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插队在康乐:那年我16岁
体娱
2024-10-28 14:56
北京
欢迎光临,
点击
蓝字关注我们
“你说,我们要插一辈子队吗?
”
我兄妹四人,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我是独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只有二哥一人没下过乡。
*我上了光荣榜
这个光荣榜不是一般的光荣榜,是甘肃师大附中1968年11月20日贴在校园内的上山下乡光荣榜。榜上共有300名同学,年龄最大的约22岁,最小的约十四五岁。我们初二甲班10个人榜上有名,其中女生三人,我位列初二年级第一名。当时分配时的口号是“四个面向”:“面向工矿、面向边疆、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分配去向是林建师、农建师、工厂(含街道小厂)等。
记得自称文盲的工宣队员王工人,找我谈话时,我们相向而坐,他问询我,想去何处?我说农建师。只见他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上了“面向农村”这四个无情的字,我傻傻地纠正:“农建、农建!”他没理我。现在想起来,什么征求意见的谈话,其实下乡名单早已内定,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下乡的同学多半是家庭出身不好的:所谓的“狗崽子”多;知识分子子女多;师大子女多,有的是一家下两个。光荣榜上有27名内定的“小教”,插队一年后,他们就另行分配工作了。
光荣榜
*我的家庭情况
我的父亲是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师,他工作兢兢业业,说起自己的学生,如数家珍。他出生于甘肃省静宁县一个着名的书香家庭。静宁人常津津乐道于王家出过三代进士。我的高祖王源瀚留下诗集《六戊诗草》,我的曾祖王耀南留下《学古轩诗草》。这些诗篇是研究静宁明清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人们感念我的四爷王尔全创办了静宁一中,他在甘肃教育史上很有名望,为家乡的文化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总之他们都是优秀的中国人。我母亲是师大幼儿园的保育员。我兄妹四人,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我是独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只有二哥一人没下过乡。
四爷王尔全在静宁一中
大家离母校越来越远,离兰州越来越远,离我们小时候一心上大学的梦想越来越远,汽车的马达声逐渐压住了人们的啜泣声……
*难忘1968年11月26日
1968年11月26日早晨,寒风凛冽,黑云低沉,母亲与她幼儿园的同事陈姨送我到附中,小操场上人很多,只见15辆敞篷大卡车一字排开,人们正在把捆好的行李卷铺在车上当座位。与谁一起插队,我母亲已给我找好了搭档——她是初三甲的程雯洲,我们两家是邻居,当年18岁的她有主见,很能干。她同班的的延陇娥性格泼辣,也和我们同坐一辆车,我班文文静静的杨文瑛,与延陇娥是邻居,于是两对儿邻居同坐一辆车,同插一个大队,同一个锅里搅勺子。开始了我们的农民之路。
母亲很坚强,没有落泪,她不愿别人看她的笑话。陈阿姨掏出一张崭新的5斤的全国粮票递给我,让我路上用。在当时,5斤全国粮票是很金贵的礼物,我收下了。
10点左右,有人喊“出发!出发!”大卡车陆续发动,鱼贯而行。有人哭起来,更多的人哭起来;车上的学生在哭,车下送行的人在哭;哭声一片:哭失学之悲、哭离家之痛、哭命运的不公,哭全班那么多人为何让自己去插队?我的父亲没来送我,他是“牛鬼蛇神”,还没有“解放”。与其他学生相比,我还不算太惨的,有的同学临走也没见父母一面,有的同学的父母正在挨斗。十里店南街往东的路上,有的亲属大哭着追着车跑,穿着厚厚冬装的行人在驻足观望。总之气氛悲凉,痛苦。天空越来越暗,难道老天爷也在同情我们这些学生?
