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路 纵贯南北
杭温高铁建成通车纪念特辑
▲曾经的杭州至温州旅客列车时刻表
(图片来源:电车152)
▲原甬台温铁路上的动车组
(图片来源:Z9_Z10_SWQ)
但是,我们为何还需要一条直连杭温的高铁?可以说,一直以来浙江人都在不断努力缩短省会杭州到最远地级市温州间的用时。站在杭温高铁开工前的时间节点上看:地形相对合适的金温通道与沿海通道虽已修建高铁,却因设计时速过慢致使通行能力受限;以往各条路线均不能达到全线350公里时速的标尺,故无法真正做到“杭温1小时”;浙江中南部多个地市由于地理位置缘故,长期以来处于铁路和高铁的空白。因此,杭温高铁的横空出世有着必然性,绝非是突发奇想的随意之举。
杭温高铁自2017年3月9日开工建设到2024年9月6日开通运营,前后历时长达7年半,其建设难度在浙江省内可称得上是前所未有。这条新建线路全长260公里的铁路是目前省内唯一一条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的高铁,其全线共设置桐庐东、浦江、义乌、横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温州北8座车站,其中浦江站、横店站、磐安站、仙居站和楠溪江站均为新建车站。它补齐了浙江一小时交通圈的最后“一捺”,让沿线多个地市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串联起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长三角一体化画上重要一笔。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杭温高铁沿线几乎是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这一地理特征的完美复刻:高山深谷、奇峰怪石、江河溪涧、碧绿田园,凡其所过,应有尽有,连比例也较为相近。放眼望去,恐怕再也找不到哪条高铁能够如此“浙江”了!
坐落于富春江南岸的桐庐东站是杭温高铁的起点,也是合杭高铁与杭温高铁的交汇处,其站内的正线便能直通温州北站。杭温高铁的到来让杭州西站的通达度更上了一层台阶,填补了其无法前往浙江东南区域的空白,但是,由杭州西始发前往温州的列车需先通过60公里的合杭高铁,经桐庐东站后方可进入杭温高铁。
▲桐庐富春江铁路大桥与桐庐东站
(图片来源:SS-287)
在桐庐东站北侧的桐庐富春江铁路大桥上,合杭高铁正线两侧预留了两条线位,在大桥北段也预留了两处接口,这是为杭州西至桐庐东间的3、4线准备的线位,与现有正线的直通杭州西站合杭场不同,新线位今后连通的是杭州西杭临绩场,可以直接和规划中的沪乍杭高铁贯通。
▲富春江特大桥北侧合杭高铁旁的预留接口
(图片来源:SS-287)
虽然桐庐东站开通时间不满两年,且地理位置不如桐庐站优越,但其在线路中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桐庐站。在桐庐县东部这一块不大的区域里,汇集了杭昌、合杭、杭温三条线路,是名副其实的高铁枢纽,也为这座钟灵毓秀、水清山绿的江南小城带来了交通通达度上的巨大提升。
▲桐庐东站区域示意图(图片来源:SS-287)
由桐庐东站向温州进发,首先便是“跨杭黄铁路特大桥”,这是杭温高铁的第一座桥梁。经过大桥后便进入全线第一座隧道——黄杨尖隧道,杭温高铁自此开始一路向南的旅程。在这片大山之中还隐藏着一座全长10.24公里、贯穿桐庐、浦江两县的木匪岭隧道,这也是杭温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在这条桥隧比高达94.5%的线路上,隧隧相接、桥隧相连的景象乃是家常便饭。
▲杭温高铁“跨杭黄铁路特大桥”(图片来源:SS-287)
▲杭温高铁桐庐段黄杨尖隧道北口(图片来源:SS-287)
