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邓连奇|终身学习,永无止境

文摘   2024-04-30 11:24   贵州  



为天下中师生立传 

为天下中师生立言


第126期



本期导读


乡愁故事

邓连奇|终身学习,学无止境

【通知公告】

投稿须知


\ | /


作者简介


邓连奇,1956年生,贵州晴隆人,1978年毕业于晴隆师范学校,研究生学历,贵阳一中退休教师。2004年9月被评为贵阳市首届教育名师,2004年10月被评为贵阳市市管专家,2005年1月被授予数学特级教师称号,2009年被授予贵州省首届教育名师并入选国家级名师库。出版有个人专著《优秀教师的修为》。


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农村孩子成长为省级教学名师,可谓行路漫漫,道阻且长。

置身杏坛四十余年,时而风雨交加,阳光明媚,时而荆棘丛生,时而柳暗花明。花甲之后,蓦然回首,却感无比欣慰。我将我的人生经历总结为:终身学习,学无止境;努力实践,勇担重担;反思探究,厚积薄发;爱到深处,义无反顾。

 




一、家庭教育

——出身苦寒,家教严格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我的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他们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朴实无华。我记得在读二年级时,父亲叫我听写十个词,我写错了两个,他就叫我跪在地下,给我一记重重的耳光。我顿时眼冒金星,耳朵嗡嗡叫了很久。尽管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但他的这种教育使我领悟到了,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务,从而奠定终身热爱学习基础。我的奶奶一字不识,每次我离家到外地上学时,她要送我到村口,说:孙儿啊,要用心学习!这种朴实无华的教育,使我铭记一生。我深刻体会到了,只要用心学习,专心致志,成绩一定稳步提高。



二、小学教育

——勤奋学习、振翅奋飞

 

我的启蒙恩师文化不高,他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他的教育方法也很简单,迟到了,要叫学生站一节课。有一天我迟到,怕被站,就干脆在外面玩一天。第二天,老师就又罚我站了。此事我终生难忘。使我明白了,良好的纪律规范是成为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从这天起,直至退休,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在工作单位,我都不会迟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生所寄予的厚望,激励我终身奋斗,永无止境。我的原名叫邓连荣,因班上还有一个比我大八岁的邓连荣,所以我叫小邓连荣。老师就叫我改名字,学校教室贴有刘少奇的像,他受到启发,就给我起了邓连奇。我感觉到老师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长大之后做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三、初中教育

——师恩似海,润物无声

 

初中老师是晴隆一中下放去的两位知名教师:李继远老师和吴淑媛老师,他们教我们班两年。我们毕业回晴隆一中后,他们都调到了兴义师专外语系,是大学教授。李继远老师还是外语系系主任。他们知识渊博,深受同学们的敬仰,使我们书本知识基础扎实,文化素养丰富全面,为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吴淑媛老师是女教师,她从不嫌弃我们农村的孩子,经常为我们理发。我的毛衣烂了,她帮我拆了重织。这种爱生如子的风范,直接影响我的一生,并把这种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初中毕业之后,我投靠我人生的最大恩人——我的表叔龙克昌,到六盘水市一中读高中。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更刻苦,受挫能力更加坚强。

 

作者的专著《优秀教师的修为》



四、高中教育

——学会做人,懂得感恩

 

我的表叔龙克昌是晴隆县中云区的第一个本科生,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六盘水市一中工作。他把学校分给他的寝室给我住,全家六口人挤在离学校三公里、只有20多平方米的商业局宿舍楼里。他对我关怀备至,使我享受到了师爱和亲情的双重温暖。第一次见到表叔时,表叔问我的成绩怎么样。我父亲说,中上等。表叔说,在农村中学中上等,在六盘水市一中可能就是下等,不过慢慢来,只要努力,最终会成为优秀学生。表叔的鼓励,使我树立了自信。

物理老师(后来是贵州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教学水平很高,要求很严格。一次学校组织物理竞赛,最难的一道题,我用数学方法来解,过程比标准答案简单,结果比标准答案更准确。他就给我全校最高分,并在各班大力夸奖我。在我表叔家,他当着我父亲的面把我抱起来,说我很老实,但很聪明。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奖励,为我树立了自信心,成为我迈向成功的起点。

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王文楷先生,是我很崇拜的老师。他教学水平高,驾驭教材能力强,教学方法独特。他的语文课不按教材的顺序,而是采取单元教学模式,并自己编印讲义。他所选的文章与后来出版的新教材基本吻合,似有一种先见之明。我到校两个月后,他教完了《报告文学》单元之后,带领我们下乡支农一周结束,就要求我们仿照《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一篇记载支农中的好人好事的作文。这次作文我获得全年级最高分,他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并在学校展出,同时任命我为班上宣传委员。

