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国家的一般特征

文摘   2024-08-12 14:00   天津  



本文发表于《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注释从略。





摘要:在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既要强调国情和特色,也应重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特色是在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其实质内容是人类的实质性、根本性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经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作为现代化内核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塑造,进而体现基于国情的、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发展路径和发展成果。
关键词:  现代化国家  经济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许多国家仍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如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国家甚至还没有开启现代化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要符合本国实际,也都具有本国特色,但与此同时,所有的现代化国家都遵循一些基本规律,具有某些基本的、共同的特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既强调基于中国国情的个性和特殊性,又强调遵循现代化国家的一般规律。特色以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为基础。有鉴于此,本文将在分析现代化的历史性和动态相对性基础上,重点探讨现代化国家的一般特征。

一、现代化的历史性和动态相对性

关于现代化(modernization)的定义一直没有统一的表述,我们在此不做语义上的辨析,而是从实质性内容和时间维度阐释现代化这一概念。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具有时间性,也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其实质内容就是人类的实质性、根本性的发展和进步。

(一)现代化的历史性

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者基本达成的共识是:现代化是以工业革命为核心动力推动人类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过程。工业革命是人类开启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最早发生在英国。在此之前,人类长期处于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生活质量的提升、科技水平的进步都极其缓慢,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长期以来变化不大,人类主要处于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的阶段,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工业革命打破了这一状态,由此工业革命就成为了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但是,不能把现代化简单理解为“工业化”或“办工厂”,它也包括对传统农业的工业化改造,即农业实现机械化、大规模、标准化和高效率生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业产业化”。事实上,“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英文表达都是industrialization。由此可见,现代化的关键是工具和动力,是人类突破自然和人力的局限,制造出大规模、标准化、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生产自身所需要的产品(包括农产品)。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相辅相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仅仅依靠分散的个体,既不能制造也不能使用这些工具,工人需要聚集在一起分工合作按流程生产,由此导致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此外,由于工业化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地区和人群都基于自身和当地资源禀赋进行生产,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生产能力也有了巨大提高,促进了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大大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市场化由此也成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仅就经济意义而言,人类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三位一体的过程,工业化是技术和财富创造能力的现代化;城市化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市场化是人们经济交往方式或交换机制的现代化,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人类现代化的起点是最早开始的工业革命,但我们认为,工业革命并非突然和偶然发生的,需要科学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长期积累,因此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作为人类现代化的起点或前奏,而把工业革命作为开启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比较合适。逻辑上和历史事实都是,工业革命源于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源于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源于教育革命。近现代的教育革命(包括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的革命)对人类的启蒙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能较为充分地解释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即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非常发达,创造了辉煌的、领先于世界的传统农业文明,却没有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开启现代化进程,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落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二)现代化的动态相对性

所谓现代化的动态相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欧洲率先开启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中,现代化是相对于欧洲中世纪的落后、专制、保守状态而言的,现代化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因此,开启和追求现代化具有价值属性。二是实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终结,现代化永远都是相对的,现代化水平会不断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历次工业革命就是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但是,是否实现现代化与现代化水平提高仍具有本质差别,是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无论哪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都需要基于自己的独特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而展开。现代化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内容和过程是共同的和不可忽视的,现代化的结果或者衡量是否实现了现代化的基本标准是共同的。但是,所有的现代化国家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特征,才可以被称为现代化国家,特色是在共性的基础上塑造和体现的。此外,从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和文明的进步的意义上看,现代化又不完全是相对的,不是只有最发达的国家或发展居于前列的部分国家才是现代化国家,只要达到现代化国家的标准、符合现代化国家基本特征的国家都是现代化国家。

