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重返长湾
体娱
2024-11-19 18:04
美国
欢迎光临,
点击
蓝字关注我们
坐在一堆工人刚砍伐回来的散发着树木清香的原木上,端端正正的留个影。
我仿佛又看到:
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们,在山坡上干活,中午休息时,这边唱来那边和......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那是林场五十年大庆的第二天,我们两届知青在曾任场长张吉才的组织下,乘车回当年我们呆过的小站探亲。当汽车缓缓驶入我魂牵梦萦的长湾时,我的心,跳得快从嗓子眼蹦出来似的,口中干涩得说不出话。只是在心里默念:长湾,我回来了!同车的知青伙伴也都神色凝重,沉默着,等待踏上长湾泥土的那一刻。
在刚下过雨的山间小路上行走,一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沾上一屁股的泥,爬起来会自我解嘲:
还没发生活费就提前盖章啦!
一九七四年九月,我们六十多名应届或历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带着父母的嘱托,挑着行李,徒步来到长湾。长湾是林场的一个小站,就是在这里,我们不再有父母的庇护,开始了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的知青生活。
而今,尽管艰难的岁月如流水,生活的毒打已把我们从一群朝气蓬勃的黄毛丫头、青皮小伙,冲刷成了一群满目沧桑的小老太婆、小老头。但那颗火热的、赤诚的心依旧。在长湾度过的日子,占据了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一页,令我们此生难忘。
年轻的站长捉来站里养的山羊,一群工人和男知青七手八脚的宰羊生火煮羊肉。我们一群女知青则绕着小站重建的小楼到处转,缅怀过往。
坐在一堆工人刚砍伐回来的散发着树木清香的原木上,端端正正的留个影。我仿佛又看到: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们,在山坡上干活,中午休息时,这边唱来那边和;收工后,在狭窄简陋的球场上打篮球,传球时稍一用力,就得爬下陡峭的山坡去捡球;晚上在宿舍里嬉笑打闹,争夺一捧杨梅、一串野葡萄,第二天牙酸得饭都嚼不动;开饭时在敲打着饭盒,等待炊事员用一截筷头往我们的饭卡上盖戳,希望舀到自己饭盒里的饭菜比别人的多;即使每天的菜仅是一勺饭豆炖老菜叶,也同样吃得乐乐呵呵;在刚下过雨的山间小路上行走,一不小心就摔个四脚朝天,沾上一屁股的泥,爬起来会自我解嘲:还没发生活费就提前盖章啦!
春天上山干活,羊肠小道两边长满了齐腰高的茅草。裤子一路走一路被厚厚的露水打湿,直到下午才被自己的体温捂干。我的风湿病就是那时落下的,每逢天气变化就会痛得坐立不安。
三九天我们穿着单薄的寒衣去铲防火线,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白雾,脚下踩着的冰凌咯咯响。凛冽的寒风还夹着冰粒子,打得脸生疼。
又湿又冷又饿。一个男知青打着哆嗦说冷死我妈的崽罗,惹得知青集体放声大哭,哭够了擦干眼泪再把劳动进行到底!
假如那天我不是穿着解放鞋和一身厚实的工作服,假如我不是踩着蛇头而是踩着蛇尾,也许今天就没有机会在此回忆往事了。
知青的生活并不总是欢歌笑语,头顶上并不总是阳光明媚蓝蓝的白云天。林区放眼望去满眼的绿之下,同样隐藏着许多未知的危险。除了经受风吹雨打日晒霜冻冰雪刺骨的考验外,我们还得时刻警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一天下工后,我右手提桶左手端盆,哼着小曲准备去洗澡。站在蓄水池前的水泥地上,刚想放下桶,我就感觉左边小腿被勒得不能动弹。下意识地低头一看,顿时吓得我魂飞魄散。一条蛇缠着我的小腿,尾巴在一个劲地摆动。我惨叫一声,扔下桶和盆就冲向十几米外的热水池,跳上用于搁置桶接热水的木台。闻讯赶来的男知青们,很快就在木台旁的一堆柴火里找到了那条蛇,把它打死并用一根木棍挑着让惊魂未定的我看。蛇长约一米多,蛇身有一一道黑一道黄的花纹,有人说是一种剧毒的蛇,万一被咬跑不出百米就会死掉。我站在木台上许久不敢下来,两条腿象筛糠一样颤抖。假如那天我不是穿着解放鞋和一身厚实的工作服,假如我不是踩着蛇头而是踩着蛇尾,也许今天就没有机会在此回忆往事了。
