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背篼

体娱   2024-10-25 18:32   北京  

欢迎光临,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我在大巴山前后一共生活了十四年,我们所吃的粮食,几乎都是用背篼背回来的。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我们刚刚搬进知青茅屋时,队长就把给我们编的背篼送来了。

在大巴山区生活离不开背篼,特别离不开喇叭背篼。由于这儿山高、坡陡、路窄,用肩来挑担子的时候极少,所以,山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主要靠“背”来解决——往田地里送粪肥用“粪背篼”,往家里背粮食用“大背篼”、“小背篼”或者“二大背篼”,走远路送公粮用“二夹子”,去山上砍柴用“背夹子”,离水源较远要到沟里取水则用能背的“扁水桶”等等,就连平时上街去赶场,山里人也有专门的“花篮背篼”……我们知青初来乍到,队里不可能给我们配齐各种背具,于是,队长就亲自给我们三个知青每人编了一个喇叭背篼。

由于队长编背篼时,我从头看到了尾,所以,整个编织过程我非常熟悉(我后来会编织背篼和提篮就是在这时看会的)。队长编的喇叭背篼极有大巴山特色,他不但在选竹料时极为挑剔,而且还要讲究配备各种粗、细、大、小的竹丝料,特别是在编织时,背篼各部分比例的配搭,他也要讲究合理,因而他编的背篼非常扎实。以至于十年后我们离开山区返城时,他编的背篼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仍可以放在屋角装红苕或者洋芋。

这种特色喇叭背篼高约一米二,是从底部往上编的——即先在地上用衬篾编成宽6寸、长10寸的长方形底,再把衬篾都朝内弯成90度,用极细的篾丝在衬篾上进行编织,要编成一个长方体,这个时候,即使装上米糠也不会漏出来;当背篼编到近一尺的时候,就要放在人的胯下,开始把衬篾慢慢往外翻,并换上稍粗一点儿的篾丝来编织;当编到高约一尺五、六寸(约从人的尾脊骨到肩部距离)的时候,就要在衬篾上另外加竹衬了。另外加的竹衬约有一米二长,上大下尖,上粗下细,以便于用篾刀把它硬敲进衬篾里,这样,既加固了已编织的部分,又便于继续把衬篾和竹衬一同慢慢往外翻。在加竹衬的同时,还要换上再粗一点儿的篾丝,一边继续往上编,一边又要往外翻。此时,背篼的喇叭已有了雏形。接着,还要用篾刀把竹衬往衬篾里敲,使篾丝在衬篾和竹衬上崩得直直的,能够承受重力,甚至让你站在上面,背篼也不会变形,并且还富有弹性。

到此时,编织还不算完,还要换上更粗的篾丝继续往上编,直到预定的高度为止。然后再用度篾针把衬篾从背篼口互相回到衬篾里,拉紧以后,再把多余的竹衬砍掉,最后才用圆篾丝锁口。锁住口以后,一个喇叭背篼就编织成功了。

不过,这还不算完,你还要把准备好的竹片在背篼的底部插匡(音“呛”)以保护背篼底:一般来说,背篼底是最容易磨损的部位,插匡以后就只磨损匡而不损坏篼底。如果匡坏了,换上一副新匡就可以整旧如新……然后再装上背带,就可以随意使用了。

有了队长给我们编的背篼,我们再到街上供销社里去买回用棕丝编成的“棕褡子”,在需要用背篼的时候,先把“棕褡子”背在背上,再把背篼背在“棕褡子”上,这样既起肩、又舒适,还不“梗”背,感觉轻松多了。后来,我又找队长帮我做了一把丁字形的“打杵子”。这样,在用背篼背东西时,既可以用“打杵子”杵在地上来借力歇气,也便于爬坡下坎时把背篼立在“打杵子”上,以事换肩、片刻喘气。

我在大巴山前后一共生活了十四年,我们所吃的粮食,几乎都是用背篼背回来的。我们三个知青前后用了将近二十个各式各样的背篼,除了队长给我们编织的三个以外,其余的都是我自己编织的,现在想想,还颇有成就感!


作者:钟枚

文章获作者授权刊登
小院欢迎您投稿,可以是知青时代的流金岁月、逐渐泛黄却依旧温暖的年代故事、“80”后与父母的共同记忆、闲情偶寄谈天说地等。小院地址:sanshihaoyuan@qq.com

(情意绵绵+古韵悠悠)
微信号:GUYUNSHENZHOU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征稿



"寻找·重逢"

人世间的相聚与分离,有时随着时代的漩涡让人无法回头,望尽天涯路,有时却在蓦然回首时,找到当初的痕迹。

我们近期特别策“寻找·重逢”征稿启示,您可以给我们投稿,讲述你们当年的故事,寻找当年的伙伴;您也可以把您与朋友重逢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30号院愿成为老知青相聚的平台。

投稿地址:sanshihaoyuan@qq.com

30号院
知青时代的流金岁月、逐渐泛黄却依旧温暖的年代故事、“80”后与父母的共同记忆、闲情偶寄谈天说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