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大概5300+字,但信息密度不算很高,您想什么时候读都行......
第二日清晨,我们从位于大加纳利岛(Gran Canaria)北海岸的住地一路向西,前往西北角的阿加埃特(Agaete),乘轮渡前往特内里费岛(Tenerife)。我们为每一次岛间转乘都安排了一整天的时间(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因此,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预计在中午时分抵达特内里费岛,午饭后前往特岛东海岸的马尔佩斯德圭马尔保护区(Reserva Natural Malpaís de Güimar),再在傍晚时分去机场接上迟我们两天到达的另一位朋友,最后向南前往住地。行车过程中路过一个很有特点的城市:贝塞里尔德吉亚(Becerril de Guía)——它的一部分建筑沿着火山的坡面修建。港口的岩礁上生活着大量的阿森松方蟹(Grapsus adscensionis),它的一切都和国内常见的白纹方蟹(Grapsus albolineatus)非常类似——不过这会还没等到它出场,我们过两集再聊。
说起乘坐轮渡,那实在有太多的小细节值得特意叮嘱了:1. 大加纳利岛有多个轮渡渡口,买票时请务必确认是在哪个渡口乘船,到港口后也要看清楚自己买的是哪家渡轮公司的船票,并进入对应的候船区;2. 车辆也可以开上轮渡,但请注意:买票时要额外购买车的轮渡票(好在价格并不算贵)、至少提前一天致电邮轮公司告知车牌号,并且一般需要提前40分钟以上前往港口候船;3. 各个公司的登船手续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在乘船前一天左右的时间致电船公司,确认是否需要打印船票,是否需要提前检录(Check-in)以及预定的航班信息是否发生变化等事宜。
除此之外,因为我们的行程中需要多次乘坐轮渡,所以我们也把寻找猛鹱(Calonectris borealis)和短肢领航鲸(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的任务放在了船行途中。而事实证明,至少在冬季,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想法——首先,冬季的风浪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即使我们身处能装下数百台车的大渡轮上依然感觉非常颠簸,因此,在船上对海面进行有效的搜索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其次,船行的路线可能与海鸟和鲸豚活动的热点区域不重合,我们在船上仅偶尔见到少量鸥类在海面上活动——所以,如果您想要观察海鸟和鲸豚,最好的办法大概还是正儿八经地在当地报一个专业的观鲸豚的团有些钱果然还是省不了啊。在渡轮靠近特内里费岛时,如果天气不错,就能看到高耸在云雾层之上的泰德峰(Teide),这应该是特内里费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了。中午时分,我们顺利到达了特内里费的首府: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Santa Cruz de Tenerife),我们决定先前往岛东部的圭马尔(Güimar)附近吃顿午饭,再行探索保护区。
特内里费岛的东部海岸一景,广袤的山地和滨海平原让人心情十分舒畅。画面左方的小山包就是圭马尔火山,是我们要前往的保护区的一部分。我们比较随便地选了一家离保护区不算遥远(仅2.2公里,似乎还能从此地乘公交抵达保护区)的小餐厅:Puzol。我们本来对这家餐厅没抱多少希望,只是打算随便解决一下午饭问题,但它的口味和性价比却意外地优秀——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车人都能吃饱吃好,非常值得来圭马尔保护区的朋友顺路一尝。
