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癌却不能开刀?这个治疗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学术   健康   2025-01-31 09:00   宁夏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率占肺癌总发病率的80%以上,其中Ⅲ期NSCLC约占三分之一。多数Ⅲ期NSCLC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部分晚期肺癌患者不能手术?



虽然手术切除是早期肺癌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但对于中晚期或肿瘤位置特殊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使肺癌患者不适合手术:


(1)肿瘤已发生转移


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一旦扩散到肺外,如骨、肝、脑等部位,称为远处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手术只能切除局部的原发肿瘤,但无法清除已扩散的癌细胞。


因此,即使进行了手术,复发和进展的风险依然很高。针对这种情况,医生通常建议采用系统性治疗手段,例如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以控制全身的癌细胞扩散。


(2)肿瘤局部侵袭较重

对于某些局部晚期的患者,肿瘤已经侵袭了周围的器官或组织,比如侵犯了大血管、气管或心脏膜,这类患者在进行手术切除时面临极高的风险。

即使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仍较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带来生命危险。对于这类情况,医生通常会选择放射治疗或化疗来缩小肿瘤的体积,控制病情发展。

(3)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肺癌的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他们通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此外,肺癌本身也会对肺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心肺功能下降。

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手术可能造成较大的创伤和风险,术后恢复较慢且并发症多。因此,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更适合非手术治疗方法,如放疗或靶向治疗,来避免手术带来的过度创伤。

(4)肿瘤位置不适宜手术

肿瘤的位置也可能影响是否能够手术。如果肿瘤位于肺部的中心,靠近大气管、心脏或大血管等重要部位,手术难度非常大。

手术过程中很可能损伤这些重要结构,甚至导致术中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该如何治疗?



对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进行免疫巩固治疗是标准治疗模式。


(1)介入时机


放化疗后免疫治疗的介入时机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关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免疫巩固治疗的临床研究均要求在放化疗完成后的1~42d内开始启动免疫巩固治疗,然而,其最佳介入时机尚无定论。


对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推荐在放化疗后1~42d内开始进行免疫巩固治疗。若患者发生放化疗相关的毒性,可结合安全性和生存获益进行综合评估,适当延迟免疫巩固治疗的开始时间。


(2)治疗时长


免疫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长在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部分专家认为免疫治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应答,若治疗时长不足可能会增加疾病缓解后再次进展或复发的风险。


因此,建议免疫治疗应持续进行,以改善患者的长期PFS和OS;但也有专家对于长期使用免疫治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表示担忧,因此,主张应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停用免疫治疗。


目前在接受免疫治疗未进展的晚期NSCLC中,临床一致认为应至少进行持续2年的免疫治疗。然而,对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而言,免疫巩固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长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图片来源:摄图网


(3)放化疗后免疫巩固治疗药物的选择

根据最新发布的《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对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NSCLC患者,免疫单药巩固治疗推荐获批适应证的度伐利尤单抗和舒格利单抗。


治疗后随访



局部晚期NSCLC(不可手术的ⅢA期和ⅢB期)放化疗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


(1)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每8~12周随诊1次;病史、体格检查、胸腹部增强CT;参加临床试验者,随访应遵循临床研究方案进行

图片来源:摄图网

(2)临床出现新的症状和(或)症状加重者:立即随诊,是否行CT、MRI等检查由临床医师决定。

END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等.不可切除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4,31(20):1223-1239.DOI:10.16073/j.cnki.cjcpt.2024.20.01.

[2]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27):2037-2074.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30510-00767.

[3]石远凯,孙燕,于金明,等.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01):1-15.

声明:本文出自医会宝编辑部,旨在为医疗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文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诊疗意见,如有罹患,需前往专业医院检查诊断。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肿瘤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肿瘤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肿瘤视界
医会宝旗下肿瘤领域的垂直新媒体,传播分享肿瘤前沿资讯、最新指南、诊疗知识、热门课程及会议,规范肿瘤诊疗,致力成为国内肿瘤领域的专业医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