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庞宇佳 程涵
小剧场配音:傅博文 尚远
全明星出马 编写教材
打好“三科”基础 重中之重
如果有人问您,中小学时上的哪几门课程对形成三观的影响最大?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避不开这三个:其一是帮助咱们树立正确三观的道德与法治课,其二是了解中华文化必备的语文,而其三则是知古鉴今,以史为镜的历史,而这三门便是刚刚说的“三科”。
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中小学三科教材应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毕竟学生们用什么、学什么,不仅关系着个人成长,更决定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那么,如此重要的任务,该请谁来担任总主编,才能镇得住场子、把得准方向呢?经过认真的推荐和遴选,最终有三位先生进入了中央的视野。
2011年秋天,教育部专程拜访了我国著名的德育专家,同时也是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的名誉所长鲁洁教授,邀请她出任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总主编。
鲁洁老师在带领编写团队时,一再强调要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尤其在编辑们遇到瓶颈时,她更是鼓励大伙儿直接去问问学生,因为只有知道了他们的困难在哪里,才能写出既受孩子们喜欢,又适合他们成长的教材。
而此时,同样在为统编教材孜孜不倦工作的,还有身在北大燕园的语文教育学家——温儒敏教授。
18岁时,温儒敏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后又在北大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并留校任教。他还先后出任过博士生导师、北大出版社总编、北大中文系主任,对于语文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
温儒敏教授
自1958年汉语拼音出现以后,绝大多数的语文课本都采用先学拼音后学字的编排方式。然而,温儒敏却大胆变革,在统编语文教材的第一页,赫然用楷书印出了六个大字:天地人,你我他。天地人选自传统蒙学读物的《三字经》。为什么要这么改呢?
原来,在编辑们看来,拼音只是拐杖,汉字本身才是文化的象征。毕竟您想啊,往前倒个几百年,老祖宗们学汉语的时候,哪儿有拼音啊?因此,只有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了解这背后的文化,产生学写汉字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起新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
最后咱再说说历史教材,在统编三科中,历史其实是最早启动编写的。为了编好教材,教育部特地请出了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原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原校长——齐世荣教授。
在编教材时,齐先生除了带领团队外,很多时候都亲力亲为。课本中的每一句描述,他都要反复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遇到难解的地方,他就亲自动笔来写。这样出来的教材,几乎能保证每句话都找到依据,甚至是出处。
齐世荣教授
同时,为了让教材更加客观公正,齐老先生还拉来了自己的好朋友——曾担任过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的金冲及先生。尽管当时,两位老先生都已达到了行业顶尖的水平,但面对中学历史教材,他们依然拿出了匠人精神,对待每一词、每一句都毫不马虎。
与260多人的编写团队相比,审核团队则更为庞大,人数足有上千人之多。同时,为了验证教材是否真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统编教材先后在十多个省、三百多所学校中开展了试教和试用,在这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再重新修改和完善,最终才提交到国家进行审核。
而这样的审改过程,一经启动就持续了两到三年之久。这期间,国家教材委的委员们马不停蹄地工作,哪怕一个小点都绝不放过,用他们的话说,当时不光是讨论,有时甚至是辩论,辩论到激动时都脸红脖子粗地站起来说了。然而没有人会因此记恨谁,大伙儿心里都明白,这么做只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把教材编得更高水平,编得更有质量。
教育为本 “售后”更细致
2019年秋季,三科统编教材在所有年级实现“全覆盖”。可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就是,咱们国家幅员辽阔,一线教师成千上万,冲在实践最前面的他们,真的能百分百领会教材的内容,以及其中所要传达的教育理念和目的吗?
于是,为了让每位老师都吃透教材、不留死角,教育部先后对全国两百多万名骨干教师进行了面授培训,又请近千万的一线教师接受了线上培训。
而对于身在偏远地区的老师们,教育部还启动了“统编教材西部巡讲”活动。这次活动的意义可相当不一般,因为出席现场的不仅有入选语文课文的原作者,还有参与了统编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们!
换句话说,偏远地区的老师们是在和教材的创造者们面对面,您想想,这机会多难得啊!而在听过他们创作过程和背景后,他们再教起学生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您不妨回想一下咱们上学的时候,尤其是80、90后的那代人,是不是开学前几天就能领到新学期的课本?
这其实多亏了国家对中小学教材发行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为了完成这项使命,全国上下的出版社真是费尽了心思。
单就湖南出版中心一家,每年总计大约就要付印1亿8千万册教材。学生们放松休息的寒暑假,对出版社和印刷厂来说,就是“三班倒”“连轴转”的工作旺季。
而且,教材的印刷与其他书籍不同,不论是印刷的技术还是检验标准都更为严格。比如教材使用的纸张,从平整度、耐折度,乃至于反光度都有独立的标准。而在印制时,更要达到绿色印刷的要求。
那怎么才算绿色印刷呢?简单说就是从原材料、印刷过程,到最终成品都必须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像是普通油墨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长期过量接触很可能危害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教材印刷中,大多会选用大豆油墨、水性胶等绿色环保材料,而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国家对青少年们的关切和重视。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