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用力禁止,可能更危险!让孩子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有一条简单法则

体娱   2024-11-05 10:53   美国  
今日一图:明天就是Election Day,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行动。左边是UNC教堂山分校,右边是DurhamTech。作为7个Swing states中之一,北卡超过一半的登记选民已经投了票,比过去四次总统选举的平均投票率低了约五个百分点 

曾经在读迈克·辛格的《臣服实验》这本书时,看到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的生命中连续接收到同一件事的多次暗示,那说明你应该顺着生命之流,就像河流顺流而行,河岸自然会筑成。
今天我就被提示,要写一写孩子们使用手机/社交媒体的简单法则。无他,有且仅此一条。
但我要从三个小故事来谈这个话题,希望你能看完。

一位从上海来北卡的妈妈,最近心情有点复杂。她仿佛夹在女儿与丈夫之间,有点不知所措。
事情起源是,美东时间11月3日凌晨2点,是美国夏令时结束的时间,人们将重新获得在春天里失去的一小时。
这里解释一下美国的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又称为"日光节约时间",是美国大多数州以及一些国家采用的时间调节机制,通常在每年3月的第2个星期日开始,并在11月的第1个星期日结束,开启冬令时(Standard Time)。
夏令时间需要将时钟拨快一小时,使白天变得更长,而冬令时则要将时钟拨慢一小时以恢复标准时间。这样,美国东海岸与中国的时差将变成 13 个小时(夏季是 12 个小时)
也就是说,在夏令时结束那个时间点,时光会倒流一小时。
如今我们都用智能设备来看时间,手机和电脑会自动完成时间调整,家里传统的闹钟和手表、汽车上的时间则需手动设置(我今天才调的)。
她15岁的女儿突发奇想,和朋友熬到半夜,拍下了手机时间从1:59跳回到1:00的奇妙瞬间。
纯是出于好玩,拍好后,她把视频传到社交平台。没想到,短时间内,点击数和评论区就爆了。
这是小姑娘从未经历过的事,她又兴奋又紧张。但是,早上起来就收到远在上海的爸爸的警告:当天手机使用时间大大超出规定的一小时,因此接下来的一周里,她都将失去使用手机的权利。
小姑娘非常委屈。对她来说,要拍视频素材、制作视频、上传、看评论,还要跟朋友交流,哪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全部算在这一个小时里呢?
但在她那位优秀而严谨的理工男爸爸眼中,数字超了就是超了,没有借口可讲,哪怕爸爸相隔万里,仍具有说一不二的权威。
在她爸爸看来,控制手机使用,就是为了杜绝手机对她绝对的毒害,如今成年人已经成为受害者了,青少年的生活本就可以不使用手机,因此"不能看着孩子踩着西瓜皮越滑越深"。
我能看到的是,小姑娘对视频选题的灵感与敏感,展现了她对世界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但是,我作为一名母亲,也完全能理解小姑娘的父亲严格控制她对手机的使用——严格来说,就是对手机上各种社交平台、游戏软件的隔离。
她的妈妈处于两难境地。在对孩子的养育上,她既要与丈夫态度一致,又要在父女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还要与女儿沟通,安抚她的情绪。
她想做个好妈妈、好妻子,却免不了左支右绌。


第二个故事,要从周六在Cary举办的2024中华美食文化节讲起。
当天的美食摊位中,有一个挂着"红雀艺术团"牌子的摊位。这帮漂亮的舞者变身美食售卖者,摊位前排起了长队。最抢手的是包子,一位访问学者的先生、社交平台上的网红、全职爸爸"大鸣爸"连续3天,每天从早5点到晚2点,做了206个手工包子。肉包4美元一个,豆沙包3美元一个,两个多小时就销售一空。
大鸣爸的肉包子
回到家,大鸣爸做了一个视频,包括了他做包子的全过程,还有美食节上人们抢购包子的场景,发在了小红书和视频号上。
他的粉丝本来就多,"在美国卖中国包子这么赚钱!"这样吸引眼球的标题,自然更是流量利器。今早我国内的一个同事竟然还把链接发给我了。
大鸣爸的粉丝在评论区既羡慕又夸赞,有的还建议说可以卖白切鸡、拌面之类别的中华美食。言语中多多少少夹杂着"我也行"的意味。
今天早上9点左右(北京时间晚上10点左右),去学校的路上,我无意间看到大鸣爸在小红书开了直播间,估计是跟粉丝讲述昨天卖包子给美国人的见闻、私厨做200个包子的体验,顺便卖卖"小清单"里的货。他在小红书上已经有12.5万粉丝,猜测大部分都来自国内。
对于大鸣爸这样的网络红人而言,原本做包子卖包子是一个体力活,即使4美元一个包子,收入5000多元,这只是在不考虑体力与时间的投入成本前提下计算的。对于创造财富而言,属于杠杆最低的方式。
但当他制作了视频进行推送,扩大他在各平台上的影响力,就把"包子的故事"成倍放大了,突破了厨房和美食节现场,利用了社交平台的流量杠杆;再接下来,他在直播间开直播,实现了流量变现这一步。
这样,大鸣爸把社交媒体变成了一个专属生产工具,而对于粉丝来说,社交媒体只是他们刷一些有趣故事、为心动产品买单的消费工具,投入的是时间和金钱,而没有获得有形或无形的价值或提升(很多人只是自认为有所收获,"获得即满足")。

