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以后

体娱   2024-09-27 18:25   北京  

欢迎光临,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1969年底,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一张聊城三中《入学通知书》落在我的手里。就这样,我又稀里糊涂地上了初中。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我是一个兵,拉屎不擦腚……”我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挎着破书包,使劲跺着脚,可着嗓子唱着篡改的歌曲,和家属院的小伙伴一起,朝着久违的学校——聊城新区小学走去。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刚开始,也就是1966年下半年,学校还能勉强上课。可是到了1967年上半年,随着派性斗争的升级,课就没法上了,只好“停课闹革命”。到了年底,接到上级的通知,叫“复课闹革命”。于是,我又挎上破书包,趾高气扬地上学去了。

学校在东边离家不远的地方,半拉子围墙里边圈着四排房子,第一排是老师办公室,后边三排是教室。停课之前,我在第二排最西头那间教室上课;复课以后,我们那个班挪到第二排最东头那间教室去了。

运动开始那年,我上的是小学三年级。中间隔了一年,算起来现在就该上小学五年级了。停课期间,我人玩野了,心也玩疯了。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心不在焉,老师讲的什么,我一句也没听进去。

那时候我个头矮,坐在教室最前排靠近门的座位上。有一天,上课的时候,我觉得憋得慌,就从教室里跑出来,到外边去解手。解完手后,就稀里糊涂跑进最西边那间教室,坐在了前排靠门的座位上。坐下后,发现旁边的人诡异地冲我笑。我一抬头,一下子慌了,发现跑错了教室,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飞快地跑出去。

那时候,我最喜欢听下课的铃声。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简直玩疯了。大家经常玩的游戏是“压大罗”,就是把一个同学推倒,然后其他同学都压到他的身上。我亲眼看到,上边的一个调皮鬼一伸手,把许多小土块,都撒到下边那个同学的耳朵眼里去了。我一不小心,也被推倒在地上,同学们一个个压上去,压得我喘不上气来。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快不行了。直到大家都从我身上下去,这才喘过气来。

“压大罗”压急眼了,就会打架。我就是跟小胖墩双华玩恼了,拽着膀子摔起跤来。我那时候没劲,摔不过他,同院的小伙伴跑过来帮我。双华的哥哥也来帮他,这就成了打群架。

有一次,我和双华摔跤,没摔过他,我就掏出一把麻袋针,朝着他的书包狠狠扎去。他哥哥看到后不愿意了,忙把别人喊过来,打开书包,从里边掏出几把用钢锉磨成的尖刀,威胁我:“你要是拿麻袋针扎人,我们就敢动刀子!”我赶快把麻袋针收起来。

还有一次,我和双华摔跤,我又被摔倒在地上。就在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双华扭头就往教室里跑。我觉得吃了亏,忙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使劲朝双华砸去。这时,恰巧老师从这里经过,那块砖头砸到地上,又蹦了起来,落到了老师怀里,把老师吓了一大跳。

这下子我可惹祸了。老师把我俩喊到办公室,狠狠地训了一顿。然而,我俩互相不服气,都噘着嘴不说话。这回老师可真得生气了,叫我俩到外边去站着,并严厉地说:“不会说话,就在这里站着。什么时候会说话了,就什么时候回家!”

同学们都放学回家了,学校里已空无一人。然而,我俩仍站在老师办公室门外,谁都不肯认输,就这么撑着。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双华终于撑不住了,走进老师办公室,说:“我会说话了。”于是,老师就放他回了家。随后,我也低着头,走进老师办公室,说:“老师,我也会说话了。”老师没有好气地说:“会说话了,就回家吧。”于是,我背上书包,灰溜溜地回了家。

时间,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去了。转眼到了1968年底,复课期间该学的东西都学完了,学校又放假了。我像小鸟一样,可以回家玩了,又能够“拉屎不擦腚”了。其实那时候,本来就没有擦腚纸,小伙伴们只能撅着屁股,在厕所的墙角上蹭蹭了事。1969年底,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一张聊城三中《入学通知书》落在我的手里。就这样,我又稀里糊涂地上了初中。


作者介绍:阴元昆,山东聊城人,1957年出生,1974年上山下乡,回城后当过工人、干部,大学学历,副编审职称,著有《马本斋与回民支队在冀鲁豫》,主编《聊城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资料选》,在山东《大众日报》、《齐鲁文史》、《山东党史》,上海《人才开发》等发表文章多篇。


文章获作者授权刊登
小院欢迎您投稿,可以是知青时代的流金岁月、逐渐泛黄却依旧温暖的年代故事、“80”后与父母的共同记忆、闲情偶寄谈天说地等。小院地址:sanshihaoyuan@qq.com

(情意绵绵+古韵悠悠)
微信号:GUYUNSHENZHOU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


征稿



"寻找·重逢"

人世间的相聚与分离,有时随着时代的漩涡让人无法回头,望尽天涯路,有时却在蓦然回首时,找到当初的痕迹。

我们近期特别策“寻找·重逢”征稿启示,您可以给我们投稿,讲述你们当年的故事,寻找当年的伙伴;您也可以把您与朋友重逢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30号院愿成为老知青相聚的平台。

投稿地址:sanshihaoyuan@qq.com


30号院
知青时代的流金岁月、逐渐泛黄却依旧温暖的年代故事、“80”后与父母的共同记忆、闲情偶寄谈天说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