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情感强烈,充满幻想,与复归自然。
当我将自由,平等,与博爱浸润于每一杯咖啡之中,
浪漫主义咖啡馆,便开始存在。
「请听听歌」
我将目的地选在海边小镇,古城山顶
这个镇子,叫做铜陵。
镇子深深处,有一座山,叫做铜山。
古旧的石头房子沿山路蔓延,顶上有一座祠,名叫文公祠。
山前是海,海湾遥遥,小镇风光,尽在眼中。
几年前,我在这山上认识了一个人。他在山后租下了几栋废弃房子,一点点改建,和我说,那是他的理想驻地,心中城堡。
我并不了解他,他也不了解我,我们少有提起各自的生活,而仅仅是吃饭喝酒,吹些海风,就这样,竟也成为好朋友。
他居住在这座山中,令我对这座山产生了足量的情感。
我觉得它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山都不一样,这座山令一个可靠的人心甘情愿地留下,必定有它值得的地方。
离开时我和他说,日出东山,心有所安。
我会回来。
他并不觉得我真会回来,只和我说,我就当你每次离开,便不再重逢,这样同你往来。
然而两年后,我真回到这座山上,找到了一处废弃十年的房子,决定效仿他,在废墟上建出城堡来。
建造中期
兜兜转转回到故地,好似什么都没变,好似什么都变了。
我开始在这处土地上生根, 根系往深处爬,细枝与他人相碰,而终于被接纳。
一年这样过去。
我有了我的城堡与驻地,它有个名字,叫做,山前月台。
如今的
这是一间同时拥有着山峦,大海,日落,与玫瑰的浪漫主义咖啡馆。
坐落在铜山古城之上,几乎是最最高的地方。
它背靠文公祠,面向南门湾,消失于这座山,又在其中显现出来,以独立的姿态。
通往此地,需要在小巷中穿行,需要爬蜿蜒的阶梯,待到气息不稳耐心不再的某个时刻,方才靠抵。直到夏日来临的此刻,地图依旧无法将任何一个人准确地送往这里,每一个人都凭借直觉前行。
你如果想要见到它,你会见到它。
它像一个秘密访地。
就在南方夏日,海边小镇,古城山顶。
你像一处黄昏中的神址
很久以前我给乔桑写过一首诗,诗里说:
乔桑
平白淌过这河算荒唐吗
你踩着泥沙说要用浪漫厮杀
诗里说:
你像一处黄昏中的神址
人世间所有的风
都吹向你,再吹向人世
我想象中,这正是山前月台的样子。
在它周身,植物快快生长,我们成为枝叶中最秘密的地方。人们犹疑着在篱笆外停下,犹疑着走进,而后人们发觉:屋内灯火通明,人烟四起,有男男女女在此间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如潮汐涨退,四季之时,与一株植物的长势。
我相信生命的生长离不开与自我相搏,而在这月台之中,每本书每幅画里都藏了一个春天的健壮的灵魂。
那些人来到这里,而后离去,留下了他们身上浅浅的秘密。没有人多说一句话,花叶和时间替我们讲述。
房子里最终堆满了访客的痕迹。
远居高原的友人来山一趟,便留下她记忆里的花,与南亚图腾;
住在山上的朋友为我们一群人画了肖像,窝在咖啡杯之中泡温泉,恰如其分的闲暇。
还有坠落的太阳,已不记得是谁于何时所作,只记得他把它交给我,说舍不得,但推向我。
招牌来自泉州,朋友仓库里闲置的木板;书籍,书籍是来自我从前的数个夜晚,无事可做的旅途之中,是排解磨难的勋章。
还有白色的心脏,蝶型的岛,礁石浅滩一弯澎湃的浪。
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我在哪座山上,遇见一位苦修的女人。她仅吃简单的粮食,喝泉眼水,每日劳作。
问她说:这样不孤寂吗?
她告诉我:人孤不孤寂,不看周身环境,而仅看内心。
我那时并不懂她。我们草草相逢,草草别离。
我对这世界满是好奇,最终远走他乡。
我渐渐去了很多热闹的地方,成为一个吵闹的灵魂。却随着年岁的增长,在某时某刻如梦初醒,才发觉自己两手空空,渺渺的人,置身于茫茫之中。
才感觉到,人世间所有的风,都绕过我,再吹向人世。
那是我最年轻,最充满活力,却最仓皇,最孤寂的一段生命。
我后来想,那么就这样吧——
去创造一些浪漫,来抵挡这个世界所有的荒诞。
浪漫主义咖啡馆,会存在吗?
浪漫主义咖啡馆,会存在吗?
我们要如何去过一种,和人类社会保持着相当边界的生活呢?
拿哲学做骨架,日升月落做血肉,以诗歌塑造一颗脆弱易逝又牢不可破的心……这样可以吗?
时间在我背脊之上平和而悠扬的流淌,我身处山前的腹腔之中,常如身处云端那样。我想人生应当是存在着另一种逻辑的注解,就隐藏在那规整而有序的表层之下。
「留下一些美好事物吧,可以吗」
这样的声音从那里传来,因我的根系深扎黄土之中,而传抵我的心脏。
想到这世上各处,那些同我一般的人都会听见这样的声响,我觉得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
我们就这样生活,可以吗?
没太多目的的,这样子活一下。
今晨在月台收到客人在此写的一首小诗,这是在这里能够发生的事。
因此,冥冥之中有一些事物,
本就归属于这,大雾弥漫的山顶。
我们是一间,浪漫主义咖啡馆。
为了让一些不具象的东西,略微具象地存在,这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