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烈(贵州)| 中师回望

文摘   2024-02-22 18:10   贵州  



为天下中师生立传 

为天下中师生立言


第116期



本期导读


【中师人生

张金烈| 中师回望

【通知公告】

征文已经结束  平台与你同在







【通知公告】



征文已经结束  平台与你同在


      “天下中师生”大型征文活动已经结束,感谢你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将继续保留这个平台,打造我们的精神家园。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从2024年1月1日起,每周发布一期,稿酬不变。

      二、佳作必发,要求原创(没有登过别的公众号)。

      三、体裁限于散文、小说、人物故事以及书法、美术、摄影作品。

      四、内容可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不再限于中师的人物和故事。

      投稿邮箱:1603526215@qq.com

      联系电话:18085130406


\ | /


作者简介


张金烈,男,苗族,生于1958年,中共党员,贵州道真人,现居贵阳。1975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1979年毕业于道真师范学校,1989年毕业于遵义教育学院,1990年改行从事行政工作,2018年退休。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先后在《苗岭》《山花》《花溪》《民族文学》《贵州日报》《中国诗人》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并收入多种文集,出版诗集《雨中道真》。


 

读中师虽然是后来的事,但上苍于冥冥中似乎早有安排。

 

每个人生命中,或许都有那么几个年份串联起来,决定着人生走向。一九七五年于我,便是七月如秋,更是八月如春,秋天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春天收到民办教师通知。

 

学校在比邻本村的回龙村地域上,但不是回龙村那间村级学校,而是位于山上边远偏僻的上茶园生产队,隶属回龙学校的一个教学点,小得没有校名,不挂校牌。教学点坐落在一片坡地的一块平地上,原为集体兴建的粮食仓库,共有七柱木瓦房两间。一间为库房,供老师生活起居所用。曾经装修有木门、木墙和分格小木仓,分别存放玉米和水稻,几把铁锁可以守护粮食安全;其中装载过粮食的一个格子仓变为寝室,一排木仓前有一块空地,在此垒筑一个小灶当成厨房,一个教师的“家”就这样诞生。一间敞亮而空荡,其上空间缺楼板,其下三面无板壁,曾经于此堆放刚掰回来的玉米,后来一块黑板立于右侧,学生自带桌凳,就当作教学点上的教室。前任教师因为有更好的事情要他去做,我便有幸来到这里,当上教学点上的民办教师。

 

一名教师,一间学校,十三名学生,三个班级,读书声就如炊烟一样萦绕,延续在海拔一千二百米的上茶园。我星期六下午上课结束徒步十多公里赶回家,星期天下午从家里背着一周所需食物步行十多公里到学校,在校期间,视课堂教学为第一要务,课外展开自身读书学习和家访辅导学生的两翼,那时工作和生活丰满而充实。

 

两年后,我回到本村竹林塘学校教书。难忘上茶园那十三名学生饥渴而明亮的眼睛,亦常常想起那些家长殷切期盼的神情,我后来写下散文《那年,我十六岁》,表达我初为人师的欣喜和对学生成长的惦记。此文曾发表在《贵州日报》文艺副刊,并收录于《遵义散文选》。

 

对我来说,一九七五年恰似奠基之年,犹如为人生理想悄然插上翅膀。

 

作者(中)与昔日学友

 

竹林塘学校背靠一匹青山,在一片平地上矗立,两层教学楼的窗户视野开阔。此处举目眺望,几乎可见全村景象。而西侧往东方向就是上茶园,那里因两匹大山呈“Y”状,上茶园居于其上,侧望却望不见美好模样,每次注目,只能从记忆中想象变得更好变得更美的景象。远方呢?虽然因重峦叠嶂相阻隔,去远方唯有步步为营的艰难跋涉能够抵达,但远方地平线上毕竟还闪烁着绚丽的微光。

 

这是1977年9月。接手五年级毕业班,难得38名学生每日求知如渴,勤学好问,奋发向上,我不能不过多挥洒和蔼的灿烂阳光,与他们交朋友,以此当好班主任,同时保持我严厉和慈祥的从教风格,让他们不折不扣学好各门学科,包括我上的语文课。

