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图:上午在麦当劳门口,拍下了美国上空三大标志物中的两个:M记与美国国旗。令人惊喜的是,我无意间还拍到一只正在翱翔的鹰。鹰也恰被视为美国象征,被印上国徽。 又是有趣而充实的一天。今天在读英文报道时,看到一个表达:a shock jock。好奇查了一下,它是一个俚语,shock可以解释为震惊,jock是jockey的简写,A shock jock 是用来描述一类电台或电视主持人故意用挑衅性、侮辱性、有争议的粗俗语言或行为,来吸引听众注意力和引发争议,简单来说,就是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持人。Stern,美国知名的shock jock。我又发现jock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它与Nerd一起,在美国校园文化里,经常被用来描述两种截然相反的人。Nerd是那些可能对某一知识领域非常在行,但缺乏社交能力、内向害羞的“书呆子”。Jock则是擅长体育,外向而自大,凭着自己体格强壮或人缘好,喜欢欺负别人的“运动员”。High School Jock and Nerd根据Urban Dictionary,Nerd是常常被嘲讽或欺负的一群人,但其实因为他们的学识或才智引起了别人的嫉妒。Jock则是许多人羡慕的对象,总是能和最受欢迎的女生/男生约会。其实,在 80 年代、90 年代和 21 世纪,Nerd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当时有大量电影,从《书呆子的复仇》到《蜘蛛侠》(Spider-Man),从《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美女与书呆子》到《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美国文化一直在塑造讨人喜欢的Nerd形象:他们害羞敏感,但内心丰富;他们看上去软弱无力,却是充满勇气和正义感的英雄。现在情况反过来了。最近这些年,传统的nerd形象正在被推翻。他们从处于劣势上升成为以科技驱动的经济市场中的赢家,例如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Nerd之王”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他们中,一些成功的nerd没有用正确方式施展自己的力量。科技行业内的性骚扰和权力滥用事件越来越普遍,人们逐渐不再认为“nerds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尊重他人”。The Nerdy Way Elon Musk Comes Up with Names for His Inventions(Youtube)以前,在美国的亚裔男性往往被贴上“Nerd”标签。在大学招生系统中,他们常常处于劣势。比如,“只会读书”“不善交际”的亚裔学霸难以获得哈佛的青睐。于是,一些亚裔孩子努力改变自己,融入美国文化以便让自己更自在、更受欢迎。在2017年的一篇报道中国低龄留学生的特稿《中国“空降孩子”:美国梦减退了色彩》中,当时在美国底特律小镇读高中的中国男生科尔宾收到了一个邀请:一群jocks和slackers(喜欢偷懒、不爱学习的人)邀请他和他们一起进男厕所抽几口电子烟。这种邀请对一个拘谨的中国孩子来说很不寻常,科尔宾很高兴,觉得这群同学“很酷”,想要"融入"他们。那之前,科尔宾一直是个认真勤奋的全优学生。但他们告诉他:“酷小孩从来不学习。”那以后,他放松了学业,开始撸铁,认为“等我练出点肌肉”,就可以找到女朋友。但当这些新朋友开始逼着科尔宾和他们一起戏弄其他孩子时,他疏远了他们。他不想对着学校仅有的几个非裔美国学生喊叫种族主义词语,也不想用普通话对其他中国孩子说骂人话。“我这么努力尝试交美国朋友,但我失去了自己的中国方式和性格。”他醒过来了。这是一个nerd试图变成jock,但最终坚持了自己的方式的故事。它也让我们得以一瞥美国高中的“鄙视链”。在这个链条中,还有以下这些角色:Cheerleader:通常为女性,外表迷人,但缺乏内涵,常常与jock被视为一对。Poser:喜欢模仿人缘好的人,为了融入集体愿意做任何事。Emo/Goth:喜欢穿黑色、迷恋哥特等暗黑亚文化、成天摆出一幅“抑郁”模样、认为自己与众不同。Preps:来自富裕家庭、穿着精致,将来可能考入名牌大学成为社会中上阶层的学生。Loner:没有朋友的边缘人物。随着中国富裕家庭将孩子送到美国的顶级高中,Preps这个群体正在扩大。与前辈们相比,美高里的Preps中国学生是非常富裕的。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曾有两次高峰。一次是1978-1990年,这一时期的留学生大多以公派为主,主要攻读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生课程。另一次是1990-200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美之间交流的深化,更多自费留学生开始前往美国。90年代,赴美留学的领域开始多样化,不仅限于理工科,还包括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这两批学生都比较穷,为了生存要去洗盘子或当清洁工。如今在美私立学校读书的中国学生,甚至都比公立高中里的美国和中国同学都富裕得多。但是想要交到美国朋友并不简单。儿子的学校开学两个月了,根据US News2024年5月发布的美国公立高中排名,这所学校在北卡州公立高中里排第11名,9-12年级一共1447名注册学生,今年亚裔学生比例达到了20.4%!远超拉丁裔和非裔。