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目录

文摘   2024-09-10 15:04   天津  









哲学基础 主导观念 文艺方向

——新中国文艺理论学术体系建设的三大历史成就

谭好哲

〖摘要〗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文艺理论学术体系建设朝着自主知识理论体系的创新不懈追求、砥砺前行,取得了不容忽视的历史成就。就大者要者而论,其历史成就主要有三:一是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从实践论的角度论述和阐发了文艺的人类学本体论意义及其社会生产属性;二是在文艺的本质与特征等核心性问题上形成了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等三大主导性文艺观念,并努力在体系化整合中贯通这些主导观念,从而为具体的文艺创作和批评实践提供了理论资源和思想引领;三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确立起了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牢牢确立了人民在文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成为崭新的以“人民”为标识的“人民美学”。

建设高品质市场经济跨越低成本陷阱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大多数企业都以低成本作为主要竞争策略,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和充足的市场需求为这种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并由此形成了“低利润—低工资—低消费—低创新”的恶性循环,以及企业创新无源、“内卷式”恶性竞争、就业抑制现象突出、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的低品质发展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企业,需建设高品质市场经济,形成“高利润—高工资—高消费—高创新”的良性循环。建设高品质市场经济,应以高品位价值观为引领,以稳步提升劳动报酬为切入点,发挥关键企业的带动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企业竞争模式由低价格向高品质转变,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跨越低成本陷阱。


伦理道德的文明史意义

 

〖摘要〗伦理道德对人类世界到底具有何种文明史意义?针对现代文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伦理学到底如何履行自己的文化使命?自然律与伦理律是人类世界的两大基本规律,伦理学是人类由自然律走向伦理律,最后达到自由律的“哲人之石”。在中西方民族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型中,伦理道德都参与了文明基因的奠基与编辑,苏格拉底之死与纣王之死演绎了中西方文明的伦理道德密码。中华民族的两大文明气派,即“国家”文明与“有伦理,不宗教”,都植根于特殊的伦理传统,在伦理学体系中得到自觉的理论建构和历史发展。中华伦理道德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不只是传统美德,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明观与世界观,即伦理文明观与伦理世界观。现代文明的伦理觉悟已经又一次处于“人类种族的绵亘”的“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的时刻。现代伦理学是关于人类伦理觉悟的理论体系,承载着唤醒人类的伦理觉悟、进行人类文明的宏大高远的伦理谋划的重大文明使命。现代中国伦理学应当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做出新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建构论析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居主导地位的系列举措,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建构创造了条件。以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为核心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讨论,反映了在理论层面学术“中国化”的深度探索和在学术层面深耕细作的研究特征,呈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新面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在各个方面的广泛普及。在学习苏联史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中国史家切实感受到掌握史学自主话语权的重要性。


世界之“在”:从人的视域看

杨国荣

〖摘要〗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与人和世界的互动、相互作用无法相分。以成己与成物为内容,人作用于世界的过程,构成了人的基本历史走向。历史地看,传统哲学中的“以道观之”,侧重于从形而上的层面理解世界;“以事观之”,则主要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沟通中把握存在。然而“以道观之”和“以事观之”的主体都是人,在实质的层面上,最终乃是人“以道观之”或“以事观之”。这种“观”,也就是从人的视域出发,考察世界之在与人的存在。“以人观之”并非“旁观”或“静观”,而是在参与现实世界的建构过程中把握世界本身,这种参与中的“观”与人所做之“事”的展开具有一致性,其内在指向是存在的人性化。这里所说的人性化,其实际内容在于合乎人性。人性可以看作人的基本规定,体现了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的主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人具有“人的一般本性”,这种本性,可以视为人的普遍本质。以身心的统一为前提,作为人性化具体内容的“事”展开表现为人与外部对象的实际互动,其历史趋向,则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告别关于人的康德式提问的黑格尔式回答

——通向“人是什么?”的法国当代哲学解读

杨大春

〖摘要〗法国后期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既有深厚的本土资源,又受到德国现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德国早期现代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人是什么?”的问题,并做出了“人是目的”的回答。法国后期现代哲学家萨特和梅洛庞蒂等人展开的是与康德一样的问答,但这一问答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显著变化,他们实际上以黑格尔式问答修正了康德式问答。然而,法国当代哲学家福柯、德里达等人以“管它是谁!”的姿态宣布“人终结了”,这既超越了黑格尔式回答,也消解了康德式提问。