这家店的地址是:Carretera El Puertito, Km 3, 38500 Güímar, Santa Cruz de Tenerife,餐厅官网:https://puzoltenerife.es/。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只提供早餐、中餐和下午茶,下午五点就会关门。
Carne de Cabra(炖山羊肉)和Papas Arrugadas(盐烤土豆):前者虽然是西班牙菜的烹调手法,但是很对中国人的胃口(何况我已经有很久没吃过炖羊肉了);后者是加纳利地区的特色菜,他们会搭配一种名叫Mojo Rojo的橙黄色酱料一同食用,这种酱料有点像是略带酸口的烧烤酱,很有特色——其实,这家餐厅的招牌菜是每日限量的烤猪肘,但我们到时已经售罄,有些遗憾。
美美吃完午饭后,我们便前往了马尔佩斯德圭马尔保护区。这片保护区的地貌被称为马尔佩斯(Malpaís,也就是保护区名称中的一部分,西班牙语中意味“荒地”)——根据Wiki上的介绍,这种地貌主要指的是火山附近的荒芜而地形崎岖的熔岩平原,这种环境中地表土层很薄,且植被稀疏;而根据官方的CanariWiki上对这个保护区的介绍,这片熔岩平原的形成与保护区内的圭马尔火山群有关,而这片火山群的历史甚至还不到一万年。大概可以这么理解:火山喷发时,这片平原完全被熔岩所覆盖。而在漫长而短暂的几千年里,这片熔岩平原上发生了从零开始的初生演替,一群能够忍受强日照、少水分、薄土层等一系列极端环境条件的生命最终在此生存下来,并将这片黑色的死地改造了现在的样子。马尔佩斯德圭马尔保护区的景观其一,背后的矮山正是缔造这片奇观的圭马尔火山群。马尔佩斯德圭马尔保护区的景观其二,此地被典型的卡多纳尔-塔巴伊巴尔(Cardonal-Tabaibal)所覆盖——这个专有名词用以描述加纳利群岛上以耐旱灌木为主的特色植物群。需要说在前面的是,马尔佩斯德圭马尔保护区是对游客开放的。保护区的多个方位均有入口,其中南入口靠近市镇,便于停车,但缺点是离火山的距离较远。除此之外,尽管游客可以在保护区中参观,但需要遵守各种各样的守则——这种荒漠生境对人类的干扰比较敏感,因此游客必须沿着既定的步道前行,不得踏出步道区域,且在徒步中应注意减少对动植物的影响,而至于骑行、扔垃圾等行为更是被禁止的事项。
保护区的南入口。崎岖的熔岩平原、石墙和道路一组合,居然有一种植物园岩石植物区的既视感。植物自然是此地最值得关注的类群:大戟属(Euphorbia)多浆植物又一次成了这类干旱生境中的优势类群——在这里生长的大戟属灌木均有着肥厚的茎,用以储存水分。第一集中出场过的香膏大戟(Euphorbia balsamifera)大概是这片生境中最常见的种类——它们的数量极多,形态各异,但其基部无一例外地有着肥厚的木质茎。香膏大戟的花序。尽管大戟属的植物的形态千变万化,但这个杯状花序一直都是属内不同种类间高度相似的防伪标签。同样是前面出场过的加纳利大戟(Euphorbia canariensis)虽然在数量上可能稍逊于前者,但它奇异的姿态是绝不会被人所忽视的——以至于大概能到如果单放前面那张景观图的话,其中如同剑山一般的加纳利大戟也必然会被人单独拿出来询问这是什么的程度。巨大而壮观的加纳利大戟灌丛。退化成针状的叶片和花序生长在茎的侧棱上,远远看去很像是一根拉链。比单株更壮观的是在熔岩平原上铺散开的加纳利大戟丛林——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加纳利大戟已经成为这片保护区乃至整个加那利群岛上同类生境中最重要的景观元素和象征。