敞篷卡车在行驶,雪越下越大,漫天飞舞的雪花,落在我们的头发上、衣服上、睫毛上。,薄薄白雪覆盖的路面上,两条黑色的车辙清晰可见。大家离母校越来越远,离兰州越来越远,离我们小时候一心上大学的梦想越来越远,汽车的马达声逐渐压住了人们的啜泣声……
从兰州到康乐,距离120公里,按现在的路况,两个小时就到了,可我们走了一天,途径七道梁时,山高路陡,弯道多,卡车要装防滑链;过洮河时卡车是用人工轮渡一辆一辆载过去的。到康乐县城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县上开了欢迎会。
15辆卡车分别开往八松、五户、草滩三个公社,谁去哪个公社,完全是随机的,车拉到哪里算哪里。车到了八松龚家庄,下车休息。我们听到树上乌鸦在“啊啊”的叫,看到腰间扎着草绳衣衫褴褛的农民,看到被烟熏得黑黑的炕洞,看到古老的落后的木轮车,想到自己要在这里过一辈子,我们四人抱头痛哭,哭声惊动了公社的刘文书,慈眉善目的他把我们分到了八松大队八松庄,后来才知这里是公社驻地。
左一王小玲左二杨文瑛后排左一延陇娥后排左二程雯洲
我们不会在农村一辈子的,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信念,我们每个人都在好好表现,盼望着有一天被抽到什么工厂去当工人。
*进庄
第二天,驴车拉着我们四个女生的行李,在晌午(午饭)时分,拐进了八松庄。车边跟着一群“鼻涕娃”,兴奋地喊着:“洋学生”来了!“洋学生”来了!”村子里弥漫着一股炊烟的气味,驴蹄子踏在雪后泥泞的小道上,泥水四溅。
驴车停在一个破院落的门前,无院门,有门框。院墙年久失修,有几处豁口(后来才知道房东是个要饭的)。院门旁站着许多看热闹的人,年轻人多,孩子们多。大家帮我们把行李搬进了新家。
我们背靠背坐在行李上环顾四周:墙是黄土色的,地疙疙瘩瘩不平,正中的墙上贴着一张毛主席像,屋子西面盘着一个仅能睡两人的土炕,炕才烧上,炕缝里正不停地冒着刺鼻的烟。东边的墙上遗留着雨水冲刷过的条条痕迹,墙的高处安着一个小方窗户,给这个阴冷的小屋透进来一缕光线。有灶台,但只垒了一半。关起门来,观望的人离去。一想到要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渺茫前景,我们四人不知是谁先带头哭起来,大家都哭了,哭得很伤心。
九队队长安生尧从队里的粮仓拿来了几块板子,铺在炕上,弥补炕太小的不足,四个人的褥子铺在仅能睡两人的炕上,挤着能睡四人。一切基本停当,才感到又累又渴。看着那盘了一半的灶台,又犯难了,大家急中生智,在院子里找了两根粗柴棒支在灶台上,锅往上一放,勉强凑合,可惜没有锅盖。到社员家借了扁担和木桶,四个人围在井台边轮流试着打水——木桶似乎欺生,浮在水面上不肯下去。旁边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接过井绳,前后轻轻一晃,水桶钻入水中。四个人轮换着挑水回家,我蹲在灶边烟熏火燎地烧水。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在兰州时,我很少划火柴,总怕烧了手。现在也不怕烧手了。当四个人端上一碗飘满草木灰的异乡水时,也顾不得许多了,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第一天劳动——打粪
