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儒(贵州)|杏坛旧事

文摘   2023-12-20 22:19   贵州  



为天下中师生立传 

为天下中师生立言


第107期



本期导读


【征文选登】


卢云儒|杏坛旧事


【编辑絮语】


母进炎|读《七年师范:血与火的岁月》

符    号|向吕老学习致敬

赵凤英|祝吕老健康长寿


【读者微评】


徐国胜   王雪


【通知公告】


征文即将结束,平台与你同在








\ | /


作者简介


卢云儒,男,1953年3月生,贵州省六枝特区人。1973年六枝特区中师速成班毕业后,在六枝特区新华区从事教育工作,历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教育组长、教办主任等职。1992年调特区机关工作,历任特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文化局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2013年退休,为第二轮《六枝特区志》编修特邀主编,参编《六枝特区传统村落志》即将出版。


在我参加工作到退休的40余年里,有近一半时间是在原新华区(今新华镇)度过的。每当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总会心潮起伏,激情难抑。那远逝的青春岁月,那三尺讲台上的辛勤耕耘,那进修深造的拼搏进取,又浮现在眼前。



蹉跎岁月  步入杏坛

 

二十世纪60年代初,我从大队民办小学转到离家约6公里的新华公办完小就读。班主任老师见我学习专心、成绩好,就鼓励说,只要我好好学习,将来是能够考上大学的。所以,我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做起大学梦。

1966年小学毕业,我在家当了两年的“半劳动力”。1968年来到离家50多公里的郎岱中学读书,这所初中学校已经有两年没有招生了,我们入校时有4个班,近200人。

半年后,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上山下乡运动,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到偏远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地非农户口的知青也到附近生产队上山下乡,农业户口的知青回家务农,称为“回乡知青”。

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无用论”思潮便在校园中泛滥。一些学生认为学到知识既不能考大学,也不能找工作,在学校没意思,于是放弃学业回家。因学生逐渐减少,学校先是将4个班并为2个班,后来又把2个班并成1个班。

我虽然受到些影响,但上大学是从小的梦想,也不相信有知识真的就没有用处,所以没有随波逐流。那时学习生活比较艰苦,每月6.6元的伙食费,每顿8分钱的饭,3分钱的菜,且不敢超量,否则家里供不起。有几次放学回家,因没有饭票买食堂馒头,路上饿得眼冒金星。

按照当时“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要求,我在郎岱中学只读了两年。1970年我初中毕业时,郎岱县与境内的六枝矿区合并,统称六枝特区,郎岱中学也更名为“六枝特区第二中学”。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里办起了高中班,学生从本校初中毕业生、各地上山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中选拔,我是这个班中的一员。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紧张的,各科教材都比较深,数学课本中还有了“微积分初步”,不下功夫学不好。现在回想起来,在郎岱中学的四年时间里,尤其是高中阶段,真的学到了不少知识。班主任梁尚拔老师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中毕业合影(1972年)


1968年,六枝特区境内只有六枝和郎岱两所中学,可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教育革命”的形势发展非常快。到1972年我高中毕业时,提倡“读小学不出大队,读初中不出公社,读高中不出区”。全特区的公社小学大多数都附设了戴帽初中,各个区的高中也在筹办。

虽然各级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可师资却成了大问题。为缓解各地初中教师紧缺的状况,教育部门决定办一期“中学教师速成师范班”。学生从六枝、郎岱两校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考试择优录取,学制为一年。我参加考试被录取,到六枝一中读“中速师”。1973年7月毕业,分配到新华区冷坝公社小学任教,开始了教师生涯。

那时的冷坝不通公路、不通电,我的行李是学校用马驮的。校长告诉我,知道我要来,他们很高兴,已经给我安排初中毕业班的主要课程。被学校委以重任,我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工作,白天认真上课,晚上点着煤油灯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在上数、理、化课程时,发觉有的地方原来的任课教师没有讲对,就耐心给学生们纠正。后来知道学校的教师们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给学生上课是“赶鸭子上架”。他们边学边教,戏称自己是“现蒸热卖”。

