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注释从略。
“流动时代的不确定性研究”专题
【主持人语】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大流动,“流动社会”也成为众多社会学家对现代社会的一个著名诊断。在社会高度流动的过程中,空前凸显的不确定性既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也蕴藏着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
在大流动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社会中的确定性正在不断崩解,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诸如全球疫情、气候灾害、经济危机、国家间冲突甚至战争等突发性、危急性、破坏性显著的风险,与阶层不平等、区域不均衡等长期存在的问题相叠加、交织,人类社会越来越陷入一种“深度的不确定性”境遇中。更重要的是,这种不确定性已然蔓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对社会发展,而且对社会团结,甚至个体心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因此,探究流动时代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成因、表征及其意涵,建构“不确定性社会学”理论,找寻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和经验,化风险为机遇,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鲜明的现实面向。
本专题的三篇论文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关注并反思了流动时代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表征以及个人的不确定性体验。其中,林聚任认为社会流动的加剧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新时代,由此呈现出新的社会属性和特征,包括深刻的时空变革、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多样化的个体选择以及充满挑战性的未来等,并就“流动转向”的社会学研究议题和研究范式提出展望。郑莉也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不确定和不安全的状态,通过对鲍曼和马费索利基于部落式“共同体”与基于活力论和冗余神话的“社会本能”的阐释,深入剖析了不确定性时代“新部落主义”蕴含的内在张力,并就如何在不确定性时代实现真正的社会团结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文军和吴志鹏的论文则关注个人的不确定性体验,发现人们一方面表现出对“确定性”的强烈偏好,另一方面又会被“不确定性”深深吸引,试图揭示这一看似颇具悖论的现象,并进一步厘清个人不确定性的状态及其本质。
这三篇论文不仅有宏观层面对于流动背景下不确定性社会的时代诊断,中观层面对于不确定性时代社会团结如何形成的思考,还有微观层面对于个人不确定性感知及其体验的探讨。我们希望借此专题探讨之机推动学术界持续深入关注不确定性的理论建构,共同应对流动时代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文 军
不确定性时代的社会团结
——基于“新部落主义”与“共同体”的思考
郑 莉 |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
投稿邮箱 tjshkx@126.com 网络投稿系统 https://tjsk.cbpt.cnki.net/ |
本
刊
启
事
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意见。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特别声明。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都将进入以上电子出版物,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服务的报酬,不另计酬,凡有不同意者请特别声明。本刊严禁一稿多发,来稿不退,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编辑:唐 静
审核:孙誉奇
终审:时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