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怎么选?5大知识要点,都总结好了!

学术   2025-01-27 17:30   陕西  


近些年,肿瘤免疫治疗技术被公认为国际上肿瘤治疗方面突破性进展迅速的领域。肿瘤免疫治疗分为两类:一是“被动”型肿瘤免疫治疗,二是“主动”型肿瘤免疫治疗。


“被动”型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间接发挥肿瘤杀伤功能,如肿瘤疫苗、ICB、溶瘤病毒、细胞因子等;而“主动”型肿瘤免疫治疗通过向机体直接输入效应T细胞,从而直接杀伤肿瘤组织,如过继转移T细胞疗法(ACT)、过继回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T细胞受体(TCR-T)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一、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肿瘤评估原则



(1)一般状态评估及影像学检查


初诊乳腺癌患者的分期检查应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同时,还需对重要脏器(如肝、肾、心脏等)进行功能评估。


对于怀疑存在脏器转移的患者,建议进行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或MRI检查,以及骨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同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也可作为更为准确全面的转移评估手段。对于复发后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首选头部增强MRI,必要时可考虑增强CT。


疗效评估应以影像学检查为主要依据,建议按照实体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1.1版进行。安全性评估需按时进行(如每周或根据病情需要),包括血液学检查和治疗耐受性评估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症状变化和治疗手段,灵活决定复查的间隔和方式。一般来说,建议每6~8周进行一次病灶的影像学检查,但具体的复查间隔应根据疾病进展速度、转移部位、范围以及治疗方式来决定。如果怀疑疾病进展或患者出现明显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果患者存在不可测量的病灶(如骨转移、癌性淋巴管炎、胸腔积液等),则需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表现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评估。


图片来源:摄图网


(2)病理学检查


对于初诊为Ⅳ期的乳腺癌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取病理学诊断。


当影像学检查提示复发或转移时,应积极鼓励对复发或转移部位进行二次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测,以明确诊断并重新评估受体状态,特别是对于孤立性转移灶,这一检查尤为重要。对于无法获取组织病理学标本的患者,可以选择细胞学检测作为替代。如果无法获得复发或转移病灶的组织,建议重新确认原发灶的病理分型,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自体造血细胞移植(auto-HSCT)是符合移植条件患者首选标准治疗;而至少对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R/R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优先选择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失败或不可行,则建议进行allo-HSCT。


(3)生物标志物检测


生物标志物检测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①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检测建议:对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从治疗方案制定的必要性出发,推荐进行BRCA1/2检测,明确是否存在胚系BRCA突变。


②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检测建议:临床研究显示PD-L1表达水平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L1抑制剂疗效相关,PD-L1表达水平的准确评估将会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检测方式目前主要依赖IHC,由于临床上药物适应证及检测标准不同,因此建议根据不同抗PD‐1/PD‐L1药物选择相应的检测抗体及检测平台。例如:综合阳性评分(CPS),评分公式为[PD‐L1染色细胞数(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存活肿瘤细胞总数]×100。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总体原则



(1)初诊Ⅳ期的三阴性乳腺癌

根据肿瘤负荷、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以及患者的耐受性等因素,应选择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对于初诊Ⅳ期患者,是否切除原发灶仍存在争议,局部治疗的价值尚未明确。只有在系统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情况下,或当局部出现明显的疼痛和压迫症状时,才可考虑局部治疗,以巩固全身治疗效果或缓解症状。

(2)复发或转移病灶再次活检

建议对复发或转移病灶进行再次活检,综合考虑原发灶与转移灶的病理情况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作为治疗的依据,其中转移灶的检测结果尤为重要。对于初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若转移灶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并且原发灶与转移灶的生物学行为一致,建议参考三阴性乳腺癌的诊疗原则进行治疗。

(3)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建议评估接受(新)辅助治疗结束到复发的时间

从原发性肿瘤治疗结束至检测到复发的时间被称为无病间期(DFI)。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或辅助治疗方案仍以蒽环类药物和紫杉类药物化疗为主。

对于新辅助化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晚期一线化疗的预后通常较差。本指南建议,将(新)辅助治疗后的DFI作为晚期一线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DFI<12个月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建议根据既往治疗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4)全身化疗方案的选择

化疗仍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不可或缺的传统治疗方法。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意愿以及疾病的不可治愈性,平衡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在疾病不同阶段合理选择单药或联合化疗。对于病情进展迅速、症状明显、肿瘤负荷较大或存在内脏危象,需要迅速缓解症状并控制疾病进展且耐受性较好的患者,优选联合化疗。

药物首选方案以蒽环类、紫杉类或铂类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如果患者曾接受过以蒽环类、紫杉类或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且治疗失败,应考虑更换其他类别的药物。

在一线治疗有效的患者中,可以综合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性和生活质量,选择单药维持治疗或换药维持治疗。

(5)基于生物标志物进行药物选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改善PD-L1阳性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然而,目前尚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中国获批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适应证,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时需要谨慎。

另一方面,PARP抑制剂单药治疗可使HER-2阴性且胚系BRCA(gBRCA)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获益,但目前在国内尚未获批用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适应证,临床应用时同样需要谨慎。

END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 中国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肿瘤杂志,2024,46(06):471-480. DOI:10.3760/cma.j.cn112152-20240118-00034.

[2]Battisti NML, Okonji D, Manickavasagar T, et al. Outcomes of systemic therapy for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single centre experience[J]. Breast, 2018, 40: 60-66. DOI:10.1016/j.breast.2018.04.014.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肿瘤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肿瘤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肿瘤视界
医会宝旗下肿瘤领域的垂直新媒体,传播分享肿瘤前沿资讯、最新指南、诊疗知识、热门课程及会议,规范肿瘤诊疗,致力成为国内肿瘤领域的专业医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