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图:早上出门,今年第一次感觉有点凉意了。中国昨天进入寒露节气,看来美国这边也同步了,连天空也变得更加斑斓了。
昨天的文章《在美国散步》里,我写了写自己这几个月在北卡散步的日常及所思所想,巧的是,今天在读学校和教育局邮件时看到,明天(10月9日,周三)是Walk & Roll to School Day。
正如今天上课时,一位从智利来美国生活的妈妈说的:在美国当家长,就得要不断地收邮件、发邮件,与不同的老师和教职员工沟通,遭遇各种各样陌生的学校专用名词——不像在智利,一个家长-老师Whatsapp group解决所有的问题!——智利不愧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南美洲国家啊……
我认认真真做了一点功课,了解这个对中国家长来说全然陌生的Walk/ Bike & Roll to School Day。
可以把它直译为"步行和滑轮以及骑车和滑轮上学日",非常直给。学校邮件中说,这不是强制的,家长们也无需太多承诺,要的就是大家乐在其中。
简单来说,这又是美国人"玩"出来的"花样",它带着一点理想主义、一点浪漫主义、一点抽象主义、一点行为主义。再刻薄一点说,这个活动有点像地主家儿子酒足饭饱之后,轻轻喟叹"何不食肉糜"时流露出的淡淡忧伤。
不管是什么花样,明早准备和儿子步行上学去。
一
27年前,美国可步行协会创立了步行上学日。对,这个协会名字正好呼应了我昨天文章里提到的美国城市学家杰夫·斯佩克(Jeff Speck)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可步行城市"(walkable city)的概念。
最初,步行上学日只在美国的两个城市举办活动:芝加哥和洛杉矶。当时,加拿大和英国已经有了步行上学活动。2000年,加拿大、英国和美国联合创建了"国际步行上学日",当时有超过250万步行者参与。
自2006年以来,北卡罗来纳大学公路安全研究中心(UNC HSRC)的"国家安全上学路线中心"这个组织,专门作为美国步行上学活动的协调者。此前,则是由"行人和自行车信息中心"(不得不说,美国的这些管理部门细分得也太过分了)在管这事儿。
国家安全上学路线中心官方网站
"国际步行上学日"甚至在2003年6月,获得了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的"斯德哥尔摩可持续城市伙伴关系奖"。
2011年,全球已有超过40个国家参与了步行上学日。
除了步行上学,后来美国又打造出了"全国骑车上学日",首次于2012年5月9日举行,与美国自行车联盟的全国自行车月协调进行。
到了2022年,步行上学日又更名为"步行和滑轮上学日",将"骑车上学日"更名为"骑车和滑轮上学日",无论怎么改,目的是要倡导一个孩子们上学路程和日常出行的安全、无障碍环境。
教育部门发现,有色人种儿童和低收入社区在儿童行人死亡中所占比例过高,需要优先关注。
另外这种活动,也可以倒逼出行环境的改善,以支持残障人士。与没有残障的同龄人相比,残障青少年达到建议的日常身体活动量的可能性显著降低。
为了支持学生们步行,城市规划者需要设计出非机动车道路,城市交通管理者需要制定较低的机动车行驶速度和数量,以及尽可能短的过街距离。
而对青少年来说,Walk, bike & Roll to School Day或许也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发持久的、全社区范围的变革,因此,与这个活动相配合,2016年,国家安全上学路线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afe Routes to School,缩写SRTS )启动了"青少年零愿景"(visionzeroforyouth.org)的倡议,是将儿童步行和骑车安全的优先事项与承诺消除交通死亡、减少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相结合,甚至吸引地方民选官员和社区参与。
全国骑车和滑轮上学日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5月和10月,现在已有超过1800个骑车和滑轮上学日活动在42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在walkbiketoschool.org网站上注册。如今在北卡已办完了第13届。
二
我记得,开学前,学校邮件通知开车上学的学生及时申请、注册和领取停车证(parking passes)。开学后,我几次去学校,都看到专用的学生停车场(Student lots)。美国的青少年,满16岁就可以考取驾照,甚至有些可能只通过了笔试,就单独开车上学了,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家长或老师)已经为他们签署了驾驶时间担保书。
这在中国的中学生是不可想象的,开着车去学校?家长打死也不能同意吧!
