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

文摘   2024-09-13 10:45   天津  

原文刊于《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注释从略。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生动实践的经验总结。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共同富裕、体现新发展理念、重视实体经济根基、倡导生态文明底色、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发展中国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现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新方案,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全球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中国特色  世界意义  新型生产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需要抢抓战略机遇期,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应理性地认识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从国内形势看,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降碳减污扩绿、实现共同富裕等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开辟新领域、拓展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更加严峻,全球经济亟须走出低迷状态,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式原始性创新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决胜点,产业竞争力成为大国综合实力的主要表现。面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强调通过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驱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跃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以加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我国保持战略定力、从容应对国际形势变幻的底气所在。
一、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
(一)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
生产力是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理解和解释。新质生产力吸收和借鉴了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合理成分,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和发展。1.早期的生产力理论。历史上最早提出“生产力”概念的是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的弗朗斯瓦·魁奈。魁奈将农业看作能够生产“纯产品”的产业,将农业劳动者看作唯一能生产“纯产品”的生产者,其生产力理论也由此被称为“土地生产力”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生产力”概念,认为劳动生产力是分工发展的结果,并用劳动分工来解释生产力的增进。对财富的过度关注和对生产劳动的忽视,使亚当·斯密的生产力理论分析中出现一个重要缺失,即无论是分工还是交换都是现成的,而非历史的。然而,生产力不只是劳动者在现有生产方式中实现生产目标的能力,更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客观动力。这成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生产力”概念进行变革式发展与深化的重要维度。1841年,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同时,提出了他的“综合生产力”理论。李斯特将生产力视为财富的最终源泉,认为生产力是精神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的综合,并且强调精神生产力对财富创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李斯特脱离生产关系讨论生产力,将生产力归于人的“精神本质”,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2.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斯密和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对生产力进行了科学、深刻、系统的诠释,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人们利用各种要素进行产品生产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动力。
马克思重点批判了生产力理论的唯心主义倾向,指出生产力的本质不是“精神的”,而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人们利用生产要素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它体现着人与物(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最初主要表现为一种“物质生产力”,即生产力的物质性方面,它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进步,生产力逐渐成为社会演进的内在驱动力,表现为“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总和”是指生产力状况和系统的总和。生产力状况包括“量”和“质”两方面。其中,生产力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在完成对生产力范畴的界定之后,马克思分析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他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实践能力的最终结果,是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在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中的普遍运动规律,为此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引。
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观点是:第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1956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并且提出,“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从一九五六年以来,情况就根本改变了……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关于如何具体发展生产力,毛泽东强调,“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第二,主张以生产力的标准判断政党的作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三,重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毛泽东没有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他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关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一文中,毛泽东不仅重新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而且指出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
4.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生产力发展的代表性观点是:第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在谈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讲全”生产力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他还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相联系,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标志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认识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理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原则。第二,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不仅从质的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的方面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的地位。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继承并深化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基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理论主线,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根植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1.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经济建设实践。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全国整体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重建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恢复社会生产力。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公布,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19569月,《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且指出,“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决议体现了我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总体目标,为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概言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明确社会主要发展矛盾,确定发展任务,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增长实践。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本身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通过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及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基于这一判断,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这一时期我们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并通过对内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全面开放,引进人类前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利用外来资本和技术,推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实现了有别于西方“串联式”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概言之,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实行改革开放,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3.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关键在于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这需要一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和开放实现共享发展。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生产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也彻底颠覆了传统产业格局。中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前瞻性布局和系统性部署,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探索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涌现出一大批原创性重大成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雄厚基础。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时代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科学根基。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年开始,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党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供给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供给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活力,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内容与新质生产力的关注重点完全契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全球性挑战,中国主动设立“双碳”目标,先后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美丽中国建设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中国扎根,引领中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新质生产力本身也是绿色生产力,通过“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发展为了人民”,通过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能够为人民美好生活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基本内涵,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动能的结构性转变,又有利于创造丰富质优的新产品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其次,“发展依靠人民”,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人民”,即充分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造力。