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让孩子在上大学前“主动复读”一年?

体娱   2024-10-12 09:30   美国  
今日一图:Cedar Falls Park的林中小路。早上气温最低到了7摄氏度,出门走了8公里,一丝汗也未出。但这迷人的晨间阳光创造的光影,总令人陶醉。


最近我和儿子一起在读一本书,正接近尾声。
书名叫《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作者Kenneth Stanley和Joel Lehman,都是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研究员,他们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叫“踏脚石”(stepping stones)。
他们的意思是,人生的成就往往不是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而来的,而是在一系列看似无关的小事中慢慢积累的。这让我想起《You Might Be a Late Bloomer》(《你可能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中的许多故事,很多成功人士并没有走上传统的成功之路,而是在探索中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想想在中国的教育环境,许多家庭总是希望孩子走“康庄大道”,无论是削尖脑袋挤进知名高中,还是通过考试、升学、考公,似乎这是一条唯一的出路。
可这样的目标导向真的合适吗?我觉得未必。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孩子可能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被迫进入一个狭窄的框架里——看看每年有多少厌学、停学的孩子,每年新增多少抑郁症孩子,或者,你就像林小英教授和许知远站在礼堂外瞅一眼某县中高三学生人手一书背书的场景就足够感受了。
这集在朋友圈刷屏的视频中,让我吃惊的是,如今的中国青少年过早就感受到了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他们发出了对"人生成功评价标准"的"天问",令人不忍卒听。
美国也一样。
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提倡早熟的社会里。学校通过GPA和 SAT 分数对 18 岁的学生进行分类。其中一些人进入了名校,另一些人则被甩在了后面。
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泰勒·斯威夫特、迈克尔·乔丹等许多最杰出的成功典范都是在年轻时大红大紫。杂志会以 "30 Under 30 "(30岁以下30人)这样的标题发布榜单,让正在崛起的年轻巨星更加耀眼。
无论中美,年龄歧视是不争的事实。以美国加州为例,2010 年向该州公平就业与住房部提出年龄歧视索赔的人数就超过了种族歧视或性骚扰。
“年轻人就是更聪明一些。”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于2007年在斯坦福大学举行的一场活动上如此宣称,当时他是Facebook年仅22岁的首席执行官。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愚蠢的一句话。
“美国人的生活没有第二幕。”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写道。而他也应深知这个道理,他从未像1925年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样找到他的第二幕。
但我们的选择很不一样。
高二结束,我们放弃了国内一所知名高中的就读,带着儿子来到美国,让他在这里的一所很朴实的公立中学多上一年学,推迟一年再申请大学。
说实话,这样的决定让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感到不解,我的父母也不理解,只是我母亲不会像我父亲一样明确反对。有人问:“你们怎么能让孩子晚一年上大学呢?”似乎这是超出他常识之外的事,是我"疯了"。
但我们觉得,人生的道路不会因为一两年的“延迟”而受到致命影响。我们希望儿子能在适应新文化的同时,探索更多的个人兴趣。
儿子本人更是对此全然接受。他对高考并无恐惧,只是他从小对"成长"这个事就比较无感,也可以说是晚熟,什么都不慌不忙,笑嘻嘻的,完全没有"遗传"我的急性子。
儿子也是个不爱显山露水的孩子——当然他要说了:"本来也没什么本事,有什么可显的呢?"——他好像不善于关注别人告诉他们要关注的事情,这让我有时候说了白说。但他可能非常善于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把这个特点叫作内在动机,让他被一种强烈的自主需求所驱动。这种动机的力量会让外在奖励所激发的较低动机黯然失色。
我记得他小时候,我试图把别的父母行之有效的"奖励式教育"用在他身上,说"你做一件家务,我就奖励你5块钱,这样到了月底,你就有一笔自由支配的零用钱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
他说:
我可以做家务啊,但我不要钱。

前半句是他对妈妈的理解,后半句是他对自己的坚持。
我没辙了。这世界上还有给钱不要,或者有钱给不出去的事??
孩子到底是孩子。他拒绝被奖励,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做家务(其实到现在他也不会主动做家务),而是不喜欢被外部激励推动着做事,他希望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这只需要他的内部自驱力就行了。
"主动重读"的这一年对他来说,有点像提前到来的gap year,不仅是适应新环境的机会,更是一个“探索期”。他现在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专业方向,我看得出来他挺有兴趣的,但我仍希望他不要局限自己,去尝试更多不同的事物。
在国外,很多学生都会有gap year:在大学前会选择休息一年,去旅行、工作,或者做志愿者。这些看似“无用”的经历,反而会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明确自己想要的方向。想一想,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会焦虑吗?
有一次,作者问一群学生,在他们名牌大学的最后一天,是什么书改变了他们过去四年的生活。长时间的尴尬沉默。
最后,一个学生说:
"你必须明白,我们不是这样读书的。我们对每本书的品读只够应付课堂"。