毕业的时候,他用班费给每个同学买了一本《语文基础知识》,一本《几何》,一本《代数》,并嘱咐我们说:你们毕业后,要在农村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但不要忘了看这三本书,将来会有用的,国家一定会组织高考的。果然不出所料,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了高考,这一次高考,我们班没有被推荐(我已于七六年推荐到晴隆师范)的十几个同学考上了大专。而我正是得到他循循善诱的教育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才在后来有了精彩的人生。

 


五、师范教育

——开启人生,点亮青春

 

高中毕业后,由于鲁打中学奇缺老师,学校聘请我为代课教师,担任了初三年级数学、物理、化学三科的教学。两年后推荐我到晴隆师范学习。没有推荐我读大学的理由,居然是我的书教得好,是一个人才,留在县里用。读大学美梦落空,心如刀绞!无奈之下,强忍着心里的失落与悲伤来到晴隆师范。

学校举行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我几乎满分。校长和班主任极为信任我,安排我担任学习委员,并把学校的一个办公室给我用,让我能更好地学习。我充分利用这样良好的条件,在完成学校学习任务的同时,对高中数学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兴奋不已,申请退学参加高考,但校长安延璋先生坚决不同意,问我为什么要退学。我说退学后参加高考,圆我的大学梦。他说,你读师范确实有点屈才,但你半年就要毕业了,毕业后我留你在校工作,然后送你去大学学习,同样达到读大学的目的。校长是一个特别善良的长者,对我特别关心,他语重心长地挽留我,我不忍他老人家伤心,放弃了高考的机会。毕业考试,我科科第一名。兴义地区教育局就把我分配到晴隆二中工作,从此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找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作者将个人专著赠送给友人



六、自学之路

——边教边学,学业精进

 

晴隆二中校长刘家震是晴隆县高中数学名师,他惜才如命。当他在晴隆师范校长处获悉我有较高的数学素养时,便找到兴义地区教育局,要求把我分到晴隆二中工作,并亲自来动员我,希望我去他们学校,跟他学数学。一个农村孩子,何德何能得到晴隆县数学权威的欣赏,我受宠若惊,欣然答应,就放弃在晴隆师范工作的机会。

到晴隆二中工作后,由于语文教师奇缺,我暂时上初中语文课。我的初中老师李继远知道后,便写信给我说,在师范你虽然是科科第一名,但对中学教师来说,你就是“万精油”,“万精油”是不能治好什么病的,因而你应该专一。文科需要丰富的阅历,而理科相对发展快一些,你还是好好教数学。恩师的点拨,使我高度重视自身专业性发展,并对学校提出了要求。第二年,学校安排我上了高中数学。第三年,从兴义师专分配来一个数学专科毕业生,学校就安排我上初中数学课。这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深深感到大学文凭如此重要,后悔当初没有坚持退学参加高考,但木已成舟,只有另辟蹊径了。

我暗下决心,走自学成才之路。我白天工作,每天晚上10点到凌晨2点自学高等数学。两年时间,我学习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几何》等数学系的基础课程,1982年,我同时参加了大专起点贵州教育学院的招生考试和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由于英语不好,没有考上研究生,但考上了贵州教育学院,圆了我的大学梦,也使我的知识层次上了新的台阶,这充分验证了“机会是为那些有所准备的人准备的”真理。

 

 


七、大学教育

——巩固学业,发展专业

 

1982年6月,贵州教育学院是全国率先招收大学专科起点的本科学生的成人院校,考试科目为大学本科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数学专业考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初等数学研究三科,我因为没有大专学历,是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的。全省1200名大专生考试,录取人数50人,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终于圆了大学梦,实现了我命运的第二次转折。

本届学生就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届和第二届专科毕业生,大多都是数学素养很好,但高考时由于偏科或年龄所限等原因,未能读到本科院校,因而集中了这两届贵州省9所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的最优秀的学生。大家都很珍惜这样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学习很勤奋。

作为贵州教育学院的首届本科生,学校对我们特别重视,集中了当时贵州省各大学的相关科目的权威作为我们的数学科任老师:贵州大学的李长明教授(后调贵州民大,再调贵州教育学院,是贵州省数学学会会长)任教高等几何研究和拓扑学,贵州民大数学系系主任谭鑫教授任教复变函数,贵州民大李国斌教授任教偏微分方程,贵州师范大学邓正碧教授任教近世代数,贵州师范大学林俊凡教授任教高等几何,戎仕奎教授任教实变函数,尹帮彦教授任教数学分析研究,余国栋教授任教常微分方程等,真是名师云集。这些教授不仅专业造诣很深,教学方法各具特色,我们如鱼得水,充分吸取数学专业的丰富营养和教学方法的精髓。我作为学习委员,不仅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秀,同时班级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两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于1984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班主任孔令中老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罗用能(罗用能后任黔西南州分管教育的副州长、贵州省移民局副局长,正厅级干部,博士)。名师出高徒。我班同学毕业后几乎都成为贵州教育界的精英。我本人从此迈入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与当年校友一起拜访母校贵州师院



八、国家级培训

——打开眼界,走向前沿

 