清晨,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带着崭新的白手套,跟着妇女队长去上工。打粪场上,黑色的粪堆周围站着一圈手拿“泡骨都”(木榔头)的农家妇女,有说有笑的妇女们停下手中的活,好奇地从头到脚从脚到头地打量着我们,妇女队长说:“给我们队里分了两个女学生,以后和大家一起干”,她们亲热地围过来,问长问短,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更是乐意和学生们接近,人们的热情,使我们两个远离家乡的女孩感到心里热乎乎的。我们接过社员们手中的“泡骨都”起劲地干起来,不在乎鞋上粘满了牛粪,不在乎湿湿的臭哄哄的粪块掉进脖子和后背,背着粪背篼从阴暗的马圈中背出马粪,晾晒在场上。
休息了,大姑娘小媳妇们坐在槐树底下做起针线来,有的缝鞋帮,有的纳鞋底。从小没干过体力活的我们,此刻腰酸腿疼了,手上起了五个水泡。但我们对农村的一切都好奇,当我们看到打粪场后有两个人在铡草时,立刻走了过去。铡草的人是桑大哥,五十岁左右,四方脸,络腮胡子,往刀口送草的人三十岁左右,“让我们铡一下好吗?”文瑛问。“能成!能成!”桑大哥一叠声地回答。他是队上的饲养员,铡草是他的包工活。
于是文瑛蹲在地上,不紧不慢地往铡刀口送草,我紧握铡刀把一起一落,金黄色的麦秸一会儿就堆了一堆。“上工了!”两袋烟的工夫,妇女队长招呼社员们继续干活,我和文瑛铡草的兴味正浓,我们以为只要干活就是为队里干活。“快来呀,不来不给你们记工分!”那个整天笑嘻嘻的新媳妇尚丁英喊我们。“不记就不记,我们不要工分!”工分对当年的社员来说是命根,可我们却傻傻地不要工分。“不要工分,你们靠啥吃饭?”大脸盘的胖媳妇侯菊芳笑着喊,这句话管用,我们回到打粪的场地。
后来队里给我和文瑛评了八分工,与当地妇女同工同酬。当时我队一个工分四角钱,干一天记十成工,我们一天可挣到三角二分钱。有的小队只给女知青记六分半工,与孩童们同工同酬,她们的心情糟透了,到我们集体户来,晚上六个人挤在仅能睡两人的炕上……
第二天,手上的水泡破了,疼痛钻心。在后来的日子里,泡生泡灭,最后成了坚强的茧子。
*我们要插一辈子队吗?
有一天,我校插友,高三的李兰路过我们集体户,大家谈起以后的命运。我问李兰:“你说,我们要插一辈子队吗?”“不会一辈子,你看,最高指示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从很有必要几个字分析,是要我们锻炼锻炼的,肯定不会一辈子!”
我们不会在农村一辈子的,这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信念,我们每个人都在好好表现,盼望着有一天被抽到什么工厂去当工人。你们不知道,当年的我们是多么羡慕能进厂当工人的同学,看到有的女生戴着男式帽子,穿着工作服的照片,羡慕得就如同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了明星照。
*种自留地
社员家自留地的麦子已长得有一尺高了,我与文瑛的自留地还没种呢。队里给我们分了两分地,在当尕嘴的山坡上,当地的习惯是先施肥,后种麦。不管怎么说,总不能让地闲着。
我们两个弱女子驾起牛车往地里送粪。文瑛力气大,她拉架子车掌辕,我牵牛鼻子,我们艰难地拉着一架子车牛粪上山坡,由于没经验,弯转得太快,在拐弯的地方,车翻了,一架子车牛粪翻倒在下一层别人家的梯田里,麦叶青青,迎风摆动,似乎在欢迎我们为它们施头遍肥,此时的文瑛跪倒在下一层的梯田里,她迅捷地跳起身来,捶着我的背骂我太笨。我懊恼至极,因为我觉得不对劲时,牛这畜生的牛劲儿真不可低估,我怎么也拉不到应该去的地方。