从山中驶出的列车前方豁然开亮,进入一片状如圆盘的盆地,这便是位于浙江中部的浦江县,它的名字来源于其境内发源的河流浦阳江。向北望去,在县城背后的高山中隐藏着颇有几分名气的仙华山,这座“浦邑第一胜景”上怪石嶙峋,奇峰耸立,“望之如云浮太空“,其鬼斧神工之妙不输湖南张家界。相比于临近的的义乌、东阳两地,同属金华市的浦江县存在感显得并没有那么高。但是,浦江接触铁路的时间却一点也不晚。
▲杭温高铁列车进入浦江县境内(图片来源:SS-287)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杭江铁路(现沪昆线浙赣段前身)的建设,浦江便拥有了第一座火车站——郑家坞站,在90年代后更是一度改名为浦江站,成为浦江铁路交通的代表。只是随着沪昆线时速的与日俱增,偏居一隅老浦江站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轮轨而没落冷清,不再办理客运业务。2023年8月,沪昆线浦江站名称改回了郑家坞站,为新站“让路”。
▲原杭州至江山5089/90次列车时刻表上出现的老浦江站停靠时间(图片来源:电车152)
如今,杭温高铁浦江特大桥在这片土地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列车穿过遍地的葡萄果园和水晶工厂,行驶在仙华山的奇峰之下,而新一代的浦江站也接过了郑家坞站的使命,为这片拥有近百年铁路史的浙中秘境开启新的篇章。
▲杭温高铁浦江特大桥(图片来源:SS-287)
▲杭温高铁浦江特大桥(图片来源:SS-287)
浦江站以“水晶之都,璀璨浦江”为创意,站房呈几何切面造型,犹如工艺美术师刻刀削切下的艺术品,极具张力,配以通透光滑的表面,宛若摆在城市广场上的一块“水晶石”,朦胧地反射出周围风景变幻的光彩,与仙华山景色相映成趣。
▲杭温高铁浦江站(图片来源:BG5ATR)
通过一段大大的S型弯道,杭温高铁以平行的姿态和沪昆铁路、沪昆高铁、甬金铁路一同接入义乌站。北侧新开辟的杭温场直接将它推向11台27线的超大规模,是当今浙江仅次于杭州东站的第二大站,也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市车站。不过,义乌站北站房与轨道交通尚处于建设阶段。
▲义乌站北侧的新华大桥是杭温高铁进入义乌境内的第一座桥梁(图片来源:SS-287)
此次义乌站随着杭温高铁的开通而先行启用杭温场部分设施,包括站台、站台吊顶、站台雨棚、旅客地道、静态标识、附属设施等等,并以当前状态作为过渡,直到义乌站改造工程完工投用。
▲义乌站杭温场(图片来源:Qtrans)
根据规划,义乌站北站房建筑面积为2万9千平方米,为线侧加高架站房,北站房高架部分在远期预留站场上方,与南侧高架站房相接。义乌站最高聚集人数为6000人,义乌站北站房与南侧在建高架站房整体定义为大型站房。工程预计将于2026年3月底建成,届时义乌站总规模将达到7万5千平方米。
▲义乌站改扩建工程效果图(图片来源:中铁建工集团)
义乌之于杭温高铁的最大意义便是位于义乌站南侧的方塘村线路所,与之相配套的杭温杭长联络线、金义三四线等工程目前仍在施工。其中,杭温杭长联络线——即连接杭温高铁与沪昆高铁杭长段的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中建成,这是杭温高铁连通杭州东站的关键。
▲方塘村线路所(图片来源:-StarLam-)
待其启用后,由杭州东站等地前来的沪昆高铁下行列车可经此进入杭温高铁前往温州北站方向,而杭温高铁上行列车也可经此进入沪昆高铁前往杭州东站方向。当金义三四线工程完工后,义乌站与方塘村线路所将会实现与五峰线路所的连通。届时,沪昆高铁、杭温高铁将与金温客专和金建高铁互联互通,彻底盘活浙江中部地区的各条铁路,这也是这座浙江中部最大铁路客运枢纽站的终极意义。
▲图片来源:新建金华至义乌三四线环境影响报告书
近年来,世界义乌的名声愈发响亮。这个越来越有范的“国际化大县级市”汇聚着五湖四海的客商和多样非凡的文化,依托发达的制造和零售业,成为世界工厂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绝佳体现。