我们小站的邻居,是一个名叫“柳水塘”的小村庄。村民为了保护庄稼不被野猪践踏,经常在地头或冲沟里埋下他们称之为“铁锚的捕兽夹。听老工人说过,那些”铁锚“锋利的钢齿,可以把凶残的野猪的腿夹断,听得我们毛骨悚然。所以,当有一天一个大铁锚竟然夹在女知青小陈的脚上时,我们都惊恐万分。那时候,劳动多是男女知青各自为战的,在场的全是女孩。每人手中只有一把锄头,连一把小刀也没有。
当时,铁锚的尖齿紧紧地把小陈的脚踝咬住,仅剩下约一厘米的空隙,疼得她喊爹叫妈。紧急关头,比我们稍年长、平时就是我们的主心骨的廖姐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指挥我们实施营救。首先吩咐我扶着小陈负责安慰她,小陈扶着我的肩膀哭着喊着。再安排几个知青用锄头去挖树枝,还派人去给站长报信。树枝挖来了,廖姐选了两条被挖成尖头、比较坚硬的树枝,插入铁猫的空隙,让两个女知青使劲地往外撬开。一根树枝撬断了,又换上另一根。在廖姐的指挥下,我们齐心协力,在站长和几个男知青赶到之前,把小陈的脚拯救了出来。大家松了一口气,我这才察觉,刚才因为紧张而流的汗,湿透了衣服,贴在背后透心的凉。
站长分配我和知青小谢轮流把缴获的铁锚扛回去,铁锚很沉重,至少有十几斤。
路上遇到几个农民,他们并没有关心知青受伤的情况,而是嘲讽说:“你们扛回去又有什么用,到时还不是要还给我们。”
小站里缺医少药,为了防止小陈的伤口引起破伤风,一群男女知青又轮流背着小陈,连夜摸黑翻山越岭,把小陈送到几公里以外的林区公路,一辆场部派来的解放牌汽车在那里等候着送小陈到县医院。由于救治及时,小陈的脚没有留下后遗症。
在林场,除了毒蛇,最令我们恐惧的就数野蜂了。长湾的山坡上,有在树上做窝、个头有拇指大的马蜂;有在泥土里筑巢的地雷蜂,它们的蜂巢有如南瓜大坚硬似瓷器。别看它们一副与世无争的摸样,每日忙着采花蜜筑巢穴,可一旦被人惊扰,蜂们就会豁出命来发起猛烈的进攻。曾有村民的牛被地雷蜂蜇死的记录,我也不小心捅过马蜂窝,被狠狠的教训了几下,几十年后回想起仍是不寒而栗。
夏天,是林场“抚育”的季节。所谓“抚育”,即每人手持一把长柄砍刀、用尽全身力气将围绕着三年生的小树疯长的杂草和荆棘统统砍断。夏天,也是我们饱受野蜂攻击的痛苦日子。一天下午,知青小汤一刀下去,惊动了一窝马蜂。气势汹汹的马蜂倾巢而出,把众知青蜇了个措手不及。一时间,山坡上的哭叫声此起彼伏。那一天真是损失惨重,十几个知青挂彩,好几个女知青因此连着几天无法出工。恰逢一个全国性的知青会议要在我们林场召开,各级领导要亲临我们长湾站来视察慰问。为了避免造成不良影响,也为了不让知青家长们担心,站长急中生智,把几个被马蜂蜇得面目全非的知青锁在宿舍里。领导们离去,她们才得以解放。
林场雨水多、湿气重,我们经常是没等走到干活的地点,鞋子和裤腿早已湿透,湿漉漉的很难受。一个男知青用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一双长筒水靴,美滋滋地穿着上山干活,满以为这下子可以舒服一点了。谁知干活没多久,他就踩着一个地雷蜂的巢,蜂们在他的水靴底下蠕动。还算他沉着冷静,危急时刻还想得起老工人传授的避蜂秘诀。他先是扯起嗓子叫周围的知青快跑,等他们跑远了且趴下了,这才猛地一抬脚,撒腿就往山下跑。他连滚带爬来到山脚,看到一个牛饮水的水塘,也顾不上水脏,扑通就跳进去。只听得地雷蜂像飞机似嗡嗡嗡地在他的头顶盘旋,他戴着一顶桐油竹帽,紧贴着水面,大气都不敢喘。直到嗡嗡声消失了,才敢爬上岸。新水靴里灌满了水,脱下来一倒,流了一地的水,成了名副其实的水靴。若干年之后,他在讲述这个历险记时,长叹一声,说水靴救了他的命。因了水靴底的厚实,压得地雷蜂一时钻不出来,才給了他逃生的机会。
.......