 

转眼到了十月,世界仿佛在不知不觉间翻了个篇,家中收音机里的话语蓦地变得圆润而亲切,凌霄乡街上广播喇叭中的嗓音突然变得昂扬又饱满。茫茫天宇,神州大地,一则消息犹如一声惊雷炸响:恢复高考招生制度!随后对照招生政策,符合报考条件,于是开始报名和复习迎考。那时寻不到复习资料,便一遍一遍地重读初中高中课本,时事政治就听收音机和翻看当年的《贵州日报》。记忆里,仿佛填报志愿也不曾迟疑,并不好高骛远,非本科专科不填,而是断然填报了道真师范学校,决意从事教书育人职业。十二月眨眼间就到来,欣然走进考场: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接受祖国挑选。

 

然后是漫漫长长的等待。生活却教育了我们,许多事情慢就是快,快才是真正的慢。已经停废十年高考选拔人才的制度,于1977年一经恢复,就仿若春天到来,不仅是一个人的春天而是一代人的春天,不仅是一代人的春天而是一个国家的春天。历史已经证明,这一年这一事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并以此力挽狂澜,史无前例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一年我正当十八周岁,十八岁以参加高考作为庄严而隆重的成人仪式,被记入个人简历,当一生铭记。

 

考试结果当然天遂人愿。次年三月底上完最后一堂课,面对三十八名泪眼婆娑的学生,我摩挲着一名学生的头顶极不情愿地挪开手。猛然间觉得,很对不起他们,我似乎应该为他们授业解惑更多一些,更好一些。

 

正因为如此,入学中师,学习深造,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教好学生,我不能不毅然与他们作一次短暂的告别。


道真中师七九届毕业生合影


 

春天有情,绿意盎然,繁花似锦。道真师范学校以春天的名义,隆重而热烈地迎接我们。

 

这是1978年4月,39名五零后于此集结,因同有一个志向,我们作为恢复高考后最幸运的受益者,有缘成为第一届中师同学。

 

这里,建筑高低错落,空地绿草如茵,小路平整干净,树木森然有序,整个校园就像一艘待航的大船,环境宁谧幽静。据介绍,这里早先就开办着上坝中学,很久之后还开办过职业中学,再后来又入驻过冶炼厂(炼铝厂)。

 

地名因罗姓最早入驻此地,习惯叫它罗垭口,又因曾经在此冶炼铁矿,亦称为钢铁厂。而我们同学更喜欢把这里当作“钢铁厂”,仿佛来到这里 ,就是接受一次淬炼,就是历经一回涅槃,去除生命中的杂质,提纯人生必备的品质,炼就勇往直前和顽强坚韧的拼搏精神,以一颗善良和敬畏之心忠诚于自己热爱的事业。

 

我们学校可能因为第一年正式招生,中师一年半学习时间里,都没有统一教材,多用油印资料代替,作为一间培养教师的学校,课程也好像开得不全。但任课教师多为六十年代大学生,他们举止端庄,为人师表,务实敬业,在我们心中留下教师应有的楷模印象。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传道与授业相融,教书不忘育人,而且诲人不倦又循循善诱,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同学也许因为求知心切的原因,也或许更多的人走入社会已经多年,经风沐雨练就平静心态,人们早已放下身段,心往一处想,如同跑步一样,互帮互助,步步逼近心中共同的目的地。人间事往往就是这样,当人们内心练达到别人在心中还比自己重要,那这个集体或者群体的力量一定坚不可摧,一如我们七九届道真中师班。

 

这是一个废寝忘食畅游浩瀚书海的中师,这是一个如饥如渴攀登学习高峰的中师。如果塔是集体,沙就是个人,那么聚沙成塔,凝视巍峨的宝塔即可发现每沙粒的精彩。


 道真中师七九届退休后同学会合影

 

1979届中师毕业,奔赴工作岗位,时间是1979年7月。

 

