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那利群岛(Canarias)位于非洲大陆西北角的大西洋上,是西班牙的海外自治区。长期以来,这片土地因其丰富且多变的自然景观、怡人的气候以及合适的地理位置受到欧美游客的欢迎,是非常老牌的度假胜地。
我对加纳利的了解始于我的朋友 @Cap. Z 的推送。几年前,他在他的公众号:@沧海微木 中详细记录了他在加纳利群岛中的特内里费岛(Tenerife)和拉帕玛斯岛(La Palma)的见闻,当时便让我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兴趣;去年,我又读到植物地理科班出身的公众号:@植被探索纪 留下的多篇特内里费岛的深入而详实的植被记录(偏重系统性的讲解)和 @异草志 的特内里费岛深度游记(偏重大量的惊艳照片),我更加觉得这是一个作为自然爱好者应该要去一去的地方。
我的加纳利旅行计划因为工作过于繁忙和缺人开车一推再推。终于,在今年冬天,我终于腾出了时间,也找到了靠谱的@nm 大师开车(非常感谢大师这一路上的辛苦驾驶),总算开启了这趟加纳利之旅。
前面提到,我并非第一个用中文记录加纳利自然观察的人,很多人都留下了非常详细且颇有参考价值的游记。既然如此,在这次的游记中,我将回归“游记”这一最本源的模式——我希望能用文字和图片详细地、如同流水账般记录这一趟漫长旅行中每一天见到的各种风物——这个系列甚至会更加偏重攻略性质,经常会提到“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和“只有踩过坑才能得出的经验之谈”。我也希望这种形式的推送能给大家带来不太一样的体验。
文末,我会附上我个人读过的几篇他人的加纳利游记。
Day < 0:行前准备与行程安排
由于凑齐出行条件不易,我是抱着“不用再去一次加纳利”的心态来安排这趟长行程的。考虑到加纳利一共有七座主要的海岛,部分海岛之间的地形、生境和物种组成都有较大的差异,我们最终采取了“跳岛行”的旅行策略,即通过渡轮在几个岛之间往返,我们的具体行程是:大加纳利岛(Gran Canaria,入境)-> 特内里费岛 -> 富埃特文图拉岛(Fuerteventura) -> 兰萨罗特岛(Lanzarote)与富埃特文图拉岛(当日往返于兰岛和富岛) -> 大加纳利岛(离境)。
“跳岛行”的优点和缺点都显而易见:能够有机会遍览不同海岛的风光、生境和物种;但接驳不仅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渡轮船票也不算便宜。现在回头来看,单纯就自然观察而言,特内里费岛和富埃特图文拉岛是我们去过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加纳利海岛:前者包含加纳利最具特色的阔叶林、松林、火山、半荒漠等多种生境,且岛上的旅游业发达,配套设施完整——可以说,如果只能去一座岛的话,特内里费是毫无疑问的首选项;而后者则正好有着特内里费缺乏的典型荒漠生境,同时其海滨风光也非常怡人。
特内里费岛的标志性景观:海拔3718米的泰德峰(Teide)。它不仅是一座活火山,还是所有大西洋岛屿中的最高峰。
而在我心目中,特内里费岛最值得一看的还是北部阿娜加山(Anaga)上的森林——这里有着西古北地区相当少见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和温带雨林景观,非常震撼。
同属加那利群岛的富埃特文图拉岛则主要以荒漠和半荒漠为主,和特岛山地郁郁葱葱的森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富岛的海是如图所示的翠蓝色,是完全不用后期,所见即所得的那种翠蓝色。
关于目标种的预习,我们提前查阅了多个自然记录网站上的物种记录,主要关注“我们大概率能看到什么物种”和“我们想看的在哪能看到”两个部分——其实,这算是信息时代以来自然爱好者出行前的常规流程了。
不过,我在这里仍想补充一些在别的加纳利游记和攻略中不常提及的要点:其一,在观鸟方面,我们对于海岛鸟类的认知常常基于国内的海南岛、台湾岛以及诸如婆罗洲这样的东南亚热带海岛之上,因此我们总是会更多地关注海岛鸟类中“特有”、“与大陆地带不同”和“丰富”的那一面。但在我们实际探寻加纳利群岛之后才发现,加纳利虽然有多个特有鸟种,但总体能见到的鸟种数其实非常有限——因此,单就从观鸟的体验而言,在行前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对鸟种数抱有太高的期待,而是更多地去观察这些种类有限的鸟类是如何在这片面积有限的土地上生存和演化的,可能才是加纳利乃至海岛观鸟的正确打开方式。