不开车的学生,则会申请校车。每天早上7点过开始,一辆辆庞大车身、金黄色的醒目校车就行驶在各条道路上,忙忙碌碌接学生直到9点;到了下午2点过,校车又开始了放学后送学生回家的工作,赶在4:30左右将学生们都送到家。
正因为这些未成年人可以开车,或者坐校车,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才为他们无法获得所需的身体活动感到忧虑。
北卡交通部(NCDOT)负责安全上学路线项目,他们来负责使步行和骑自行车上学更安全,有10名区域协调员,专门帮助在北卡各社区实施安全上学路线策略。
除了减碳和安全,各个部门希望增加学生步行和骑车上学的原因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可能是:现在的儿童无法获得所需的身体活动。
你可能会奇怪了:我们都知道啊,美国学生不卷学习卷体育啊!
就我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有钱人家的孩子、想爬藤的孩子,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华裔,的确在体育活动上投资不菲,每天放学后都去训练。学校也有体育类的team和club,前者偏专业,甚至假期也要训练,每年会有校际比赛;后者更多是兴趣与热爱,虽然可能不会每天组织,在对应老师的指导下,也还是会有规律的活动。
但从实际比例来看,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其实并非全部,有非常多学生加入的club可能是偏脑力的,比如计算机、艺术、商业、棋类、机器人等等,并不像外界想象的美国中小学里挤满了好动的孩子。
那些排名靠前的大学录取的,也并非都是体育尖子或运动爱好者,但一定是有特殊兴趣并长期热爱后有了一些心得与成长的学生。说白了,不管你是"爱动"还是"爱静",凡事做久了,多多少少会悟到点什么,这就是美国大学所希望的。
纵向看,与上一代相比,现在美国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的儿童更少,2009年他们做了一次数据收集:
1969年,48%的5至14岁学生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2009年,仅13%的5至14岁学生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
1969年,89%住在学校一英里以内的K-8年级学生通常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2009年,仅35%住在学校一英里以内的K-8年级学生每周至少一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全美范围内,开车送孩子上学的父母占早高峰交通的10-14%。在北卡,15%的5-17岁儿童住在离学校一英里以内,34%住在两英里以内,然而,只有4%的儿童每周至少一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而通过步行或骑车上学,儿童可以达到其每日推荐身体活动量的平均25%,那些有更多身体活动的学生在学校表现更好。
这里当然就要提到《运动改造大脑》(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John Ratey著)这本畅销书。我前几年读到它时,就下定决心要帮助儿子养成日常运动的习惯。我也推荐所有的父母都是看看这本书,了解身体活动可能比课外补习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成绩。
三
之所以我在开篇,酸不拉叽地说,"这个活动有点像地主家儿子酒足饭饱之后,轻轻喟叹"何不食肉糜"时流露出的淡淡忧伤。"是因为我想到了贫富分化的世界中,另一部分孩子所经历的比"步行"更沉重的人生。
当你在为开车送娃上学堵在路上而发愁时,当你在为娃天天坐着躺着缺乏运动而成为"小胖墩儿"时,偏远山区的父母们曾经因为娃娃们每天跋山涉水去上学而担惊受怕。
据新华社今年6月的一篇报道中写道: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峰丛耸立,山高路陡。长期以来,高山沟壑不仅阻碍了发展的脚步,也阻碍了孩子们的求学追梦之路。
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蒙宣汰(左一)、蒙宣任(左二)爬山路去学校。蒙宣任目前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读书,弟弟蒙宣汰从技校毕业后在广东一家汽修厂上班。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12年前,有记者来到大化县部分乡镇农村学校采访时,被这里的交通不便所震惊。他看到,很多学生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爬“天梯”、过悬崖、翻越大山才能抵达学校,还要睡大通铺,吃黄豆拌饭……
十多年过去了,大山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网工程”让孩子们的上学路不再艰险;“营养改善工程”让孩子们告别黄豆拌饭;“攻坚大通铺工程”改善了孩子们的住宿条件。
读大学、外出闯荡、服务家乡……当年这些翻山越岭上学的稚嫩懵懂少年,如今已迈向成熟坚强,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努力拼搏。
正如"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句话,中国山里的孩子花了18年才不用爬"天梯"、可以正常走路上学,再花10年或许才能开车去上班。
可如今,美国又已经"进化"到提倡孩子们走路或骑车上学了。果然是The next level了?!