这些学生急于求成,只想拿到毕业证、奖牌或名企录取信,却没有深入研究任何一门学科,也没有得到改变。他们并不热爱学习的过程本身——这正是你十年又十年地坚持自我教育所需要的——反过来说,这也是你在这个世界没有给你高分和奖品奖励时继续前进所需要的。
刚刚宣布退役的拉斐尔·纳达尔,以22个大满贯冠军头衔、在男子历史排名中位居第二退役;他仅次于拥有24个冠军的德约科维奇。
2024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网球比赛第5天Rafael Nadal在罗兰·加洛斯失利后向观众挥手致意。图片来源:Eurasia Sport Images—Getty Images
他2001年15岁时成为职业选手,在2005年19岁时赢得了他的第一个法国公开赛冠军,之后度过了长达23年的非凡职业生涯,其间还赢得了两枚奥运会金牌。他会因伤缺席三个月、四个月,但每次回来,他都能立即找回状态。
他曾说:

“我打每一分球都像是我的生命依赖于它。”
“最重要的是快乐,并享受你的网球。”

虽然纳达尔在比赛中经历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痛苦,但他一直强调,网球带给他巨大的快乐。他所说的“最重要的是快乐”,不仅指的是比赛时的快乐,而是对挑战和竞争的热爱。他从不断超越自我中获得满足感,这种快乐源自追求卓越的过程。尽管网球充满艰辛,他享受其中的成就感和激情,这使他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坚持不懈,乐在其中。
中国孩子的前半生,一直都在接受家长、老师和学校、甚至社会的"忽悠":
考上高中就轻松了!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毕业找到工作就成功了!
似乎每个人都相信,成长是有头有尾的,人生是一个"闭环",所以需要计划、规划,需要目标。可是在我眼里,那只是一些"概念天才"。
有的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看作是实验,实验是没有终点的,是一条开放的道路。
《You Might Be a Late Bloomer》作者说,他曾得到威廉·巴克利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指导,他们当时都已接近职业生涯的末期。两人都改变了历史。巴克利开创了现代保守主义运动,促成了罗纳德·里根的当选;弗里德曼改变了经济学,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曾问他们:
是否曾感到圆满?是否曾感到自己已经完成了工作?现在已经越过了终点线,可以放松一下了吧?

结果两人都表示没有听懂他的问题。他们一生都在为建设一个在他们看来更美好的社会而奋斗,从未停歇。
法国画家保罗·塞尚,早年屡遭失败,甚至多次被艺术学院拒绝。假如他只关注于“我必须被美术学院接受”这个目标,那他的艺术之路可能早就结束了。可他没有放弃,继续在探索中寻找新的绘画技法。最终,在56岁时他终于迎来了个人画展的成功,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奠基人。塞尚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往往来自于不断尝试,而不是固定的目标。
再说朱莉娅·柴尔德,她的职业生涯同样是个典型的例子。她年轻时尝试过许多工作,但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直到37岁,她才无意间进入了法国的蓝带厨艺学院,发现了自己对烹饪的热情。她的成功绝不是通过设定清晰的目标达成的,而是通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才最终成就了她的伟大。
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像梵高,他在年轻时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最终选择了绘画。虽然他一生中几乎无人问津,但他的坚持最终让他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如果他的家人强行让他去考公务员,或者要求他放弃画画去做“正经事”,今天的我们还能看到《星空》这样伟大的作品吗?
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很多家长都倾向于设定清晰的成功标准。升学、就业、考公考编,这些似乎成了家长们的“铁律”。
然而,我认为,真正的成功并不应被定义得如此狭隘。人生不是一条直线,成功也不一定得在某个计划中实现。相反,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尝试,去寻找那些偶然出现的“踏脚石”。
所以,我们在选择让儿子多上一年高中时,真没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我们希望他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真正热爱的事物。即便是在看到其他孩子都顺利进入大学时,我也不会觉得儿子“落后”。他在探索中成长,学会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些经历都将为他的未来铺路。
社会有它的计划,但孩子有自己的节奏。
放下“赶时间”的焦虑吧。所谓的成功并不是考试、分数和稳定工作,而是在于孩子能否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无论是国内的升学压力,还是对公务员、编制等稳定职业的追求,最终都只是社会设定的“目标”,这些目标并不适合每个人。那些大器晚成的成功者,他们的成就并不是在某个预设的终点上达成的,而是在不断尝试、探索和失败中,踩着一个个“踏脚石”走出来的。
人生很长,君可缓缓行;
此生值得,君需细细品。

跑步有毒
一个非主流妈妈,一个非主流媒体人,一个非主流跑者,一个全情游荡的人
 最新文章