让我们一同在回味中享受那少年时的纯真、青年时的浪漫,一同欣赏中年时的成熟,一同憧憬老年时的一抹夕阳。
当这一切已成往昔,两鬓如霜的我们,依然感激长湾给予我们的青春的沐浴,那是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始终不能忘怀我们力量的源泉,就来自于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
回顾知青的岁月,有期待也有失望,有幸福也有苦痛,有欢乐也有忧伤。但,我们仍然痴心不改,顽固地想抓住慢慢淡去的记忆。因为是知青的岁月把我们维系在一起,今天我们才能拥有共同的回忆。让我们一同在回味中享受那少年时的纯真、青年时的浪漫,一同欣赏中年时的成熟,一同憧憬老年时的一抹夕阳。
让我们各自珍重!相约再次重返长湾,一起去寻觅我们留在长湾的青春的足迹!
本文曾刊载:
2009年10月《柳工文苑>总第四期
2016年7月《南丹锡都》报
2018年12月28日知青网知青之声
作者:蒋筱华
文章获作者授权刊登
小院欢迎您投稿,可以是知青时代的流金岁月、逐渐泛黄却依旧温暖的年代故事、“
80
”后与父母的共同记忆、闲情偶寄谈天说地等。
小院地址:
sanshihaoyuan@qq.com
(情意绵绵+古韵悠悠)
微信号:GUYUNSHENZHOU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征稿
"寻找·重逢"
人世间的相聚与分离,有时随着时代的漩涡让人无法回头,望尽天涯路,有时却在蓦然回首时,找到当初的痕迹。
我们近期特别策“寻找·重逢”征稿启示,您可以给我们投稿,讲述你们当年的故事,寻找当年的伙伴;您也可以把您与朋友重逢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30号院愿成为老知青相聚的平台。
投稿地址:sanshihaoyuan@qq.com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OTE3MjM4OA==&mid=2652180000&idx=2&sn=4e9f7f135390ed9e8e84201f12f5fc6b
30号院
知青时代的流金岁月、逐渐泛黄却依旧温暖的年代故事、“80”后与父母的共同记忆、闲情偶寄谈天说地
最新文章
下乡后,他的这番话击溃了我的心理防线
重返长湾
1966,建国路记事
鞋
我与文坛泰斗贺敬之那些事
丁盛将军的晚年
糖画人
我的同学:最早的一代校园歌手
女儿殇:知青在农村非正常死亡,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让“说书人”一词存入了许多人大脑的记忆
吴四十
缘分
石漫滩水库垮坝亲历记
金弢|青涩年华
三联生活周刊,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
知青岁月:学会算命
最后上调的知青
人类的孤独有多少种?
插队在康乐:那年我16岁
诗人岩海从未离开过炼油厂……可这并没有束缚住他对世界的想象
断裂的记忆
大巴山背篼
知青纪实小说|井下救人
有人在乡下3年就能当工人,有人却在村里蜗了10年,命运就是不公平
寻找——献给长眠异乡的知青
上山下乡运动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我们为什么还要写知青?
万一呢?
两个要账鬼!
三元井公社办起了高中:有些学生就是前几年的红卫兵
战士之死
久长哥
金弢| 我认识的路遥:高加林是否就是路遥自己?
采生人
我围观过“抄家”
1976年兄弟俩同时被抓:一个被判死缓两年执行,另一个按副军职待遇离休
闫家拐内的高房子
1961,除了饿还是饿
“我决定再回到原来那个农村里生活”
59岁的顾准忍着子女“死不相别”的冷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家庭出身”改变了我的人生历程
“人把马料都吃了,马瘦得皮包骨,怎么干活?”
知青纪实小说|险恶的出血热
“幸亏张大千义无反顾一走了之!”
复课以后
未婚妻来找我,正遇上我挨斗
中国的农民与曾经的工分
“就业人员之间不准发生流氓行为,申请获准后可以结婚”
伤心的1959年
不要忘记西乌珠穆沁旗有名有姓的1613名知识青年
红小兵对钱奶奶温和地说:唱完“东方红”就让你过去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