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肝缩脾方(赵绍琴)
〔组成〕柴胡6克,黄芩10克,蝉衣6克,白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水红花子10克,炙鳖甲20克,生牡蛎20克,生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临床多用于早期肝硬化,肝炎晚期,表现为胁痛、腹胀、症瘦、舌质有瘀斑、苔白、脉弦涩等,证属气滞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或倍量研末蜜丸,重10克,日二次,每次一丸。
〔方解〕柴胡疏肝理气开结;黄芩清热利胆;蝉衣、僵蚕、片姜黄、生大黄为清;杨栗山名方升降散,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阴阳气血;水红花子活血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消积导滞,开胃增食;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消症瘕。诸药合用共奏行气、开郁、活血、利水、软肝缩脾之功。
〔加减〕肝功异常,舌苔黄腻有湿热征象者加茵陈30克、土茯苓30克;
◎脘痞厌食、呕恶、苔白腻,湿阻中焦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姜半夏10克;
◎胸胁不适,善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明显者加佛手10克、香附10克;
◎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弱,气虚明显者加太子参6克、白术10克;
◎心烦易怒,舌红起刺,火郁证显者加黄连6克、胆草3克、丹皮10克;
◎舌质红绛,苔少且干,肝肾阴亏者加生地2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
◎血虚者加阿胶10克、当归10克;中阳不足,畏寒肢冷者加干姜3克、吴萸3克;
〔按语〕肝硬化早期,临床表现总以肝脾肿大之邪实为主。治疗时不应因正虚而纯用补剂,否则痰瘀胶结更甚;也不可因邪实而攻伐太过,与病无益。不可速决,只宜缓图。用药上更应讲究,不可鲁莽。赵老方用升降散既别出新裁,又符合本病病机,且无伤正之弊。僵蚕、大黄又有推陈致新、祛浊升清之功,对于肝硬化的恢复大有益处。《伤寒温疫条辩》云:"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散逆浊结滞之痰也……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大黄《本经》谓其"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2.舒肝开肺汤(印会河)
〔组成〕柴胡10克,赤芍3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生牡蛎30克(先下),广郁金10克,桃仁10克,土元虫10克,紫菀10克,桔梗10克,川楝子12克。
〔功能主治〕舒肝开肺,通利三焦,活血消胀。用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所致的肝性腹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柴胡、当归舒肝养肝;赤芍、丹参、郁金活血化瘀;川楝子泄肝止痛,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桃仁破血行瘀,以泄血结;土元虫、牡蛎能磨化久瘀,软坚消积;紫菀、桔梗宣肺通便,通利三焦,畅气消滞,从而消除腹胀。
〔按语〕印老治疗肝性腹胀,擅用桔梗、紫菀。认为它们能通利三焦;三焦通利,则气畅水调,腹胀自消,开从肺论治肝性腹胀之先河。考《本经》谓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别录》谓其:"利五脏肠胃……下蛊毒",《大明》谓其"破症瘕",《指掌》谓其"为诸药之舟楫"等等。紫菀《本经》谓其"去虫蛊痿辟,安五脏",张石顽谓其"能通调水道"等。可见,用于腹胀,古人早有认识。
合作、入群┆ 个人微信: 526711621
更多医案医方请关注小号👇
声明:本文旨在学习和弘扬中医文化,不构成专业建议。盲目试药后果自负,本文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资料可能来源网络,受到版权保护,侵权即删。参考资料:《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张丰强 郑英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