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毛姆《面纱》:爱情的纹理与人性的镜子

文摘   2024-12-29 19:30   江苏  
1920年,英国作家毛姆来到香港,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中国行。他一路从香港北上,到达了上海、成都和沈阳,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品尝着当地的美食,记录着种种奇闻轶事。5年之后,一部以香港为背景的小说《面纱》出版,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困境与希望、自我寻找与自我重生的故事。

01

婚姻的困境:故事从一场逃离开始



小说女主人公凯蒂是一个家境优越的英国女孩。她生长在一个富商的家庭里,作为家中容貌最为出众的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的母亲便为她筹办了许多交际舞会,以此来筛选追求者。但或许是由于她自己散漫的性格,或许是因为她母亲过高的要求,使得这些舞会都没有让她找到如意郎君。随着年龄的增大,她愈发渴望离开原生家庭的环境,过上另一种自由而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她遇到了一位细菌学家沃尔特,沃尔特对凯蒂一见钟情,在简单的几次交往后便向她求婚,尽管凯蒂对沃尔特并没有太大的好感,但还是勉强答应了。沃尔特性格内敛、专注于自己的研究事业,在凯蒂眼中,他或许只是一个能够带她脱离原来的家庭环境、给予她一定物质保障的合适人选,但除此之外,沃尔特能够带给她的东西并不多。

英国作家毛姆肖像

婚后的生活与凯蒂的期望差距不大。沃尔特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细菌研究中,对于日常的社交生活和情感交流毫无兴趣。他们居住的房子虽然布置精致,但却缺乏温暖和生气。凯蒂常常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消磨时间,她试图通过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但沃尔特对这些活动的冷漠态度让她感到更加孤独。在一次晚宴上,沃尔特只顾着和其他科学家讨论学术问题,完全忽略了凯蒂的存在,凯蒂只能尴尬地与周围的人闲聊,心中充满了失落。
凯蒂渴望得到丈夫的关注和爱,但沃尔特却无法满足她的情感需求。他不善于表达感情,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凯蒂试图与他沟通,沃尔特也理解凯蒂的意思,但却因为性格方面的原因,无法给凯蒂提供她想要的情绪能量。渐渐地,凯蒂开始压抑自己的情感,将内心的不满和孤独深埋在心底。在一次社交活动中,凯蒂结识了已婚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森。查理风度翩翩、善于言辞。在明知凯蒂已婚的情况下,他对凯蒂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与沃尔特相比,查理充满了精英阶层的活力和魅力,他能够给予凯蒂关注和赞美,满足她的虚荣心。凯蒂在与查理的交往中,逐渐陷入了婚外情的漩涡。

凯蒂和查理的恋情是秘密进行的,他们常常在一些隐蔽的场所幽会。凯蒂为了这段恋情,不惜欺骗沃尔特,编造各种借口外出。她沉浸在这段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恋情中,暂时忘记了自己枯燥乏味的婚姻。然而,她内心深处也时常感到愧疚和不安,害怕被沃尔特发现。有一次,凯蒂和查理约会后匆匆回家,沃尔特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让她感到无比恐惧,她担心自己的秘密已经被识破。

尽管凯蒂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婚外情,但最终还是被沃尔特发现了。沃尔特是一个冷静而理智的人,他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默默地收集证据,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揭露真相。当他终于确定凯蒂的不忠行为后,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痛苦,并决定以一种“冷暴力”的方式来惩罚凯蒂——他要求凯蒂和他一起前往霍乱横行的梅潭府进行科学研究和疾病治疗。而如果要离婚的话,则只有在查理方面也同意和他的妻子离婚才行。不然的话,去往梅潭府就是她唯一的选择。凯蒂把沃尔特的意思转告给了查理,但被查理拒绝,凯蒂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查理玩弄了。于是,凯蒂只好同沃尔特一起,踏上了前往梅潭府的旅程。


02

梅潭府:对生命和人性的重新认识



凯蒂被迫跟随沃尔特来到霍乱横行的梅潭府。一下船,她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码头混乱不堪,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到处都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人们。这里与她之前在香港熟悉的繁华社交场景几乎是天壤之别。他们居住的房子也很简单狭小,无法和香港的对比。凯蒂看着单薄的床铺和粗糙的家具,心中充满了抱怨和不满。她试图让沃尔特带她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但沃尔特却坚定地表示要留下来进行他的科学研究。

随着霍乱的加剧,当地的人手出现严重不足。凯蒂起初对参与抗疫工作极为抗拒,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做这些粗重、肮脏且危险的事情。但在造访了几次被改造成医院的修道院后,她的心理出现了一些变化,她同情这些被疫情折磨的人们,也深深被救护者的精神所感动,她希望自己也能做点什么。于是,经过再三请求,她加入了护理病人的队伍。