构建社会主义制度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和谐劳动关系,能够优化新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让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此外,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能够充分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追求共同富裕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国特色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并且进一步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新质生产力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能够为分好“蛋糕”提供物质基础。此外,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有助于驱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历史表明,生产力发展呈波浪式而非线性。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为我国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在发展中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体现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先进生产力,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15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密契合,能够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挥新兴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作用,加强新兴技术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融合,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添薪续火、提供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实现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低碳发展的绿色生产力,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提供了基本动力。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本身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强调则体现了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追求。
4.重视实体经济根基。我国始终坚持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大力倡导发展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多次强调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20173月两会期间,他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传统产业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三成左右,主要工业产品中超过40%的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求紧紧跟踪并把握科技前沿,而且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5.倡导生态文明底色。倡导生态文明底色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色,通过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质生产力绿色属性的具体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在赋予生产力以生态维度的同时,还赋予了物质财富以生态内涵、赋予了价值财富以生态动力,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
6.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命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建设有为政府。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引导和支持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增加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快推动有组织科研。政府要充分认识自身定位,持续优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工具箱,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财政支持、金融优惠等方式,提高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引导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形成有效市场,高度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科技成果能高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通过市场力量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进而催生新质生产力。三是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有为政府要引导有效市场,防止市场失灵;有效市场要服务于市场主体,支持政府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实现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市场的高效配置之间的高效协同。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对世界各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意义。
1.为发展中国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实现自身发展指明方向。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新的主导形式的生产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热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网力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算力,体现了生产力的跃迁和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阐述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路径,指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培育路径,为发展中国家抓住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指引了方向。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主要动能,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能够对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效率、产业升级、发展新动能、治理能力、产业体系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促进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快形成数字生产力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我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也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指明了方向。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时间窗口”,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多元化的创新路径和方向中把握战略重点,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生产力水平和发展阶段的跃迁。
2.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新方案。全球性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威胁着人类家园的安全,人口、资源、贫困问题困扰着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总量、控制温室效应是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新质生产力是驱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一般意义的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理念的生产发展能力,要求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寻求自身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易言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的必由之路。
3.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复苏乏力,亟须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世界各国都致力于以科技创新塑造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能够开辟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新领域、新赛道、新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的现代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此外,新质生产力将以创新为引擎,深刻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由此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4.为全球经济合作带来新机遇。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使各国拥有了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先进的数字技术和高效的生产方式使全球产业链更加紧密相连,为各国提供了更为便利和高效的贸易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在开放中不断拓宽生产力要素系统的边界,支撑生产力结构系统的转型升级,并驱动生产力功能系统的整体协调与全面发展,从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打破传统的地理和时空限制,促进企业间的深度跨国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分享创新成果、合作开发新产品,从而在全球市场上迅速响应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这种深度的国际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将促进全球性的产业协同和价值链整合。各国企业通过分享技术、共同研发,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全球性的生产网络。这种国际化的产业协同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将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5.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形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属于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演进的一股重要力量,会加速推动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从而影响人类社会上层建筑,进而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强调“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的重要观点,将对生产力的理解从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推进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力,拓展了生产力的内在维度和文明视野。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引领生产关系朝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不断完善,既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形态。
6.为世界生产力理论体系增添新内涵。每一轮科技产业革命都会催生新的主导形式的生产力,都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进行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力发展的系统理论阐释,代表了生产力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成为继“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之后的生产力新质态,为世界生产力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后发国家实现自身赶超的生产力发展规律,也指明了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发展中国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参考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引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生态文明底色,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根基。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发展中国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自身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状态提供了中国方案,具有显著的世界意义,将对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测度指标体系、发展规律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号:23AZD027)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作者:余东华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END


--------------------------------------------------------------------------

  
投稿邮箱
tjshkx@126.com
网络投稿系统
https://tjsk.cbpt.cnki.net/



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意见。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特别声明。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都将进入以上电子出版物,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服务的报酬,不另计酬,凡有不同意者请特别声明。本刊严禁一稿多发,来稿不退,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编辑:杨晓丽

 审核:孙誉奇

 终审:时世平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1年创刊,创刊三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并以一个个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