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补肾汤
〔功能主治〕益气化瘀、温阳利水、补肾培本。用于慢性肾炎,络脉瘀滞,肾气亏虚,水湿潴留,气化不行,肾功能不全,缠绵不愈者。
〔组成〕生黄芪30克,淫羊藿20克,石苇15克,制附子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全当归10克,川断10克,怀牛膝10克。以益母草60-120克煎汤代水煎药,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脾肾两虚为慢性肾炎的内在主要因素,又以风、寒、湿、热为诱因,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构成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当标本两顾,补泻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
方中黄芪益气固本,促进血液循环,兼有利水之功;淫羊藿温补肾阳,祛风湿;附子辛热,补阳益火、温中焦,暖下元,脾肾阳虚是慢性肾炎全过程中的主证,黄芪、淫羊藿、附子最为关键,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者,均应选作主药;石苇为利水通淋专药,能消除肾小球病变,抑制过亢卫气;川芎活血理气;红花活血破瘀生新,且有降压之功;当归补血活血;川断利水消肿。重用益母草代水煎药,有明显的活血利水作用,且能消除尿中蛋白。
〔加减〕◎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严重蛋白尿者,去黄芪、红花,加连翘18克、漏芦18克、巴莫18克、地鳖虫9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4.5克;
◎各型慢性肾炎以肾功能低下为主者,加炮山甲片7.5克;临床辨证为阳虚,加肉桂4克、鹿角霜10克、巴戟天10克;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5克、龟板15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
◎尿蛋白增高者,加金樱子12克、芡实15克、益智仁12克;
◎脾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怀山药20克、苡仁米30克;
◎浮肿明显并伴高血压者,加水蛭1.5克(研末装入胶囊早晚分吞)以化瘀利水;
◎尿少且短涩者,加蟋蟀18克、沉香4.5克(共研末入胶囊,每服6粒,一日三次)有较好的利尿之功;
◎尿中颗粒、透明管型多者,加熟地黄20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5克;
◎血尿者,加琥珀3克(研末分早晚吞服)、茅根30克;
◎血压高者,去川芎,加桑寄生30克、广地龙15克;
◎血胆固醇高者,加泽泻15克、生山楂20克;
◎非蛋白氮及肌酐明显升高者,加生大黄10-20克、丹皮12克、六月雪30克、扦扦活30克,并配合中药煎液灌肠;
◎浊阴上泛,呕吐、眩晕,服药困难者,改用生大黄10-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六月雪30克、丹参18克、生牡蛎30克等,煎成200毫升作保留灌肠,每日二次,并配以"醒脑静"治之。
〔按语〕人的体液排泄,主要依赖脾肾两脏。脾虚则水液难以蒸化,停滞而为肿;肾主二便,肾虚则开阖不利,膀胱气化失司,水湿停滞,形成水肿。水为阴邪,得阳始化。
历代医家治慢性肾炎均注重温振脾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此法在治疗慢性肾炎(水肿)日久者,常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慢性肾炎,脾肾两虚为发病的内因,风、寒、湿、热诸邪为发病诱因,脏腑、气血、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是发病的病理基础,治则上应标本两顾,补泄并举,益气化瘀,通腑泄浊。
方中之药大多温热,以苦寒益母草为使,可防热药太过,且增强活血利水,甚为巧妙。益母草利水消肿必须重剂,对血瘀水阻或水气同病之肿胀,屡试不爽。
在慢性肾炎尿毒症阶段,治肾同时,必须配合化湿热、利水毒、泄浊瘀之品,方能逆转,绝不能只治其本,不治其标。
患者服药困难时,以汤药保留灌汤,力图转机,这在各科疾病中医诊治领域中,皆可借鉴。
合作、入群┆ 个人微信: 526711621
喜欢收藏偏方的朋友请关注小号👇
声明:本文旨在学习和弘扬中医文化,不构成专业建议。盲目试药后果自负,本文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资料可能来源网络,受到版权保护,侵权即删。参考资料:《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张丰强 郑英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