差点被我忽视的是和之前见过的尤巴王大戟(Euphorbia regis-jubae)形态相似的拉马克大戟(Euphorbia lamarckii)——它还是加纳利特有种,主要分布于特内里费及其以西的岛屿上。由于预习不充分,我在大加纳利岛见到尤巴王大戟时,我便把它当成了拉马克大戟——自然,既然我已经在大岛拍过了很多“拉马克大戟”的照片,我也不会在特岛关注真正的拉马克大戟了......唯一一组记录拉马克大戟的全株照——多亏这个个体长得标致。大戟属的植物在其中自然最为惹眼,但其他类群的耐旱植物也能在这片熔岩平原上占得一席之地。让人意外,上一集中出现在松林路边的松叶苦苣菜(Sonchus leptocephalus)居然也能在环境条件截然不同的熔岩平原上出现——不过平心而论,其细细的叶片确实能够减少水分的散失,是较为典型的耐旱性状。加那利叉枝菊(Allagopappus canariensis),毫不意外的加纳利特有种,株型有点像高原的红景天或欧石南。
我们老熟人:夹竹桃叶仙人笔(Kleinia neriifolia),这次终于看到了硕果仅存的花序。
适应力极强的加纳利酸模(Rumex lunaria)在这种生境里出现也算是情理之中了。茜草科的小怪物:垂枝长管茜(Plocama pendula)在熔岩平原中也不罕见,其形态已经长成了六茜草不认的样子,舍我其谁的特有种。
稍微不仔细看就会误以为是垂枝长管茜漏过的树状天门冬(Asparagus arborescens),情理之中的加纳利特有种。
蔓性的萝藦科灌木:平滑杠柳(Periploca laevigata),金蛇狂舞的特有种,平铺地面或缠绕在其他灌木上生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种的花依然有着和国内的杠柳(Periploca sepium)一样的爪状结构。另一种萝藦科植物:浓昙吊灯花(Ceropegia fusca)雪白的枝干时不时会从绿绿的灌丛之间猛地冒出来,果不其然的特有种。它和加纳利大戟采取了相同的抗旱对策,即叶片退化,并使用肉质化的茎进行光合作用。加纳利薰衣草(Lavandula canariensis)也在路边偶有见到,果不其然的特有种。有时路边还能见到一些从熔岩块里冒出叶子的球根植物,不过不开花确实就不好鉴定是哪种了。
芸香科的克里特蔓刺玫(Fagonia cretica),居然不是个特有种。它的花小巧而精致,但可惜我们没能在这里见到开花的植株。保护区的一侧是火山,另一侧则直接延伸到海边。而在靠近海滨的区域里,常见的植物种类似乎略有不同。入口附近的绢毛分蕊菊(Schizogyne sericea),虽然是毋庸置疑的特有种,但它泯然众人的杂草气质实在太重——如果不是正在开花,大概很容易沦为背景板吧。
前面提过的香膏大戟在靠近海滩的一侧非常常见,我主观上觉得它可能比另外两种大戟更擅长占领最靠近海滨的熔岩平原。不注意甚至会踩到的加纳利番杏(Aizoon canariense),扁平如纸的特有种。不开花差点以为是个碱蓬的蓬叶松鹃木(Campylanthus salsoloides),充满遗憾的特有种——额,我是说这个种开花的时候特别好看。形态怪异的匍匐伏石菜(Patellifolia procumbens),苋科杂草,但意外是个马卡罗尼西亚特有种。第一集出现过的宽叶海前胡(Astydamia latifolia)在这里也能见到。脊椎动物方面,我们所能看到的多样性就非常有限了。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在岩石中活动的西加纳利蜥(Gallotia galloti),它们似乎非常青睐这类多岩生境。拜@溶液_Solution 大佬的视频所赐,我在这趟行程中一直关注着每个岛上的蜥蜴——Gallotia(中文名或译为辛氏蜥属)是一类加纳利群岛特有的蜥蜴科(Lacertidae)类群,一些种类只分布于一个或几个岛上。比如西加纳利蜥虽然被安了一个“加纳利”的名头,但它其实只分布于特内里费岛和拉帕尔马岛(La Palma)。西加纳利蜥在熔岩平原上不算罕见,经常能在路边见到它们在石头上穿梭。这个种在繁殖期的时候,身上会显现非常惊艳的蓝色色块,只是非繁殖期就是一股浓浓的麻蜥气质了......
