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加拿大码头的罢工终于平息,这边厢美东工会谈判传来了坏消息。美东时间本周二,美东工会ILA宣布提前终止了和雇主USMX的谈判,目前还没有下一次会谈的时间,美东墨湾码头二次罢工的风险陡增。USMX在官网上的申明写的很文绉绉,读来甚至让人感觉有点委屈:有些已经在码头用了几十年的科技(特指自动化)工会现在都不同意,这该如何迎合未来供应链的需求啊?USMX一再强调推行自动化不是要消除工会就业机会。ILA显然不这么认为,他们的声明更加直接,也透露了更多信息。本周一双方会谈在新泽西的Teaneck举行,原计划四天的会议因为ILA反对USMX试图在合约中加入实施码头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语言而提前在周二下午终止,谈判陷入僵局。ILA坚持认为USMX此举将削减ILA工作机会,而这是他们的底线,坚决不能答应。ILA 开始老调重弹:赚取了几百亿美金的(外国)船公司们终于“暴露”出最终目的:消除尽可能多的工会工作,用机器取代工人。工会重申为了赢取一个公平体面的合同一定会坚持立场,10月份三天的罢工就是他们坚决斗争不惜做出牺牲的最好证明。
之前说过,工会谈判中码头自动化问题向来都是最难的,此前的工资待遇只是“前菜”,虽然这次涨薪幅度有点猛,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加薪的成本很容易算出来,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没几个来回就达成协议了。接下来的“硬骨头”有点难啃了。码头和船司们既然已经答应了创纪录的加薪幅度,增加的成本想通过码头效率的提高来抵消。在美国新建或扩建一个集装箱码头工程浩大,成本极高,关键是很多码头已经没有额外的空间扩张了。通过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提高现有设施的效率几乎是唯一的出路。据消息人士透露,引发此轮谈判破裂的是码头使用的带有实时定位信息的吊机,以便实现更精准的操作。工会员工不在机器上操作,而是坐在控制室远程操控。虽然目前的合约已经禁止东岸墨湾码头自动化,ILA工会主席想通过这次谈判加入更加严苛的规定,彻底堵死码头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口子。他认为一旦开了半自动化的口子,下一步就是自动化了。USMX的美好想法遇上了誓死不退的ILA工会,双方何时并如何妥协达成共识的不确定性又给业界再次带来久拖不决的担忧。如果不能在1月15日达成协议,美东墨湾码头二次罢工的风险无疑是真实存在的。如果1月15日真的罢工重现,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改变了。10月1日罢工的时候,担心罢工对选情造成负面影响的拜登政府高调介入,“逼迫”船公司答应工会的涨薪要求,罢工仅仅三天后结束,工会成最大赢家。不过,如今大选结束,白宫易主。新总统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刚好是1月15日大限的5天后。如果1月15日真的罢工,还剩5天时间执政的拜登政府有多大意愿和决心介入调停?失去了民主党“保护伞”的工会跟共和党新政府下际遇如何变化? 川普上台后如何处理工会关系和解决潜在罢工危机还是个未知数,如果真的发生罢工,川普政府会启动Taft–Hartley法案叫停罢工吗? 上一次启动该法案的总统还是2002年在任的小布什总统。从事美线的老朋友可能还记得当年的事情。2002年美西工会合同7月1日到期后,双方未能达成新协议。工会开始怠工,资方忍无可忍,在9月27日宣布lockout, 阻止工人进入码头上班。11天后的10月8日,小布什启动Taft–Hartley法案,法庭勒令码头重开,并给双方80天的“冷静期”,后来终于在“冷静期”到期之前达成新协议。从中国基本港到美东,快则30天,慢则40天。从越南到纽约因为要绕行南非,船期高达45天左右。货主们又要做出选择: 是继续发往美东还是改道美西?从航程来看,11月底到12月初是发往美东最后的窗口,再晚的话有可能赶上美东墨湾潜在的二次罢工。12月中旬开始发往美西是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除非11月底前谈判传来好消息。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的观点和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和决定的建议,请自主决定您的行为。但凡通过本号与其它网站的链接而获得的其它网站提供的网上资料及内容,仅供浏览和参考之用。因客观条件限制,本号无法辨别真伪,请对相关内容自行辨别及判断,本号不承担任何责任。对于用户通过本号有关服务之广告、信息而购买或取得之任何产品、信息或服务,本号亦不承担质量保证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