二、基本特征之一:经济现代化

现代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是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的判定标准就是是否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经济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一物质基础,其他方面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实现。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符合基本事实和常识。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工业化或工业革命使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动力装备和生产工具制造技术的革命,使人类的生产能力远超自身体力,可控可用的资源范围不断扩大。这种财富创造力的革命源于生产技术革命,而技术革命及其依赖的科学革命、教育革命,都集中体现在工业革命上。当然,单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并非所有工业化国家都一定会发生技术革命,部分国家完全可以利用先行创新国家的技术推动本国的工业化进程。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以后,并不意味着它的工业就不再发展进步了,而是此后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工业的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如工业的能源消耗水平、环境污染程度不断下降,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等。

那么,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是什么?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所谓的“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标准,认为工业化率20%~40%是工业化的初期水平,40%~60%是工业化的中期水平,60%以上为实现了工业化。但笔者认为,工业化的本质特征不是一定水平的工业化率,而是机械化生产,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这不能用工业化率简单度量。此外,经济现代化还包括农业现代化,即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全部都是农业,如果农产品也能够实现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流程化生产,即实现了农业产业化,我们也应该认定其实现了工业化,这同样也无法用工业化率来衡量。

还有一种观点有待商榷,即按三次产业的比例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现代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认为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的国家,产业现代化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高级。其实,这是以当前发达国家的产业比例作为参照系定义和比较的,不仅在理论上不成立,而且可能对实践产生误导。这是因为,理论上而言,产业结构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是否合理的区别。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是是否与资源禀赋结构匹配。产业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技术水平(包括生产工具的技术、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及能耗和功能等),而不是某一产业所占比例。有的国家第一产业比重很高,也有可能是实现了产业现代化的国家,因为工业化本来就包含了“农业工业化”或“农业产业化”。

工业化的推进将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居民因工业化而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果,与工业化相辅相成。工业化大生产要求分工合作、流程化作业和集中生产,企业为获得集聚效应而不断集中,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至工业和其他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及其家属也开始向城市迁移。一般认为,城市常住人口比例达到70%即可视为完成了城市化。其实这也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是普适性标准,具体标准因国情而异。除人口比例外,还需要考虑城市化质量,如单位城市面积的经济产出和财政收入、人口承载量、居民生活质量即发展指数、城市的带动作用等。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一些国家可能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转移,此时用城市人口比例衡量城市化水平可能也不尽合理。

市场化也是经济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工业化之前的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属于自然经济,资源跨区域、跨主体配置的需求不大,产品多数自给自足,交换不经常发生。工业化使人类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专业化分工条件下,产品的大量、高频率交易成为客观需要,人们的经济联系前所未有地大幅增加,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强调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古典经济学即是这一时代的产物。虽然市场化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市场机制在不同国家也会呈现出不同特色。而且,现代化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以后,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来不需要市场机制而是依靠计划机制,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马克思主义也揭示了这种可能,不过要到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那不是实现现代化的特征,而是提高现代化水平的问题。

从发展实践来看,实现了经济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经济增长率趋于收敛和稳定。笔者通过对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及其结构具有如下特征:GDP年均增长率长期稳定在3%左右,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在70%以上,拉动经济增长约2.12.3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约为0.4%,净出口的贡献几乎为零,其余部分用TFP(全要素生产率)解释。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动力结构是由现代化的内容及其进程决定的。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依靠大量投资积累物质资本的阶段已经过去,因此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而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所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方面一般呈现出大进大出的特征,进口和出口基本抵消甚至存在逆差,因此净出口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等于零。由于没有投资和出口增长的拉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只能主要依赖于消费增长。如果发达国家年均3%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中约70%来自消费增长的贡献,那么其居民和政府的收入每年至少需要增长3%(因为不可能全部用于消费),而事实上根据我们的统计分析,发达国家居民收入长期年均增长率确实等于或高于3%,政府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更是远高于3%。这种收入的高增长率基于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高端地位,特别是在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能够获得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而且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价廉物美的消费品,实际上等于间接增加了其居民收入。

对于一个国家是否为发达国家,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也都给出了一些参考标准,例如人均GDPGNIHDI(人类发展指数)、国民生活水平、拥有的技术基础设施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等。20217月,随着韩国的加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认定的发达国家已经有32个。这些参考性指标与前面的标准或基本特征并不矛盾,是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条件下的具体考量指标而已。