学校的Student Diversity(via.US News)这将近300名亚裔中,除开日韩印和ABC,中国学生仍然会扎堆,包括台湾学生,他们会用普通话交谈。 儿子还是渴望和美国同学交流。但几周前,他曾告诉我,每次他想加入美国学生的谈话时,会因为对方说话实在太快,或者他一下子听不懂他们的俚语,谈话会陷入停顿。这让他多少有点沮丧,回来告诉我他的英文水平遇到了"瓶颈"。我安抚儿子,这需要时间。而且,有"瓶颈"存在,表明你是在向上走;否则往下滑是不可能有瓶颈的。又过去了几周,我问儿子:你还觉得格格不入吗?他说:肯定啊!但语气中已轻松很多。我“娘味儿”又犯了,跟儿子说了我自己的所谓"人生体会"——莎士比亚写过: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To be的问题,可以理解为两个问题。一是"在"(Existence)的问题,即你的存在及其类别;二是"是"(Being)的问题,即你如何定义自己(Define)。这两个问题,也让西方哲学走向了两个方向。其中,回答"是"的问题,有两个维度:共性(Genus)与个性(Differentia)。共性很简单,你是一个人类,你是一个男性,你是一名学生……共性让人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只有Differentia才能准确地"定义"你是谁,所以你必须在共性之下,不断地去探索你的Differentia是什么。当你找到了自己的Differentia,这就使得你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人、事与物区分开来了。可是很多人都身陷一个想象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无法"脱嵌",认为这个世界人与人就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你的行为稍有不同(Differentia),就有人会跳出来指责你,这就混淆了共性与个性,而且是用一种语言暴力的方式。话说回来,这个Differentia,才是你向别人、向一所梦校、向这个世界,介绍自己的方式。我对儿子说,妈妈懂事很晚,可能在30多岁才真正"醒"过来,那之前是非常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自从懂事以后,妈妈一直以"非主流"为傲。当然,你不用为了非主流而非主流,但你真的不用强迫自己一定要交一大堆朋友,不用要求自己很张扬高调很outgoing,不用模仿别人说话做事讲笑话,因为你本身已经足够好!你无需成为别人。当你尽情地做自己时,机缘就会来到,真正的朋友会被你吸引。在前面那篇文章里,科尔宾告诉班上的同学:“我非常非常想交美国朋友。对我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我对儿子说,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是踏实做好自己的事。不管是这篇特稿中的科尔宾,还是我们亲身在美国上公立高中的经历,都显示了华裔孩子"空降"美国之后的真实个体体验及群体影响。有报告显示,美国高中国际生的数量从自2013-2016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7年开始略微下降。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高中国际生的入学数量下降近一半,只有31718人,近两年开始回温,但仍未达到疫情前水平,2022年的高中国际生入学人数为51272。过去10年美高在中国的招生人数走势2023年的留学市场有所回暖。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美海外各使领馆签赴美签证数量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学生获得美国F1学生签证的数量为5413人,相较于前三年大幅增长,并且超过了疫情前的同期水平。从留学地区上来看,自费国际生选择最多的州是加利福尼亚州,随后依次是马萨诸塞州、纽约州、佛罗里达州和康涅狄格州。在以上5个地区中,93%的国际中学生选择入读私立学校。赴美留学的孩子年龄逐渐低龄化。2022 年,美国中学总共招收了8626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占比达到了27%。在新东方发布的 2022年《国际化教育家庭调研报告》指出,高中及更早出国意向相比去年增长了136%。《2022 中国留学白皮书》中的调研数据也显示,在中小学阶段有意向送孩子出国的家庭占比超过了七成。来到美国之后,哪怕是在上述调查中非热门的留学目的地北卡罗来纳州,我也发现,到美国上中小学的低龄华裔学生越来越多,其中也有许多早些年就随着父母移民来到美国的。他们扎实的基础教育背景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给美国的校园带来了更丰富多元的文化。这些华裔学生在学校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儿子告诉我,前几周,在教学楼走廊两边,贴着很多每个年级学生代表的竞选宣传海报,海报上大大的“VOTE___ FOR ___REPRESENTATIVE”字样。从名字和候选人的照片看,大部分都是华裔。今天,选举结果出来了,学校大喇叭依次公布名单,能听到有很大比例的华裔学生当选。很明显,由于中国低龄孩子出国读书的普及,华裔学生的Nerd形象早已一扫而光了。你自己或身边的孩子也在北美中小学里成为中坚力量吗?或者他只是认真地做自己也得到了认可?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