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的这5个动作,易导致胎儿出现「脐带绕颈」……很多人全占了!

学术   健康   2025-01-10 17:36   上海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之间的重要纽带,由2根动脉、1根静脉组成,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

但这一通道也可因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出现异常,严重的可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如何准确预测并及时评估,是所有医生和准父母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什么是脐带绕颈?





在临床上,脐带围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者,称为脐带缠绕,这是产科常见的现象,其中90%为脐带绕颈。


所谓的脐带绕颈,是指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的脐带围绕在胎儿颈部,形成类似于“围巾”的形态。在临床上,以绕颈1周者居多,占分娩总数的20%左右,3周以上发生率较低。


来源:摄图网

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孕妇进入到孕晚期时,脐带绕颈发生率大大提升,患病率约为15%~34%,且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脐带绕颈发生率也随之提升

而胎儿脐带绕颈的原因有很多,如脐带过长、胎儿小、羊水过多及胎动频繁等。其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与脐带缠绕松紧、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有关。






(二)哪些行为易导致脐带绕颈?






除了上述原因可导致胎儿脐带绕颈外,孕妈在妊娠期的一些行为习惯也可能增加颈带绕颈的发生风险。综合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孕期运动不当


孕妇在妊娠期间运动时动作幅度过大、太过剧烈,可导致呼吸紧张,也可造成胎儿缺氧,由此而感到局促不安、变得异常活跃,从而增加脐带绕颈发生风险。


(2)频繁抚摸肚子


在孕期,适当抚摸孕妇的肚子是有利的,但如果频繁抚摸,则可刺激胎儿,使其过度活跃,或者顺着抚摸的方向转动,易引起脐带绕颈。


(3)错误的坐姿


孕期长时间坐软席、低坐姿,也可增加脐带绕颈的发生风险。可能是因为孕妇较低坐姿时导致宫腔压力增大,胎儿活动受限而被动调整姿势,以适应母体体位,在调整过程中,较长的脐带即可缠绕于胎儿颈部或躯干。


来源:摄图网

(4)错误的睡姿

对于孕妇来说,在孕早期的时候随便怎样的睡姿都可以,但到了孕中、晚期,通常会建议孕妇侧卧位。错误的睡姿不仅会增加对身体主动脉的挤压,还可能影响胎儿血液供应,导致胎儿活动异常而增加脐带绕颈发生风险。


(5)经常熬夜


孕妇作息时间紊乱,尤其是经常熬夜,不仅会导致孕妇的精神状态受到影响、生物钟紊乱,也会影响胎儿的生物钟,使得胎儿夜间也异常活跃。长此以往,也可能增加胎儿脐带绕颈的发生率。





(三)脐带绕颈有什么特点?





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脐带绕颈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产妇产前应积极配合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脐带绕颈及时进行早期处理


一般来说,胎儿脐带绕颈,通常具有以下几大临床特点:

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脐带缠绕使脐带相对变短,影响胎先露部入盆,可使产程延长或停滞;

②胎儿窘迫:当缠绕周数多、过紧使脐带受牵拉,或因宫缩使脐带受压,导致胎儿血液循环受阻,胎儿缺氧;

③胎心率变异:胎儿宫内缺氧时,可出现频繁的变异减速;

④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在胎儿颈部发现脐带血流信号;

⑤超声检查见脐带缠绕处皮肤有明显压迹:

-脐带缠绕1周:呈U形压迹,内含一小圆形衰减包块,并可见其中小短光条;

-脐带缠2周:呈W形;

脐带缠绕3周或3周以上:呈锯齿形,其上为一条衰减带状回声。


来源摄图网


在临床上,发现孕妇出现上述情况就应高度警惕脐带缠绕,特别是胎心监护出现频繁的变异减速,经吸氧、改变体位不能缓解时,应及时终止妊娠。


但如果胎儿的胎心、胎动等指标未出现异常,则可以考虑定期产检随访观察。但在分娩过程中,均应加强监护,一旦出现胎儿窘迫,及时处理。

END

参考文献:

[1]孔北华,马丁,段涛.妇产科(第10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157.

[2]吴茜子,艾国,余楠,等.新生儿脐带绕颈4周及以上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4,40(09):723-728.

[3]蒋国良.产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03):158-160.[4]王玉梅,任秀杰,闫景菊,等.胎儿脐带绕颈的B超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20,39(15):17-19.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0.15.017.

[5]边虹萍.脐带绕颈对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9):152-153.DOI:10.15887/j.cnki.13-1389/r.2017.19.088.

[6]龙飞雯,陈彦红,陈海宁,等.脐带绕颈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04):591-595.DOI:10.13929/j.1003-3289.2016.04.029.

[7]覃桂灿,宁加玲,陈彦红,等.胎儿脐带绕颈动态监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03):434-437.DOI:10.13929/j.1003-3289.2015.03.031.

[8]刘振銮,鲍秀敏,张素英,等.孕期母体行为习惯对脐带绕颈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4,(08):87.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妇产视界
医会宝旗下妇产领域的垂直新媒体,传播分享妇产科前沿资讯、最新指南、诊疗知识、热门课程及会议,规范妇产科诊疗,致力成为国内妇产科领域的专业医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