为了让教师们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学校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上观摩课,大家互帮互学,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我们从中悟出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的道理。偏远的冷坝小学,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六枝特区中学教师训练班全体师生合影(1973年)


筹办农中  半耕半读

 

两年后,上级要求各地兴办农业中学,区里认为冷坝公社的条件已经具备,应该首先开办,点名由我参加筹办,用公社林场一栋两层楼的大瓦房作校舍,招收的学生为小学和初中各1个班。实行半农半读,即上午上课,下午劳动。

为使学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我和两个民办教师操心劳累,从带领学生们平整场地,建跑道和篮球场,到搬运木料瓦片等等,都很辛苦。

我们设置专栏橱窗,美化校园环境,发动学生办好学校大门边的文化专栏,每季度出一期。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生产实际,用散文、诗歌等形式写出了心声,抒发了感情。

1977年,随着国家拨乱反正,恢复了高考,学校掀起了抓提高教学质量热潮。六枝特区教育局(时称教育委员会)组织了全区范围内的学校工作大检查。检查组来到我所在的农业中学,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后,认为我们学校办得很有特色,有的检查组成员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文化专栏中师生们写的文章。检查结束后,学校被评为先进学校,我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出席了六盘水地区召开的教育工作“先代会”。

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不再提倡半耕半读,冷坝农业中学1978年停办,我被安排到冷坝小学当教导主任,两年后任校长,1982年加入中共党组织。

 

在毛主席纪念堂前合影(1977年)


考上教院  实现梦想

 

我在冷坝小学任职期间,教育局每年都要进行教学质量评比,对初中学校而言,每年考取中专、高中的学生越多,就说明教学质量越高;初中各年级的均分、及格率越高,也说明教学质量越高。在我任学校领导的几年里,都是在教毕业班的主要课程。老师们都很努力,冷坝中学的教学质量,每年都处于全特区初中学校的中上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很快形成,国家还对持有大中专毕业文凭的人员发放了知识分子津贴(曾经有人戏称为“憨包费”)。我们“中速师”因为学制一年,虽然全班同学在工作中都是骨干,但人事部门认为连中师都算不上,不能享受。后来因为反映强烈,经有关领导协调,换成了教师进修学校的文凭,才解决了津贴问题。

虽然当了校长,但我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大学梦。1983年7月,我在《贵州日报》上看到《贵州教育学院招生简章》后,决定报考。于是按简章要求写了报考申请,但新华区教育组的领导不盖章,坚决不同意报考,理由是我走了以后没人主持学校工作。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当时8个区教育组的一把手都这样,表面上为工作着想,实际上是怕有人超过自己,动摇他们摇摇欲坠的领导地位。

于是,我找到六枝特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陈廷禄,由他出面周旋,帮忙做通工作后才办到了准考证。接着,六盘水市委党校首次招生,区委书记说我符合条件,动员我报考,我觉得书记比教育组长开明,如果考不上教育学院,就等于多了个机会,于是又办了准考证。

后来考试时,两所学校的考试时间恰好不相撞。就试题难易而言,党校的相对简单些,教育学院的也不算很难。不久,我同时收到了两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经认真考虑,确定选择读教育学院,不读市委党校,觉得前者是省立学校,学习条件要好些。再说自己对教育有感情,不想离开教育战线,而读党校,则意味着毕业后要当行政干部。

1985年7月,我拿到了贵州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大专文凭,1988年,我又考到贵州师范大学读函授,1991年获本科文凭,幼时读大学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师篮球队


 顶住压力  支持进修

 

毕业回到原单位,我上了一年的课。1987年,六枝教育局把新华区教育组负责人调到局里工作,由我接任新华区教育组长一职。

教育组是六枝教育局在各个区的派出机构,负责全区的教育工作,除中小学外,还有农教(扫盲)和普教(普及六年制小学义务教育)任务。到教育组工作后,我到所辖6个公社调研,不少教师说,他们很想找机会进修学习。有的老师对我说,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工作吃力,想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到高校进修,但领导不支持。我觉得他们就像当年的我一样,心中很感慨。

