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避开奶茶,这是我住在美国小镇上的幸运

体娱   2024-10-03 08:36   美国  

今日一图:每天我大量时间都在公寓里学习和写作,习惯站立式办公的我天天久坐难受。9月初在某小平台上买了这个几十元的阅读架,顺便还下单了保温杯、厨房剪刀和跑鞋。快递直接送到我的海运货代地址,凑够重量立马发货。终于,一个月之后的今天收到了!太开心。


写下这个标题,可能会让许多人认为我有"何不食肉糜"的傲慢。

其实我是想说,过去这些年,中国青少年被所谓新茶饮的品牌洗脑、深陷各种名目的甜味剂之坑,认为我们的国家实力和传统文化能凭这种外包装的妖艳设计和少量茶水混合各种精制高糖成分的所谓"创新"来向世界输出。这种观念的原因,当然与企业品宣、媒体软文的铺天盖地有关,也与前几年国家经济疲软、企业拿不出太多实质性的创新创造模式的现状有关。

说难听点,就是只会"屎上雕花"了。(得罪一整个行业,怕死了

许多中国人都知道,美国的奶茶卖得很贵,且口味单调。拜这些茶饮连锁大品牌的野心所赐,据说在纽约,喜茶已经开了8家店,足够奶茶爱好者解馋了。不过,一杯茶5.49-12.98美元(不含税),按当地收入水平而言虽然并不贵,不过总会让留学生们怀念国内奶茶自由的生活。一到假期回国,小红书上全是留子们晒自己大过奶茶瘾的笔记。

小红书上的喜茶纽约某店价格表

有人晒出了喜茶账单

从这个角度,中国人很有理由鄙视一把美国人。

在美国,奶茶通常被称为"珍珠奶茶"或"波霸奶茶",而经过多年的白热化竞争和所谓创新,"中式新茶饮"早就是the next level了。年轻人不爱喝木薯粉做的"珍珠",于是新茶饮里的大多数品类早就弃之不用,换上了宣传中说的“顶级精选核心产区”中国茶,这也给品牌们大讲故事的起点。

喝茶,在中国,长期以来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劳动人民用大缸子泡的低价口粮茶,只是为了解渴,以及从小爱喝点"水里有味儿"的东西;另一个极端则是优雅高贵、流程复杂、仪式感和文化感拉满的茶道(就连茶道也是后来出口转内销从日本传过来的)。有些年里,有志于将下层人民喜欢泡的茶馆改造成咖啡馆那种路子的创业者,纷纷折戟。

如今,中国的茶文化竟然要由这些所谓新茶饮品牌来承载和输出,真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我在这里也要深刻地自我检讨一下:我是老古董了,茶文化当然不只是茶道、纯茶,传统也是人造而成的,创新也是有必要的,我说的都是错的。

要承认,不仅是中国人想改造茶,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使用牛奶或奶油来缓和红茶中的苦涩单宁。19世纪,英国人开始喝下午茶,他们在用印度茶叶冲泡的茶中加入牛奶和糖。在喜马拉雅山区,游牧民族仍然遵循古老的习惯,在茶里添加牦牛黄油或牦牛奶。

以上这两例其实截然不同——前者是有钱阶层的物质享受,造成了英国上层的大量龋齿并以此为美;后者则是为了生存需要,加了黄油或牛奶的茶含有更高热量,帮助牧民抵御高寒天气。

在东亚,最具影响力的奶茶配方——黑茶和奶精的混合物,配以木薯珍珠——起源于80年代的台湾地区,随后在中国经济崛起之际传到了大陆。虽然加入牛奶并非中国茶文化的传统特征,但这种饮料变得极为流行,催生了一个由少数连锁店主导的行业。

不过放眼一看,大陆对茶消费的创新,少之又少。杜国楹这种营销高手的"小罐茶"、想要代替立顿袋泡茶的"茶里"、各种偏离消费属性的"金融茶"、迟迟上不了市的八马茶业……故事一个个冒出,事故一桩桩爆发,中国的茶业不争气,只好拱手让得到多轮投资者重金支持的新茶饮来接手大任。

我对商业大事小情没什么发言权,唯一能聊的,就是住在物质生活简单、连新茶饮都懒得来占领的美国小镇上,实在是我们的幸事。

在成都时,我家楼下就是瑞幸咖啡,对面就是霸王茶姬,背后就是沪上阿姨、柠季、蜜雪冰城……儿子学校周围,更是被所有你知道名字的奶茶店给团团包围。我在无数次学校和班级活动的照片中,看到很多同学随时手里一杯,不管是听讲座,还是去参观,或者是中午吃完饭出去逛,中学生的奶茶消费频率,比起上班族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是喝茶的人,因此对新茶饮花哨的"创新"颇为警惕。青少年对此毫无觉知,只是认为这是一种社交工具,一种可以打发寂寞、提神解乏、甚至能带来"幸福感"的最好工具。

说到底,奶茶已成为一只用来安抚肠胃和精神的"成人奶嘴"。如今还要将这只“奶嘴”输向全世界。

城市里外卖方便且低廉,或者出门几分钟就可喝到,即使没有喝奶茶习惯的人,在大街小巷店挨店的轰炸下,也会逐渐被同化成"奶茶党"。如今在中国的县城以上的地方,大概没有谁没喝过奶茶吧!毕竟,现在新茶饮已经全面进军县域市场,为的是快速扩大门店规模,完成"万店"目标,加快上市,为投资人实现高倍数的回报。

在Uber eats上,也有外卖奶茶,我试了试,一杯6.99元的奶茶,加上运费和税,直接飙到12.82元。还好对奶茶不上瘾,否则一周来两杯也是够肉痛的。

肉痛倒罢了,更重要是奶茶绝不是什么健康的东西。(中国式的连锁咖啡店中的大部分品类亦如此。商业上的成功,似乎意味着必须付出消费者健康的代价?