加那利群岛的代表动物:金丝雀(Serinus canaria)在加纳利群岛的很多地方都是当地最常见的鸟类之一。
其二则是与低鸟类多样性相反的高植物多样性:加纳利的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都很高,路边貌不惊人的一株不开花野草杂木很可能就是群岛甚至是某一座岛的特有种。因此在加纳利进行植物观察时,提前做好功课,并且不要漏拍每一个看起来不对劲的植物,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纳利群岛是景天科莲花掌属(Aeonium)植物的多样性热点地区,很多都是群岛或者某一/几岛的特有种。各种形态相似的莲花掌会出现在包括城市在内的各种生境之中,且它们的形态比较相似,较难区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装备:冬季的加那利群岛尽管低海拔地区气温宜人,但仍会有大量的降水,而且高海拔地带和荒漠夜间与晨昏的气温也可能会低至10度以下,因此如果要在冬季前往加纳利,提前准备好防雨和保暖的衣物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假如真的忘记携带,加纳利的几座大岛上还有着多座购物中心和大型户外用品商店,能够基本满足临时的需要——这点着实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好了,七七八八的内容聊得很多了,也应该正式开始我们的加纳利之旅了。
Day 0:你好,加纳利!
我到达大加纳利岛的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2点左右(加纳利比荷兰早一个小时),于是当日下午我便有时间和先到的朋友在住处旁逛一逛。因为有自驾的便利性,我们特意选择了离主要城市有些距离的海滨小镇作为住地——这样不仅方便我们随手刷刷周围的生境,性价比也比城中的酒店/民宿更高。
虽然来之前就听朋友说过“加纳利的特有种鸟类都特别常见”(当然,综合全程的体验来看,这话只能信一半),但我怎么也没想到刚出门就接连收到了三个目标鸟种,实在是来得过于突然......
加岛叽喳柳莺(Phylloscopus canariensis)应该能同时荣膺“加纳利最常见鸟类之一”和“加纳利最菜特有种之一”两项殊荣——它们常见于包括城市绿化带到高海拔山地在内的各种生境,而且在这个季节里,它们总是在不停地鸣叫,很难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
一个对于华南朋友熟悉的比喻便是:加岛叽喳柳莺就是加纳利的长尾缝叶莺——无论从叫声(call声听感高度相似)、行为和生境选择都是如此。
既然长尾缝叶莺有了,加岛的大山雀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鸟选:非洲蓝山雀(Cyanistes teneriffae)。它们同样活跃于加那利群岛的各类生境里——我之前在摩洛哥之行中不幸错过了这个鸟种,好在这一趟怎么都不可能错过它们了。
非洲蓝山雀相较欧洲本土的蓝山雀(Cyanistes caeruleus)而言有着更深更实的头部颜色,气质差异非常明显。
前面提过的金丝雀应该能与加岛叽喳柳莺分享它的两项殊荣。加岛的金丝雀活跃于各种生境之中,它们集群,吵闹且叫声多变——所以它们就很自然地充当了那个世界各地都存在的“当你听到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声音结果一看原来还是它”的令人讨厌的角色。
尽管常见,尽管活跃于人类活动的环境,但是我观察到的金丝雀却时常与人谨慎地保持着距离:它们或许能够站在比较暴露、离人不远的枝上觅食,但人一旦表现出接近它们的倾向,它们就会迅速飞到更高更密的树丛中去。
第一天有机会好好拍摄金丝雀的时候已近黄昏,画面的噪点相当重。不过这天的拍摄倒是给我了一个经验,金丝雀非常喜欢在果实丰富的树上群聚觅食,若是想在冬季近距离地拍好它们,寻找一棵硕果累累的榕树(Ficus microcarpa)或巴西胡椒木(Schinus terebinthifolius)蹲守也许是个好的思路。
除了寻找特有鸟种其实压根不用找,我们还造访了离住处不远的徒步道:巴兰科德特诺亚海滩(Playa Barranco De Tenoya),这是一条峡谷间的步道,步道的尽头是一处岩石海滩——这里算不上是什么景点,我们去这里单纯只是因为它看起来还不错,而且能够从我们的住处步行抵达而已。
