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候 特 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古人认为,彩虹的出现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交的结果,但小雪时节,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阴阳之气失交,故彩虹藏而不见。同时,阳气潜藏,阴气隆盛闭固,进而转入寒冷的冬季。《历书》云:“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时节,较立冬天气更加寒冷,而阳气则进一步潜藏。故养生要遵循“养阳御寒”的原则,养潜藏之阳气,防阴寒之邪气。
如 何 养 生
01
内守神,含而不露
小雪之时,草木枯萎,风卷残叶,阳光渐少,最易引起季节性情感障碍,从而出现忧郁、情绪低落等症状。故此时要调节自己的心态,既不能过度兴奋,又不可思虑过度,可以选择听一些“羽”调的曲子来舒缓自己的心情,如《汉宫秋月》。总之,要精神内守,含而不露,使心神安静自如,避免烦扰,让自己的内心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02
防湿冷,避寒就温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也许这句诗句最能形容小雪的天气。此时天气阴冷,甚则雨露凝结成冰粒,飞扬弥漫。这种乍寒湿冷的节气,最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骨关节疾病。因此,人们要外防湿冷,避寒就温,尤其注意头、胸及四肢关节部位的保暖。
03
重温补,助阳御寒
此时节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阴冷,可适当食用温补之品(羊肉、牛肉类)以助阳御寒。此外,中医认为色黑之品入肾,而冬季又与肾相应,故冬季食用色黑之品补肾最为适宜,在饮食上可食用一些色黑的食物,如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海带等,以调补肾脏。
04
助藏阳,防燥保湿
小雪之后,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供暖,室内空气会变得闷热干燥,人们易出现口唇干裂、鼻咽干燥等症状,故要注意防燥保湿。除了要多喝温水之外,还可通过使用加湿器、摆放植物等方式缓解室内空气干燥。另外,要调整作息时间,可适当早睡晚起,以利于阳气潜藏。
END
张智龙 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天津文史馆馆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医类国家首席考官。临床善于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白细胞减少症及放化疗后副反应、面瘫、高血压病、冠心病、癫痫及妇科、儿科等多种内科病症。
出诊时间地点:
周二全天: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特需门诊(红桥区北马路354号)
周四上午:恒仁中医医院(南开区渭水道3号)
周日全天:天津河西仁华中医医院(河西区大沽南路辅路)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预约电话
27285073
免费关注订阅号,会有更多精彩文章!
关注方法一: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方法二:
点开文章,第二行“ 五味斋医话”几个字,点开就是公众号,点“关注”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