此事在本队社员的口中传为笑谈,而我却不愿与任何人谈起此事。
*播种时节的“花炕子”
为了迎接春播,我们打算储备春播时的干粮。发了一小缸面,请队长的女人帮我们烙“花炕子。”这是一种很大的饼,直径约一尺五,重约1斤。当地人用一种专用的弯曲的金属花夹子在饼上夹出各种好看的图案。烙了十几个了,大家的孩子气来了,于是在饼中央夹出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有“洲、娥、瑛、玲”四个字样。嘻嘻哈哈地把几十张饼放在木箱子里,春播时不愁干粮了。饼子在箱子里放久了,长了绿毛,我们不想吃。不想吃也得吃,粮食是金贵的,不能浪费——用菜刀削去两面的绿毛,切成块,在锅中炒着吃,煮着吃。至今想起这春播时的“花炕子”,口中仍有那可怕的馊味。
*拔燕麦
康乐的麦子地里,有一种与麦子很相像的燕麦草,这种草生命力顽强,繁殖力极强,即使牲口吃了,粪中仍有燕麦的种子,施肥到地中,燕麦会铺天盖地地长起来,农民们要在地里拔燕麦,一直拔到麦子成熟。若时间够用,一块地要拔三遍。起初我们不认识燕麦,会将长得很好的麦子连根拔起,扔掉。现在想起来,农民会是这样的一种心情?拔草要一直蹲在地里,细心地辨别,社员们排成一行,向前挺近。社员们讲究拔草蹲的行行(hanghang)要窄,最忌讳将麦子压倒。起初,我们蹲的技术不高,后来社员们夸我们钻的行行象猫钻的一样。
拔草的日子很漫长,蹲在地里一直等太阳下山,仰起头盼太阳走得快些,草帽落在地上,太阳却象钉在天上,啥时才能下工?最希望有雷雨的日子,经常盼当尕咀的山上“云带帽”(云层聚集,这是必定下雨的征兆),每当这时,便只等孟二队长说一声“回”,便麻利地提起队上的马蹄表,撒腿直奔庄上,还没到家,雨点子已噼噼啪啪地下起来了。回到家中,拉开被子,真想大睡一觉,却又听到孟二队长大叫“走嗷哎”……只好又穿上外衣,向地里走去,拔草拔得手总是绿的,刷子刷也刷不掉;脸是红的,那是山风的功劳。当身材单薄的我红脸绿手地回到兰州,二哥怜惜地说:“已成了乡下小姑娘……”
*老鼠、猫
因身体不适,没去上工,集体户中只有我一个人。我擀好面条,转身去烧水,老鼠偷偷地溜出来,悄无声息地吃掉一块面,啃噬的面条边缘象锯齿,至今想起来,又恨又怕。它的眼睛贼溜溜地望着我,随时准备逃跑的样子,我很生气,拿起棍子向老鼠捣去,它闻风而逃。我转身又去烧水。老鼠又悄悄溜出来,我大喝一声,再次把它赶走。我边烧水边回头看老鼠的动静,它又来了!只见它钻在我们的尖底小锅里,象摇摇船一样在锅里晃动,这该死的脏东西!我拿起棍子冲着它使劲戳去,一边又急又气又怕地骂道:“把你还能得很!”一棍子下去,旁边的纸箱子被戳了一个大洞,老鼠已不知去向。文瑛等人回来,我讲述与老鼠周旋的经过。多少年过去了,她们总会戏说我与老鼠抢面条的往事。
当时老鼠太多了,我们回兰州时,面柜存放在九队队长家,回到庄上,抬着面柜回集体户,柜中飞出一只惊惶的大老鼠,让人恶心透顶。恶心归恶心,面还得吃。至今还记得我的同学擀面时提起宽面条对着阳光找老鼠屎的样子。那时年龄小,不知道借一个箩面箩来处理。
也许你会说,老鼠这么多,怎么不养只猫呢?别提猫了,猫也曾祸害过我们。我们没什么灶具和餐具,仅有一个和面的花搪瓷盆,平时的剩饭就盛在盆里,没盖子。有一天下工时,刚推开双扇的房门,一只黑猫从门下夺路而逃,吓了我们一跳。进门一看,剩饭被猫舔吃了一半。又一日下工,门刚打开,又是那只黑猫窜上几米高的东墙,从木格条框窗户中飞檐走壁地逃走,这种坏东西,谁喜欢养它呢?
