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旧事】 石秀昌|师恩浩荡,温暖如初

文摘   2024-08-23 21:10   贵州  



为天下中师生立传 

为天下中师生立言


第143期



本期导读


【杏坛旧事】

石秀昌|师恩浩荡,温暖如初

【文友互动】

    张涛 | 圆成 | 王雪 | 卧虎 | 余才辉 | 唐宗舜 | 乌蒙一叶 | 谢传宇 | 符号

【通知公告】

投稿须知


作者简介


石秀昌,侗族,贵州省从江县人,当过教师,行政干部,检察官。现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黔东南州作家协会理事,从江县作家协会主席。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情感如温暖的春风,抚慰我们的心灵。我的恩师赖志伟先生,便是我生命中这样一颗永不熄灭的星,一股永不停息的风。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贵州省榕江民族师范求学。那时的校园,绿树成荫,微风轻拂,带着淡淡的花香。而我,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那充满希望的校园。赖老师,便是在那个时候走进了我的生命,成为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

 

赖老师教授我们《心理学》和《教育学》,他个子精瘦,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每次上课,他总是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但十分整洁的衬衫,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他那超强的记忆力令人惊叹,宽广的知识面仿佛一片无垠的海洋,而他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让每一堂课都充满了惊喜与欢乐。在他的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仿佛都有了生命,跳跃着、欢笑着,引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赖老师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对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产生了疑问,课后便想去请教赖老师。当时已是黄昏,天边的晚霞如绚丽的锦缎。那天赖老师正好还在办公室里,好像正要关门回家,我听说师母身体一直都不好,赖老师每天下课以后都要赶回家。见到我,赖老师就招呼我坐下来,我也是真的情商智商都不够,竟然没有考虑老师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没有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敷衍我,反而耐心地给我讲解。他微微俯身,眼睛里满是专注和认真,一边用手指在书上比划着,一边用温和的声音解释着,还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赖老师对我的关怀,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他发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尤其是对文学书籍的痴迷。当时的榕江师范,可以说是比较简陋的,没有图书馆,图书室里的藏书也不多,进校没多久,里面的文学书籍都被我借阅了,管图书室的韩老师对我也特别关照,无论我借多少本书,她都同意,她知道我会很快归还。那时的我,每天都会迫不及待地去看教学楼一楼黑板上赖老师编发的新闻摘要,那一行行工整的粉笔字,仿佛是我与世界沟通的一扇窗户。我对知识的渴望,让赖老师对我格外关注。他允许我在课余时间去他的办公室看书看报,甚至给了我一把钥匙,让我能自由地进出他的办公室,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毕业合影


有一回,我不小心把他办公室的一本书弄脏了,心里特别害怕和愧疚。那本书的纸张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而我却在上面留下了一块难看的污渍。当我战战兢兢地向他坦白时,他却笑着说:“没关系,书就是用来读的,有点小瑕疵不影响它的价值。”他的笑容如阳光般和煦,声音里充满了宽容和理解,让我紧张的心瞬间放松下来。

 

在那段充满书香的时光里,我不仅汲取了知识的养分,更在心中埋下了写作的种子。我常常在课堂上偷偷写诗写散文,以为自己的小动作神不知鬼不觉。但赖老师发现了,他却选择了包容,没有揭穿我违反课堂纪律,而是默默地守护着我那小小的梦想。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有一天他对我说,《小学生报》正在搞征文活动,鼓励我以《我与小学生报》为题写一篇文章,并承诺帮我推送到编辑部。那三天里,我怀着忐忑与激动的心情,用心书写着自己的感悟。当我把文章交给赖老师时,心中满是期待。他接过稿件,戴上那副有些老旧的眼镜,认真地阅读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眉头轻蹙,然后抬起头,用充满鼓励的眼神看着我,说:“不错!”没想到,不久之后文章竟然获奖了。那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写作的大门,让我愈发沉醉于文字的世界,心中的创作欲望也愈发强烈。

 

昔日风华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从江县西部的宰便中学。那是个偏远山区,离县城将近一百公里,没有往返班车,进出完全依靠求情,才能搭上拉货的汽车,买稿纸和邮票都成了难题。然而,赖老师始终牵挂着我,他担心我因缺乏物资而阻碍了创作的脚步,特意寄来了一摞稿纸和一大张几十枚 3 分钱的邮票。顺便普及一下,那时候给报刊投稿只要贴一枚3分钱的邮票即可,而一封普通信件却要贴8分钱的。那些邮票,仿佛是一封封温暖的家书,带着赖老师的关爱与期待,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我身边。

 

有一段时间,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心情低落。给赖老师写信倾诉,没过多久就收到了他长长的回信。信是用钢笔写的,字迹苍劲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的关心和鼓励。信纸上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仿佛能闻到他写信时的专注和深情。

 