电影《面纱》海报

刚开始,凯蒂面对病人的痛苦和死亡表现得十分脆弱。她看到病人身上的疮口和溃烂,闻到病房里弥漫的腐臭气味,常常忍不住呕吐。然而,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她逐渐适应了这种环境。她学会了如何给病人换药、如何安慰他们,甚至开始主动关心病人的生活和需求。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因为害怕治疗而哭闹不止,凯蒂耐心地哄她,给她讲自己编造的故事,小女孩最终安静了下来,这让凯蒂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梅潭府,死神如影随形。凯蒂亲眼目睹了许多人在霍乱的折磨下痛苦地死去,这让她对生命的脆弱有了深刻的认识。她看到沃尔特不顾自己的安危,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为了拯救病人的生命而竭尽全力。他的专注和奉献精神让凯蒂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生活。有一次,沃尔特在连续工作了几天几夜后终于疲惫不堪地倒在了地上,但他稍作休息后又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凯蒂看着他消瘦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她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生活是多么的肤浅、自私和虚荣,只追求物质和享受,却忽略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在与当地居民的接触中,凯蒂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尽管他们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善良和乐观。凯蒂开始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她结识了一位当地的老妇人,老妇人虽然生活艰苦,但却总是面带笑容。老妇人教会了凯蒂一些当地的传统技艺,还分享了许多生活的智慧。凯蒂从她身上学到了坚韧和乐观,也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生活。有几次,老妇人带着凯蒂去采摘当地的水果,教她如何辨认哪些是可以食用的,凯蒂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

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凯蒂的心灵逐渐发生了转变。她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虚荣、自私和不忠,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愧疚。她意识到自己曾经的生活是多么的空洞和虚假,而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应该来自于对他人的关爱和奉献。她开始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她不再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是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几次,当她看到其他修女因为工作压力而情绪低落时,她会主动去安慰他们,鼓励她们坚持下去。这种内心的觉醒让凯蒂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也让她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03

人生的信笺:把希望写给未来



在梅潭府艰苦的抗疫工作中,沃尔特始终奋战在最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地照顾病人。长时间的劳累和频繁接触传染源,使他最终不幸感染了霍乱。起初,他还试图坚持工作,但身体的状况越来越差。凯蒂看着他日渐消瘦、虚弱的身体,心中充满了担忧。

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沃尔特在病床上挣扎着,他的内心既有对凯蒂过去不忠行为的怨恨,又有对她在梅潭府有所转变的一丝欣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情绪变得复杂而矛盾。有时他会对凯蒂表现出冷漠和疏离,拒绝她的照顾;有时又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她的关心。有一次,凯蒂为他端来一碗汤,他却愤怒地将汤碗打翻,指责凯蒂的虚伪。但在深夜,凯蒂守在他床边时,他又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仿佛在原谅她过去的过错。

尽管凯蒂竭尽全力地照顾沃尔特,但他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沃尔特的死亡对凯蒂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个曾经深爱过她、也对她有着深刻影响的人。在沃尔特去世的那一刻,凯蒂悲痛欲绝地扑在他的身上,泪水浸湿了他的脸庞。她开始深刻地反思自己对沃尔特的伤害,内心充满了悔恨和自责。

沃尔特去世后,凯蒂回到了香港。这时候曾经的情人查理又来找到她,希望与她继续往日的浪漫,但被凯蒂拒绝了。凯蒂发现,查理对他只是情欲上的喜爱,完全没有对她人格上的尊重。这与沃尔特对她真挚的爱情相去甚远。

在香港短暂的停留之后,凯蒂决定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回到英国与父亲团聚。在英国,她跟随父亲到了巴哈马群岛,希望能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在巴哈马群岛,凯蒂远离了繁华喧嚣的社交场,开始了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她与父亲一起,帮忙打理家务,照顾周围的邻居。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从过去的伤痛中走出来,开始真正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她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不仅仅是对沃尔特和其他善良者的伤害,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凯蒂的内心逐渐得到了救赎。她开始积极地参与当地的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用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过去的过错,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新方向。尽管她知道自己无法抹去过去的经历,但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毛姆小说的特点之一是读起来很轻松,不累。拿《面纱》来说,整个故事的语言简洁,叙述节奏快,转场迅速,丝毫不拖泥带水。小说对几个重点人物如沃尔特、凯蒂和查理的刻画方式很独特,寥寥几笔,就通过容貌、语言和习惯上的几个细节,把人物形象转变成一种直观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非常具体的,既符合人们的印象和逻辑,又有他自己的独特个性,有清晰的轮廓和质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毛姆偏爱内向者的缘故,小说的主人公沃尔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他们都性格内敛而爱憎分明,是可以小说情节的引领者,具有一种被作者偏爱的主角光环。

而从女主角的角度来说,小说很显然对故事前半部分的那位纸醉金迷、寻求刺激的凯蒂持否定的态度,而对后面那位抢救病人、舍生忘我的凯蒂采取赞扬。这种态度的转变既是环境造就的结果,也是人性探讨的一种深化。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到融入外在的社会现实,从戴上面纱,到揭开面纱,其中暗含着一种隐喻的意义。应该说,《面纱》是一部讨论人性、分析人性的小说,但是在字里行间却没有任何道德说教的痕迹。这是毛姆比较高明的地方。小说并不是进行教育的工具,小说的主要作用就是讲故事,而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一个好故事更好的人生礼物。

文/希童

·END·

往期回顾

读书 |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荒岛上的时代足迹

读书 | 韩江《素食者》:她们的声音

读书 |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笔记与短篇
生活或许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