现如今,杭温高铁的加入打破了原先义乌地区单一的高速铁路格局,使其不再单独依赖东北-西南走向的沪昆通道,沪昆“一撇”与杭温“一捺”在这里汇聚成了一个“X”形,让义乌向着真正的铁路枢纽更进了一步,为这座享誉世界的名城注入新的活力。
很多时候,对于东阳而言,横店二字反而更加响亮,盖过了县级市的名号,仿佛让人忘记它只是一个镇,毕竟横店影视城的大名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甚至被誉为“东方好莱坞”。虽然有着诸多头衔,但长期以来无论东阳市还是横店镇都与铁路二字无缘,当地人也早已养成出门坐高铁全靠义乌的习惯。
想要让“东方好莱坞”变得尽善尽美,必须要有完善、立体的交通体系支撑。从2023年到现在,金义东线义东段与杭温高铁这一低一高的搭配将东阳地区的交通格局拉高了一个维度,为东阳地区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铁路发展方向。
▲杭温高铁东阳段(图片来源:SS-287)
横店站是东阳境内的第二座火车站。相较于甬金铁路东阳北站,横店站才真正称得上是东阳的门面担当。这座以东阳木雕工艺点缀的新站坐落在东阳城区与横店景区的黄金分割点上,其规模达3台8线、站房面积为3万平方米。
▲横店站(图片来源:SS-287)
横店站按照传统建筑的中正理念进行设计,将传统木结构屋顶的檐椽转化为层层叠错的现代形式运用在立面中,并以古建筑的瓦片点缀于檐椽之间,整体造型方正大气,体现了中正仁和、天人合一的古建筑哲学,与横店影视城主体交相呼应。
▲横店站(图片来源:城探轩轩)
▲横店站候车室内的木雕作品(图片来源:城探轩轩)
在义乌站完全建成前,横店站是杭温高铁沿途唯一一座拥有高架候车室和轨道交通无缝换乘功能的车站,从此处前往东阳城区或横店影视城都只需乘坐寥寥数站轨道交通。这种“下了高铁换地铁”的待遇通常只有省会城市才能拥有,而在这横店便已然能够实现,这也为今后横店的影视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
▲杭温高铁横店站到达层中的金华轨道交通横店高铁站站安检口,乘客可在此丝滑的进行高铁和地铁间的换乘(图片来源:城探轩轩)
▲横店影视城(图片来源:Z9_Z10_SWQ)
值得一提的是,横店站东侧的综合工区旁设置了一座4线规模的横店存车场,可容纳8列标准组动车,这也使得横店站拥有了开行始发列车的能力。
▲横店存车场(图片来源:SS-287)
事实上,这也是近年来浙江多条新建高铁线路的通行做法:从2022年杭台高铁的上虞南存车场、温岭存车场,到如今杭温高铁的横店存车场,再到日后将要开通的沪苏湖高铁的湖州东存车场以及建设中的钱塘动车所,浙江动车组存放能力不足的短板正在日渐补齐,站台停放动车组过夜的尴尬状况正在逐步缓解。
过东阳而一路向南,杭温高铁正式开始了“攀登高峰”的过山车模式,经过多个坡道的上上下下即进入了浙江之心——磐安,这也是整条杭温高铁最高的区段。350-1314米的海拔高度使磐安成为了“群山之祖”,也为这里带来了15摄氏度左右的年均气温,高山深谷,碧涧幽树,云深雾绕,凉意浓浓。
而恰到好处的位置也使之成了名副其实的“浙江水塔、诸水之源”:钱塘江、曹娥江、灵江、瓯江,杭、绍、台、温四座城市的四大江流皆在此地拥有源头。不仅如此,山地的独特气候也让磐安孕育出了蓬勃的药材产业,是中国的药材之乡。
▲磐安县境内群山环绕(图片来源:SS-287)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些赋予了磐安丰富特性的地理条件却一直是一种羁绊:群山的阻隔导致磐安的对外交通一直称不上发达,甚至让人忘记这里是金华的一部分。2010年诸永高速的开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但这座原本“手无寸铁”的小县一直在寻求更大的突破。
2021年6月,横穿浙中腹地的金台铁路建成通车,这条由金温公司承担运营的单线电气化铁路在途经壶镇站后向北绕了一个大弯,以经过磐安的冷水镇,并在此设立了仅有一座侧式站台的磐安南站。磐安南站每天只有4对往来永康与台州间的动集列车在此办理客运业务,更不要说这座车站距离磐安县城足足22公里,其带来的意义和效果微乎其微。
