环,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器具,属于长效避孕措施,一般使用期限为5~10年。
与药物避孕相比,具有简便、安全、有效和可逆等优点,是育龄女性首选避孕方式。
常用的IUD有含铜活性IUD和含药IUD,后者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一种含孕激素的IUD,即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
LNG-IUS分为2种剂型,一种内含左炔诺孕酮52mg,每日释放20μg,放置时间为5年;第2种内含左炔诺孕酮13.5mg,每日释放8~12μg,放置3年,适合年轻未育女性。
IUD的适应证、禁忌证、放置时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见下表。
图源:医会宝编辑部
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避孕药大多是复方制剂,即由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种激素组成的复方口服避孕药(COC)。若常规、正确使用COC,其避孕有效率可达99%以上。
COC适用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常规避孕,但在使用时需排除COC禁忌证及风险因素,其禁忌证见下图。
图源:参考文献
复方口服避孕药分为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和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
前者中雌激素成分主要为炔雌醇20μg,孕激素结构接近天然孕酮。
使用方法为在月经周期的第1日开始服药,不同剂型活性药片数量不同,例如21片剂型,连服21日,停药7日后服用第2周期;24+4片剂型,先服活性片,服完24片后服4片空白片,无须停药接着服下一周期;具体用法参考说明书。
而复方长效口服避孕药则由长效雌激素(炔雌醇环戊醚)和人工合成孕激素配伍制成,服药1次可避孕1个月。
COC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类早孕反应:常在服药第1~2周期发生,如轻度恶心、食欲不振、头晕、乏力、嗜睡、呕吐等,继续服药后即可自行改善。
②阴道流血:点滴出血或月经样突破性出血。
③月经量减少或停经:一般不需要处理,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
④乳房胀痛:一般不需处理,随服药时间延长,症状可自行消失。
⑤体质量增加:少数妇女会发生水钠潴留,表现为体质量轻度增加。
⑥皮肤褐斑:不影响健康,停药后多能自行减弱。
⑦极少数使用者可出现精神抑郁、头晕、乏力、性欲减退、皮疹、皮肤瘙痒等。
图源:摄图网
若常规避孕失败或未使用任何避孕措施,则可采用口服紧急避孕药,主要有单孕激素制剂、抗孕激素制剂以及雌孕激素复方制剂。
单孕激素制剂:左炔诺孕酮片,含左炔诺孕酮0.75mg;无保护性生活72小时内服1片,12小时重复1片。
抗孕激素制剂:目前国内常用的是米非司酮;在无保护性生活72小时之内服用米非司酮10mg。
雌孕激素复方制剂: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含炔雌醇30μg、左炔诺孕酮150μg;在无保护性生活72小时内即服4片,12小时再服4片。
服用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月经紊乱,一般不需要处理;但若月经延迟1周以上,需除外妊娠。
注射避孕针是长效激素避孕的方法之一,用于注射的甾体激素为其酯类,在物理学上采用微晶体而发挥长效作用。
目前常用注射避孕针有为单孕激素避孕针和复方避孕针两种。国际上使用较普遍的醋酸甲羟孕酮(DMPA)避孕针和炔诺酮庚酸酯(NET-EN)避孕针为单孕激素避孕针。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复方庚酸炔诺酮避孕针和复方甲地孕酮避孕针为复方避孕针。
单孕激素避孕针常规使用第1年的妊娠率约为4%,复方避孕针约为3%;如果完美使用(指精确按照说明书使用),第1年的妊娠率可降低到0.05%~0.2%,即避孕率可达99.8%以上;但其有月经紊乱、点滴出血和闭经等副作用。
图源:医会宝编辑部
绝大多数妇女可安全使用避孕针,避孕针特别适合于至少1年内无生育计划、需要高效避孕且不影响性交过程、需要私密性的健康妇女;当使用者需要无雌激素避孕、母乳喂养则应选择单孕激素避孕针。
避孕针不适于有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不能定期随访、注射困难及妊娠或未来6个月内有妊娠计划的妇女;单孕激素避孕针不适于不能接受月经出血模式变化的妇女。
