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的第八首《芣(fú)苢(yǐ)》是一组节奏明快、热情洋溢的劳动之歌。芣苢就是车前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形,表面有疙瘩,称“蛤蟆背”,叶片前端尖,基部窄,花为淡绿色或淡紫色,果实呈圆锥形,种子黑褐色。据《本草纲目》记载,车前草有利尿、降压和镇痛的功效。传说西汉名将马武率兵出征时,被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因为水源短缺,许多士兵和马匹都开始尿血,疼痛不已,但其中有两匹马在尿血一阶段后却出人意料的好了。原来发现,它们是食用了营地中的一种草才不治而愈。这种草就是车前草。我国历史上对车前草的最早记载就源自《诗经》中的这首《芣苢》,描述了女子采摘芣苢的画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诗歌的文本。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
这首诗的结构比较简单。以第一句为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其中“薄”和“言”均是一种语气助词,含有一定的鼓励劝勉之意。全句的意思可以翻译为采芣苢啊采芣苢,快快把它采回来。其后的五句同第一句相比,都是只改了一个字,即“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其中,“有”可以理解为取,“掇”可以理解为拾取,即把落在地上的芣苢捡起来,“捋”指的是成把的摘取,“袺”指的是用手拿着衣服的衣襟兜着,“襭”指的是将衣襟掖在腰带上兜着,这样可以比“袺”放的更多。全诗三段就是讲述了女子们采集、拾取和运送车前草的过程。尽管只变换了六个动词,但是每一次变化都推进了采摘的过程,变换了观察的角度,将妇女们呼朋引伴,边唱边采,边采边拾,又用手拿,又用衣服兜的景象描绘地跃然纸上了。这种重复下的细微变化使得诗歌的音乐性和叙事性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可以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因此,清代文人姚际恒形容这组诗歌“章法极为奇变”,“奇”的是用词改变之少,“变”的则是这些细微的变化对全诗整体的影响之深。
另外,笔者还想补充的一点是,中国的古典诗歌发轫于《诗经》,到了唐代达到鼎盛,其后则渐渐式微。从这篇《芣苢》可以看出,《诗经》中的诗歌同唐诗中的名篇相比,在修辞、格律、立意和描写等许多方面都显得比较简单,谈不上成熟完美,但正是这种简单直接的、不加雕琢的表达方式,是《诗经》最为动人的地方,仅“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一句,各个时代都会有绝然不同的写法,而且一定会写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绮丽,但像《诗经》写得这么简单而纯朴的,古往今来大概只有如此一例。而真正的好诗往往就贵在其情感上的真挚、憨厚和淳朴。这一种淳朴恰恰是不成熟中的成熟,不完美中的完美——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用清人方玉润的评价就是:“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文/希童
·END·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