2000年,我有幸评选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到吉林教育学院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一年(理论学习三个月,实习研究7个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国家级培训,由教育部师范司直管,称为跨世纪园丁工程,学习费用和生活费全部为教育部直接拨付到学校。

吉林教育学院有东北师大后花园的美称,知名教授几乎都是从东北师大调或聘请过来的,师资特别雄厚,其他聘请的老师都是安排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等各方面最权威的教授担任。我班40名同学,分别来自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新疆、内蒙、贵州等省的顶尖优秀教师,住宿条件按博士生待遇。

学习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周一至周五每天8点到11点理论学习,讲座全部是专题形式,讲课教师全部是北师大、华师大、东北师大、首都师大和吉林教育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这些专家专业造诣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讲课由浅入深,观点新颖,使我们受益匪浅。我受邀作了《贵阳一中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也受到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和吉林省骨干教师的好评。每天下午2点到5点,我们集中在图书馆自修或在计算机室上机。这些丢下手里繁杂工作的老师们,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尽情地猎取数学的前沿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晚上8点到10点研讨,同学们既毫无保留地分享各自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又充分分享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分享了各地的地方文化,学习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知识面。

周六和周日到东北三省知名高中东北师大附中、哈尔滨三中、辽师附中、吉林省实验中学、辽宁省育才中学、哈师大附中考察学习,充分借鉴各校名师的教学方法和这些顶尖学校的现代管理方法,开阔了视野。

学习结束,我们满载而归,把3个月高效的充电所积累的教育能源和广阔研讨所聚集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在回校之后的工作中,教育教学水平再上台阶,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国家级骨干教师在全省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九、研究生教育

——提升层次,登高望远

 

2000年至2002年,我在职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班学习,这是北京师范大学为提升全国教育管理干部而开设的,任课教师都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我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东西方教育比较的理论。

我结合几十年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经历和经验,对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实现了理论的升华。同时,把研究的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2004年9月,我评为贵阳市首届九大教育名师之一;2004年10月,我被评为贵阳市市管专家;2005年1月,我被授予数学特级教师;2009年,我被授予贵州省首届教育名师,并入选国家级名师库。

 

作者与本微刊主编王刚合影



十、专业培训

——与时俱进,知识保鲜

 

在四十余年的教育工作中,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专业性发展的不断提高,保持在贵州省的辐射与引领作用,我积极创造条件,持续参加国内各类专业的培训与研讨。

1987年7月,仅31岁的我,作为晴隆二中副校长,赴京第一次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学校长研讨会,研讨学校管理的理论知识,考察了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和北京四中,提高了关于学校管理的认识。1991年7月,由于所教学生在贵阳市数学竞赛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的优异表现,贵州省数学学会竞赛委员会通知我参加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培训,系统学习高中数学竞赛的思想和基本方法,经中国数学学会竞赛委员会考核,授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1992年7月,受中国数学学会竞赛委员会的邀请,到苏州大学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培训班的学习,学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内容和方法。经中国数学学会竞赛委员会考核,授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

上述两次培训的专家都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集训队的教练,大大提升了我的数学奥林匹克的培训能力,成为贵阳一中数学竞赛培训的主教练,为保证贵阳一中学生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连续多年包揽贵州省前三名,组队参加全国决赛,并夺取三块金牌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我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的培训。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我两次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贵州省教育名师培训班,系统学习了现代教育的理论与思想,研究讨论新课改,考察了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上海格志中学、向阳中学等,在上海八中工作了一周时间,对新课改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培养贵州省骨干教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5年5月和2019年12月,我先后两次在华中师范大学参加学习,系统学习了学校管理的理论,对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充电保鲜。特别是2019年,63岁的我参加培训,为我开启教育管理工作第二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专业培训,使我不断实现了知识的更新、丰富和完善,保证了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手段与时俱进,引领发展。

 

作者退休后聘为六盘水外国语学校校长时,与肖开玉、王刚合影



十一、结语

 

我认为,一个优秀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使知识层次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理论不断升华,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并引领时代的发展。

这就是我的学习经历,同时也是一个农村孩子逐步成长为贵州名师的深深足迹。

教育是科学,需要执着追求;教育是艺术,需要用心磨砺;教育是事业,需要无私奉献。一个有着优秀修为的教师,一定会在追求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终身学习、愉快前行,去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值!

(本公众号除向作者支付一定稿酬之外,还开启打赏功能,打赏费全部发给作者本人。)






【通知公告】


投稿须知


      一、从2024年1月1日起,每周发布一期。

      二、佳作必发,要求原创(没有登过别的公众号)。

      三、体裁限于散文、小说、人物故事以及书法、美术、摄影作品。

      四、内容可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不再限于中师的人物和故事。

      投稿邮箱:1603526215@qq.com

      联系电话:18085130406



广告推送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


天下中师生
为天下中师生立言,为天下中师生立传,让天下中师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为出版《天下中师生》丛书筹集稿源,让后人记住中师生的历史。作品一旦发表,将给予适当的稿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