▲金台铁路磐安南站(图片来源:SS-287)
此次杭温高铁的开通是继14年前诸永高速通车后磐安县对外交通又一次质的飞跃。新建成的磐安站距离县城仅十公里,只有磐安南站的一半。从空中俯瞰,磐安站的站场与其说是修建成的,不如说是从山里“刨”出来的,其北咽喉区域甚至“躲”在了仰头隧道之中,这也是杭温高铁磐安段地形条件复杂的一个真实写照。
▲列车驶过杭温高铁磐安站(图片来源:SS-287)
现如今,磐安成为贯通浙南浙北的重要一环,并真正融入了中国高速铁路网,北上可抵杭州、南京、北京,南下可达温州、福州、深圳,“浙江之心”终不再那般隐蔽。
▲杭温高铁磐安站(图片来源:SS-287)
磐安站以“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作为设计理念,从磐安山水提取山形的折面板块,水纹的起伏线条,运用于室内外造型中,体现出浓厚的生态休闲意境。站房总建筑面积7998平方米,主体结构为两层,一层为出站层,二层为进站层,站场规模为2台4线。
▲杭温高铁磐安站(图片来源:SS-287)
通过坡度达24.8‰的仙居隧道,杭温高铁进入了一片开阔平坦的谷地,在这里,清澈透明的永安溪在大雷山与括苍山间狭长的河谷地带蜿蜒流淌,孕育出多个县市,并一路向东成为灵江、椒江之源,是台州地区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而在神仙居的峭壁之下,全长4公里的杭温高铁仙居特大桥纵贯南北,击穿两座山脉,跨越永安溪上,并在最北处设置了规模为双岛6线的仙居站。自此向北,一小时即可抵杭;自此向南,半小时即入温州。
▲杭温高铁仙居特大桥(图片来源:SS-287)
▲杭温高铁仙居站(图片来源:SS-287)
仙居站站房采用“云纹”勾勒轮廓,展现轻盈缥缈之态,通过现代手法结合自然风貌和地域特色,演绎仙居山水的秀美,充分体现了“高山流水、烟涛微茫”的设计理念。
▲杭温高铁仙居站(图片来源:城探轩轩)
仙居县的名字本身就自带着一股“仙味”,其境内山水秀美,奇峰险峻,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在杭温高铁沿线各地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虽然地形没有磐安那么复杂险要,交通也不如磐安原本那般闭塞,但因为河流与山脉走向的缘故,仙居的交通要道多为东西向设置,可以较为便捷的到达台州或金衢地区,这其中就包括2021年开通且途径仙居的金台铁路。
▲列车驶过杭温高铁仙居特大桥,后方不远处的桥梁便是金台铁路(图片来源:SS-287)
然而,放眼华东地区,沪、宁、杭位于仙居之北,温、福则位于仙居之南,这就意味着,仙居若是想进入大都市圈的辐射范围,必须迎难而上,冲破地形束缚,打开贯通南北的通道,这便是杭温高铁之于仙居的历史性使命和意义。当东西向与南北向的通道在这一方山清水秀的天地相会,这座以甜美可口的杨梅闻名的县城将为世人带来更多的惊喜。
▲位于仙居的神仙居景区,仙居县因此得名
(图片来源:SS-287)
从神仙居脚下驶过,杭温高铁又进入了另一片茫茫大山。在这片群山间的57.71公里的区段也是杭温高铁全线最长区间,这里从北到南共排列着整整19座隧道,最长的西山隧道长达9355米,最短的郭后隧道仅146米。
驶过这一隧道群后,列车便来到了位于温州永嘉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内的楠溪江站。作为瓯江的第二大支流,楠溪江素以奇岩秀水和瀑布古村而闻名,其流域内遍布清溪树木与隐秘江滩,处处皆是林间胜境和绿野仙踪,是温州北部地区的黄金风景线。
▲杭温高铁穿行在温州永嘉楠溪江流域
(图片来源:SS-287)
▲楠溪江的美景(图片来源:SS-287)
