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颂要释》笔记001·001
这次我们讲《唯识三十颂要释》。《唯识三十颂要释》,它是一个敦煌文献,顾老以前给我们讲唯识就是用的这个本子,用的是金陵刻经处的本子,我们现在手上的是《大正藏》的本子,来源都是敦煌本,原件今天在英国大英博物馆。
为什么我们要用《唯识三十颂要释》这个本子呢?因为它的篇幅比较合适。如果讲课用《唯识三十颂》的话,它的篇幅太小了,用《成唯识论》呢,又有十卷,它的篇幅又太大了,这个《唯识三十颂要释》,大概是两到三卷的篇幅,那讲起来差不多,比较轻松一点,也不至于太难、太繁。
按照顾老的说法,《唯识三十颂要释》里面的说法“全都是”从《成唯识论》里面摘录出来的。今天我们看起来呢,应该是“不都是”,有一大部分或者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成唯识论》直接摘录的,但是它自身独有的东西也挺多,所以它不叫《成唯识论抄》。
《唯识三十颂要释》作者是谁呢?以前不知道啊,顾老当时也说不知道。敦煌本是一个残卷,缺的前面一部分,也缺了作者,所以一向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是后来有周叔迦居士做了考证,认为作者是敦煌昙旷。他这个说法我考察了一下,觉得有道理啊,确实作者应该是敦煌昙旷。
昙旷法师是在以前中国佛教史当中基本上没这个人物,但是今天出现了有很多昙旷法师的文献,都和敦煌藏经洞有关,最重要的其实这篇——《大乘二十二问》。
敦煌藏经洞保存的一些文献里面有很多唐代敦煌唯识方面的作品,特别是昙旷法师的这一支,留下了不少的讲记。
那么昙旷法师的师承是什么呢?
据有些日本人认为,昙旷法师的师承是圆测法师这一系的,但另外,在昙旷法师的作品当中,大量地引用了窥基法师——基大师的作品。对基大师也非常的尊重,所以跟基大师是不是有关?不算太清楚,但是他非常非常尊重啊,这个称基大师不称名字,称叫慈恩大师。这是不是跟他们跟窥基大师系统的也学过啊?
那么唯识系统当中,嗯,就是比较专业的唯识系统当中啊,一般不称“窥基”啦,内学院系统一般都称“基大师”。现在因为“窥基”这个词啊,《宋高僧传》里才出现的。那一般文章里他自称是“大乘基”,很多其他的唐代文献也都是称“基大师”。“窥基”这个名字很晚才出现,宋代才出现,而《宋高僧传》又号称质量差。而且,据这个音义学的考证,“窥”和“基”在当时是同一个音(或者说发音很接近)啊。所以称“窥基”可能会有问题啊,但是基大师这个是肯定没问题的啊。平常讲的“窥基大师”,我们有时候为了习惯讲起来方便一点,我们也就称“窥基法师”了,实际上内部啊,唯识系统内部多称“基大师”,我们自己也多称他为“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