随后,我开始对全区的公、民办学校进行布局,在不影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把分散的教学点合并,这样能使学校规模变大,教师相对集中,方便管理。

对于老师们进修深造的问题,我认为与师资队伍建设有紧密联系。我召集6个乡中心学校和区中、区小的校长们开会,就教师进修问题讲了自己的观点:办好学校必须依靠教师,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成为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老师们想进修学习,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大力支持。为了做到进修和教学两不误,可鼓励教师选择成人高考读函授,对于已经考取有关高校,需要脱产学习的教师,校领导要想办法做好其他教师的工作,让他们帮忙多承担课程。而脱产学习的人回来后,又要多担些工作任务。

总之,要多想办法解除老师们进修学习的后顾之忧。我们千万不能有怕别人超过自己的想法,长江后浪推前浪,只有让更多的人超过我们、取代我们,历史才能前进,党的事业才能向前发展……

通过多次沟通交流,我的观点逐渐被校长们接受,达成了共识:即鼓励教师们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对报考各类成人高校的一律签字放行,尽可能为脱产学习的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老师们知道后很是高兴,他们奔走相告。用一些多年被卡未能如愿的老师的话说,我在新华区,“大赦天下”。

从1988年起,新华区教师中出现了报考各类成人高校的热潮。第一年考不上的第二年再考,年轻教师选择脱产学习,有家庭负担的教师选择读函授,有几个中师文化程度的,越过大专直接考取了贵州师大本科函授,在教师家庭中还出现了夫妻双双读函授的学习场景。


青年时代


但是,随后就有了麻烦。有两个年轻教师贵州教育学院专科毕业后,要求继续读本科,我同意,二人如愿以偿。后来特区教育局长知道了,对我横加指责,说这些人应该先回来工作,我这样做他们都不晓得,问我哪来这么大的权利?!还在全区教干会上批评我,到第三次再批评我时,我不得不与局长大人理论一番。

我说,如果让年轻人多学点知识是犯了很大错误,那你们处分我,撤我的职,没有必要经常把这件事情当歌唱。见我较真,局长就说现在是既缺教师,又缺经费,读完大专应该赶快回来工作,坚持说我的做法明显欠妥。我说我并没有因此向你们要钱要人,教学工作是协调好的……通过据理力争,此事才算作罢。

所幸的是,当时新华区教学质量在全区一直保持中上水平,如果因教师脱产进修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那我的麻烦就大了。

在主持新华区教育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我将在贵州教育学院学到的教育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教师进修开绿灯,做了违背上司意愿的事情,但至今不悔。


 

退而不休  发挥余热

 

20世纪90年代初,六枝特区行政体制不断变动,教育组这个名称也先后改为教育办公室、教育辅导站。1991年,六枝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谭有庆到新华调研《义务教育法》贯彻情况,这个老同志年近六旬,但工作十分认真,我们并不认识。他在临走时对我说:“我看你这个同志可以,我很快就要退休,如果愿意去我们人大,我回去后就给领导推荐。”

我说教育部门有规定,改行要交五千元“改行费”,我家庭负担重,没有钱,搞不成。谁知一个月后,特区人大就对我进行考察。又过了一个多月,特区组织部的调令就下了。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离开新华区,2013年在政协退休。

在政协工作期间,我爱上了文史工作。退休后到六枝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继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余热,其间还到冷坝小学慰问过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此外,我帮助区武装部编写《军事志》,参加编修六枝第二轮志书,应民政部门邀请参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等等。有时,觉得比在职的时候还要忙碌。


退而不休


光阴如白驹过隙,当年在新华区进修学习的老师们大多数也退休了。他们后来都是教师中的骨干,职称都是中学高级,有的当了校长,有的改行后当了领导干部,大家隔三岔五小聚,畅谈天下大势,在每次的谈笑风生中,都对那段往事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本公众号除向作者支付一定稿酬之外,还开启打赏功能,打赏费全部发给作者本人。)

 
读《七年师范:血与火的岁月》(中华通韵)

 

