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图:在Costco或Sam's Club一周一次的物资采购。时间长了,慢慢就摸索出哪些东西是每周必买,哪些是很久才买一次,哪些是压根儿不用买的。于是花费的时间也少了许多,腾出的时间,儿子就去运动或参加一些活动。这也是生活简化的小小细节。
来美国的第97天。
一
昨天跑完第6次parkrun,稍作休整,开车去参加儿童商业展的路上,一路秋色渐浓,心情好上加好。突然想起最近读到的一篇《Novelty acts》(新鲜玩意儿)的小小文章。对这种"反人性""反熵增"的文章,我一向十分喜爱。
作者说,今年夏天,她第一次经历了人生中的惊喜生日派对"受益者"(或"受害者")。她提前只知道时间和地点,怀着满心期待却又毫无预设地来到庆祝现场,因此有幸体验了近24小时"纯粹的探索",成为了这场精彩一天的"无计划参与者"。
如今,要对每一毫秒进行研究、规划和精心安排实在是太容易了,以至于不这么做反而显得有些不负责任。
你可以在外出聚餐前先在App上刷一下别人的评价和真实图片,在预订酒店前先在网上"参观"房间,买外套前先"试穿",尝试某种育儿方法前先咨询讨论一番。只要是可以购买、租赁、消费或者想象的东西,你总能找到相关评论。我并不是在抱怨,毕竟,10年前,能在手术前先观看医生的手术视频,这种体验本身就相当神奇。
我们已经习惯了对所有购买或预订的东西进行"过度调查",很少停下来思考这种做法的代价。
还记得"不知道"的感觉吗?我都快忘了。
但我记得当年毕业时,对扬州话一个字都听不懂,就快乐而懵懂地变成了身份证上的江苏人;
还记得5年后,从上海到帝都,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就先把简陋的家当打好包发了物流;
还记得8年后,从北京回成都,辞了上份工还没找到新工作,带着年幼的儿子,就满怀期待地订好机票……
5个月前,对美国北卡罗纳州Chapel Hill只限于2D了解,只通过几封Email和一次Zoom meeting,我就放下了生活和工作了13年的成都,和比我还高一个半头的儿子,历经40多小时跨洋飞行,开始探索全然陌生的世界。
其实,我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就像现在偶尔回想起小时候生活在如今看起来信息匮乏的家乡小镇一样,当初一切的不便利、麻烦、简陋、迷茫,放在现在就像在冒险或撞大运,让如今被信息淹没的年轻人觉得我就像在描述用星象导航操纵船只一样。
但是,即便没有这些信息,每一次"不知道"的冒险之后,我都度过了绝对值得回忆的时光,从未后悔。
二
奇特的是,最近几年,有些餐厅开始刻意隐藏自己的信息,以"重现久违的浪漫冒险精神"。
这些餐馆中,有的故意神秘莫测,有的干脆就没有任何官方网页。还有一些,除非客人主动要求,否则拒绝公布他们的菜单。
有的时候,我会很喜欢在对一家餐厅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去尝试,但我承认,在下决定之前先查看一下顾客点评确实很方便,甚至是必要的,比如别人的推荐菜品和避坑菜品,比如看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饮食限制,或者了解一下价位也是好的。
不过,我真正想表达的是,少一些信息可能会带来更好的体验,这也是我想要追求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于事无巨细地规划和研究,似乎这样能让生活更有确定性、更有掌控感。但另一面,过度的信息和准备可能会剥夺我们体验惊喜和冒险的机会。
所谓怀旧,并非简单地认为"过去更好",只是,我们可能需要在便利和保持神秘感与不确定性之间找到平衡。
回忆一下,当你看到一篇影评或书评,作者说:以下可能有剧透(Spoilers ahead),装出一副小心翼翼避免剧透的姿势,TA知道这反而会诱发读者好奇。
一方面,我们知道新鲜感是幸福的关键,但我们却在拼命研究生活的方方面面,消灭了任何可能出现惊喜的机会。
多么可悲!
如果人生是剧本,你是愿意剧本全被毫无悬念的故事塞满,还是储存一些扣人心弦又激动人心的冒险回忆?
不过我要承认,新鲜感并不是日常生活的常态,正如我在《没了“饮料自由”,人生就失败了?单调或许才是生活精髓》中写的,单调才是常态,无论物质还是精神。
但是,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制造一个惊喜的早晨,或是一个惊喜的小时,故意不去研究你将要尝试的事情。
我从不会去幻想买一张机票,飞往第一个听起来吸引人的目的地。这种极端追求新鲜感的做法对普通人来说根本不现实。但是去一家餐厅吃饭而不事先看菜单,风险就很低了,说不定会给你带来一丝意外惊喜。
有意识地为生活留白,给惊喜留出空间,容忍未知,胆子大一点,反正不会死。
讽刺的是,试图通过搜集信息来消除不确定性,可能反而增加了我们的焦虑。我们不断对比、评估,生怕做出"错误"的选择。
长期依赖详尽的预先信息,可能会削弱我们适应新环境、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
我年轻的时候,很莽撞,每次出门旅行都是直接出发,不做所谓的攻略,很即兴;但另一类人则必须做好周全的准备,包括预先的线路安排、住宿预订、景点攻略,否则宁可不出门。
我承认,我的做法可能导致一些不好的后果,但另一类人的做法是否让他们在旅途中变成一个“安排者”“指挥者”“控制者”,而非“享受者”?
人们说,旅行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喜欢即兴出发的人往往更富冒险精神,适应能力强,享受未知带来的刺激。而倾向于详细规划的人更注重安全感,喜欢掌控局面。这种差异并没有对错之分。
我有一个朋友,经常说走就走,千里奔袭。她的先生是个开车狂人,不眠不休可以连续开24小时,她则是个坐车狂人。我说他们是"绝配"。
许多朋友羡慕他们两口子的随性与自由,甚至有人希望与他们同行。可是,她很害怕与别人一起旅行,觉得相互牵扯和照顾太麻烦,因为她的性格里非常随意,对旅途也不挑剔,只享受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因此,她常常要硬着头皮向别人说不。
孤独社会中,独立旅行者越来越多了。
被人称为“自驾游阿姨”的网红苏敏,4年前出发,驾车去过珠峰大本营,曾在海南的海滩上露营。她曾参与拍摄有关女性赋权的广告,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即将上映。在她同意付给丈夫16万元后,丈夫才同意离婚,苏敏说,“虽然钱很重要,但我感觉自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