从楠溪江边望去,碧蓝的楠溪江水到楠溪江车站的直线距离仅2公里出头。不夸张地讲,十分钟前还站在复兴号地板上的双脚,十分钟后即可踏入清凉的楠溪江滩。可以说,楠溪江站的位置乃是整条杭温高铁中最为精妙的,其独享景区核心地带的黄金地段,让高铁站与当地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楠溪江畔眺望杭温高铁,画面中上方的山坳中便是楠溪江站(图片来源:SS-287)
▲楠溪江畔的清流(图片来源:SS-287)
楠溪江站以“山水桃源·诗韵楠溪”为设计理念,站房轮廓以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古街为设计灵感,结合楠溪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将传统民居和现代建筑有机结合,建筑形态秀美灵动且富有诗意,诠释了楠溪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
▲俯瞰楠溪江站(图片来源:SS-287)
▲考虑到当地多雨及建筑西晒的实际,建筑一层设置为进站雨棚,细节设计以楠溪江丽水街为灵感,构建一条古色古香的进站长廊。(图片来源:SS-287)
▲候车厅吊顶采取的是古村坡屋形态,并将古村建筑“望兄亭”“送弟阁”亭子形态,分别设立在对应2个进站口,寓意“相迎”和“望归”,契合了高铁客站迎来送往旅客朋友的这一理念。(图片来源:SS-287)
进入候车大厅,一幅巨大的壁画映入眼帘。这幅名为《灵韵永嘉》的壁画宽39.85米、高3.8米,由数名瓯塑工艺美术师耗时半年打造而成。把楠溪江、永嘉耕读文化及永嘉县支柱产业等融合起来,构成一幅基调阔远的巨幅壁画,表现了永嘉特有的“诗般山水”壮丽、秀美、雄伟、神奇的风貌。这幅壁画运用温州独有的“国家级非遗”瓯塑来表现,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拥有油画般的色彩和雕塑般的立体感,又不失中国画的布局和气势。
▲(图片来源:城探轩轩)
继续向南,列车冲破云雾,驶出焦坑隧道,行驶在最高主墩达76米的陡门溪特大桥上,该桥全长721米,最大跨度108米,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在大桥的南侧是埋深496米、全长6098米、历时两年才贯通的麻谷岭隧道。这一桥两隧的场面生动展现了杭温高铁94.5%的桥隧比,杭温高铁的地形之险与建设之难可见一斑。
▲杭温高铁列车驶出焦坑隧道,通过陡门溪特大桥
(图片来源:SS-287)
▲杭温高铁陡门溪特大桥(图片来源:SS7C_0163)
▲杭温高铁陡门溪特大桥(图片来源:SS-287)
在不远处的大桥南端,长源村线路所两条预留的联络线在杭温高铁正线之侧微微张开,此处乃是为今后的甬广高铁甬温段所提前修建的接口,它将使得今后自杭温高铁南下的列车多了一条新的路线,能够更好、更快地通达闽粤等地。
▲杭温高铁长源村线路所(图片来源:SS7C_0163)
▲杭温高铁长源村线路所(图片来源:SS7C_0163)
在楠溪江与瓯江的交汇之处,杭温高铁跨过楠溪江下游,接入由原永嘉站改扩建和更名而来的温州北站,这也是杭温高铁本线的终点。全新的温州北站由原先的2台4线跃升至5台13线,站房总建筑面积由原先的5千多平方米扩大至4万2千多平方米。
▲温州北站(图片来源:SS-287)
全新的温州北站站房如同一只候鸟海鸥,正张开翅膀展翅高飞。温州古称“瓯”,以瓯越文化为其代表,“鸥” 与“瓯”同音,海鸥不惧风浪的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温州精神契合,它展翅高飞的形象也如同温州的首字母“W”。温州北站以“流水悠长,文化之源”为设计理念,多处装饰细节可见永嘉山水元素。
▲温州北站(图片来源:城探轩轩)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座车站坐落在永嘉县南部紧邻瓯江的区域,与南岸的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在过去的杭深线永嘉站时期,车站大门是面朝北部的永嘉县城的;在现如今的新温州北站,车站的朝向来了一个180度的翻转,变为面向南部的温州市区。这一幕瓯江之滨的“华丽转身”,深刻地展现出现在的温州北站服务重心不再是单一的永嘉县,而是整个大温州。