我重新回到讲台,学校名叫阳溪中学。阳溪地域虽海拔较高,但平地与山峰相间,而且森林茂密,自然和地理都十分优越,学校置于其间,不啻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理想之地。当地木材资源丰富,中药材禀赋极高,农民相对富裕又淳朴勤劳,并且崇尚文明,尊重读书人,社会风气纯正,尤其在尊师重教上,历来让外界称道,让当事人舒心安心。

 

我曾经多次这样想过,阳溪土壤适合自己舒枝展叶,那就深深扎根于阳溪,不再离开。但事实上,人很多时候在很多问题上又总是身不由己。

 

1983年3月,教育行政部门着手撤并中学,服从上级安排,我带着初三班学生,离别阳溪中学,到了新的学校:凌霄中学。凌霄因凌霄河蜿蜒流淌而造就为鱼米之乡,凌霄中学于平坝上矗立,深厚的农耕文明和人文历史的厚重,坚实地垫高学校在群众心中的地位。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近五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以这种方式回望当年中师,就是为了说明,教师无论在何地何校工作,都应以自身的工作换取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也只有扎实工作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群众)的尊重。

 

笔行至此,我想起中师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几次讲到的一个故事,即:著名的慢马定律。两匹马各自拉着一辆货车,陪伴主人去远行。其中一匹十分实诚,一路艰难而卖力走着;另一匹则跟在后面慢慢悠悠。主人嫌慢,把第二匹马拉的货物搬一些到第一匹马的车上,慢马异常高兴。后来,慢马脚步故意放得更慢,主人干脆把它拉的货物全都搬到快马的货车上。慢马暗自得意时,主人却觉得“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我干嘛还要养两匹呢?”慢马就被卖给了屠宰场。一个人放弃成长将是人生最大风险,而持续引领一条路的延伸,务必永不停歇地艰苦跋涉。寓意不言自明,站出来走两步就清楚,听听当地群众怎么说便明白。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七九届道真中师毕业生,可以骄傲地这么说,三四十年的工作中,只作快马没有慢马。我们同学深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道理,岗位无论在小学,还是在初中高中,因为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不负时代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吝付出和奉献,无愧恢复高考第一届中师生之名,无憾努力奋斗的不平凡人生。

 

曾经是中师学生,注定人生路就是一条不断挑战自己的道路,无论你之后从事什么工作,一路上务必自身要有光,因为当年中师为人生之歌定下了质朴平凡的调子,在生命画卷中打上了斑斓多彩的底色。


青山不老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2019年底,1979届道真中师同学全部退休,结束工作生涯。次年秋天同学会,便有一次母校相聚。

 

四十多年后,漫步中师校园,仿佛回到当年。校园美好,同学情深,如电影般闪现,历历在目于眼前。我应同学之约,写有《罗垭口记》,记录中师情缘,抒发对中师校园的赞美和对中师同学深厚情谊的依恋。

 

毕竟花相似,人不同,人还是当年的人,花却不似从前的花。罗垭口校园已然一片荒芜,如同变为中师校园遗址。高大厨房及其大厅建筑只剩几截矮墙,几栋平房宿舍几近上无片瓦下无门窗,教学楼挺拔墙体早已佝偻倾斜。只有草丛中的小路依稀可寻我们那些年的足迹,也只有几棵香樟树在微风中向我们簌簌地讲述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故事。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恰此时,歌声《好人一生平安》穿越时空,骤然响起。

 

歌声中,最后需要提及的是,学校罗垭口与县城相距十里,昔日尘土飞扬的狭窄公路,现在已经变成笔直宽阔的竹王大道。我们同学那时徒步进县城,脚踏白网鞋、身穿喇叭裤,在路上唱着歌行进,曾经引领潮流时尚。

 

同学聚会那天,我们从罗垭口步行到县城,每一步都是我们应该欣慰的时刻。仰视大道两旁高楼大厦,犹如我们在仰视一个新时代的高度;注目大道上车流你追我赶,汹涌如河,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


学友情深

(本公众号除向作者支付一定稿酬之外,还开启打赏功能,打赏费全部发给作者本人。)



广告推送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



天下中师生
为天下中师生立言,为天下中师生立传,让天下中师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为出版《天下中师生》丛书筹集稿源,让后人记住中师生的历史。作品一旦发表,将给予适当的稿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