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世俗认知层面认为是正的事物,并不一定存在;因为(一般人认为)真实存在的色法是正。”
但是,世俗认为是“正”的却不一定是“正”的,甚至都未必存在。比如说,凡夫都认为存在的事物是有自性的,但有自性的事物并不存在。这里举的例子是,色法——世间人认为色法是谛实有的,但这在应成的宗义里是不成立的。
“以观择究竟之量所量得的任何事物,而此‘观择究竟之量’,(是因为)观待于其所量之事而成为‘能观择究竟之量’,这就是胜义谛的定义。例如:瓶无自体。”
和前面一样,我们基本可以简化为“胜义理智量的所缘境,就是胜义谛的定义。”他后面的那句“此‘观择究竟之量’,观待于其所量之事而成为‘能观择究竟之量’”,是为了限定这个“胜义理智量”或者“观择究竟之量”必须只观察胜义谛。旁人来看,这句话有着“自己证明自己”的罗嗦,但放在这里却有不得不如此的苦衷——他怕这个“量”去缘世俗谛。
“胜义谛”的这个“胜”可以理解为“最胜”,也可以理解为“胜义理智”(缘空性的智);“义”,就是“境”;“谛”,就是真实。
世俗谛的世俗,是指“覆俗”,就是障碍见到真实。“世俗”的意思,有“覆”的意思,也有世间名言的意思,也有缘起的意思。世俗“谛”的“谛”,不是真正的“谛实”,而是在世俗面前“现为谛实”。
“胜义谛的分类,同前。”
胜义谛的分类同前,意思是,胜义谛空性,可以分为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或者四空,也就是“内空、外空、内外空……”。说起来,在唯识部分虽然没提到,但唯识也是承认的,只是其中三两条“空”的内容和次序与中观不同,但是他们的来源都是《般若经》。所以,这二十空(十六空+四空)、十八空其实是大乘的通说。
唯识的十八空,可以看《辩中边论》《十八空论》,中观的十八空、二十空,可以看《大智度论》《入中论释》,两家大同而小异。已经有好几个人写过这个(中观、唯识十八空的比较)题目的论文了。其实也可以从梵文诗颂的角度来看这个十八空、二十空,看看唯识和中观的十八空之次序差别,是不是和诗颂化的十八空(二十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