赖老师和我关系很特别,既像师生又像父子。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事业上有起有落。但每一点进步,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赖老师分享,向他汇报。

 

赖老师退休之后便离开了榕江,随女儿到红色之都遵义市去定居了。我和赖老师的联系从未间断,从最初的写信,到后来的电话、手机,联系方式不断便捷。前些年他到榕江挂清或者参加其他班级的同学聚会,偶尔也会来从江看我,但我却没有刻意去看望过他,想来十分惭愧。

 

毕业40周年聚会


时光匆匆,转眼间从榕江师范毕业已过了 40 年。2024 年 8 月 9 日,我们班同学决定在养心圣地从江县举行毕业 40 周年的聚会,并邀请了当年的老师们。有些老师已经与世长辞,有些老师因事无法前来,而赖老师却爽快地答应了。

 

当我前往高铁站接他的那一刻,心情激动得难以言表。眼前的赖老师,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精神抖擞的模样,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头发全白了,像一层厚厚的霜雪。但他那慈祥的笑容,依然如春风般温暖;他那明亮的眼睛,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聚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赖老师依然健谈,很多往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许多同学的名字他也能脱口而出。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那些青春岁月里的懵懂与梦想,在他的讲述中,仿佛又重新回到了眼前。

 

我们一起漫步在鸾里侗寨边的人行栈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围栏和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赖老师缓缓地走着,脚步略显蹒跚,讲述着他这些年的人生故事,声音里带着些许沧桑。他说,今年八十四了,再过一个月就迈入八十五岁了,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招自己去,不知道下一次还能不能再次参加学生们的聚会了,所以这一次必须来。听了老师的这一席话,我心里不免有些沉重。

 

耄耋老人,风采依旧


在聚会的餐桌上,大家举杯共饮,向老师们表达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赖老师微笑着,眼中满是欣慰和幸福。晚餐后安排了一场文艺小联欢,赖老师拉起手风琴,和我们一起欢唱《榕江师范校歌》《相逢是首歌》《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歌唱祖国》等歌曲,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情谊是如此深厚,如此珍贵。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而美好。转眼间,同学会就结束了。赖老师坐上了我们当年班主任韦玉新老师的车回凯里。望着车子渐行渐远,扬起一阵尘土,我的眼睛模糊了,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赖老师就像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他的关爱、鼓励和支持,成为了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如今,他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但在我心中,他永远是那个充满活力、智慧和温暖的恩师。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相隔多远,这份师生情都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之所以将这份爱与关怀写出来,是想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感受师恩的伟大与力量。

 

愿我的恩师健康长寿!

 

 

个人邮箱:857656245@qq.com电话:13765587818


(本公众号除向作者支付一定稿酬之外,还开启打赏功能,打赏费全部发给作者本人。)




张涛(退伍大学生):当兵就是这样子,磨练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意志,精准的写出了当兵的生活,向傅老班长学习,同时想想当兵那段时间都坚持过来了,现在也没有什么能打倒自己的了。感谢王老师的分享。

(《梦回军营》,作者傅柏林,本刊第140期)

圆成:作者王世春,苗族、榕江县人。文章写得很细腻,家乡的历经沧桑变迁及现在能发展到兴旺繁荣村超都离不开家乡人的辛劳和智慧。希望村超以后路越走越远,走出家门,走出国门!
王雪:随着王老师行云流水的优美文笔,感受着山寨的民俗风情。也打算去摆贝苗寨走走。

(《因村超“火”了的苗寨》,作者王世春,本刊第141期)

卧虎:鬼节的传说听起来有些恐怖,其实它和清明节一样,是寄托思念的节日。人们期盼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不再受苦,也是通过祭奠来缅怀先人,祈求庇护。文章系统地讲述了鬼节的由来和习俗,读来很涨知识。
余才辉:读了此文涨姿势,知道了烧钱纸的缘由,学到了中元节写包的范本,了解了中元节烧纸时的习俗。
唐宗舜:信息量丰富,收藏了。
乌蒙一叶:毕节大方的七月半都是七月十三。
谢传宇:水城也有过七月十五的,只是少之又少。
符号(该文作者)中元节是中国四大传祭祖节日之一,传承了几千年,应该有它的习俗价值。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中元节散记》,作者符号,本刊第142期)

【通知公告】


投稿须知


一、从2024年1月1日起,每周限发一期。

二、佳作必发,要求原创(没有登过别的公众号)。

三、体裁限于散文、小说、人物故事,可刊登少量书法、美术、摄影作品。

四、内容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限于中师的人物和故事。

五、文章发表之后,阅读量上千即付稿酬(每篇200元),打赏费也全部转给作者本人。

六、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1603526215@qq.com

联系电话:18085130406


广告推送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


天下中师生
为天下中师生立言,为天下中师生立传,让天下中师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为出版《天下中师生》丛书筹集稿源,让后人记住中师生的历史。作品一旦发表,将给予适当的稿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