步道会途经几座很有年代感的桥梁,也算是特色之一吧。
步道尽头的岩石海滩。虽然现场没有警告标识,但在途经步道中一些较狭窄的路段时,可能需要小心山谷顶端是否有落石砸下。
话虽如此,这条步道仍让我初识了加纳利的植物相——我们所处的地方位于大加纳利岛北面的海滨,此处覆盖着大量耐旱的灌木丛。
覆盖着多浆灌丛的山坡。其中不仅有不少加纳利本土植物,还有仙人掌(Opuntia spp.)等外来植物。
大戟属(Euphorbia)的几种灌木在其中颇为常见。比如还能看出常规灌木形态的尤巴王大戟(Euphorbia regis-jubae)和香膏大戟(Euphorbia balsamifera),以及叶片退化,植株好似光棍树的无叶大戟(Euphorbia aphylla)。这些大戟虽然形态各异,但其株型却颇为类似:植株整体不高,密集枝条基本都从基部的主干处发出,主干往往粗壮且强烈木质化——如果用暖湿气候环境中“既然主干有这么粗那植株理应得有那么高”的经验来看,这些生长在干旱地带的灌木就显得非常怪异而反常识了。
沟谷中的尤巴王大戟,这个物种分布于西北非地区,在加纳利则分布于大加纳利岛及其以东的岛屿。
香膏大戟的叶片和杯状聚伞花序的轴都较尤巴王大戟更短,易于区分。
完全光棍树化的无叶大戟还是加那利群岛的特有种。
有些灌木乍看之下也很有这股大戟味儿,但实则只是趋同演化的结果。比如山谷中同样常见的夹竹桃叶仙人笔(Kleinia neriifolia)。这种灌木长着酷似香肠一样肥厚且分节的枝干,叶子则集生在枝顶。如果不是正值果期,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居然是一种菊科植物。
非常怪异的夹竹桃叶仙人笔同样也是加纳利群岛的特有植物,而且可以剧透的是,它也是加纳利最常见的一种耐旱多浆灌木,在这之后我们也将多次遇到这种怪异的香肠树。
除了大戟,景天科也是适应干旱环境的一把好手。而谈到加纳利的景天科,著名的莲花掌属植物是一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类群。莲花掌属植物在园艺上的开发和应用比较成熟,商品名多为“XX法师”,因而在此之前,我也多次在植物园中见过它们。
但诚如前言,加纳利群岛是莲花掌属植物的多样性热点地区——能在原生环境中观察这种多肉植物最自然的样子,体验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只是,我完全没有想到莲花掌在加纳利生长得如此随意——比如在这座离人居环境不算遥远的山谷中,我就见到了至少两种莲花掌。
大棵的大座莲(Aeonium arboreum)正在山谷两侧开花。这种莲花掌体型较大,且花序明亮而鲜艳,很难不引起注意。
在山谷的岩缝中生长的另一种莲花掌,从植株形态和残留旧花序来看可能是另一个物种:Aeonium percarneum,商品名一般叫蓬莱阁法师(我其实纠结了一下如果有通用的商品名是否还需要额外给这些莲花掌拟一个正式一点的中文名,不过想想还是保留这种格式好了......)。
当然,沟谷中还有许多看起来没那么引人注目,但细看仍旧富有加纳利特色的原生植物。
紫草科的德凯纳蓝蓟(Echium decaisnei),这个种乍看为白花,但细看花冠上其实有着不易察觉的天蓝色肋纹。该种也是加纳利群岛特有种,它只分布在大岛及以东的富岛和兰岛。
夸张如瀑布般从岩壁上垂下的灌木居然是一种枸杞属(Lycium)的植物:缠结枸杞(Lycium intricatum),分布于西北非地区。
路边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仍然在大量开花的灌状茜草(Rubia fruticosa),是马卡罗尼西亚(Macaronesia)地区的特有种。马卡罗尼西亚指的是以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Madeira)、亚速尔群岛(Azores)和佛得角群岛(Cabo Verde)所组成的西非离岛地区,它们的生物相多有相似之处,一些物种也只分布于该区域内。
海滩和两岸石缝里生长着叶子肉质的宽叶海前胡(Astydamia latifolia),一种分布于西北非的伞形科植物。
海滩上居然还能见到很久以前国内大火过的冰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而且加纳利群岛似乎还是其原生分布地之一......