挑战后学之“不可能”

——论齐泽克对拉康实在界概念的新解

 

〖摘要〗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中,实在界是一个抗拒符号化与再现的不可能的硬核,是难以被主体描述、想象、理解的不可能之物,因而最能体现拉康理论的后现代性。作为西方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实在界影响着如今的后理论时代的格局。然而,后学所强调的“不可能”在当下越来越被质疑为失去批判性,甚至沦为意识形态的补充,这一“不可能”已经成为理论的阴霾。在此背景下,齐泽克对实在界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实在界不再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不可能”之物,而是符号性现实自身的裂口,由此便指向了“并非—全部”的本体论,这意味着事物的缺口、变革的潜力,为行动与事件留下了可能性。将实在界解释为本体论裂口体现了齐泽克对存在的本质的理解,背离了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反形而上学方向,延续了欧洲先验形而上学的传统并使之激进化。齐泽克对实在界概念的新解一方面继承了后学的批判性,另一方面挑战了后学之“不可能”,在后理论时代有助于复兴理论的启蒙与批判的功能,并有潜力成为理论界新的支点。


世界政治发展:从边缘向中心的突破

汪仕凯

〖摘要〗政治发展是普遍的世界政治现象,世界大变局的深入发展将从更长时段来认识政治发展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提上了议程。政治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从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扩散的过程,而是一个既从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扩散,又从边缘地带向中心地带扩散的复合过程。政治发展从边缘地带开始,边缘地带凭借政治发展上的突破成为中心地带,中心地带在向边缘地带扩散政治发展的成果时,会激发边缘地带再次实现政治发展的突破。如果中心地带的国家能够吸收边缘地带政治发展的成果,那么中心地带的国家将实现进一步的政治发展,否则,将陷入政治发展的内卷化,并且很可能发生国家治理危机。由于政治发展的突破是在边缘地带发生的,故而从边缘地带向中心地带的扩散对于政治发展来说更为根本。从长时段审视政治发展,可以发现世界政治先后发生了分别以欧美、苏联、中国为代表的三次突破。而中国在政治发展上的突破不仅将完成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而且将对中心地带进行深刻重构,这一过程酝酿着世界体系变迁的契机。


城市民主治理的五维分析框架

——基于当代西方城市治理的分析

 

〖摘要〗当代西方城市民主治理的模式对于我国城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其可以从主体、职能、机制、程序和价值五个维度来认识和分析。当代西方城市治理在主体维度上越来越突出市民和市民组织的重要性,体现为多元、多中心、多层次的主体复合结构。同时,城市民主治理的职能也得到扩展,并直接影响到民主治理的机制和程序,是民主的价值追求在西方城市治理中的具体体现。但是,当代西方城市民主治理仍然内嵌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之中,只要资本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没有改变,城市治理中民主作用的发挥就始终是有限度的。


新质生产力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

余东华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生动实践的经验总结。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共同富裕、体现新发展理念、重视实体经济根基、倡导生态文明底色、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发展中国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现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新方案,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球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从质性和历史双重维度原创性地阐释了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生产力的质变发展趋势,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新质生产力是直接生产过程中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劳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更高效更协调的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有机体中具有高质量主动性的生产力,反映了新时代经济发展动力与发展方式的跃升。新质生产力包含多层次创新内涵,具有高创新性、可拓展性和高融合性,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革新跃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发展。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质生产力发展全过程,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中国美学史上的“洛阳”

刘成纪

〖摘要〗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但城市构成了它主导性的审美视角。这一点在中国王城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传统天下观就是一种从王城出发的天下观。在这一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洛阳具有非凡的意义。这座城市是中国传统王城从自在发展向自觉建构的转折点,其标志是周公营洛。这一起点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礼制城市的典范,对“洛阳旧制”的复制则构成了认识中国王城史的主干性线索。在中国“城市—王城”史中,洛阳不断被赋予意义,也不断废墟化,这使它逐步成为意象,成为中国美学精神的映像形式。据此,理解中国美学,首先必须重新厘清城市与乡村的主从关系,其次需要抓住王城中心这个主导环节,最后再看这一中心如何展开为一种审美化的天下观或天下视野。


垃圾艺术与城市景观的物性政治

 