三、基本特征之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可见,国家本质上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双重特征,具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两种职能。无论接受哪种国家起源理论,决策和管理公共事务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但国家具体由什么机构组成、这些机构如何处理公共事务则是动态变化的。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和共同特征体现为:第一,“治权民授”,即国家政府机关和公职人员行使的公共权力是民众赋予的,而且民众有权力、途径和程序收回授予的权力;第二,民主,即民主决策和民主治理;第三,法治,即以民意授权为前提和基础立法,依法治理国家;第四,科学治理,即依靠科学的机制和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治理,包括公共权力机构的科学设置、公共权力在不同机构之间的科学配置、机构间合理的分工合作制衡关系以及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设计等。

关于民主治理,需要做一些讨论。民主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众有机会、有途径主张、表达和争取自己的权利,同时也有义务尊重别人对权利的主张、表达和争取行为。二是民众有机会、有途径依法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对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的建议和批评,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揭露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民主是民众参与国家治理或民众当家作主,民主体制下客观存在相互监督的机制。由此可以总结出民主体制或民主治理体系的优点:第一,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公共决策(包括国家战略)的重大失误,防止重大公共决策受决策者个人偏好的影响。第二,从机制、通道、机会上保证了所有个体或群体都能够主张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保证了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权利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体现了法律上的人人平等。第三,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民众及其组织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和监督国家治理。第四,由于有权力制衡机制和民众监督机制,民主体制相对能够较好地抑制公权滥用和腐败行为。第五,民众有发表言论、表达意见的法定渠道和方式,能够避免社会不良情绪的积累和集中爆发,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平衡和稳定。但同时,民主治理体制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一是决策效率低。一项决策从提出到决定,要经历比较多的环节和程序,久议不决是常态。二是治理成本较高。不同群体意见难以统一、不同机构相互制衡拖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三是难以保证真正公平。虽然做到了形式上、程序上的平等,但民主决策的实际结果还是会体现阶级或阶层意志。四是难以避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困境和公共决策过程中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困境。

因此,民主治理需要结合科学治理,特别是面对委托代理关系时,如何构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一个科学问题。首先,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性依赖于构建治理体系的人性假定前提是否科学、客观。人类发展至今,多数人在多数条件下都是理性经济人,因此,假定公职人员是理性经济人,即有机会就会谋取私利,是科学合理的。这意味着构建治理体系的激励约束机制时,对公权行使者的约束必然主要依靠他律,即依靠严格的法律制度。以这样的假定为前提的国家治理体系自然就是法治体系。其次,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性要求合理设置不同的国家机构、界定其职能、配备相应的公职人员并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由此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和相互制衡的良性关系,并且用法律法规确定下来,这是科学性和法治性的自然统一。最后,国家治理的科学性还包括配置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当然,强调治理的科学性不等于国家治理的科学主义,尤其不能迷信技术手段和设备,因为所有技术和设备最终都是由人操作的,用不用、如何用、怎么用,取决于人,因此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遵循法治性和科学性原则是最为重要的。

虽然不能把民主治理和科学治理理想化,但是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相结合无疑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基本特征。其中法治化是保障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硬核条件,而法律的权威性取决于“谁来立法”,必须是立法机关按照科学程序立法。没有法治化,民主不一定科学或者不一定能与科学性结合;没有法治化,即使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技手段,也不一定能为民主治理所用。在人性面前、在阶级或阶层利益关系面前,科学也是软弱的,甚至可能成为附庸。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在处理国家的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矛盾方面充分体现了民主、科学与法治的有机结合。为了保证国家的公共性,首先,需要对国家机构的职能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力进行科学界定,并形成科学的制衡机制;其次,利用法律严格界定和约束公权力的行使;最后,依靠民主监督和科学监督。只有这样,具有阶级性的国家才会在国家的阶级性与公共性之间内生地、理性地、最大限度地寻求一致或避免矛盾激化。“后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启示下,基本上建立起了比较科学的公共福利体系,也对劳资分配关系进行了调整,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的平衡。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走向了现代化,也应该是“后马克思时代”的事情,马克思对当时资本主义的批判客观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无论在民主化、法治化还是科学化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弊端,在此不再展开分析。