*秋收时节
秋天,收麦季节,是农人们最忙,但心情最好的季节。麦浪起伏,社员们帮我们磨好镰刀,好胜的我们绝不愿落后,暗地里同队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竞争,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我们赢不了,文瑛一天能割140捆,我能割130捆,社员们身后的麦捆密密匝匝,弯弯曲曲,我们身后的麦捆横七竖八,总之累得人气喘吁吁,汗水流进眼睛,磨得睁不开眼;汗水顺着鼻尖流下,脑门上的头发被粘在脸上,从不出汗的我尝到了汗水的苦涩,亲身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平日很关心我们的社员老董说“王小玲,你妈妈看见你这个样子,会怎么想……?”是呀,妈妈在哪里?我是独生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母亲舍不得让我干家务,家里的哥哥弟弟总会让着我……一不留神,镰刀割破了手,鲜血淋淋,包上布条继续割,拼命割……
麦子割了,暂时垛在地里,远远望去: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黄色的是小麦,绿色的是大豆,麦垛一个挨一个,很象童话故事里的小稻草人。
麦子后来要拉到打麦场上,农民们进入了碾场的环节。凌晨四点起床,就到打麦场上,把麦子摊开,牲口拉着碾子在场上转,连枷的噼噼啪啪声不绝于耳。我和文瑛手中的木叉搭着木叉,喊着“哎——上来了呀!哎——上来了呀!”的号子将麦捆抛上麦垛。扔一天麦捆,不敢笑,笑时肚皮疼;我们打破了当地女人不上麦垛的习俗,同男子一样上麦垛,徒手抓住飞上来的麦捆,递给垛垛的“把式”,一天下来,胳膊上出现一道道痒痒的伤痕,这是麦芒扎的。社员们夸我俩“是一对儿穆桂英。”
*最感惬意的事——读书
冬天,下雪了,不用到饲养棚去打粪。我从小喜欢看书,喜欢抄抄写写。我内心深处羞于启齿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我们从回乡知青黎明、鲁南那儿借来了《朝阳花》《迎春花》《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李有才板话》等书籍,把大饼放在炕台边,拉开被子躺着看书,饿了就吃些大饼。因为屋子里太冷,我们不愿下地做饭,桌子上结着冰,刷牙缸在桌子上滑来滑去,当时稚气的我们为此笑弯了腰。
看书看累了,就轮流大声朗读;朗读累了,就睡觉。看书看到精彩处,点着煤油灯看,头发让油灯烧掉了,还浑然不知。灯油烧干了,就打开四只手电筒,让灯光对着镜子,产生反射,增加亮度。
在当年妇女队长家的像框里,我见到了自己16岁的稚气的照片,见到了许多乡亲,有许多人已经去世,他们说我们是最好的一批知青。
康乐县地图
*刻骨铭心的亲情
甘肃省康乐县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部,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区,总面积为1368平方公里,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为主。八松庄距离康乐县五十里,在马巴车站附近,是公社驻地。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住着大约四十户人家,分属于八小队和九小队,乡亲们对我们下乡知青是友好的,有时给我们送来他们自种的洋芋、盐根。我们没有做饭的柴,打麦场上的麦草任我们随便拿,但绝对不允许社员拿。
我们初进庄时,家家请我们吃饭,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很好客,烙的“花炕子”又大又好吃;1970年8月,我被靖远煤矿招收当工人时,庄上家家都请我吃饭,八小队的全轮到了,紧接着又是九小队的社员请客,倒让人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买了40张毛主席像,挨家赠送,右边写着贫下中农们留念,左边写着下乡插队知青王小玲……
