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时隔很久想重新开始运动,第一选择是什么?八成会去跑步。
因为觉得它门槛低,也不需要花钱,随时开始,想跑多久跑多久。
#跑步打卡#超话,已经累计了3.7亿阅读量;大清早或者晚饭后的大学操场上,塞满了跑步搭子;24小时健身房里,跑步机永远没有空位。
很多人一边跑,一边憧憬着库库掉秤,肌肉猛增,更起劲了,今晚不跑5公里不回家。
但跑步几个月之后,90%的人反而发现,自己离开始跑步的初衷越来越远了。
“虽然越跑越瘦,但是好像没怎么长肌肉啊?离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越来越远,是怎么回事啊?”
长跑作为有氧运动的代表,降低体脂率的同时,也会消耗一部分肌肉。
而且长跑时,多会调用你的红肌,运动时红肌收缩较慢,爆发力不强,但能持久耐劳,而且形态相对较小且纤细,所以大多数重点训练跑步的人,肌肉看上去没那么发达。
而习惯去健身的人,会通过力量训练增大另一种肌肉类型——白肌,运动时收缩的速度快而有力,爆发力强,形态更大。这也是很多举重运动员、健美运动员,肌肉看起来更可观更结实的原因。
四舍五入,只跑步不健身 ≈ 只减脂不增肌。
不开玩笑,那你可能会受伤。
坚持过长跑的朋友,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每天几公里那两三个月,很有成就感 —— 从“脆皮社畜”升级到能集齐keep的跑步奖牌,电梯停电不怕了,搬砖更有劲了,甚至有点对马拉松跃跃欲试了。
但跑着跑着,关节和膝盖酸痛、卡住的频率越来越高,想着大概率是跑伤骨头了,去拍片一看,多半是半月板损伤、或者膝关节积液。
实际上,还是因为身体肌肉不协调,力量不够,柔韧性和平衡性不足。
只有把腰腹核心、胸肌背肌,手臂的力量训练同步补上,才能最大程度帮你提高跑步技术,增加步幅,降低受伤风险。
是的,跑步确实会让全身的脂肪减少,也包括你脸部的皮下脂肪。
随着皮下脂肪的减少,皮肤可能失去原有的支撑,导致皱纹增多,皮肤逐渐变松驰下垂,眼睛凹陷。
而且大多数跑步的人,会选择户外自由跑,防晒也不到位,脸部肌肤更受损了。
也就是说,“垮脸”是人体的自然规律,但只大量长期地跑步,确实更容易加速“跑步脸”的发生。
所以除了在户外跑步时,做好防晒,对脸部进行“特殊护理”之外,也可以通过健身,分担一部分减脂的功能,增强一些跑步需要的肌肉素质,打好配合,就能事半功倍啦。
《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期刊》的一份研究报告建议:当跑者用“以增大肌肉为目的抗阻训练”的60%-80%的强度来完成抗阻训练或者力量训练,对于增强肌肉力量并且增加肌肉轮廓是最有效的。
抗阻训练,简单来说就是锻炼时,四肢要抵抗体重、重力、弹力带、举重杠铃或哑铃,产生一定的阻力。
肌肉的生长周期大约是6周到10周,这段时间,除了训练,“食补”也很重要。
肯尼亚运动员Eliud Kipchoge 被称为世界上最能跑的人,除了种族天赋之外,通过研究他的食谱我们能发现,他的三餐里,没有任何一餐,缺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而且多为自然烹饪法,少油少盐。
Eliud Kipchoge
一项相关研究也表明,一个70公斤左右的跑者,在进行增肌训练期间,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差不多是147克(1斤多鸡胸肉)。
优质蛋白质+优质碳水化合物,是跑者的坚实能量基础。
构建肌肉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休息。
“如果恢复不足,那可能会产生过度训练,对于肌肉的增长适得其反。”肖恩菲尔德博士表示,“睡眠是恢复最重要的手段,因此适当的睡眠对于最大限度增长肌肉很有帮助。”
他给出了一个睡眠时间的建议:对于18岁到60岁还想要增肌的跑者,每晚应该睡至少7个小时。
事实证明,这也是绝大多数运动员发挥出色的原因之一。
短跑名将苏炳添,每天10点准时手机关机去睡觉;滑雪冠军谷爱凌说:“我每晚至少睡10个小时”;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军高亭宇,在夺金采访说道:“最近失眠,才睡了八九个小时(平常睡10~12个小时)。”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跑步虽好,但不要贪多哦。
如果不是为了特定目标,只是为了健康和乐趣,每周跑步次数不超过 5 次,每次运动强度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左右就行啦。
你能看见的所有单项体育运动员的精彩表现,都是综合训练,全方位努力的结果。无论是出于强身健体,还是减脂塑形,健身和跑步,从来都不是二选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