说到这个,我又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每天走路上下学的情形了。我这一代其实是非常幸运的。80-90年代初,中国地方厂矿效益不错,通常都有一两辆大公共汽车,运送职工从镇里到县城去。我们这些7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是厂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于是其中一辆汽车便成为"校车",负责接送职工们正在上小学的子弟。
但到了初中及高中,随着国有企业的衰落及"下岗潮""破产潮"的到来,厂矿校车的福利就取消了。
因为小升初不理想,当小学的同学都去了县中上学,我留下来上镇里初中。从那时开始,我似乎就被动有些"孤僻",上下学都是独来独往。再加上开始进入青春期,就更不想跟人说话了。
每天,我背着沉重的大书包,在家和学校之间,一天来回两趟。那条沿着河的路,当时觉得特别特别漫长,我走了三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再去走,不知道是我长大了,还是因为震后道路扭曲,那条路几分钟就走完了。路边的河道,竟消失不见。
四
有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贫富分化在哪个国家都有。
根据中国教育部2018年的一项调查,在一些大城市,开车接送孩子上学的比例高达70%以上。
2019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一份名为《北京市学校周边交通状况调查报告》中说,早高峰时段,学校周边的交通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0%-50%。
在上海,情况也类似。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20年的调查显示,约60%的小学生是由家长驾车接送上下学。
作为家长,作为生活在四川省会、新一线城市成都的市民,我也对此有发言权。儿子上的成都七中,在成都的一环路南段,位于磨子桥电脑城地段和四川大学片区。七中因为历史悠久,校区狭窄,校门离磨子桥跨线桥咫尺之遥,在早晚高峰,都是整座城市最易拥堵的路段之一。
交警在学校门前严加管理,掉头、转弯、临时停车都如履薄冰。但是中国的家长有一种长期的、深深的接送情结,以此表达对孩子无言的爱。因此,一到早上7点过和晚上9:30,学校门前就人车混杂,拥挤不堪。
刚开始我还接送了几天,儿子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之后,我便放弃了自我感动,只会在大雨时接送。日常的汽车拥堵,对这些骑自行车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潜在危险。但我不能决定别人,只能自己尽量少开车。
说起少开车,这在美国不现实,在中国是很容易的。因为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公共交通非常完善,加之我喜欢走路,我可以好几个月不动一下车。记得有一个夏天,我停在地面的车里都发霉长蘑菇了,物业大哥都看不下去了,催我还是把车开出去遛一遛。
成年人都意识到了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自家孩子身上,就舍不得“下狠手”了。
来看看现实情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0%,这意味着每五个儿童青少年中约有一个超重肥胖,2015年这一比例为18%。
2021年,《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6月刊发表了关于中国儿童肥胖率的文章。6岁以下儿童中,1/10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6~17岁青少年中,近1/5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
作者认为,如果按照我国的诊断标准,我国的肥胖人数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所以我在想,越来越追赶上美国生活水平、也追赶上美国肥胖水平的中国一二线城市,是否有借鉴北卡安全上学路线这个项目的可能性?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行动,作为一个小的开始。
通过借鉴经验,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是否可以逐步改善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培养孩子们更健康、更环保的出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