《避孕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建议避孕针应在月经周期的前7d内开始使用;如果能够确定未妊娠,则可以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候使用;当月经周期第7天之后开始注射时,建议额外采用避孕措施或避免性行为7天。
对于人工流产妇女,手术当日即可开始首次给药,不受人工流产方式和有无流产并发症的限制。
单孕激素避孕针、复方避孕针的给药方案见下表,应用具体药物时请参照说明书。
图源:参考文献
皮下埋植剂为单孕激素制剂,在月经周期开始的7日内均可放置,硅胶棒埋入左上臂内侧皮下,6根皮埋剂呈扇形放置;放置后24小时发挥避孕作用,每日释放约30μg。
有子宫畸形的女性,可将皮下埋植剂作为首选避孕方法。取出皮下埋植剂后,生育能力即可恢复,因此皮下埋植剂对于未生育过的女性也是很好的选择。
点滴出血或不规则流血为主要副作用,少数出现闭经,随放置时间延长会逐步改善,一般不需处理。若流血时间长而不能耐受者,可给予雌激素治疗。少数女性可出现功能性卵巢囊肿、情绪变化、头痛等。
阴道避孕环是指以硅胶或柔韧塑料为载体,内含激素的阴道环,每日释放小剂量激素,通过阴道壁吸收入血液循环而产生避孕作用。
使用较多的依托孕烯炔雌醇阴道避孕环内含依托孕烯11.7mg,炔雌醇2.7mg。
于月经第1日放置,连续使用3周后取出,间隔7天后再放置新环。
使用阴道环可避免漏服片剂引起的避孕失败,还可降低头痛、恶心、乳房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激素经阴道黏膜吸收,可避免胃肠吸收和肝脏的首过效应,不仅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更安全。
将避孕药放在特殊贴片内,粘贴在皮肤上,每日释放一定剂量避孕药,通过皮肤吸收达到避孕目的。
建议每周使用1片,连用3周后停用1周,每月共用3片。
男用或女用避孕套均具有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双重防护作用,尤其适用于年轻、性活跃者。
正确使用避孕套的避孕率高达93%~95%,但由于多数人不能坚持正确使用而导致失败率较高。
图源:摄图网
使用前应先行吹气检查有无漏孔,同时排去小囊内空气,射精后在阴茎尚未软缩时,即捏住套口和阴茎一起取出。
外用杀精剂是在性交前置入阴道,具有灭活精子作用的一类化学避孕制剂;目前临床常用有避孕栓剂、片剂、胶冻剂、凝胶剂及避孕薄膜等。
使用时注意以下3点事项:
①每次性交前均需使用;
②片剂、栓剂和薄膜置入阴道后,需等待5~10分钟,溶解起效后才能性生活;若置入30分钟尚未性交,必须再次放置;
③绝经过渡期女性阴道分泌物少,不易溶解;最好选用胶冻剂或凝胶剂,不宜选用其他杀精剂。
利用月经周期推测排卵日期,确定安全期,进行避孕。
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日左右,据此推算出排卵前后4~5日为易受孕期,其余时间为安全期。
由于推测排卵日期的方法适用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自然避孕法失败率高,不宜推广。
男性、女性绝育术无论何种术式,均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并且是安全、有效的永久避孕方法。
参考文献:
[1]程利南,狄文,丁岩,等. 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7):433-447.
[2]孔北华,马丁,段涛.妇产科(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403-409.
[3]杨清,王玉,黄丽丽,等.避孕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38(11):1101-1107.
[4]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2):81-91.
[5]邢桂珍. 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2):4323-4325.
[6]赫丽辉. 浅谈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注意事项及恢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43):80,82.
[7]雷贞武. 注射避孕针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3):136-139.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