路边没什么存在感的柽柳,很可能是加纳利柽柳(Tamarix canariensis)。它虽然挂着加纳利的名头,但其实广布北非地区和地中海沿岸。
和柽柳一起没什么存在感地当着背景板的加纳利酸模(Rumex lunaria),但它不仅是加纳利的特有种,还是一种灌木状的酸模啊!
自然,作为岛屿,加纳利也不能免俗地被一些外来植物所入侵——即使在这小小的沟谷里,我也能见到好几个熟悉的身影。
熟脸之一的大叶苘麻(Abutilon grandifolium),原产南美洲。当年在华南的时候,我总是吐槽为什么身边只有磨盘草而一直没见过苘麻,没想到我居然在加纳利遇到人生中第一棵苘麻属植物。
山谷中最惹眼的外来植物还得是仙人掌。从果实的形态来看,可能是缩刺仙人掌(Opuntia stricta),原产美洲。
加纳利既是很多多肉园艺植物的原产地,许多外来多肉园艺植物也归化/入侵于此。图中是番杏科的Malephora crocea,商品名或称铜指姬神刀,原产南非。
乍看很像匍匐状大戟属植物的半浆果滨藜(Atriplex semibaccata),原产地在遥远的澳洲。
我们正在低头专心拍植物的时候,一只红隼(Falco tinnunculus)从山谷的一侧悄悄地飞了出来。于是我赶紧拿出长焦抓紧记录了几张——加纳利群岛的红隼有两个亚种,大加纳利的应该是分布于西侧岛屿和马德拉群岛的canariensis亚种。
可能是区域内种类所限,可能是每一个地区亚种都是未来拆种的潜力股,或者可能单纯就是想尽可能极致地享受识别和集邮的乐趣,不少欧洲的观鸟者似乎对各个鸟种的各个亚种都有着相当的执着——当然,我觉得我还远远没有那个热情......
总而言之,这大概就是我们第0天半个下午的所见所得。虽然远远说不上丰富和全面,但我已经开始体会到这片土地的魔幻之处了。
不过,和后面几日比起来,这一天还是太过于正常了。
请期待下一集,终于要开始正式探索大加纳利岛了!
参考资料与延伸阅读:
部分物种鉴定参考自iNaturalist:https://www.inaturalist.org/(iNaturalist. Available from https://www.inaturalist.org. Accessed 2024. 1. 5)
我推荐的加纳利群岛自然游记:
如果是想更多感受文字的美:
如果想更多感受图片的美:
如果想系统地了解加纳利(特内里费岛)的植被:
听 猎 户 说
本家生态学博士就读中,虽然看板娘是妹子但是号主还是男的,
自然和ACG爱好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自然旅行记录 生态保育杂谈 偶然说不定还有很厉害的东西
欢迎留言讨论,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在看
如需引用、使用或转载本公众号中的图文,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