〖摘要〗垃圾艺术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视觉和文化的组成部分,挑战了传统的艺术界限并将城市景观带入新的意义层次。垃圾艺术的表意被其使用的材料所限制:软垃圾是对艺术材料可能性的探索;硬垃圾的可用性和可弃性矛盾赋予艺术作品对消费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表达;建筑废墟则通过艺术手段将易变的本质嵌入了所有建筑的核心。当垃圾艺术出现在城市景观之中,它又呈现出了新的悖论特征:一方面是击碎城市完满性的创口,另一方面又以观赏物的形式成为可消费的景观。因此,垃圾艺术景观呈现出复杂的“物性政治”内涵:它既关联着现代社会的空间理性——一种排斥混乱、芜杂和肮脏的卫生政治观念,又是对这种空间理性的抗拒和背离。在这里,现代社会以物的整饬征用或压抑鲜活生命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垃圾景观潜在的抗争意识。


仿词与鲁迅文学世界的意义建构

张全之

〖摘要〗仿词亦称仿造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出现。但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仿词具有特殊性:不仅数量多,而且与其思维和思想密切相关。鲁迅使用仿词时有意僭越语言边界,扭曲语言规则,表现了他对汉文的怨恨心理,同时也是他挣脱语言牢笼的手段之一。鲁迅笔下的仿词,有时以空洞的能指掏空被仿词的所指,有时与被仿词构成意义共享、相互干扰的对话关系,在其文学世界的意义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晚明涉虎小说的多重认识价值

 

〖摘要〗中晚明文人“谈虎”之风盛行,这直接促成了以《虎苑》与《虎荟》为代表的涉虎小说的高度繁荣。中晚明小说家编撰的虎故事承载着特定政治文化意蕴,“循良可以驱虎”与“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成为其基本叙事维度,即对德政的推崇,对苛政的讽谕,是这些虎故事的重要叙事倾向。中晚明小说家在形形色色的虎故事中表现出对道德劝戒的执着,他们宣扬“孝义可以格虎”,因此道德叙事成为其创作的重要心理动机。这些小说家还乐于以虎故事“谈说理道”,借以寄寓自己的人生体悟,使之呈现出浓郁的理趣。他们又赋予虎故事以显著的宗教、民俗及娱乐色彩。中晚明涉虎小说所蕴含的多重认识价值,既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念,又体现了文化小说观在当时仍占据主导地位。


近代中国“国家学”的译介脉络与思想内涵

 鸿

〖摘要〗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学”著作的译介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可以三部翻译著作为代表。其一是以伯伦知理的《国家学》为代表,这是近代中国最早接触到的系统性“国家学”著作,促成了德国式国家观念在晚清思想界的迅速崛起。其二是以克鲁泡特金的《国家论》为代表,呈现的是无政府主义的国家理念,反映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于国家问题的反思与探索。其三是以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为代表,带来了理解国家问题的阶级视野,为后五四时期革命实践的推进奠定了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这三部“国家学”著作与清末民初的思想演变相呼应,可以为我们理解晚清以来的思想变迁,特别是“国家”观念的演变,提供一种脉络性的视野。


20世纪政治悲剧的思想根源:以赛亚·伯林的时代诊断

马华灵

〖摘要〗极权主义是20世纪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在伯林的思想脉络中,20世纪政治悲剧的思想根源是一元主义和积极自由。从一元主义的角度而言,经验问题和规范问题构成了一元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一元主义哲学则衍生了一元主义政治,而一元主义政治乌托邦为20世纪的极权主义实践准备了看似完美无缺的理想图景。从积极自由的角度而言,积极自由可以分为原初的积极自由和扭曲的积极自由,扭曲的积极自由又可分为个体积极自由和集体积极自由,而集体积极自由为20世纪的极权主义实践奠定了貌似合理的正当性基础。因此,20世纪西方政治悲剧是一元主义政治和集体积极自由共同作用的结果。





往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全年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2年第6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目录


END


--------------------------------------------------------------------------

  
投稿邮箱
tjshkx@126.com
网络投稿系统
https://tjsk.cbpt.cnki.net/



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意见。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特别声明。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都将进入以上电子出版物,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服务的报酬,不另计酬,凡有不同意者请特别声明。本刊严禁一稿多发,来稿不退,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1年创刊,创刊三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并以一个个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