天空中突然出现的雨燕群里也混着惊喜。纯色雨燕(Apus unicolor)是一种繁殖于加纳利群岛和马德拉群岛(Madeira)的雨燕。在加纳利岛的雨燕群中,这个物种似乎比较常见,但也可能会混入南欧也有分布的苍雨燕(Apus pallidus)、广布的普通雨燕(Apus apus)等其他种类。虽然这三种雨燕形态比较接近,但考虑到这个个体喉部白斑面积小、尾深叉且腹部有鳞片斑,我还是能比较有把握地将其定为纯色雨燕。雨燕群中还混着少量家燕(Hirundo rustica),这也算是我第一次在非洲看到家燕了。
黄腿银鸥(Larus livens)在加纳利的海滨很容易见到——考虑到我一路上基本都没有拍认真这个物种,干脆就在这里安排一个机会让它出场好了。总体来说,马尔佩斯德圭马尔保护区是特内里费岛上一处非常值得造访的地点。对于植物爱好者而言,在这里能看到典型、完整和原生的卡多纳尔-塔巴伊巴尔植被景观;而哪怕是对于非植物爱好者而言,哪怕只是亲眼看看那些巨型的加纳利大戟从黑色的熔岩平原上拔地而起,也同样是非常令人难忘的经历。
告别圭马尔,我们离去机场接朋友还有一些时间。于是,我们决定顺路来到机场附近的拉巴尔卡池塘(La Charca la Barca)推北美迷鸟:小潜鸭(Aythya affinis)——每年,多种北美迷鸟似乎都会造访加纳利群岛,上一集中提到的美洲绿翅鸭(Anas carolinensis)正是其中之一。这种神奇的“吸迷鸟现象”也似乎在世界各地的离岸海岛上普遍存在,因此,观鸟者在前往离岛看鸟之前,不仅要预习岛上的特有留鸟的分布情况,最好还要留意是否有新鲜的迷鸟鸟讯。水库附近的植被景观与圭马尔有些类似,但明显受到过人为干扰的影响,混在灌丛中的外来入侵植物:仙人掌也很普遍。
在前往水库的路途中,我也能稍微对上一趟行程里没见到的植物进行查漏补缺,比如路边的正在开花的木茼蒿(Argyranthemum sp.),可能是特岛特有的细叶木茼蒿(Argyranthemum gracile)。而且居然难得地在路边见到了一朵正在开放的浓昙吊灯花!这座池塘显然沿承自人工设施,在这里能见到更多对于这片湿地的介绍:http://canariasvidasilvestre.com/charca-la-barca/。小潜鸭倒是很好找——毕竟不算宽广的水面上就它一只鸭子。水面上的小潜鸭。其实我在23年夏天曾推过一只迷到荷兰的小潜鸭,但当时那个新实在加得不够实在,这回总算是把它加实了.....池塘的鸟况倒是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倒是水坝堤岸上单脚站着的三只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看起来非常有趣。在波澜不惊地推到鸟之后,我们也波澜不惊地接到朋友,再波澜不惊地回到住地——就这样,我们在特内里费岛的第一天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结束了。敬请期待下一集,我们将前往特内里费岛的西北角,顺便再来点City wal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lpa%C3%ADs_(landform)
带有官方背景的CanariWiki中对马尔佩斯德圭马尔保护区及植被的介绍。这个网站收集并共享了大量有关加纳利群岛的各种资料和介绍,值得参考:https://www3.gobiernodecanarias.org/medusa/wiki/index.php?title=Malpa%C3%ADs_de_G%C3%BC%C3%ADmarhttps://www3.gobiernodecanarias.org/medusa/wiki/index.php?title=Cardonal-tabaibal@植被探索纪 之前留下的马尔佩斯德圭马尔保护区游记——在这篇游记中,你不仅能看到许多植物开花的样子,还能更为系统地了解各种植物是如何适应这片生境的:@溶液-Solution 对于西特内里费蜥的介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S4y1b7Ad/?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7b26818668d50da3fc435035ab96b48f
Xing, F., Wang, F., Zhou, J., & Tenhunen, J. (Eds.). (2021). Flora of Canary Islands. Science Press.
听 猎 户 说
本家生态学博士就读中,虽然看板娘是妹子但是号主还是男的,
自然和ACG爱好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自然旅行记录 生态保育杂谈 偶然说不定还有很厉害的东西
欢迎留言讨论,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在看
如需引用、使用或转载本公众号中的图文,敬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