我永远记得自己生病时,九队安生尧队长的母亲用大铁勺在火盆上为我炒鸡蛋的情景——她的儿子七岁左右,长得机灵又秀气,我们叫他“秀才”,“秀才”闹着要吃炒鸡蛋,安大娘不让儿子吃,她说我们是出门人,我们不容易。
有一次,我胳膊上长了一块鸡蛋大的扁平风疹,奇痒无比,有人说用猪圈里的土敷上就好了,我不愿敷。麻利能干的李春兰嫂子让我坐在她家热炕上,盖上乡下人的棉被,端来一碗姜片红糖水,疼爱地看着我喝下去……还有一次,我空腹吃了一肚子“豌豆梗(煮的嫩大豆)”,因胃里不适,竟昏了过去,同学们将我搀回寒冷的屋子,我穿着小棉衣、大棉衣盖上棉被,半天才苏醒过来,两脚冻得冰凉,我捂着棉被悄悄地哭泣,大队书记带着队上的干部来看我,我感动极了。
我也清晰地记得我们为村里的小媳妇们帮忙写家信的情景——他们的丈夫在外地当工人,长年累月不回家,我们为她们写家信,一般是她们说,我们写,有些羞涩的新媳妇,心里有话说不出口,只好由我们这些十六岁的女孩子搬用一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词句……
*母亲下乡,回到兰州我无家可归
1969年4月18日,当我从康乐带着要洗的被里被面风尘仆仆地回到兰州时,家门被一把大锁锁着,别人都有栖身的家,我没有 ——母亲四天前下乡落户了,去了甘肃靖远农村。去了哪个公社无从知道,怎么办?我想啊想,决定先找我九叔。我坐长途班车先到了靖远河靖坪师大五七分校(这里离县城不太远),找到了正在那里劳动的九叔,九叔帮我打听到母亲去了靖远东升公社柴辛梁大队上沟小队。距离县城两百里,要坐几小时的班车。九叔给我买了票送我上车。去柴辛梁的公路是极为颠簸的“搓板路”,一路感到肠子都要被颠出来了,柴辛梁才到了。
东升公社是靖远县最偏僻、最艰苦的公社,此地没有河流、没有水井,靠天吃饭,地里的麦子长得稀稀落落,亩产一百多斤,一个工分日八分钱。方圆几十里几乎没有树木,经常刮大风。东升当年缺水,人们传言,过路人乞讨清油,村民愿意给;但若你讨要水,没人愿意给。村民们将雨水、雪水扫入自家窖里,用锁锁上,水中漂浮着牲口的粪渣。起初,兰州去的师大家属们吃不惯,一吃就拉肚子,母亲用白矾与纱布过滤,窖水勉强能下咽。母亲被安置在一农民的院子里,房子只有7平方米。母亲用窖水将我的被里洗得雪白,招来房东的不满——吃都没有水,哪里有水洗被子?
听说父亲母亲刚到东升柴辛梁那天,队里组织当地社员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他们高喊:“向工人阶级学习!向工人阶级致敬!”他们不知我的父亲刚刚“解放”,40天前,他还是“牛鬼蛇神”,他们以为城里来的人都是工人,父亲也举起拳头高喊:“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父亲在乡下的新家仅仅呆了几天,就到分校劳动去了。
父亲离开兰州时,在夜晚烧掉了祖先的珍贵楷书字幅,把房子退了,我在兰州已没有家。
所以,插队时我不经常回家,若剩下我一人没人作伴时,我才回。因此,我挣的工分比其他三个女知青多。到了兰州,我总住在插友文瑛家,在那样的年代,他们全家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接纳了我这个无家可归的女孩。她的父母是极好的人,经常给我包饺子吃,他们的恩情,我终身难忘。两年的患难之交,使我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母亲看女儿,千里迢迢背着菜
1969年7月,母亲想念在康乐插队的我,她从靖远到兰州,又从兰州到临洮,千里迢迢看女儿,听说康乐没菜吃,她肩上十字交叉背着萝卜、白菜。康乐的班车已走了,母亲思女心切,竟然背着萝卜、白菜步行50里到了康乐。
一个小脚女人,走这么远的路,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晚上母亲和我们四个知青睡在只能睡两人的炕上,鼻尖贴着墙,不敢翻身。
她怕影响我们的睡眠。
第二天,她的脚肿得象发面馒头似的,在康乐呆了十天,她又无奈地回靖远东升去了。
*回望上马石