母进炎


鲐背之年抚旧痕,

朝花夕揽泪盈襟。

中师尚有参天树,

瘠土焉无种地人。

岁月沧桑多感慨,

家园破碎尽沉沦。

章烂漫春秋老,

白首难移赤子心。

              

2023年12月14日

 


向吕老学习致敬

 

符号

 

现年93岁的吕老,解放前后居然读了七年的师范。吕老2022年11月得知“天下中师生”大型征文活动的启事后,用她鲐背之年苍老的手,握起手中那饱满的笔,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记录下了她中师岁月的点点滴滴。吕老虽然已是93岁高龄,但其记忆力强,思路清晰。七年师范生活发生的那些生动传奇的故事,在吕老的笔下娓娓道来,内容精彩,精神可嘉。《七年师范:血与火的岁月》佳作值得一读,必须点赞!向吕老学习!向吕老致敬!

 


祝吕老健康长寿

 

赵凤英

 

这位奶奶级别的老前辈、老革命、老教师,令人肃然起敬!光从标题看,七年师范,应是传奇,迫使我一刻不停想赶快一读究竟。果然,作者的七年师范生活,不仅是一段学知识、长本领的求学历程,更是半部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中国现代史。读之,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感慨万千。93岁高龄的吕老,耗时一年,用心、用情、用血泪,完成此篇回忆录,实属不易,博爱与担当、精神与毅力均可钦可佩!吕老在文中说,她活成了她的老师们的样子,而我认为,吕老现在简直活成了当地的一尊活宝。致敬吕老,祝愿吕老健康长寿,继续发光发热!


 (《七年师范,血与火的岁月》,作者吕玉发,本刊第106期)


令人敬仰的前辈


徐国胜

 

读完吕玉发老师的《七年师范,血与火的岁月》,心灵震撼,心生无限敬仰。吕玉发老师是令我们敬仰的前辈,出生在殷实富足的人家,作为富家幺妹,没有长成娇生惯养的金贵千金,而是在父亲和老师们的熏陶影响下,成长为一个胸怀国家和民族的革命青年。学生时代的经历充满着艰难险阻,为抗日捐献,为节省种萝卜,为信念拒绝三青团,这些都是那个时代进步青年艰险而光荣的经历。正是这些令人敬仰的经历成了日后成长的种子,师范七年,进进出出,参与土改,剿匪征粮,吕老师的每一步都踩出了那个时代的脚印,着实令人敬仰。硝烟甫散,百废待兴,吕老师走在时代的前列,肩抗重任,随军接管,创办夜校,站上讲台,这一站,就是半个世纪。吕老师的学识和担当,还有从喻校长和范方兴、张志卿等老师那里传承来的国家和民族大义,通过吕老师惠及千万煤矿子弟,甚至梦想来世还做师范生,这,不是一般的职业热爱,而是令人敬仰的深入骨髓的教育情结。看看吕玉发老师那血与火的岁月,那把一生都献给教育事业的情怀,再看看今天的多少青年,大学毕业才刚刚入职,享受着现代化的工作条件,就开始盘算着退休的倒计时,他们不缺学问,缺的就是一份吕玉发老师那样令人敬仰的担当和情怀。

 

王雪:在心跳中读完吕老师的中师生活回忆,感觉像电影一样,它却真实存在。可贵的是她的师范生活遇到传播光的人,她也成了光。从内心敬佩这位年长的师者。


 (《七年师范,血与火的岁月》,作者吕玉发,本刊第106期)




【通知公告】


征文即将结束,平台与你同在


“天下中师大型征文活动”将于2023年12月底结束,感谢你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将保留这个平台,继续打造我们的精神家园。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从2024年1月1日起,每周发布一期,稿酬不变。
      二、佳作必发,要求原创(没有登过别的公众号)。
      三、体裁限于散文、小说、人物故事。
      四、内容可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不再限于中师的人物和故事。
      投稿邮箱:1603526215@qq.com
      联系电话:18085130406



广告推送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


天下中师生
为天下中师生立言,为天下中师生立传,让天下中师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为出版《天下中师生》丛书筹集稿源,让后人记住中师生的历史。作品一旦发表,将给予适当的稿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