▲原杭深线永嘉站,现温州北站的前身(图片来源:Z9_Z10_SWQ)
▲杭温高铁列车驶出温州北站(图片来源:SS7C_0163)
在新的温州北站中,杭温高铁上行正线终止于东咽喉处,而杭温高铁下行正线则在穿过整座车站后在西咽喉处接入杭深线下行正线。在另一侧的杭深上行线处则引出了一条全长3.89公里的永嘉联络线,在温州北站东侧的永嘉线路所接上杭温高铁上行正线。这样的布局使得杭温高铁能够平顺对接杭深线,让列车的始发终到并不局限在温州北站,而是能够前往交通配套更加完善的温州南站,亦或是继续向闽、粤方向进发。同时,此处也是杭温高铁全线最陡峭的地方,其坡度达到了29.9‰。
▲温州北站东侧示意图(图片来源:SS7C_0163)
▲温州北站西侧示意图(图片来源:SS-287)
为了更好地迎接杭温高铁的开通,温州当地正在加紧建设温州北站互通工程,并不断完善温州北站相关交通配套,力求达到从温州北站出发10分钟到达温州市主城区、15分钟到达市行政中心和30分钟到达温州机场的目标。
▲温州北站区域交通配套设施示意图(制图:岚雨零)
不仅如此,温州南站也经历了一番改扩建,其在原有站场与轨道交通S1线车站间的空地区域扩建了2座岛台与4条到发线,为温州南站增加了4个站台面(8-11号站台),并将新金温铁路接入新建站场内,与杭深线站场剥离,使温州南站布局更加合理,让从新金温铁路而来的高铁列车大大减少对杭深线站场的占用,继而腾出一定的空间办理杭温高铁列车的到发。
▲温州南站新建站场区域与西站房
(图片来源:mangguo)
更为可喜的是,温州南动车运用所的建设亦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这座动车所近期布置32条存车线与8条检查库,远期预留14条存车线与4条检查库,能够大大提升杭温高铁的运营效率,该项目于2024年8月取得国铁集团咨询意见,取得前期重大进展。在浙南设立这一重要动车所后,便可在省内与现有的杭州、宁波动车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有效缓解浙江飞速增长的高铁里程与捉襟见肘的存车能力之间的矛盾。
▲图片来源:新建杭州至温州铁路义乌至温州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今天,杭温高铁的顺利开通成为了浙江省交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成为浙江陆域县县通高铁的重要支撑,对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杭温高铁暂时实行过渡方案开行,每日开行列车数量最高为38列,待到今年10月第四季图调图后将正式纳入全国高铁网,开行数量和通达度都会有所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杭温高铁还有另一个独特意义。其一期工程(义乌-温州段)是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二期工程(桐庐-义乌段)则由浙江交通集团、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和金华市铁投公司按60.6%、23.7%和15.7%的股比投资建设。这条铁路担负着在投融资、审批、回报、管理四方面进行创新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的重任。
从上世纪末的老金温铁路、2022年的杭台高铁再到如今的杭温高铁,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强省再次在铁路建设模式上走在时代前列。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