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理行李的时候翻了护照,发现签证页只剩下最后4张。
我正在计划下一次的旅行,大概会从新疆出发,穿越各个斯坦国,由埃及进入北非,或者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我咨询了多次申根签证最新的条件,发现已经可以轻易满足。
我想起2018年的时候,我决定去欧洲。
我从拉萨飞到成都办理申根签证,那时没有工作,在朋友公司盖的在职证明;存款连5万都没有,临时找朋友借来钱放在卡里,下签后再还给她。
我飞荷兰,行程散漫只订了两天酒店,在小黑屋被盘问了2h才入境。
我的护照在2016年签发,2017年我第一次出国,是毕业旅行,和朋友们去了越南。我从三亚坐硬座火车抵达广西南宁,然后再坐跨境火车抵达河内。那是我第一次出境,也是我第一次觉得:以后要是有钱要去很多国家看看。
我小的时候从没想过出国这件事,十几岁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来厦门看海。闽北穷困,听说闽南富裕,又有南洋风情,又有海,就觉得好羡慕出生在闽南的人啊。
见过海的人跟我说海没有边际,那时的我根本不信。
至于出国,或者读大学,到大城市工作……之类的什么,我一个不一定有高中读的每天被爸打小孩,根本没想过这些。
2
十岁之前我没离开过我们县城。
所以2017年第一次去越南的时候真的感到很幸福。
在河内我们住在三十六行街的青旅,我从那时起喜欢穿花花绿绿的衣服,头发很短但是会涂很红的口红。
我们和陌生的背包客们每天在街边坐着喝几块一杯的冰咖啡,那时候觉得能够让背包客喜欢的咖啡店真的太酷了。
那时候觉得背包旅行这件事真的太酷了,萍水相逢的许多人真诚细致又洒脱,他们一年只工作一阵子赚并不多的钱,然后大量地探索这个世界。
我们一样穷,但我觉得他们自由。
我觉得我也想要自由。
我就是这样被改变的。
我遇到的每一个人改变我,我走过的每一段路改变我,我无疾而终的爱情改变我,我所有的失败,成功,溃散和沾沾自喜改变我。
四月初我和妈妈在云南,我和妈妈说:你看,这是我最开始做义工,流浪摆摊,背包途搭的地方。
妈妈问我:这些年你去过多少个国家呢?我说我不知道,大概没有到30个吧。
妈妈说,那时候感觉我走得好久好远,好像不会回来一样。
直到这么多年后,我看到我陈旧的贴满各种贴纸盖满出入境章的护照,还是会觉得:这竟然是我的人生吗?
3
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吃到荔枝,被甜哭了,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更多的时候,我吃的是奶奶给的烂菜叶子,烂苹果。
我周末偶尔会去阿姨或者舅舅家,舅母会给我炖五花肉,那时我能吃三碗饭。
小时候的记忆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被打,很怕痛所以成为了没有骨气的,很爱下跪和道歉的人。总是哄大人开心,把自己当成小丑,每天都战战兢兢,即便我从来不知道我哪里有错。
妈妈和我说那时候我6岁,得知她务工要回家,我端了盆水擦玻璃擦窗,懂事得不像话。
妈妈还说,但是我看见她的时候并不敢靠近,因为见得太少了,并认不出来那是妈妈。
我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
却逐渐拥有了小时候的我所无法想象的人生。
我竟然真的在海边生活,甚至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住所。在我的房子里安放着我喜欢的书,面朝着海,院子里种着花。
我把我所有的兴趣爱好在这里堆满,做手工,喝咖啡,写作,画画,旅行纪念品挂满每一面墙。
而这些只是为了讨我自己开心。
我的护照那么旧,几乎就要被填满,这就好像是我的纹身一样,是我生命发生过的勋章。
4
我那天看姜思达的视频,他说他从来就不喜欢打仗,但他不得不成为自己的将军,而他手下只有自己这一个士兵。
他说:我会失误,会紧张,我拿了烂牌,照样要打。我会走错,会自卑,我从不掩饰自己的脆弱,因为我不会命令自己强大。
我盖好了自己的房子,我就值得沾沾自喜。
回岛之后,我又开始装修。
我在改建自己的工作室,虽然它是个残破的老房子,今天还发现漏雨。虽然我舍不得用很多工人,大部分活儿都自己干。
但我会把它改成一个美丽的房子,就像之前我改建的山前月台一样。我会在我新的住所里放上电窑做陶瓷,我会摆满石头做首饰,我会捡来植物拓印,煮蜡做蜡染。
我一点点满足我乱七八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绝不否定任何一点点自己。
我会赚到钱去看更多的世界。但钱不用很多,也不用把世界全看一遍,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发呆,创造,反正我早已拥有了海。
我盖好了自己的房子,我就值得沾沾自喜。我这么对自己说。
请你们也为我庆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