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饮酒养生

文摘   2025-01-08 06:06   天津  



饮酒养生


”,是一种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络感情的一种媒介。古人云:“无酒不成席。”又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将进酒,杯莫停”等脍炙人口的名言诗句。从这些诗句中常可看到古人饮酒的豪放胸襟,酒对于人们,自有一番难以言喻的感情。


”,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备品。亲朋聚会、喜寿婚宴等活动都离不开酒。古人对饮酒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早就有所认识。《诗经·豳风》中便载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诗句。上句的意思是说用酒帮助长寿,下句的意思是说举杯敬酒恭祝长寿,都把酒和长寿联系到了一起。


中医认为酒性温热。《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寒凝海,唯酒不冰。”少饮之,则能和血行气,壮神御寒,助药势,消愁遣兴。可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现代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据日本科学家发现,喝酒的人血液中出现大量尿激酶及其前驱体蛋白质;不喝酒的人,血液中只有极少数的尿激酶,而造成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原因是人体中可以溶解血栓的尿激酶等纤溶酶减少,故适量饮酒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但过量饮酒对人体的影响确实弊大于利。



“酒类甚多,其味有甘苦酸淡辛涩不一,其性皆热,有毒。多饮助火生痰,昏神软体,损筋骨,伤脾胃,耗肺气,夭人寿。”——元·贾铭《饮食须知》


人要健康长寿,首先必须节制饮酒。酒类众多,其味不一,其性温热,多饮则助火生痰,产生湿热,会使人神识昏蒙,损伤筋骨、脾胃,耗伤肺气,削减寿命。


现代科学已证实了古人的这些认识和说法是正确的。饮酒过量,不仅会使人的知觉、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失去控制,飘飘然忘乎所以。还会摧残人的肌体,导致各脏器受损,具体如下:




1、伤肝。酒精是依靠肝脏代谢排出体外的,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导致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


2、伤脑。过量饮酒使大脑反应能力下降,导致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出现障碍,表现为口齿不清、视物模糊、失去平衡力等。


3、伤肾。过量饮酒会影响肾的生殖功能。酒精会使男性出现精子质量下降;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使胎儿发生身体缺陷的危险性增高。


4、伤心。大量饮酒会导致心肌细胞和心肌间质纤维化,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目前饮酒是我国扩张性心肌病的首要原因,此外酒精还可以引起动脉硬化,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


5、伤胃。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发展为消化道肿瘤。




饮酒养生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饮宜身心好

当身体和情绪良好时,适宜饮酒;若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时,饮酒会损伤身体。按中医的理论说,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出现面红目赤,头痛头晕,此时饮酒,势如火上浇油,气血上冲,造成不良后果。

二、饮宜先温酒

清·尤乘在《寿世青编》中写道“不问四时俱暖酒,大热大冷莫入口。”酒本是水谷的精华,其性迅疾而猛烈。不论一年四季,都应暖酒,太热或太凉都不宜饮用。

三、饮宜少慢咽

秦·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言“凡养生,……饮必小咽,端直无戾。”喝酒不宜太多大急,否则会损伤肠胃及肺脏。我们现代的许多人饮酒常讲究干杯,似乎一杯杯的干才觉得痛快,才显得豪爽。其实这样饮酒是不科学的,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

四、酒后当进食

宋·窦材《扁鹊心书·痞论》中言:“酒后吃饭,中气不伤;若饭后饮酒,清气浊乱,所以致胀。”古人认为:酒后吃饭,不易伤人脾气。若饭后饮酒,易使人体清浊不分,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腹胀、纳呆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故当酒后进食,这样还能延缓酒精进入肝脏的时间。

五、酒后少饮茶

自古以来,不少饮酒之人常常喜欢酒后喝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则不然。李时珍说:“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


一般来说,茶性偏寒,其寒性会借酒势,损伤肾阳,出现腰脚重坠、膀胱冷痛、水肿等症。现代科学已证实了酒后饮茶损害肾脏。古人养生之法认为酒后宜以水果或用甘蔗与白萝卜熬汤解酒。 


总之,饮酒的利与弊主要在于“”。适量饮酒可发挥其有利作用,如人在受凉后或感受风寒时,饮适量酒可以预防感冒;妇人产后饮少量黄酒,可活血化瘀,有利于子宫的恢复。过量饮酒则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因此,饮酒宜适量、温酒慢饮、酒后进食。

专家介绍

张智龙   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天津文史馆馆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医类国家首席考官。临床善于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肿瘤、白细胞减少症及放化疗后副反应、面瘫、高血压病、冠心病、癫痫及妇科、儿科等多种内科病症。


出诊时间地点:

周二上午:恒仁中医医院(南开区渭水道3号)

周四全天: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特需门诊(红桥区北马路354号)

周日全天:天津河西仁华中医医院(河西区大沽南路辅路)






免费关注订阅号,会有更多精彩文章!

关注方法一:

关注方法二:

点开文章,第二行“ 五味斋医话”几个字,点开就是公众号,点“关注”就OK了!


五味斋医话
五味斋乃张智龙教授书室之名,言五味者,取义《黄帝内经》:“五味入口,藏于胃肠,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为人体生命之动力,以五味命名书室,示教授临床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又寓含工作之艰辛甘喜,学习之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