我们的院子很破旧,院里有两间八队的房子。大房子三个男生住,小房子我们和九队的两个女生住。院墙不怎么高,有几处破损。为了少走弯路,我们经常从院子墙上的豁口处翻墙出去。我们把裤脚挽得高高,裤腰上别着镰刀,象体育课上跳山羊一样从墙上一跃而过。在墙的豁口不远处有一块近半米高的石头。
五十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早晨,有三个风华正茂的男知青在这里骑马上苏集,苏集离我们庄有二十里,每十天有一集,可以买到肉。因为马太高大,他们就踩着这块石头上马,只记得他们雄赳赳地骑在马上。当时开始有了尼龙袜子,我们托他们带一双,袜子带回来了,灰底绿格,十分素雅。40年后,我们重返康乐,可惜此三人中已有两人去世,石头依旧,人却阴阳两隔了,悲哉!人生!
这三个男生是刘书成、(去世)王华黎(去世)、吴洋。他们都是我校高二的学生。刘书成与我们在一个集体户,在一个锅里搅勺子。他总是笑嘻嘻的,是一个极好的人。对我们四个女生很宽厚,总说我们年龄小,要让着我们。插队生活苦,主食经常是面条和青稞面馍,平日没有新鲜蔬菜,更没有水果。没有油、酱油、醋、碱面(做馍用的是灰水)经常吃的菜是洋芋,炒洋芋时撒些大粒子盐块,放些水连煮带炒,吃饱就行。刘书成平日为我们挑水、打柴、磨面。
插队的第二年,刘书成在我们院子里栽上了莲花菜苗,种上了葱,葱细得象头发丝一样,后来莲花菜长得很大,我们丰收了,社员们都很羡慕。刘书成是小教,后来就到白银了。1977年高考后,我与刘书成又在西北师大中文系相遇,我们又成了同班同学。王华黎和吴洋在十一小队,离我们集体户很近。1970年招工,他俩和我都去了靖远煤矿。
*不可思议
岁月飞逝而过,一九七0年八月,靖远煤矿到康乐县招工,我被招上。与我同去靖远煤矿的是八松公社的方玫同学,她的大哥听我说家里的情况——父亲在五七干校,母亲去农村落户,兰大物理系毕业的大哥在农宣队,二哥在兰化,弟弟在离家二十里的靖远农村上中学。一家六口人六个地方,他连连摇头叹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他当时的神态我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在师大,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插队同学中有一家五口人五个地方的,
有位女生的母亲在干校劳动,大弟去了林建师,年幼的小弟寄放在农民家里。我们当年写家信,一次写四封……
2008年11月26日,天上飘着雪花,我们当年插队的265人中有62位同学在四十年后重返康乐,得到县委、县政府的盛情款待。在当年妇女队长家的像框里,我见到了自己16岁的稚气的照片,见到了许多乡亲,有许多人已经去世,他们说我们是最好的一批知青。
我们走时,乡亲们到车边给我们送行。有送鸡蛋的,有送清油的,有送 “花炕子”的,她们沧桑的眼中泪花闪烁,爱动感情的文瑛和我都落泪了,乡亲们让我们四月来看“花儿会”。我们洒泪而别,带着四十年来的知青情结,带着第二故乡人民的深情,带着对人生短促的进一步体验,离开了这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我一口气写下了以上的文字,为我的插队,为我的青春,为我应该上高中的黄金岁月。艰苦的环境锻炼了我,使我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知什么是困难。“年轻时多吃一点儿苦,对一辈子有好处”,这是我插队落泪时,我九叔告诉我的话。磨难、挫折养育了我善感的胸襟,坚强的斗志,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体验了粮食的不易和人间的真情。回忆过去,我感慨万分,愿我们的后代,知道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易。
2018年4月20日初稿
2024年10月15日修改
作者介绍:
王小玲,女,1952年生,甘肃静宁人。甘肃师大附中67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在甘肃康乐县下乡插队,1970 年招工到甘肃靖远宝积山煤矿当电工,1975年调入兰州第一毛纺织厂当纺纱女工,1977年考入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语文教学,曾在培黎石油学校、兰州城市学院中文系任教,职称:副教授,曾教过《中专语文》《公关文体写作》《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大学实用写作》《现代文秘》等课程。曾参与国家级中专语文教材的编写,曾是甘肃省中专语文学会理事。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刋物上发表。
文章获作者授权刊登
小院欢迎您投稿,可以是知青时代的流金岁月、逐渐泛黄却依旧温暖的年代故事、“
80
”后与父母的共同记忆、闲情偶寄谈天说地等。
小院地址:
sanshihaoyuan@qq.com
(情意绵绵+古韵悠悠)
微信号:GUYUNSHENZHOU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征稿
"寻找·重逢"
人世间的相聚与分离,有时随着时代的漩涡让人无法回头,望尽天涯路,有时却在蓦然回首时,找到当初的痕迹。
我们近期特别策“寻找·重逢”征稿启示,您可以给我们投稿,讲述你们当年的故事,寻找当年的伙伴;您也可以把您与朋友重逢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30号院愿成为老知青相聚的平台。
投稿地址:sanshihaoyuan@qq.com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OTE3MjM4OA==&mid=2652179677&idx=1&sn=d9482634c33708ebb003782aeebc0c6a
30号院
知青时代的流金岁月、逐渐泛黄却依旧温暖的年代故事、“80”后与父母的共同记忆、闲情偶寄谈天说地
最新文章
下乡后,他的这番话击溃了我的心理防线
重返长湾
1966,建国路记事
鞋
我与文坛泰斗贺敬之那些事
丁盛将军的晚年
糖画人
我的同学:最早的一代校园歌手
女儿殇:知青在农村非正常死亡,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让“说书人”一词存入了许多人大脑的记忆
吴四十
缘分
石漫滩水库垮坝亲历记
金弢|青涩年华
三联生活周刊,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
知青岁月:学会算命
最后上调的知青
人类的孤独有多少种?
插队在康乐:那年我16岁
诗人岩海从未离开过炼油厂……可这并没有束缚住他对世界的想象
断裂的记忆
大巴山背篼
知青纪实小说|井下救人
有人在乡下3年就能当工人,有人却在村里蜗了10年,命运就是不公平
寻找——献给长眠异乡的知青
上山下乡运动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我们为什么还要写知青?
万一呢?
两个要账鬼!
三元井公社办起了高中:有些学生就是前几年的红卫兵
战士之死
久长哥
金弢| 我认识的路遥:高加林是否就是路遥自己?
采生人
我围观过“抄家”
1976年兄弟俩同时被抓:一个被判死缓两年执行,另一个按副军职待遇离休
闫家拐内的高房子
1961,除了饿还是饿
“我决定再回到原来那个农村里生活”
59岁的顾准忍着子女“死不相别”的冷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家庭出身”改变了我的人生历程
“人把马料都吃了,马瘦得皮包骨,怎么干活?”
知青纪实小说|险恶的出血热
“幸亏张大千义无反顾一走了之!”
复课以后
未婚妻来找我,正遇上我挨斗
中国的农民与曾经的工分
“就业人员之间不准发生流氓行为,申请获准后可以结婚”
伤心的1959年
不要忘记西乌珠穆沁旗有名有姓的1613名知识青年
红小兵对钱奶奶温和地说:唱完“东方红”就让你过去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