茶饮企业白刃化竞争之下的代价就是,这一代年轻人,成为"廉价茶水+低价牛奶+大量糖分"养大的一代。别跟我说你只点"无糖"或"低糖",这只是自欺欺人,因为其配料本身已含糖,只是在出品时不额外给你加糖而已。你的优越感只来自于这一个环节。真要完全无糖,那就只喝纯茶,怕就怕青少年已经完全喝不惯没有甜品的液体了。

儿子也喝过这些奶茶,有的是同学分享的,有的是班级统一买的,避无可避。但如果是那种传统奶茶,一大杯他是喝不下的。我也庆幸他和我一样,每次硬着头皮喝完后总会胃里难受,不吐不行。因此,每每遇到有人送奶茶,他要么只喝小半,要么让给别人喝。

能对奶茶"免疫",对于中国城市里的学生来说,多么难得!

来美国上学后,他参加一些青少年活动时,也会遇上组织者买一些"波霸奶茶",就是上面所说的美国人喝的传统奶茶,充满了香精、甜味剂和"珍珠"。他勉强喝下一杯之后,当晚都吃不下饭,他说还有人一口气喝两杯呢。


今天,《纽约客》发表了一篇报道,标题是Where the Bubble-Tea Industry Has Gone Into Hyperdrive(《奶茶行业进入超光速发展的地方》),提示语写道:

在中国,新一代的奶茶连锁店——其设计灵感从共产主义时期的工厂车间到太空飞船都有——不仅销售饮料,还在售卖一个想象中的世界。


作者是来自中国的一名90后,Han Zhang承认自己"很久以前就把这种饮料当作一种廉价的享受,它令人满足的糖分冲击很快就会转化为挥之不去的后悔"。

但新茶饮主要卖的不是糖,更多是售卖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她说的这个世界,就是通过改造古代文化扭曲而成新式美学,或者捏造时代环境打造的虚假怀旧感。

《纽约客的这张封面配图设计很妙
至于创新,作者也认为,十多年来,对传统杯子的微小改动,以及一套标准化的修改词汇(用于温度、糖量和冰量),就是这个行业的关键创新。但大的变化是,在过去几年,中国新开了数十万家新店,推出了充满所谓"新茶饮"的庞大菜单。凭借其高档原料和精心编排的故事讲述,这些企业让星巴克的季节性南瓜拿铁相形见绌。
霸王茶姬每年卖出1亿杯伯牙绝弦,它强调,它的茉莉花绿茶芽仅在早春采摘。连锁店沪上阿姨(英文名竟然叫Auntea Jenny!)以其不走寻常路的搭配而闻名——例如,桑葚或山楂与毛峰绿茶的组合。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到2022年,中国新茶饮连锁店的销售额已达到约400亿美元。
喜茶被公认是奶茶行业领导者,拥有超过4000家店铺。它的一万多名员工中大多数,要么是千禧一代,要么是Z世代。30岁的运营主管何沁曼2012年高中毕业就加入了喜茶,当时她去江门市一家新开的小奶茶店应聘。这家店的老板是聂云宸,一个刚从技校毕业的人,后来他修了MBA学位。一两年内,这家店开始扩展。到2018年,它已经获得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两年后,据报道,29岁的聂云宸身价约6亿美元。
喜茶此后扩展到海外,包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英国。去年12月,一家店铺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开业。开业第一天,这家店门前排起了长达数小时的队伍;一位博主进行了现场直播。她借用了普希金《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中的一句话来鼓励那些无法追踪自己订单时段的人:"别失望,别狂躁。一有空档,就刷新你的喜茶app。"
借助智能手机,巨大的劳动力储备、创业才能、投资资金,以及极具竞争力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让新茶饮在过去几年席卷中国。中国有超过1000万名外卖员,平均花28分钟送餐,而美国的外卖平台约为35分钟。
"中国顾客对快速配送的期望在美国永远无法满足,"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媒体与全球化教授杨帆说。"如果他们访问美国,他们会觉得事情太落后了。"
这让中国人产生了自信,尤其是国产商品。
文化历史学家卡尔·E·肖斯基认为,在政治渠道收窄的社会中——他在《世纪末的维也纳》中写的那种社会——创意阶层倾向于将目光转向内心,退缩到心理和个人欲望的追求中。
反讽的是,喜茶的餐巾纸上印有宋代政治家和诗人范仲淹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范仲淹一生中数次被贬,他的许多诗作都暗示了今天的健康大师可能称为"自我死亡"的经历。
文章最后,意味深长。Han Zhang在与喜茶员工的微信通话中,讨论了公司名称中"喜"字的意义。
"它与真正的快乐或兴奋不同,后者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冲动,"品牌经理倪婷婷说。"相比之下,喜悦就像一条细细的溪流,稳定地流淌。如果你热爱生活,你心中就有喜悦。你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不需要物质商品来刺激幸福感。"
宣传主管程浩插话说:"喜悦更深刻,更东方,"他说。"它更符合中国文化特征。"
当然,来一杯快速送达、芳香四溢的奶茶也无妨。
想没有想过:
“更符合中国文化特征”的,别无他物了么?当他国在讨论人工智能、火箭研发,进行思想碰撞、文化创新时,我们在后厨费尽心思调配各种水果和茶水。这是不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声明:如果微信平台自动给我插入了奶茶广告,请别误解,绝非我本意。)


跑步有毒
一个非主流妈妈,一个非主流媒体人,一个非主流跑者,一个全情游荡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