第三个不算故事,只算是一件事。下午在学校上课,老师给了我们一篇文章,讲的是Social Media and Well-Being(社交媒体与幸福:一项跨学科的对话),是发生在2023年6月的瑞士的一次世界各国、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者,一起讨论社交媒体的使用和其对幸福的影响的复杂现象。
讨论持续了3天,学者们发现,虽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对其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笼统地号召人们"减少使用社交媒体时间"却显得非常无力——要充分理解如何、何时、为什么要"断开"与社交媒体的连接,又缺乏真正的工作。
同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除了一些负面影响,社交媒体又的确给人们的生活与社交带来了很多正面的益处。
比如让来自不同民族、种族、少数性别的青少年能找到与他们有相似心智的人,更好地融入虚拟社区;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社交媒体帮助他们相互对话、获得信息和情感鼓励,减轻孤独感,而不受地理限制。
一句话,通过对智能手机、社交媒体与幸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影响,永远不是单向的。

三个故事讲完了,我也想说,孩子使用手机和社交媒体,也永远不是单向的(one-way)结果。
如果你认为社交媒体是不好的,也许你可以考虑怎么把它转换为一个正面的工具。正像大鸣爸那样,也许他自己并没有这种抽象化的思考,但他的行为恰好证明了手机和社交媒体可以成为一个生产力工具:他做包子,做视频,直播带货,每一步,他都把社交媒体用成了工具,这个工具撬动了杠杆,给他带来了粉丝、流量和利润。
我个人认为,社交媒体的存在,利大于弊。它让许多事情变得可能——
如果孩子喜欢游戏,让他试试成为"藏在游戏背后"那个设计者,自己编程做一些小游戏,未来当他人沉迷于他创作的游戏时,他是那个抽身出来的旁观者和获益者;
如果孩子喜欢视频,让他去创作一些主题式的视频作品,参加一些视频比赛,当别人乐此不疲地刷着他拍摄和剪辑的视频时,他是那个早已迈入Next level的策划者和创新者;
如果孩子有任何一技之长,不妨让他给人在线授课,通过讲课,将头脑里的抽象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课件,反过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自己对这项技能的理解与把握。
总之,手机和社交平台,无论哪个APP,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生产工具和自学工具。比起只做一个社交媒体消费者带来的短暂的多巴胺满足感,生产与创造激发出的内啡呔更为持久。
举个自己的例子。
我跟儿子说过,一旦有时间,他可以开一门围棋入门课。
与国际象棋不同,中国围棋有更久远的历史和更深厚的文化背景,能完美地代表中国棋类2016年AlphaGo与李世石那一盘五番棋,将中国围棋的魅力又一次展现在全世界面前,其复杂性与烧脑度,令棋友们更为着迷。
儿子跟随四川省唯一的女子职业选手洪艳老师学棋多年,在洪老师身体不好时,他还充当过小老师。打上业余围棋五段之后,没有走职业道路,仅把围棋作为爱好。
但是在国内上高中,他能下棋的时间几乎没有。来美国后,闲暇多了许多,自己没事打打谱是个乐趣,但比不上通过教学的方式,让自己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棋力。这种方式还可以帮助他交到朋友、全面提升英文能力。
教学方式可线下可线上。线上的好处是一次课可多次回放,视频号或腾讯会议这种社交媒体和平台工具相当于"杠杆",一次产品,多次使用,非常省时省力。
这就是典型地将手机和社交媒体作为生产工具。
人类学家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一书中,曾主张跳出传统研究中的“对象化”思维,将“自我”作为理解世界的一种途径,把自身经验、感受和视角融入观察过程,以实现更深入的理解。
但面对手机和社交媒体,我们需要一个逆向的过程。
手机和社交媒体,作为高度参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工具,常常并非直接反映自我,而是被设计成影响我们思维、行为的外部因素。
在书中,项飙提倡使用自我经验来理解社会和他人,而不是将“对象”进行过度的“他者化”或割裂。然而,当涉及手机和社交媒体时,我们可能需要一种“对象化”的视角来审视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也就是说,这种“对象化”是希望通过更清晰的距离感,帮助我们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保持自主性与批判性。
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反过来思考,你会过上全新的生活

咨询访学签证及孩子来Chapel Hill上学,因我非专业中介,且每天时间非常紧张,恕不接受零星咨询服务。
若确有需求,可加微信好友,在北京时间晚9点后或北京时间早10点前可回答问题,并收取咨询费(1小时500元RMB)。
但求尽力,不敢承诺。若不满意,恕不退费。理解者联系,不能接受者请慎重。
商业合作可加好友。无事勿扰,谢谢。


跑步有毒
一个非主流妈妈,一个非主流媒体人,一个非主流跑者,一个全情游荡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