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中,开展相应的筛查和对筛查异常者进行分流,是重要的管理环节。结合我国最新发布的指南,一起来学习宫颈癌筛查的那些事。
目前,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及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主要病因。
同时,HPV感染与年龄密切相关,有两个感染高峰,分别为17~24岁和 40~44岁。
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前病及早期宫颈癌,对有性生活史的适龄女性开展筛查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我国指南推荐的宫颈癌筛查起始年龄为25岁,但对于25岁以下存在多性伴史、过早性生活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吸烟等高危因素者,推荐提前筛查(建议在性生活开始后1年内进行筛查)。
(二)宫颈癌筛查有必要每年都做吗?
采用每5年一次的HR-HPV核酸单独检测,或HR-HPV核酸检测与细胞学联合筛查;或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
(2)65岁以上女性
65岁以上女性,如既往10年内有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或连续2次的 HPV筛查或联合筛查,且最近一次筛查在5年内,筛查结果均正常,并且无CIN2+病史及相关治疗史等高危因素,可终止筛查。
(3)其他
对于25岁以下高危女性,建议适当缩短筛查间隔。
对于因子宫颈癌前病变行全子宫切除的女性,每年进行联合筛查,若联合筛查3次均阴性,延长至每3年一次,持续25年。
在宫颈癌筛查中,可选择筛查方法较多。其中,HR-HPV核酸检测是首选的初筛方法。
但对于不具备HR-HPV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当条件成熟后,采用基于高危型HPV核酸检测的筛查方法。对于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以及部分特殊人群女性,则推荐联合筛查。
若HPV初筛结果为不分型阳性,可选择细胞学检查分流;或HR-HPV分型检测,按照分流结果进行管理。若HR-HPV初筛结果为部分分型阳性(如 HPV16、18阳性),建议直接转诊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进行细胞学检查);如12 HR-HPV阳性者,建议进行细胞学检查分流。
* 不能进行 HPV 检测时,可6个月复查细胞学或可行阴道镜检查
** 质控不足,可每12个月复查
*** 年龄≥35岁,或<35岁,但有子宫内膜癌风险者
(3)HR-HPV和细胞学联合筛查异常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明珠,李静然,李晓,等.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5,34(01):1-9.DOI:10.13283/j.cnki.xdfckjz.2025.01.001.
[2]李明珠 , 魏丽惠 , 隋龙 , 等 .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 ( 一 )[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2023, 24(4): 437-442. DOI: 10.13390/j.issn.1672-1861.2023.04.029
[3]狄江丽,张小松,赵更力,等.《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第2版)》解读[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24,15(02):1-5.DOI:10.19757/j.cnki.issn1674-7763.2024.02.001.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妇产视界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妇产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