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子黄
鸡子黄,又叫鸡卵黄、鸡蛋黄,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鲜鸡蛋去掉蛋壳和蛋白,蛋黄留用。在日常生活中,提到鸡蛋黄,人们对它再熟悉不过了,它可以用来做很多美味菜肴,如蛋黄酱、蛋黄粥、鸡蛋羹、炒鸡蛋等,也可以做成甜点,如蛋糕、蛋挞、饼干等,女士们还可以用它来做面膜保养皮肤。同时,它也是一味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息风作用的常用中药。
鸡子黄为家鸡之卵黄,其色黄应脾,悬于鸡卵之中亦应中洲,源于生命始生之鸡卵,一身之精华皆自此而生,为血肉有情之品,其味甘质润,甘能补脾,润能滋阴养血,故能滋阴润燥,养血息风,为脾家之要药。
正如黄元御《长沙药解》所云:“鸡子黄,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伤寒》黄连阿胶汤,用之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者,以其补牌而润燥也。《金匮》百合鸡子汤,用之治百合病吐之后者,以其涤胃而降逆也。排脓散,用之以其补中脘而生血肉也。”“温润淳浓,滋脾胃之精液,泽中脘之枯槁,降浊阴而止呕吐,升清阳而断泄利,补中之良药也。”
(1)失眠。
若心中烦闷不得安眠者,可取黄连、黄芩、芍药煮水,纳入烊化的阿胶,纳鸡子黄两枚,搅匀服用(《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2)小便不通。
若小便不通者,取鸡子黄一枚,生用、熟食均可,不可超过三次(《饮膳正要》)。
(3)久泻久利。
若大人或小儿出现泻痢日久不愈者,以生淮山药熬粥,鸡子黄煮熟碾碎,调于粥中服之(《医学衷中参西录》)。
(4)小儿惊风、夜啼。
若小儿因惊吓而啼哭不止,可取鸡子黄和母乳调匀,视小儿大小服用适量(《普济方》)。
(5)小儿消化不良。
若小儿消化不良,取蛋黄置于铜锅内文火加热,蒸干水分后大火熬出蛋黄油,每天5~10毫升,分2次服(《中药大辞典》)。
(6)湿疹、耳脓。
若出现湿疹或耳中流脓,可取鸡子黄熬出卵黄油,加冰片少许,涂于患处(《吉林中草药》)。
(7)烧伤、溃疡。
若烧烫伤或溃疡创面破溃者,取蛋黄熬出蛋黄油,过滤后装入瓶中灭菌待用,使用时直接将蛋黄油涂抹在清创后的创面即可(《中药大辞典》)。
(8)头疮。
若头部生疮,可取鸡子黄炒取油,和粉敷于患处(《日华子本草》)。
(1)本品不可多食,每日1-2枚,《本草求真》:“多食则滞。”
(2)冠心病,高血压,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者慎食。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鸡子黄含有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葡萄糖和卵黄素,以及钙、铁、磷、维生素等,因此对人体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等均具有很好的作用。
张智龙 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天津文史馆馆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医类国家首席考官。临床善于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白细胞减少症及放化疗后副作用、面瘫、高血压病、冠心病、癫痫及妇科、儿科等多种内科病症。
出诊时间地点:
周二上午:恒仁中医医院(南开区渭水道3号)
免费关注订阅号,会有更多精彩文章!
关注方法一:
关注方法二:
点开文章,第二行“ 五味斋医话”几个字,点开就是公众号,点“关注”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