公共事务管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公共事务处理和决策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类别分层分类处理和决策,第一层次的事务是选择代理人和构建基本制度这类重大事务,往往必须由全部团体成员和全部公民参与决策,例如,选择国家首脑或政府行政长官、选择国体和政体、制定宪法等;第二层次的事务是其他制度的构建,包括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等,一般采取代议制民主方式,即委托一些有能力、有代表性的民意代表代理履行公民或民众的意愿;第三层次是日常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这些职责由民众直接选举(普选)、间接选举(代表们选举)或国家机构任命的公职人员履行。
概而言之,国家治理的本质是处理公共事务;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是民众对代理人的选择和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构建相应的激励和约束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

四、基本特征之三: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

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现代化特征,因为现代化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内容。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并不一定要求每一位国民都掌握很多具体的知识或拥有很高的学历,而主要在于大多数人能够摆脱愚昧状态,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理性应对和处理所遇到的事务。因此,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不能简单说关键在于教育,而应该是教育是否现代化。进而言之,明确现代化教育的本质很有必要。因为“现代化”是人类由传统、蒙昧状态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没有对人类的启蒙就不可能发生工业革命和开启现代化进程。使民众摆脱蒙昧状态、科学认识自然(包括人自身)和理性处理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需要依靠现代化的教育。教育能否现代化,则首先取决于教育观念的革命。现代化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类的启蒙,是使人类客观理性地认识自然体系及其内在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能够利用和改造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换言之,教育必须培养和塑造人们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发明技术、增加财富的能力。这是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化教育的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欧洲之所以能够率先发生工业革命从而率先实现现代化,根本上就在于其率先实现了教育革命,建立了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包括率先创办现代大学。以文艺为突破口的“文艺复兴”本质上是对人类的启蒙运动,其后的“启蒙运动”则是对人类的进一步启蒙,它们是开启和持续推进教育革命进而引发科学革命以及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基础。

判断一个国家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的标准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多数民众对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有科学、理性的认知,可以有宗教信仰,但没有权力崇拜并少有自然崇拜。第二,对自我、他人、自己的国家和世界有客观理性的认知。第三,既认可和接受人类文明成果、共同价值观、科学共识和常识,又对本民族文化特色自觉和自信,同时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特色予以包容和尊重。第四,勤于和善于反思。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其国民都具备一种常态化的思维习惯,那就是勤于和善于反思和自我检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第五,公权力行使者对权力来源保持清醒,能够内生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谨慎行使权力。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权力行使者过度自我膨胀,滥用公权、藐视民众,既说明该国家没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也是其国民素质没有达到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也体现在具体事项上,例如,如何认识自然灾害、遇到不良事件或自然灾害时如何反应和应对、民众是否具有社会公德心、人与人之间是否有起码的信任和尊重等。

总之,在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既要重视国情和特色,也要重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现代化国家的一般性、基本性特征,特色很重要,但特色是在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一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作为现代化内核的基本内容建设和基本特征塑造,即经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

(本文作者:黄少安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讲席教授)


END


--------------------------------------------------------------------------

  
投稿邮箱
tjshkx@126.com
网络投稿系统
https://tjsk.cbpt.cnki.net/



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意见。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特别声明。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都将进入以上电子出版物,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服务的报酬,不另计酬,凡有不同意者请特别声明。本刊严禁一稿多发,来稿不退,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编辑:杨晓丽

 审核:孙誉奇

 终审:时世平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81年创刊,创刊三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倡导“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传播新信息”,并以一个个选题、重点栏目形成了刊物独具的特色风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